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电信业] (转载)特别策划:旁观潘石屹们的蓝海战略

[复制链接] 1
回复
155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15 14:4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说“蓝海战略”比较流行,在企业界尤甚,联想、神州数码、海信、小天鹅等许多知名企业纷纷宣布启动自己的“蓝海战略”,有的甚至信誓旦旦地表示找到了自己的蓝海,踌躇满志的模样一时羡煞了众多还在“红海”中死去活来的企业。
  Google了一下“蓝海战略”,约有2 730 000项符合的查询结果。与之关联最为密切的企业家有潘石屹、陈天桥、郭为等,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亮,事业也一个赛一个地成功。关心中国的企业,关心企业家们主导的企业行为,就认真阅读了网上流传较广的一篇企业家与蓝海战略的文章—《潘石屹的“蓝海战略”》。作者认真回顾了潘石屹地产工作的历史,认真分析了潘石屹成功开创一个又一个蓝海的伟大成就,我也从该文的字里行间读出了蓝海战略的精髓—创新。“创新”二字虽然带个“新”字,可却不是什么新观念新思想,更谈不上什么颠覆性。多少年来,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种人在各种场合好像都在谈论“创新”,甚至出了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创新而“创假”的行为。对错姑且不论,至少反映了大众充分认识创新的重要性,反映了公众以及企业渴望创新的迫切心态。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把创新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蓝海战略”所指的创新难道比这些创新更高“词”一等?都是拼写读音一模一样的同样汉字,为什么蓝海战略就有那么大的魔力?
  8月份参加神州数码承办的2006年“数字中国•创新年会”,郭为及其手下几大干将在会上报告神州数码业绩时,“沉醉”于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服务取得的业绩,难道这就是神州数码创新找到的“蓝海”?联想到当年柳传志曾经把“走私”当做企业的“蓝海”的历史传统(虽然当时还没有流行“蓝海”一词,但这里提前借用一下,想来不会招致读者太多的反对),如果少帅郭为不走样地继承了联想“入模子”的企业文化,我们不禁有点担心类似神州数码这些企业创新下的未来中国。真的希望这只是杞人忧天,但愿这只是企业在大政府环境下的一时无奈之举,毕竟如今的强势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资源,而我们的民营企业又没有几个强大到能够使用神州数码某些产品的程度。
  在今天的中国,无论从哪种角度上讲,企业、企业家毫无疑问位居利益链条的上游,那些把企业把企业家当做傻瓜者,自己才是真正的傻瓜。问题是,蓝海战略的流行究竟是谁在忽悠谁?忽然想起几年前听说过一个股市冷幽默,叫做“你假装上市,我假装投资”。企业与股民博弈的结果,好像是倒掉了几家上市公司,但更多的股民却是血本无归。接下来则是几年来的萧条股市,政府“救市”措施接连出台了一箩筐,却总是不见成效,人们只好无奈地归结为“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这样的结果很难说清楚谁输谁赢,据说除了那几个不幸的牺牲品外,先前的大部分企业都赢了,而后来入市以及想入市的企业则输了。至于那些先前赢了后来又沦落到需要第二次融资的企业,则冷暖自知,恐怕神仙也计算不清楚其中的输赢了。看起来,“蓝海战略”更像是重新包装过的强心剂,到底是给自己还是给别人,抑或二者兼有之,不但今天说不清楚,看来明天也不容易弄明白。
  另外,号称著名管理专家的余世维先生在大陆到处巡讲“蓝海战略”,很容易理解;靠扮演“皇帝新装”中的小男孩,已经博得莫大声名的财务专家郎咸平先生,也在神州大地开坛弘扬“蓝海战略”的微言大义,我辈就不甚明白了。听说二位都不是中国大陆的公民,难道这就是台湾或者香港比祖国大陆的先进发达之处?这样的话,这些先进文明成果不要也罢。再想想听众还是那些企业精英,悲观的老毛病又要犯了,就此打住。
沙发
发表于 2007-1-30 13:30:30 | 只看该作者
LZ的分析还是非常到位&犀利的,房地产行业需要蓝海吗?所谓的蓝海也是为那些高度竞争的行业准备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