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变革 国内企业受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人们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所改变,同样,企业管理也面临着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为能适应当今时代与日后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企业组织进行变革,已成为大势所趋。 组织变革是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实践问题。企业组织变革是为适应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变化而进行的,以改善和提高组织效能为根本目的的一个管理活动,其中,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企业组织变革的最大诱因。 企业组织变革最典型的模式有两种,一是激进式变革,二是渐进式变革。激进式变革力求在短时间内,对企业组织进行大幅度的全面调整,以求彻底打破初态组织模式并迅速建立目的态组织的一种模式。它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达到目的态,但超调量大会导致组织的平稳性差,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组织崩溃,这种方式有些极端,启用此模式须慎之又慎。 渐进式变革则是通过对组织进行小幅度的局部调整,力求通过一个渐进的过程,实现初态组织模式向目的态组织模式的转变。渐进式变革依靠持续的、小幅度变革来达到目的态,即超调量小,但波动次数多,变革持续的时间长,这样有利于维持组织的稳定性。这种方式的变革对组织产生的震动较小,而且可以经常性地、局部地进行调整,直至达到目的态。 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也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综观本公司现阶段的变革,是采用了后者渐进式变革模式。组织变革,其实只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提高组织效能才是目的。如果单纯为了变革而变革,那么会影响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根据我们公司的发展,再结合现阶段战略梳理与组织架构的重组,这次的变革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考量。 考量一、重组的组织结构应扁平化 :公司以前的组织结构为纵高型,其优点是:结构严谨、等级森严、分工明确、便于监控等。但不能适应现今公司的发展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组织结构的弊端已日益显露。管理层次过多,从而造成机构臃肿、人员膨胀、人浮于事等症状,也造成管理成本的浪费;再者管理层次多,在工作交流中,势必造成信息传递不畅,甚至会出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等。所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由纵高转向扁平化,减少中间层次,增大管理幅度,促进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但我们在启动变革,削减层次,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时,应考虑管理跨度加大工作负担的适度性,如工作量超负荷,有可能会出现失控的局面。 考量二、重组的组织结构须网络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公司已经形成集团化,故组织形式应网络化;二是经营方式连锁化,公司应形成庞大的销售网络体系,使营销组织网络化;三是促进内部组织网状化,过去纵高型的组织结构特点是直线构架、垂直领导、单线联系,很多机构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由于公司日后的组织构架日趋扁平,管理层次养活跨度加大,执行层机构在增多,每个执行机构都与决策层建立了直接联系的关系,横向的联络也在不断增多,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应形成网状化;四是信息传递网络化,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公司的信息传递和人际沟通也应逐渐数字化、网络化。 考量三、组织结构的小型化 :公司的组织结构一直都有着积极的改进与变化,但仍有不尽合理之处,重复设置、因人设岗、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未得到根本意义上的解决。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信息时代,划小核算单位,提高成本管理正受到企业界的百般青睐和广泛推崇。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众多企业家对“船小好掉头”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本公司也应推而学之,但组织的小型化又不是一味地锐减。变革,在求变的同时又要力求科学、合理。 考量四、我们在启动变革前,对于为什么要变革,应深入地探讨其客观规律。在研究变革的问题上,要从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点出发,来研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从而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矛盾。从当前公司改革的前兆来看,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和转换管理机制,这种传统与现实的冲突,事物发展与人的思想观念的变革,在产生的许多现实问题上如果找不到有说服力的解释,不仅使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得不到解决,而且还会影响到公司科学管理的效用。变革过程中,有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考量五、一切的变革,都会面临破与立的问题,改革也都具有破与立的两重性,这是共性。但是不同企业改革实践的破与立都是不相同的,这是它们的特殊性。从理论上讲,变革一般采取先破后立的方式;而建设实践,则往往采取先立后破的方式。反观本公司的改革,是先破后立,或先立后破,还是边破、边立,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破与立的问题中会涉及到:新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什么时候能健全,旧的体制什么时候打破,新的组织什么时候调整等,这对变革的平稳过渡,会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变革就涉及到磨合的问题,这也是最为关键、最为痛苦的事情。变革就是力求创新,是寻求对既往管理模式的突破和对业务进行新拓展。如果新的思想不能与传统的观念完全融合,最后的结果是公司的业务裹足不前,在以往的圈子内徘徊,有可能还会倒退。这种情况下,公司员工习惯于以前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有的员工不欢迎甚至反对变革,害怕承担变革带来的风险,从而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怎样去释压值得去探讨。 考量六、变革的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性,公司变革,是一种运用特定手段以达到最终目的的重大实践活动。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应贯穿于改革的始终。脱离一定目的的改革,是盲目的;脱离一定手段(保证)的改革,是虚幻的和难以成功的。因此,必须在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科学的目的与有效手段的统一,这样才能促进变革从“量变”到“质变”。 真正做到质变,我们先理解一下组织冰山:一个企业露出海平面的冰山的上半部分,是它的销售额、财务指标、人员构成、人员的技能技巧等,越是竞争对手之间,这冰山上面的部分越相似。一个企业还有大部分是隐藏在海平面下面的冰山部分,外人是看不到的,比如企业内部门间的交往模式,对冲突的处理态度等等。企业致命的往往是冰山的下面部分,一个企业健康与否,只要看其部门之间发生冲突时是互相推卸责任(即“推”的模式),还是共同解决问题(即“拉”的模式)就能知道。 也就是说,变革前我们先要理清楚潜在的危机,在冰山下面那些方面需要改善,那些方面需要巩固,那些方面需要破除等。从本质上去发现问题,再通过这次变革,将本公司隐藏在冰山下面的一些问题逐一解决,这样才能标本兼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30 11:14:5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