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m200 发表于 2006-11-20 11:36:34

家电零售业变局:三个男人的欲望江湖(2)

<p><font color="#ff00ff">&nbsp;(内容出自OEM 时代)</font>永乐家电在上海高调宣布,为祝贺国美、永乐合并,永乐将以“震撼性”的价格,“横扫上海家电价格底线”,要与苏宁打一场“极不对称的战争”,加速苏宁在上海的边缘化。</p><p>  锋芒毕露的黄光裕的欲望到底是什么?</p><p>  据业内人士分析,黄光裕希望制造商退出国美卖场的销售前台,而完全交由自己经营,从而降低成本,增加规模和利润。“如果国美再能合并苏宁和大中,国美就将有25%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如此,在与上游制造商的博弈中,完全可以逼迫厂家交出自己的渠道,退回到生产流程。”</p><p>  正是这样的大一统思想,使得黄光裕在并购市场上四处出击,霸气十足。</p><p>  8月15日,大中正式向永乐提出解约,称目前正积极地与百思买、苏宁等展开谈判,在合适的时间将会择其优而合。“我们希望对方能在月底前有一个明确的回应。”大中总经理宋红宣称,“签署协议之前,我们认为合并之后中心城市占有率和竞争力将很高,没有考虑永乐更多的业绩和财务状况。但签署协议之后才发现永乐背着我们和第三方国美在谈。”大中认为,战略合作协议第一条已经写明了,公平平等自愿。如果把协议转给国美,而国美是大中竞争对手,大中就从自愿变成不自愿。从目前情况看是永乐违约在先,交易的主体已不存在。因此,永乐向大中支付的1.5亿元合并“定金”将会被作为违约金支付给大中。</p><p>  8月16日,从永乐内部传来消息,永乐将要求大中依据合同赔偿4.5亿元违约金,并坚持索回已支付的1.5亿元“定金”。据知情人士透露,日前陈晓和黄光裕先后都给张大中打电话,希望大中谨慎表态,以免对两家公司股价造成波动。</p><p>  而作为外界盛传的新的接盘者,苏宁总裁孙为民16日幽默地回答道:“那是别人的主权。” </p><p>  陈晓的马拉松</p><p>  其实,有欲望的不止黄光裕一人。</p><p>  被国美收购之前,如果你说永乐是家电零售业老三,陈晓会立即反问:“何以见得?”虽比国美、苏宁晚一年上市,而且表现不温不火,陈晓却底气十足:“没有谁说发力早就一定会赢!”</p><p>  陈晓在圈内有个公开的绰号“铁算盘”。尽管永乐只有9岁,但陈晓在零售业摸爬滚打已20年。“三大家电零售巨头中,我的年龄最大,从事零售的时间也最长。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零售真谛就是精打细算。”</p><p>  与多数家电零售企业“跑马圈地”不同,永乐另辟蹊径,试图通过创新销售模式“提高亩产”,以质取胜。虽偏于上海一隅,但从2002年开始,永乐仅CDMA手机销售一项利润就在1亿元以上,而2003年国美的净利润只有1.78亿元人民币。</p><p>  可惜,也没有谁说“年龄最大的”就一定会赢。</p><p>  有人说,2005年陈晓犯了两次傻。一是想让永乐在全国遍地开花,二是想上市。</p><p>  2004年9月,永乐在成功募集到摩根士丹利5000万美金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跑马圈地,以每个月“吞并”一家当地企业的速度,把广州东泽、江苏广源、南京上元、成都百货(电器)等一一拿下。然而,与国美、苏宁相比,永乐的步伐晚了5年多。</p><p>  2005年10月,永乐在港上市。在享受到融资喜悦的同时,管理层开始背负上市前夕与外资股东签署的“对赌协议”带来的重重压力。根据协议,如2007年永乐净利润等于或低于人民币6亿元,永乐管理层将向财务投资者转让9394.76万股股份。</p><p>  “永乐正握着一支带刺的玫瑰。”</p><p>  事实证明,这成为陈晓既往谨慎扩张风格的转折点。</p><p>  今年4月19日,原本稳健的永乐管理层冒险决策,试图与大中合作而自己整体撤出北方市场,以便专心经营东南。</p><p>  年报显示,2005年,永乐盈利2.89亿元,同比增长55.9%。由于网点的增加,供应商赞助一项涨达134.7%,永乐由此获得的收入就高达6.25亿元。但由于竞争加剧和网点增加的摊薄效应,永乐同店每平方米销售额下降了2.8%,毛利率也下降0.6个百分点至6.9%。一旦合并报表,永乐虽然销售收入和净利润都将获得大幅提高,但对经营能力提高并无帮助。</p><p>  摩根士丹利已经看到了这一点。5天后,财务投资者开始抛售永乐股票。其后,永乐股价开始大幅下跌,并跌破其2.25港元的发行价,公司市值从其“黄金时期”的近100亿元“缩水”到40多亿元。</p><p>  永乐与大中的合并因此延缓。“股价下跌肯定让大中方面不愿接受此前的换股协议,否则就是吃亏。这也是双方后来一直在换股方面没有具体方案出台的原因。”知情人士透露。</p><p>  5月下旬,永乐剥离了7家亏损的非核心业务公司。6月初,永乐开始幅度为10%左右的裁员。但回天乏力,股价仍然一蹶不振。</p><p>  6月底,永乐公开承认:“当初与大摩签订协议时预测过于乐观。” </p><p>  国美收购永乐后,陈晓和永乐能否在这场马拉松中跑到最后,恐怕很少有人知道。</p><p>  苏宁总裁孙为民认为,永乐“走到今天这种尴尬境地”,除致命伤“对赌协议”外,永乐的迟疑,决策不力,缺乏果断也是原因之一。在孙为民看来,陈晓对外界舆论的免疫力不如黄光裕,后者一直崇尚“商者无誉”,只要赚钱,可以不用顾虑什么手段。“这种‘免疫力’是黄光裕生存的一大法宝。”</p><p><br/></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电零售业变局:三个男人的欲望江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