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阿里巴巴精神控制术:马云打造职场乌托邦
<p align="center"><strong>阿里巴巴精神控制术:马云打造职场乌托邦</strong></p><p align="center">作者:杨琳桦 发布时间:2007.01.04 10:49:3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br/><br/></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style="LINE-HEIGHT: 15pt;"><tbody><tr><td><span style="FONT-SIZE: 14px;"> <img alt="" src="http://pic.enorth.com.cn/0/01/98/59/1985943_612168.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style="CURSOR: hand;"/><br/> 在以“白娘子传奇”闻名的江南杭城,坐落着两个气质与这座城市极不搭调的楼层。15天前,这个富有“攻击性”的空间——“淘宝”,迫使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之一,eBay总裁惠特曼放弃了亲自角逐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欲望。<br/><br/> 与其气质一脉相承的,还有附近华星时代广场和创业大厦的9个楼层——“支付宝”和“阿里巴巴”。2007年伊始,“支付宝”宣布对非“淘宝”商家收取技术服务费。锋芒毕露背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小个子领袖——马云,因超凡的个人魅力,他被公众供奉于“神”坛已经有6年。<br/><br/> “多么奇怪!”一位杭城老媒体人说,“6年2190天,这个正迅速扩张的团队仍超乎寻常地保持‘亢奋’和‘战斗欲’。”然而这个团队的绝大部分人,拿着国内同行业中下水平的工资(在杭州处于中等),却有着职场人士对职责少见的忠诚、幸福感和向心力。<br/><br/> 关于这种神秘能量的来源,坊间有诸多私语,如一个“中国式狂想”,“精神控制术”,进一步的解释是——“个人崇拜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无出其右,极其宗教感的文化保证了团队的勃起。”另有人将其比喻为“米老鼠帝国”——“在迪斯尼,没人敢把以前的思想一扫而光,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公司创建人沃尔特不会喜欢那样的。”<br/><br/> 对此,阿里巴巴的官方说法不痛不痒——“企业文化”。但据接近该公司的人士透露,在新近结束的集团战略会议上,阿里巴巴已第一次将此魔力作为“制度化”建设提出,“其在阿里巴巴2007年战略的重要性,甚至要高于‘速度’、‘创新’这些互联网公司耳熟能详的名词。”<br/><br/> “职场乌托邦”<br/><br/> “这恐怕是中国笑脸最多的一个公司,而且执行力超强,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是卫哲的答案。两个月前,他刚从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变身为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7个月前,首次踏入阿里巴巴的卫哲,这个传统零售业的“销售狂人”就已经看到,一群互联网销售人员在一部部冰冷电话前长时间站立,手舞足蹈。<br/><br/> “难道你不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么?”一位淘宝新雇员已经没有疑问,虽然两个月前,他还因不能理解公司无处不在的激情而独自偷笑。另一位因挫折极度消沉的女士来到阿里巴巴,三个月后姿态已焕然一新。尽管她3000左右的薪水在大部分白领看来毫无兴奋点,但她口气铿锵——“请不要再和我提自杀那些愚蠢的话题,我正在给中国的电子商务做贡献。”<br/><br/> 魔力还蔓延到与阿里巴巴雇员朝夕相处的亲人。马云习惯不定时邀请他们到公司“视察”并非秘密,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他们走出大门后,会对“枕边人”感慨——“加油干吧,以后就靠你了。”曾有一位以抱怨“丈夫工作过于拼命”著称的妻子,最后在阿里巴巴员工大会时跌跌撞撞冲上了主席台:“我想感谢你们,我很荣幸将丈夫交给了阿里。”<br/><br/> 还有一些更激动人心的画面。据一位淘宝雇员透露,当淘宝交易额冲过目标值时,雇员们将在部门经理带领下愉快“裸”奔,男生脱掉上衣,甚至只剩下一条裤衩。当然,这一业绩并不直接返点到个人薪水上。<br/><br/> 这里的一位“销售冠军”还在一个寒冷的冬日跳下了西湖。事情源起一次“豪赌”——如果他能在2004年实现一年1000万元的销售额(相当于其2003年的3倍),马云将应允他去世界上他喜欢的一个城市喝咖啡,但如果失败,代价是在最冷的节气“跳西湖”。结果,该销售冠军达到了似乎异想天开的销售额,但离马云“老客户续签持率必须在80%以上”的附加条件差了一个百分点。<br/><br/> 还有更多疯狂的场景。阿里巴巴和各子部门的狂欢频繁发生——马云会打扮成维吾尔族姑娘或江南小城的普通渔夫;而阿里巴巴的首席财务官蔡崇信,这个被业界认为不好说话、极其严肃的人,偶然也会穿上女人的丝袜、在众目睽睽下跳起缠绵的钢管舞。<br/><br/> 所有的人都在提示,这个类似“职场乌托邦”的团队,是马云头脑的一个翻版。 这个4800多员工的团队有着和军事企业一样高度统一的价值观,马云推崇的“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和“敬业”。<br/><br/> 有人指出,如果把“职场”视为一个交易系统,阿里人降低了交易成本——“长期处于同样的氛围,对内高度统一,大家都用同样逻辑对待他人,不适合的人将被‘舆论’自然淘汰,实际上避免了很多单位的‘口是心非’,是管理成本的极大节省。”<br/><br/> “精神控制术”<br/><br/> 然而,阿里巴巴团队魔力来源的核心,关乎人性的深层秘密。对此,有一位通晓心理学的商界人士解释——“阿里巴巴一直在有意无意维护马云的‘神坛’形象,以实现类似崔健《一块红布》中叙述的‘神秘控制’。”<br/><br/> 这个判断似乎得到了佐证。大部分员工事先听说过马云的传奇,而在其此后的职业生涯中,马云的神话、价值观和理想在公司的各种场合被宣讲、重复,然后无孔不入地传染。而当一个团队对领导者产生图腾崇拜的心理,它内在循环所产生的力量,将导致遇敌时的所向披靡。<br/><br/>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利夫顿(Robert Jay Lifton)对“精神控制”的分析,除核心的“神秘控制”外,方式还包括——发展一套内部术语用于交流与思考,以强化个体对所倡导价值的使用等。<br/><br/> 在这里,每个淘宝雇员都有一个“花名”,它们来自马云酷爱的金庸小说。最近,这个“花名”单正逐渐向中国神话《西游记》的角色拓展。<br/><br/> “符号是一种自我定位。”员工们说,当这些“令狐冲”、“黄蓉”和“孙悟空”在一起,把每次平淡的业绩冲刺幻化为热烈的小组竞争。而马云判断员工优劣的思维,已在公司广而告之——有业绩没团队合作精神的属“野狗”,应被坚决清除;老好人但没业绩的属“小白兔”,会被逐步淘汰;有业绩也有团队精神的属“猎犬”,这才是阿里巴巴最需要的。<br/><br/> 与此同时,员工保持着忙碌状态。这些雇员除要共同冲刺高标准的部门业务指标外,个人还要接受公司安排的各种培训,这些必须修满学分的科目包括“阿里课堂”、“阿里夜谈”、“阿里夜校”、“百年大计”、“百年诚信”和“百年阿里”等。<br/><br/> “这已经是阿里巴巴团队的一个定式。”上述杭城老财经媒体人说,忙碌被认为是实现“精神控制”的必要条件——因为忙碌将导致员工们没有时间深入思考集团内部的事,不能分身接受更多信息,因此对身边一切习以为常。<br/><br/> 但不少淘宝员工说,“精神控制”并不是“蒙蔽”。他们的理解是——“马云通过团队培训和系列潜移默化的训导,让员工在他的价值观和体系面前选择,否则能力再强,也不能呆在阿里巴巴。”<br/><br/> 不过,两者在解读阿里巴巴团队魔力的另一入口——“一个严厉的制度设置”时,取得了一致。<br/><br/> 的确,这里有每年10%的淘汰率外,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考核制度——50%是业绩考核,另50%则以“六脉神剑”为参照的价值观打分;又如这个公司奖罚分明,而也曾有一位销售冠军因对客户“过度承诺”伤害“诚信”一条,而被驱逐。<br/><br/> 这里的员工还被热情告之,他们拥有一个特别的“安全保障”——个人对公司的“不满”除可以向上司沟通外,还有来自人力资源部门一位负责点对点的“员工关系”职员。<br/><br/> 但在另一些人看来,这又是一种“头脑”监管。“我尝试的结果是更坏,而不是更好。”阿里巴巴某个老雇员说,“虽然提倡民主,但实际上,我们的文化之一就是‘服从’,因为‘上司总是对的’。”<br/><br/> 期权与“魔力”<br/><br/> 有批评人士指出,对于互联网这样一个以自由为时尚的行业,阿里巴巴的管理方式貌似“污点”。不过,最近专业鉴定和出版机构荷兰CRF关于“中国杰出雇主2007”的评选中,阿里巴巴作为中国唯一的互联网企业,刚荣登榜单。<br/><br/> 有人说,这里的雇员每人每年有1800元的“outing”(游玩)费;有一个连厕所也充满人生哲语的办公室;这里以客户利益至上,“六脉神剑”的各个要素都积极向上;如果工作卖力,销售人员的提成其实相当不菲,何况这里还“温情脉脉”,如果离开(包括被淘汰)也有重新回来的机会,因为每个人的编号都被无限期保留。<br/><br/> 在新近结束的集团战略会议上,阿里巴巴要将此魔力作为“制度化”建设提出,使其成为一个诉诸文字的“基本法”。分析人士认为,在一个知识时代,团队价值即最大价值。尽管阿里巴巴分散的股权结构让人担心,但“如果马云控制了团队和士气,并有效地使团队共进退,那么这是一个不可能被并购的企业,因为投资人的并购目的是实现投资增值。”<br/><br/> 现在,这个“魔鬼训练营”团队因为扩张正在迅速变成一个庞然大物,阿里巴巴在一年内进入了将近1000名员工。而马云还可能退休,他个人对团队的现实影响可能会逐渐减弱。<br/><br/> “如果这个集体还在,我会愿意留下。”这是淘宝新员工的回答。或许,这也是阿里巴巴需要“基本法”的另一个原因,但是,这种管理方式是否真能够长久?<br/><br/> 在最根本的经济利益上,据了解,在2003年9月后进入“阿里巴巴”事业部的员工将不能获得公司期权(“淘宝”和“支付宝”仍能获得),虽然之后马云为这批员工补了部分股权,但数量仅在每人2000股到4000股之间,相比此前几万股左右已经大大减少。<br/><br/> 现在,按照阿里巴巴公司的官方说法,每位新进员工仍有机会获得公司期权,但主要以奖励形式出现,并不是绝对。而事实上,阿里巴巴事业部与其他事业部的期权分配相比显得比较少,因此颇有意见。而确有部分拥有2000到4000股的员工私下透露,等期权兑现可能会考虑离开。<br/><br/>作者:杨琳桦 |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br/></span></td></tr></tbody></table>[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5 0:52:33编辑过] <p><strong>才重要,还是德重要?!</strong></p><p>飞猫将“才与德谁更重要”的贴子转贴在阿里巴巴管理社区职场生涯:</p><p><a href="http://club.china.alibaba.com/forum/thread/view/119_21569834_1.html">http://club.china.alibaba.com/forum/thread/view/119_21569834_1.html</a></p><p>不是预言,阿里巴巴将在2年后消亡!</p><p><a href="http://club.china.alibaba.com/forum/thread/view/119_21454159_.html">http://club.china.alibaba.com/forum/thread/view/119_21454159_.html</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4 21:24:46编辑过] <p>从专业角度看,阿里巴巴企业文化不过是“传销企业模式”的一个翻版,没有什么创新之处,所有的方式都可以在传销团队中看到。</p><p>毋庸置疑,这是一种文化效能最大化的成功模式,但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可以学习、拷贝的模式。</p><p>好处不说了,单说危害,这种模式的危害在于其原始动力的焦点都集于马云一身,悬于马云个人的道德诚信,一埃马云神话破灭,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马云退休,其实也是在有计划的规避这一风险,由此可见,马云为一冷静智者!</p> <p>这种模式的危害在于其原始动力的焦点都集于马云一身,悬于马云个人的道德诚信,一埃马云神话破灭,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马云退休,其实也是在有计划的规避这一风险,由此可见,马云为一冷静智者!</p><p>王老师说得有理。</p> 不过,也许阿里巴巴命中注定不能充当中国互联网的龙头老大。虽然目前是老大。
致会飞的猫
以飞猫的悟性不应看不出阿里巴巴的结症呀,倒是3楼的一语道破天机,我觉得用“传销模式”来形容可能还会有些人不太明白,更确切点儿应该是日式管理的一个翻版,在内部着重强调团队,加上那10%的淘汰率,把能够独立思考的和不能迎合公司“文化”的那部份人清理出去。另外企业还用到了所谓“集会的力量”来控制大部份人的情绪,这种的群众力量是非常可怕的,世界吏上的革命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再有它的管理中恐怕就要是用到《影响力》中的承诺一致的力量-业务人员的“跳湖”;社会认同-这里应该是团体认同,在团体中把制度与“德”即我们一直为之努力的成为伟大的人这一目标结合一致,让人以为这是在为人类而奋斗;再有就是权威的力量,“马云神话”。这如此清醒的也只能装做符合企业精神的人厮混其中,就看树什么时候倒了。 <p>关明生时代的“独孤九剑”价值观是真的价值观,现在,不知道!</p> <p>致birr:</p><p> 阿里巴巴的后面是号称“互联网之父”的日本软银老板——孙正义,日本人最擅长什么?就是擅长于企业文化建设。大和魂、武士道精神、二战时期的神风敢死队……都是人们眼中活生生的见证。为什么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与众不同?<strong>其根本源由在于日本天生的命运格局——地缘政治</strong>,由此而塑造了日本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也是全世界商人有目共睹的。</p><p> 美国《财富》杂志前几年曾经报道,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存活达到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0-12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42年,10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p><p> 日本人是世人皆知十分注重团结的民族。经日本《日经实业》的调查显示,日本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据说《日本百强企业》一书记录了日本百年间的企业变迁史,在一百年来,始终列入百强的企业只有一家。</p><p> 在中国,有关企业存继周期尚无如此明确的统计,但1993年、1995年、1997年、2000年、2002年连续进行的5次全国私营企业大规模抽样调查表明,1993年以前私营企业平均存继周期只有4年,2000年提高到7.02年。此外,有数据表明,中国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约为7-8年,与2000年统计的私营企业平均寿命相仿。而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就更短了,大体上也就在3-4年之间。</p><p> 倘若以上数字可信,则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远逊日本。对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strong>科学结论:团结创造财富!自私毁灭财富!这就是德的重要作用!才是实现道德的手段,道德是才能的最终归宿!</strong></p><p> 孙正义在一次视察阿里巴巴公司的过程中,以中国的“刘备”自许,称马云为马超。所以,依飞猫个人浅见,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未必会流俗于人们厌恶的“传销文化”。</p><p> 但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事关国家信息安全……的发展战略高度,阿里巴巴究竟会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想必明白人都不用说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这也是飞猫说“也许阿里巴巴命中注定不能充当中国互联网的龙头老大。虽然目前是老大。”的原因。</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5 12:40:43编辑过] <p>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了</p> 飞猫兄,请把你的msn留给我,或给<a href="mailto:xkj359@mail.china.com">xkj359@mail.china.com</a>来信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