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企业内部的信任危机--请大家讨论下,谢谢。

[复制链接] 8
回复
168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6-16 20: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刚刚接到《IT时代周刊》“经理人沙龙”栏目的约稿,主题是“企业内部的信任危机”
  
     在企业咨询的过程中,刚刚出现企业内部信任不足的问题
     信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与心理现象,涉及到很多层面和维度。它可分为一般信任与特殊信任。一般信任是指对一般人的信任,而特殊信任是指对有共同经历、相互熟悉或有特殊关系(即“自己人”)的人的信任。特殊信任限制了一般信任的发展,而一般信任作为主要因素构成了企业的社会资本 (即在企业中由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力量)。
    在中小企业,尤其是在家族制小企业中,存在着对“自己人”有超级信任,因此,小企业的组织成本、交易费用往往低得出奇。但是这种对“外人”的信任不足将会严重困扰着企业的发展。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对“外人”的低信任缩小了合理引进人员的范围,不利于企业素质的提高;二是对“外人”的低信任,使企业在人员选拔上难以做到任人唯贤;三是对“外人”的低信任,往往使经营者大权独揽,独断专行,身边也无“左膀右臂”,盲目自信,经常“救急于水火”,难免顾此失彼;四是对“外人”的低信任,往往导致“自己人”不思进取,缺乏创新和忧患意识,对危机尤其是对潜在危机缺乏敏锐性和预见性,或者是由于忙于日常事务难以进取,对危机视而不见;五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对“外人”的低信任,会导致“自己人”争权夺利,企业分化,“信任圈”越来越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此外,由于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中小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低,2000年上半年。我国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仅为700余元,中西部更低,往往还不能按时支付,甚至有时还会出现“颗粒无收”的现象,而个体经营者月收入5000余元,私营企业经营者月收入高达1.3万余元,收入差距甚大,加之企业职工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条件差,心态很不平衡,雇佣思想非常严重,众多职工在工作之余经常光顾劳务市场,收集信息,随时准备跳槽,企业向心力差。但一些企业为了“留住”职工,尤其是一些私营企业,对“远方来客”(即打工者)采取了多种形式的“防卫式管理”,导致企业不景气→职工低收入→企业严防卫→信任重流失→企业低效益的恶性循环。

    这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就大家在的经验,可以谈谈自己的想法 ,让我学习学习!谢谢!
沙发
发表于 2003-6-17 00:27:00 | 只看该作者
不光是在中小企业,其实在很多大型企业也存在类似的信任危机!新进员工总是可以在心里不自觉的把自己归纳到某一类人中,从而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也许这是人们在入一个新的环境中自我保护和群体依赖意识所决定的。而不同的群体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从而始产生不信任成为可能。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一种互动的产物。因此这种危机分析,我觉得应该在从领导者和“外来人才”两个方面来分析。我想重点说明的是有时人才本身的行为也会加深这种不信任。
外来人刚进入一个新公司,其归属感肯定不如“自己人”。尤其是他将自己归入”新人“或其他什么类别后,很容易将自已与别人做比较。一但某些方面显得不公平,很容易对老板产生不信任,觉得有失偏颇。这种想法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态度。这种态度有会让老板觉得你这人不勘重用,实际加深了不信任。
   因此我认为企业内部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是无法避免的!!这是由企业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如果这种原因导致的企业人才流动进出所带了综合效益为正,我们因该视其为正常。而当出现危机时,我的经验是上下级的沟通至为重要
板凳
发表于 2003-6-17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信任问题确实是组织内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最近自己在考虑一个话题,即咨询中的“心理契约”的问题。

个人感觉在咨询中,初期签订的合同——正式契约——并不要指望它能够界定咨询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并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

我觉得一个咨询项目的顺利进行,很多程度上取决于项目负责人与对方老板建立起来的“心理契约”,而对于项目负责人而言,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在项目初期通过有效的方式取得对方老板的尊重和信任。
4
发表于 2003-6-17 13:17: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领导者在内部沟通上的作用
信息不足,原因有多方面的,像个人方面的自我保护与群体依赖意识的作用;像企业方面如企业文化及工作氛围的影响等,但重要的内部沟通的问题。企业的领导者(包括管理者,注意区分领导者与管理者)在加强员工内部沟通上必须起关键作用。
所谓领导,首先要能把握方向,做出决策,并能协调资源实施计划;其次,就是沟通愿景,鼓励员工共同努力。
而解决企业内部“信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企业领导的有效沟通能力。
5
发表于 2003-6-17 20:49:00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木兄的观点
6
发表于 2003-6-17 22:36:00 | 只看该作者
前一段时间看到茅于轼的文章中提到:老年人讲信誉还是年轻人讲信誉。文章的结论,从目前情况看还是很难从经济学等理论角度给出明确的答案。
个人认为,还是从道德角度和自我行为约束角度来规劝(不能强求),根据每个人的价值趋向来约定自身的行为。
在涉及企业等组织行为的活动中,运用市场规律来漫漫规范,非我辈能够左右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03-6-18 20:38: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参与!
8
发表于 2003-6-19 13:55:00 | 只看该作者
信任危机,不单是在家族企业存在,在大部分的中型以上企业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企业变大,自然需要更多的有才志士的加入,但同时,企业对员工不信任,员工对企业也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有事实根源的,存在很多企业欺骗员工的情况,也存在很多员工盗窃企业机密‘、损害企业利益的情况,员工利用企业资源做自己的事。。。。这样的例子,很多。
一个有效的企业,应该通过规范的流程、有效的审计,来避免可能受到的损失。员工也应与企业有明确的契约关系,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信任,不是空对空。
9
发表于 2003-6-22 17:07:0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公司首先的管理运作首先必须做到公平,让每个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得到认同和回报。其次是领导人必须有宽广的胸怀,任人唯贤,敢于任用不同背景的人才。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