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yfieng - 

“于丹”为什么那样红?

[复制链接] 75
回复
883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1
发表于 2007-4-13 11:17:44 | 只看该作者
自古以来做事者总会受人非议!但随着时间推移历史会给于是非对错评判的.看人家怎么讲,还要看我们怎么听!总之,大家取其所长为我所用就足够了!
42
发表于 2007-4-13 11:27:31 | 只看该作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丹教授的“红”再一次验证了这句话,这句话本身也是真理。

43
发表于 2007-4-13 16:09:14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了一半,没看完.我觉得像于丹那样推广国学,效果很好.最近有一批志愿人士在深圳市茶馆里免费进行国学讲座,听者除了一些小朋友外还有很多家长.
44
发表于 2007-4-13 17:04:4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就应该好好学习我们老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
45
发表于 2007-4-13 17:12:14 | 只看该作者

在如今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只有章显个性才能劈出一条血路!

不管是易还是于,都找寻到了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传承的好路子,至少不会再有那么多的人谈孔色变

46
发表于 2007-4-13 18:32:28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于会火,这是因为现在流行无知者无畏,因为有很多人在讲尽管于如何如何总比没有强。不分对错日学术观、传播观与接受观日益横行,而学术自由为的找出无限接近于对与错的终极答案。

通俗化就是有病总比没有病强,聊胜于无——即便无聊总胜于没有,这就是时下国人的人文心态,鲁迅先生早就批过的Q精神的一种表现。从孔子已经做过这样的事情,所以今天这样不足为奇。这就是文化基因,我们基本上谁也摆脱不了。

谁先说了,谁说的声音大,不管对错,就要去追捧他,否则就会有人问你怎么不怎么怎么样。

这种人文情愫既保证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延续,同时其巨大的惯性也造成了一直无法真正地建立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五四发端的文化革命仍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47
发表于 2007-4-13 19:21:44 | 只看该作者
这种现象也许大家都注意到了,但没有谁象楼主一样进行一次分析。分析总是有道理的,虽然不是绝对的真理。于丹《论语心得》就是把历史的文化得以用现代的可被广泛接受方式展现了。金子,作成不同的形状物体就价格不一样了。用现代营销的话讲,就是展现卖点!
48
发表于 2007-4-14 09:06:56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一个人只要是对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不管她是采用的什么样的方式。我喜欢看她的庄子心得:):):)[em01][em01][em01]
49
 楼主| 发表于 2007-4-14 09:43:51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eeiiii在2007-4-13 18:32:28的发言:

为什么于会火,这是因为现在流行无知者无畏,因为有很多人在讲尽管于如何如何总比没有强。不分对错日学术观、传播观与接受观日益横行,而学术自由为的找出无限接近于对与错的终极答案。

通俗化就是有病总比没有病强,聊胜于无——即便无聊总胜于没有,这就是时下国人的人文心态,鲁迅先生早就批过的Q精神的一种表现。从孔子已经做过这样的事情,所以今天这样不足为奇。这就是文化基因,我们基本上谁也摆脱不了。

谁先说了,谁说的声音大,不管对错,就要去追捧他,否则就会有人问你怎么不怎么怎么样。

这种人文情愫既保证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延续,同时其巨大的惯性也造成了一直无法真正地建立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五四发端的文化革命仍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iiii提到的可能是指庸俗实用主义哲学的观点,昨天我和一个好朋友就任志强之流对国民经济甚至企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用讨论了几个小时。

有没有用无须争论,什么东西都有用。

至于于丹,要看她本人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她明目张胆的宣称自己在弘洋国学,那么我肯定是批判的。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愿意和各位进一步探讨。

50
发表于 2007-4-14 10:51:23 | 只看该作者

正是这些新颖的解读经典的教授们,才使得国学从新“红”起来 

这种创新的表达方式不是很好吗,让经典流传的更广泛[em05]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