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6-12-22 22:54:54

章林晓:警惕泡沫破灭与财政危机同时爆发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big" align="center" height="7"><div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4">章林晓:警惕泡沫破灭与财政危机同时爆发</font></strong></div></td></tr><tr><td align="center"><div align="center"><font size="2"></font></div></td></tr><tr><td height="7"><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2006-12-20 14:42</font>
                                        </div></td></tr><tr><td align="center" height="8"><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章林晓</font></div></td></tr><tr><td><div><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font></div></div></td></tr><tr><td class="content" id="fontzoom" valign="top" align="right" height="300"><div align="left">  几天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谢丽佳就“总结2006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展望2007保障住房建设的趋势”这一主题采访我时,我除了对“2006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和“2007保障住房建设的趋势”老老实实作了回答外,还再次说了我对2007年中国经济的忧虑,对于2007年,最值得我们警惕的是,我们要未雨绸缪地防范一些地方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地方财政危机的同时爆发。<br/><br/>  对于“2006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我总体认为,2006年房地产调控大家能初步形成这么一个共识,即解决民众住房问题,要分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市场调节,一条是政府保障,这已经相当不错了。至于住房保障建设体系在2006年的完善,自然是不敢奢望的。<br/><br/>  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建设和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的,要想将其一下子扭转过来,肯定是不现实的。要知道,在2004年许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都认为,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房价理所当然只应由市场做主;即使是到现在,也还有少数人坚持认为,政府不应干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投机炒作是正当的市场行为,穷人买不起住房,可以由富人买了房子租给穷人。<br/><br/>  因此,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肯定是不可能顺顺利利的。更何况,房地产行业是个腐败高发区行业,从已经案发的案例看,那些腐败的高官不染指房地产的,是少之又少。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必然会影响到房地产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由此而引发的阻力自然也不可忽视。<br/><br/>  至于“2007保障住房建设的趋势”,我们可以相信,十六届六中全会后,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深入人心,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理念将得到更加系统的阐释,更多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的措施必将陆续出台。不难预计,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在2007年必将会得到全面的深化和细化。<br/> <br/>  然而,房地产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房地产问题不光事关民生,房地产问题背后更有金融问题、地方财政问题,而且房地产领域更是腐败的集中地。<br/> <br/>  我曾多次说过,房地产是否能够成功实现软着陆,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房地产市场各方主体——地方政府、开发商、购房者,在房地产新政下,能否成功实现良性互动。<br/><br/>  对于2007年,最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由于房地产特殊利益集团的兴风作浪,一些地方领导消极执行中央正确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最终导致当地房地产泡沫破灭和地方财政危机的同时爆发。<br/><br/>  前不久,“新华视点”记者宋振远、张晓晶发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标题是《青岛原崂山区委书记:“我被开发商‘腐败攻关’击倒”》。文章说,为揭开房地产业腐败易发、高发的迷局,“新华视点”记者近日到山东省监狱,与2005年震惊全国的青岛房地产腐败大案主角之一——青岛市原市长助理、原崂山区委书记王雁进行了对话。 <br/><br/>  该文章最大的“亮点”,是揭示出了一些地方领导的普遍心态——游走在“助推房价”和“执行调控”之间。<br/><br/>  文章提到,对于房价和地价,地方领导的真实心态到底是什么?王雁坦言:高房价意味着地价更高,同时又意味着地方财政收入高增长,还意味着作为官员政绩的城市建设加速。王雁承认,一些地方领导在政绩、人情和谋利心态的驱动下,很容易被“俘获”,与开发商结成利益集团。<br/><br/>  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定位的错位而引起的。一些地方领导受庸俗发展观的影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只是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以至在房地产市场上,不是将自己定位为民众住房的“保障者”,而是将自己定位为房地产市场上的“谋利者”,甚至到了将 “民生用地”也用来“以地生财”,当“第二财政”这样的荒唐程度。<br/><br/>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领导就很容易与开发商结成利益集团。甚至,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竟然也会出现那种以“有形之手”力托房市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些地方,房地产泡沫之大,自然是让人不敢想象的。在这些城市,房地产泡沫随时都面临破灭的危险。<br/><br/>  对于这些前期房地产炒作过度,以“有形之手”力托房市,地方财政过度依赖于房地产行业的热点城市,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则很可能会因此而引发地方财政危机。<br/><br/>  如果地方财政危机与房地产泡沫破灭两者同时爆发,那对金融安全将是极大的威胁。<br/><br/>  而从资金层面讲,“以地生财”模式,意味着政府可以从“民生用地”上“抽血”,而住房保障建设则要求政府向民生用房“输血”。一来二去,这资金从何而来?这对一些前期房地产并非过热的地方来说,也将是个严峻的考验。<br/><br/>  当然,从资金层面讲,防范房地产泡沫破灭和地方财政危机,解决资金问题的出路,不是说没有,也是有的,关键是两点:一是要少搞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减少财政的奢侈性支出;二是当前关键是要充分利用好工业用地的招拍挂政策。<br/><br/>  原先,许多地方为了招商引资的需要,工业用地一直低于成本价,甚至是零地价出让。这一方面带来了工业用地低成本扩张,耕地被大量侵占,另一方面,也造成国有资产、国民财富流失等众多弊病。现在,中央政策已经明确,工业用地必须进行招拍挂供地。这对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建立住房保障体系,逐步收敛房地产泡沫,避免地方财政风险,甚至对减少我国国际贸易不平衡都是有利的。<br/></div></td></tr></tbody></table>

mmggee 发表于 2006-12-27 18:36:26

<p>房价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没必要苛求房地产商,商人就是逐利无可厚非。但政府把人民共有的土地拿来再卖给人民就搞笑了,人民无权用自己的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盖房子还必须从政府那里买回来,就算买回来也只能用70年,到期之后再买,无限期的轮回贡献血汗。。。。而且政府不断的提高地价,美名其曰市场做主。。。。</p>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6-12-27 19:19:31

<p>房价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没必要苛求房地产商。政府是领导者,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p><p>说到点子上了。</p><p>转飞猫以前贴子中的一句话:</p><p>几千年的农业税取消了,确实是一件大好事。不过,农业税收入仅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2%左右。不好的一面是,政府、银行与商人的三驾马车,大举进军房地产业,把它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透支未来中国的发展,从老百姓手中捞取的财富,远远大于农业税的支出。换汤不换药。<i></i>&nbs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章林晓:警惕泡沫破灭与财政危机同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