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中国邮政上市受困财务乱账

[复制链接] 2
回复
231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6-17 09: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财经时报 杨婧




  这是一个怪圈:六省市上市需要清晰的账目,为此,财务管理方式的变革又需要大额资金的投入;似乎只有上市才能迅速敛财以用于更新设备,而上市之前恰恰要解决的正是六省市清晰的账务 

  对于上市,中国邮政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着沉默。尽管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和福建六省市中国邮政分拆上市似乎已是箭在弦上。但通向资本市场之路上,中国邮政现有的财务结算体系却成为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  

  充满歧义的财务数字

  一张0.8元小小的邮票,会关乎一个邮政所的盈亏。这是中国邮政现实复杂的财务制度造成的。

  谈及财务结算,邮政人员举此例:一封不足100克的信函从广东寄往新疆邮资0.8元。由于受铁路这封信的运输工具的限制——要在北京中转,再寄往新疆,由新疆局递送到收信人手中。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邮政业务流程。

  然而,财务结算就不那么简单了。0.8元的邮资由广东局收缴,计入广东局的收入额,而邮寄这封信的成本支出(包括运输和投递)则分配到三个局。如果按国家邮政局统计的一封信的平均邮寄成本支出1.10元计算(实际支出还要高得多),北京局和新疆局在没有收入额的情况下,两者将各承担30%左右的支出。

  目前,全国邮政各支局所的结算,采取的是收支差额制度,即按照收入和成本支出的差额做财务统计。也就是说,在邮递这封信的过程中,广东局的收支差额大约是0.36元,北京局与新疆局则是-0.33元左右。

  如果广东局没有收入一项,也就是说,0.8元的邮票并不是从广东局购买的,那么这三个局的收支差额分别是-0.44元、-0.33元和-0.33元。

  “邮票一定要在邮局里购买。”邮政人呼吁。

  在全国每天数以亿计的各式各样的邮件中,每个邮政局都很难清算利润。对于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城省市来说——像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和福建——因为接收业务流量大,收入会大于支出。但是收支差额并不就是一个地区邮政系统的利润数字。只有由国家邮政局在全程全网统一核算后,再按业务流量进行利润的再分配。

  各地邮局每年的赢利情况鲜被提及。2002年中国邮政的营业额为510亿元,利润1.2亿元。显然这样的财务数据对于有意横拆上市的中国邮政来说,意义不太大。因为市场感兴趣的是2003年邮政不再享受财政补贴后,其一六省市的赢利能力到底有多大;其二对于普遍服务造成的亏损如何补偿,补偿多少。

  对于前者,有消息说,六省市的营业额约占中国邮政的一半,其中广东在全国的比重超过10%,北京也达到约7%。2002年,仅北京邮政就实现收支差额约5亿元,广东邮政也达2亿元。目前,六省市邮政总收支差额已超过10亿元。

  专业人士认为,这些数据由中国邮政进行全程全网的收支差额统计后,按一定比例进行利润再分配。但是由于成本没有在各支局所进行核算,所以这一数据在中国邮政上市后不能有效地表达这一省市的赢利能力,不可能写进上市的财报中。

  而对于后者,坊间流传,中国邮政曾经拿着粗略核算的数据到财政部协商补贴额度,但财政部认为,这些数据各业务之间核算不清,无法准确计算出其中对普遍服务应当的补贴数字。

  一位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不能有效核算盈利与亏损业务的企业,是国际审计行最不愿遇到的,如果中国邮政这一关过不去,就不可能进入资本市场。因为虽然在上市审计环节,通过调账、配比等会计方法,可以实现账面上的3年盈利,但在年审时,审计师也很难出具对企业有利的审计意见。也就是说,剥离盈利业务的前提必须是,邮政系统中各业务的收支情况要有一套一目了然的明细账。 

  现实的选择

  1998年邮电分家后,中国邮政亏损问题凸现——当年度亏170个亿。

  “当时,扭亏是第一位,包括财务管理工作。”邮科院一位资深专家说,“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的邮政业务‘全程全网’,适合进行收支净额的财务管理方案。况且,这种方案又是最节约财务成本的。”

  据记者了解,在中国邮政选择财务管理制度时,曾咨询过国际一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希望能获得一种更有利于政企分开的企业独立核算办法。但对于各种参数的确定,当时这家事务所开出了百万元的天价。这对于身负100多个亿亏损包袱的中国邮政来说,“想都不敢想”。

  然而,随着中国邮政2002年扭亏的实现,这种管理方法弊端显现。

  目前,中国邮政在为各支局(所)制定的收入指标是:根据去年收入乘以今年预测的市场增长比率,得出今年收入任务。

  “显然,这样的计算方法过于简单。造成企业间任务分配不公平:业务量大的地区有些企业无法完成任务;相反,有些新建局所收入基数少,每年的任务也就少,也就容易完成。”这位专家对记者说。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中国的速递EMS愈运营愈亏损。到1999年年底全国速递专业还是亏损2.09亿元。

  究其原因:为了完成国家邮政局每年下达的业务量,地方EMS毫无顾虑地将业务打折。毕竟,地方邮政部门并非是独立的核算单位,成本统一由局承担。由于邮政总局是按年总计量向运输部门支付费用,而非按件计算,于是打2折时,做5票业务可以在账上体现为1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邮政的EMS一直在做亏本的买卖。  

  独立核算之难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邮政计财处正在与邮科院研究适应政企业分开后,中国邮政的财务管理制度。然而却陷入两难境地。

  他们针对收支差额这种财务管理办法的弊端,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尤其是对于各支局所的收入指标的制定。其中可行性最强的是按照收入指标=市场容量×市场占有率计算各支局所的业务任务。

  然而有关专家质疑:在市场占有率的确定上难度太大。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竞争的强弱也就不同,导致邮政的市场占有率有高有低。例如:储蓄业务,在城市竞争很激烈,邮政的市场占有率只达到6%;而在农村,各专业银行收缩网点,竞争不激烈,邮政的市场占有率可达50%。

  “要充分考虑竞争因素,制定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城市、农村等不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院里就这项工作做出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结果在资金上卡了壳——只储蓄业务的市场占有率系数的确定一项就要花去几十万元。中国邮政2002年利润中有几个几十万?”

  同样的问题在各种函包业务的数据采集和分类信息汇总时也会遇到。目前,中国邮政均为手工或半手工方式,单据类多、量大,财务数据重复处理,数据传递速度慢且没有严格的数据稽核手段。如何获取市场容量、市场占有率这些因素?只有用计算机实现每日业务数据的采集、分类、统计、汇总、打印等日常业务处理工作。

  “然而一个省市更新设备至少需要100万元。”专家估算。

  中国邮政就这样进入一个怪圈:六省市上市需要清晰的账目,为此,财务管理方式的变革又需要大额资金的投入;似乎只有上市才能迅速敛财以用于更新设备,而上市之前恰恰要解决的正是六省市清晰的账务。
沙发
发表于 2008-1-14 14:29:00 | 只看该作者
?嗨
板凳
发表于 2010-8-11 10:01:00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吧?这个也上市啊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