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作家特雷维桑可能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了。当然,拉美作家中,达尔通·特雷维桑的名气远不如加西亚·马尔克斯,也不如阿根廷人豪尔赫·博尔赫斯。近一些的,他的名气似乎也不如乌拉圭人巴斯托斯。在这些大多数已经作古的文豪中,特雷维桑显得有一些默默无闻,但是他在葡萄牙语世界仍旧拥有大批崇拜者。因为他用他独有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并且这个世界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遥远。正如《孤岛上空的音乐》一样,人类的群居世界,正在成为一个个莫名的孤岛。或许只有特定的东西——比如利益——才能把人们联结起来。
巴西的最大城市,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这里集中着圣保罗、圣多斯、里约热内卢、墨西腓等大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潮,明灭闪烁的霓虹灯,显示着这里已经进入现代化。和那些亚马逊河沿岸的丛林中的村落相比,这里已经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特雷维桑笔下的小说人物“达里奥”,通过他的死,告诉我们,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的人们是怎样看待他们周围所发生的一切的。
《献给达里奥的一枝蜡烛》是特雷维桑的精彩短篇小说。
推销员达里奥匆匆忙忙去见一个客户。天气闷热无比,正在行路的达里奥忽然感到不适,一头栽倒在马路上。口吐白沫。
路人很快围了过来看个究竟,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马路上集中了这么多的人,引来了警察。两个警察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凑近躺在地上的达里奥——达里奥已经说不出话来,他生命垂危。警察检查了达里奥的证件,发现了他的钱包。于是警察拿上他的钱包,表示只是个“迷路”的人,继续公干去了。达里奥的手表也被围观的人拿去了。大家开始抢夺达里奥的身边的东西,人们互相扭打,马路两边的楼房里,主妇们已经拿出枕头垫在胳膊下,饶有兴趣地看着街上发生的这个故事。
天黑了。一场倾盆大雨落了下来。达里奥还是静静地躺在那里。一个流浪的儿童发现了他,拿了块塑料部把他盖了起来。孩子还拿来了一枝蜡烛,为达里奥做最后的祈祷。
这个故事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是这样的场面却时时发生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我们现在的世界,正在重复20世纪30年代巴西的社会。人们冷漠,互不关心,除了自己而不会也不愿意想到他人。大概在灯红酒绿的包围下的人们,很少有人愿意去设想那些孤苦伶仃的拾荒老人,或者贫病交加而无钱医治、流落街头的人们。
在一套房子价值百万的今天,有多少人被剥夺了住房权?生活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的有产者,相对于离开故乡外出谋生的人们来说,他们就是这个社会的另一端,人们之间似乎已经不存在相互理解和信任,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车内和车外,完全是两个世界。当一辆宝马车撞上一个农民工的孩子的时候,当医院拒绝救治那些无钱医疗的穷人的时候,当城管人员抬走一具死在大街上的流浪汉尸体的时候,当官员们晚上带着情妇大谈社会经济改革的时候,这个社会便成了特雷维桑笔下的社会。缺乏公平和正义的社会。
十分感佩特雷维桑能够在几十年前就写下让我们今天还能够震撼的这篇极其短小精悍的小说,但愿那枝蜡烛不是献给我们自己的,而是献给公平正义的社会的。
为达里奥的死,祈祷。
2007,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