看了有家人回答了二楼的问题,自己也唐突地回答一下: 问题1、解答:问题出在了A企业的薪酬体制中的问题,即该企业未能将技能型老员工的价值,进行合理的规定。尤其是当与新进大学生进行对比时,更是出现了反差。 建议:重新修订薪酬体制中关于技能型员工的工资结构,可以采取企业内部评定级别结合社会评定级别的方式,采取依据技能级别的差异而给与不同薪酬。新进大学生如果从事的是技能型工作的,可参照如上方式定级。如从事的是非技能型工作的,应该订立岗位薪酬,依据岗位的工作难度、强度等相关指标,对不同的岗位予以不同的薪酬。当然这个岗位薪酬订立的时候应该参考技能型薪酬的订立标准,找到一个合理的对应标准。 问题2、解答:对该公司的大学生晋升比例3:1,我认为无可厚非,只是同样也应该有淘汰比例。企业的工资水平低于同行业水平,不具有行业竞争力,可以通过优胜劣汰提高每个人的运营管理能力、提升每个人的生产力来实现,劳动效率高且高报酬是众多外企屡试不爽的法宝。 建议:A、确定淘汰比例,如每年有1/10的淘汰比率,对于被淘汰的人,可以采取企业内部待岗机制,通过企业的内部培训,重新进行个人规划,重新定位,从而建立包含有正激励和负激励的完整的激励机制。 B、减少冗员的同时,逐渐对于优秀的个人,在给与其晋升机会的同时,将其薪酬的提升比例加大,从而逐步改观企业的薪酬不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现状。 问题3:解答:这个问题是很多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但原有的血液与其并不一定,如管理者所期望的能够融会为一体且流淌通畅。血液能不能凝固,关键在于是否是同血型,员工们能否融为一体,关键是否沟通得当。实现这一点,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基础,如题所述,老员工和新员工的思想冲突中,对于晋升空间的认识差异,可以通过沟通解决,而且必须是企业中的积极向上的正向沟通,而不是小道消息式的负向沟通。如此,也不会出现老员工的小道消息式的说企业的林林种种的问题,而劝大学生离职了。 建议:A、建立企业内部BBS,让员工能够畅所欲言地反馈其思想动态。 B、对新进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并尽可能地依据不同需求和能力,对新进大学生进行企业内的岗位规划。 问题4:解答:问题出在了公司的考核体系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在说顶级技术人员,挟技自持的时候,是否反省过企业的考勤制度是否不适应部分工作岗位,如果技术性岗位,有项目时可能要加班加点,没有项目时就没有必要定时考勤。完全可以采取机动型工作考勤制度,对于技术性岗位的考勤可以参考大学教师的不坐班考勤的方式,只要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就可以采取机动性的考勤方式。这个思路的出发点是,公司是让每个人创造价值,不是让每个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一方面,该企业出现的即将年终考核时出现的,人人自危,技术人员开始离职,说明了该企业的日常考核工作做得很不到位,就靠年终考核来犁清所有问题,这是很可怕的。出现小问题时不发现,也不纠正,那就会酿成大问题。殊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建议:A、对于技术性岗位实行项目考勤,依据项目的进度来约束技术人员。 B、海尔的日清日高值得该企业仔细研究,出现大问题可能性就会降低,也不会出现年终考核前的人荒了。 问题5:解答: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必争资源。如果本身企业已经受到同业竞争者关注了,那就是人才出现外流的开始,对于如何留人的问题,各位家人已经言尽其详,不再妄言了。 建议: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出击还有机会从他人企业里挖到本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可以仿效问题中提到的其他公司的做法,也可以,通过猎头公司寻找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急需人才。 问题6:解答:这个问题应该可以淡然处之,企业发展中必然会出现机会不平衡的现象,普通一线的工班长的离职,对于企业的影响是有限的。 问题7:解答:这个问题是最后一个问题,但是却是最大的问题,如果说企业顶级的技术人员的离职对于企业来说,是得了一场感冒,高管的动荡对于企业来说就犹如一次手术。手术的结局可能会大病康复,也可能加剧病情。因此,在高管的整顿前,一定要慎之又慎,但如果必须要动手术了,一定要先规划好,手术的程序,不整顿则以,要整顿就要迅速,尽可能地减少手术的阵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