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第一财经的一档栏目,曹启泰访问百思倍的一个老总,那是一个欲与苏宁和国美竞争的美国家电连锁企业,当主持人问他:中国的家电连锁超市已经竞争很激烈,或者相当于饱和,你为什么不早点进入中国的市场,而选择这个时候呢?你觉得你们企业成功的机会有多大呢?他回答道:正因为前面有那么多的企业,我们才会从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中学习,学人之长,克已之短,用我们的特色逐步从中国的市场争得相应的份额。说实话,我不认为他的胜算有多大,即使再差别化,最终也会反应到价格上,这个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但他那种从始至终谦逊的态度感染了我,跟我印象中的老总完全两样。当记者问到比较尖锐的问题时,他通常以来学习和改进来回答。不知道它属下的企业是不是也如他一样踏实好学。 原以为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本专业内已很精通了,因为出去讲了一次课。有一次培训相关的知识,我没有去,让下属几个人员去了,回来以后我看了他们的培训教义,同样的课题,分析得竟比我深入透澈。可见自己完全没有骄傲的资本,在实践方面还欠缺很多。感学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学海无涯苦作舟。想一想,虽然我们经常在学习,不断地学习,但首要地是,我们要有一个学习的态度,知不足才能进步,知不足才能投入,学习的东西越多,反而感觉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越多,只有这样,才能化作源源不断地学习动力。 知道学习了,但如何能快速有效地学习,那就要看你的能力了。同样的科目,有的人可能一次就通过了,有的人三番五次考不过,除了用功不用功外,跟学习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觉到时间的宝贵,怎么抓紧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率是值得研究的事情。任何学科都有方法,不要匆匆地去看,一定要掌握其中的方法,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化枯燥地学习转为兴趣,仔细逐摸一些事情,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学习英语的时间,常常感到枯燥难懂,可钻进去以后,发现英语也是挺有趣的一件事,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跟中国人不一样,瞧瞧他们的单词,同一个单词可能产生很多种意思,可以是引申或比喻的关系,弄到最后,跟他本来的词义相差很大了,学习英语和单词必须要把他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可见外国人的想像力比较丰富。 合理地利用时间,利用自己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时来学习,这个时间一个小时的时间可能会顶其它时段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通过自己不断地摸索吧。 我常说这一辈子有两件事比较遗憾,一是没上过大学,二是没当过兵,没上过大学使自己没有系统地学习一些高层次地知识,在起点上就落后别人一截;而没当过兵使自己错过了一次锤炼地机会。但那些已为历史,并不是由自己的意志可以决定的事情。但先天不足后天可补,工作以后,姑且不说学到了多少东西,但可以自豪地讲,自己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考了两三个证书,获得了大学文凭。我深知自己是有惰性的人,靠参加考试来把压力化作动力。常记得别人在举杯痛饮谈天说地或麻将声声的时侯,我独守空房地在学习。有时候也感觉自己很累很累,不知道这样学习值不值得,特别是当别人花点钱弄个假证跟你付出努力换来的证书达到一样的效果时,心里更是极不平衡。有时候也象别人那样,放纵一下自己,可通常过不了几天,感觉比学习更没意思。反复几天,觉得还是自己静静地看一会儿书,或在电脑里学习点东西比较好,那种感觉要踏实的多。不学习或不考试了,反而会有一种空落落地感觉。久而久之,学习似乎成为一种习惯了。 由此想到了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记得初中的某个老师讲过吧,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按劳分配,每个人都要劳动,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劳动是获得报酬的途径,就象现在的学习,是为了获取工作或职业的一种资本;如果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劳动不用强迫了,它成了一种需要,或是一种本能,比之学习,它就成为一种习惯或一种自觉性行为,缺少了功利性色彩。 诚然,我还没达到那样的一种状态,只是想通过不断地学习,使自己能有不断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