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欢迎skyy,百度一下或者你把你的qq号通过论坛短信发给我就好了(当然你有的话![](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最近在阅读悠扬寄给我的<<佛法修学次第>>(济群法师著): 摘录一段法师对佛法修行次第的思考: 本次研讨会主题为“汉传佛教的修行次第”,这是当今教界亟待厘清的现实问题。在多年弘法过程中,我深切感到,许多人虽学佛日久,但对修学基本理路仍混沌无知。原因何在?正是不得要领、不明次第所致。 佛教宗派众多,卷帙浩繁。在万余卷三藏典籍中,什么才是核心,哪些才是纲领?人们或是不明就里,或是执此废彼,真正对之了然于胸者百无一人。如是,盲修瞎练也就在所难免。还有些人,虽在念佛、禅修等法门中获得相应体证,但对佛法缺乏系统认识,多半滞留于某个程度无法深入。须知,仅仅得到一定禅修体验,或念佛念得稍有轻安,离成佛尚有天地之遥。怎样断除烦恼?怎样契入空性?怎样圆满佛菩萨具备的品质?都是修学路上必须逐一攻克的堡垒。那么,又该从何处着手进行呢? 首先应当认识,一个完整的修学体系须包含哪些核心要素。换言之,把握这些要素,也就把握了佛法要领和修学方向。否则,动辄八万四千法门,委实让初入门者无所适从,望而生畏。 其次需要了解,修学佛法到底要遵循怎样的次第。不然,即使学到一些理论,却不知其在整个修学过程所处的位置,不知各修学环节的递进关系,也难以有效运用。 此外还应明确,每个步骤该如何运用于实践。若不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即使具备前两个条件,还是难免落于空谈,流于教条。 我感觉,对于佛法核心要素、修学次第、实践方法的模糊和缺失,恰是目前多数学人修行不得力的关键所在。当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决非易事。佛法浩瀚,不仅有南传、汉传、藏传三大体系,每一体系还有众多宗派和分支。各宗各派,多有自身相对独立的修学建构。若另立一个法门,另建一种次第,充其量是在八万四千法门外再增加一个,成为八万四千零一个法门、零一种次第,未必有多少实际意义。 基于此,我们需要探讨的核心要素和修行次第,应与任何一宗不存在冲突,并适用于一切法门的修学。就像电脑的操作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才能运行种种软件,开展种种工作。若将不同宗派和修行法门比作软件的话,那么,佛法的核心要素、修行次第和实践方法就像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若是系统自身存在漏洞,不仅会影响软件运行,更将导致系统的整体崩溃。因而,建立一套完善、实用的系统,是佛教能否健康发展的命脉所在,也是我们这代佛子责无旁贷的使命。 如法师所讲,佛法的核心要素: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根据家园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重点放在"发心,正见,止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8 10:48:4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