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xk 发表于 2006-4-17 22:19:17

中国古代商人的营销策略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对商人的认识总是离不开“奸诈”、“唯利是图”等观念。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商人形象,自然也多是狡诈、奸滑之徒。这种“无商不奸”的心理模式,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重农抑末”思想造成的对商业的歧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对商人以赢利为目的的营销活动缺乏必要的认识,误把少数不法商人的欺诈行为看成商人牟利的唯一手段。考察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我们发现商人成功的秘密并非短期行为的欺诈,而是依赖于有效的营销策略。 <BR>  “与时逐息”,是古代商人常用的经营策略,指通过对市场信息的调查,及时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经营方向以获取高额利润。行商在选择贩货地点和贩运何种商品时,首先要对各地的物产、物价、商品质量、运输条件、牙行优劣等商业情报作一番分析,充分利用地区间物价的差异进行贸易。坐贾在确定经营方向之前,也会对当地各行业的营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市场行情,再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经营项目。对市场信息的了解是否及时而准确,是贸易能否成功的前提。《史记·货殖列传》中那位以冶铁发家的临邛富商卓氏,本是赵国人,秦灭赵,举家被迁入蜀。当时可供选择的居住地有两处,一是广汉郡,一是临邛郡。广汉郡离赵地较近,当时多数被迁之家皆争着前往。独卓氏自请远迁至临邛,因为他早已了解到临邛“民工于市,易贾”,并且可冶铁铸钱。卓氏原本便是冶铁大贾,至临邛,“即铁山鼓铸”重操旧业,很快便成为闻名全国的大冶铁商。明末传奇小说《万倍利》写浙江商人徐寄,以贩漆为生计,本来准备贩漆至襄阳发卖,途中听说南京紧缺漆,立即改变主意,转赴南京发卖,果然销路甚好,尽获厚利。明代的徽商,足迹遍布中国,他们对“趋时逐息”的认识更加深刻,认为“古之货殖者,必因天时,乘地利,务转毂与时逐,毋系一隅”(《太函集》卷51)。市场需要什么,就经营什么,这是经商逐利的首要前提。 <BR>  “买必随时,卖需当令”,贸易机会的把握是商人决策的关键,直接关系到能否赢利和赢利多少。《道德经》云:“欲贵者以贱为本,欲高者以低为机。”古代商人以此注释市场物价变化的规律为“凡货极贱时,终须转贵;快极时,决然有迟”(《士商类要》卷2,以下未注明出处者皆引于此)。把握最佳贸易时机,便是在价格的涨落之间寻找最佳买卖时点,以获取最高限额的利润。对这一时点的把握,古代的商人们总结出了二条规律,其一为顺价逐利。即在物价看涨时及时购进,当涨幅达一定程度时卖出,至物价看跌时,停止购进。这便是所谓“迎头快者可买,迎头贱者可停”。其二为囤积居奇,待价而售。即在物价下跌至极低点时,大量购进囤积,待物价回涨上扬至一定程度时,才趁机以高价抛出。这种办法,对于资产雄厚的富商大贾特别有利,既可避免风险,又可发扬其资本雄厚的长处进行商品囤积。因为“价高者,只宜疾赶,不宜久守,虽有利而不多,一跌便重。价轻者,方可熬长,却宜本多。行情一起,而得利不少,纵折却轻”。商人能否把握准贸易的最佳时点,不仅需要丰富的贸易经验,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一要沉着镇定;二要当机立断。即在市场行情千变万化的复杂情况下,“如逢货贵,买处不可慌张。若遇行迟,脱处暂须宁耐”。又要求商人“买卖虽投于经纪,主意实出乎自心”。在决策时做到胸有成竹,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当断则断,以免坐失良机。 <BR>  “公平交易”,是古代商人树立信誉的法则。经商的目的是逐利。尽管使用商业骗术能使商人在短期内牟取暴利,但一旦失去信誉,无疑是自断销路,更为社会伦理所不容。古代商人多数能从长远的商业利益出发,坚持价格公道,买卖自由,薄利多销,互惠互利,诚实经营,公平交易。明中后期被商人视为经商指南的《士商类要》、《士商必要》等书,在总结贸易经验时,一再强调商业信誉的重要,称“公平正直者,当交易之场,高唱其价……阴险奸猾,背地诲议,其间得无弊乎。”历史上许多成功的商人,皆视信誉如资本,被世人称为“廉贾”。明朝徽商吴南坡称“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明清徽商资料选编》)。由于他以诚取信于人,故四方顾客都争购他的货,甚至在市场上只要看到货物的包装上有“坡公”字样,则十分放心,持货便去,毫不担心货物的精恶长短。明末传奇小说“三言”、“二拍”中记载了许多商人发家的故事,其中很多皆以“物价公平”、“做生意甚是忠厚”、“为人公道”等等享有信誉,故生意越做越红火。《觉世名言》中记载北京的萃雅楼,以“货真价实”四字为经营原则,做到进货时三不买,即低货不买,假货不买,来历不明之货不买;出货时三不卖,即太贱不卖,太贵不卖,买主信不过不卖。诚实经营为萃雅楼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当时京城从平民到官吏,都慕名前去购货,生意日益兴隆。 <BR>  “广行招徕”,是古代商人的促销策略。为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吸引顾客,商人们注意到利用宣传效应扩大影响,招揽生意。最原始的“广告”形式是那些悬挂在店铺门外的招牌、酒幌。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人开始从字号、商标、店面等方面来突出所售商品的优质,并且有意识地展开舆论宣传,吸引更多的顾客。北魏时商人刘白坠酿制的鹤觞酒在当地颇有名气,一新任地方官带此酒赴任所,路遇强盗,掠酒狂饮大醉,地方官趁机呼人擒之。此事在民间一传开,刘白坠趁机将酒改名为“擒奸酒”,巧妙地利用舆论扩大影响。果然,“擒奸酒”名声远扬,竟被当时游侠渲染为“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坠春醪”(《洛阳伽蓝记》卷4)。《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商业繁荣状况,图上不仅有各式各样的店铺招牌、幌子,而且凡酒店门前皆搭彩楼,引人注目。《东京梦华录》形容街市的酒店林立为“彩楼相对,绣旗相招翳天日”(《东京梦华录》卷2)。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时期已开始出现印刷广告,上海博物馆所藏济南刘家针铺广告铜版,图文并茂,将产品的质量、性能以及针铺的经营方式、商标等一一介绍,与现代广告已相差不远。明清时期商人的招徕方法更加丰富多彩。明末北京正阳门外的商业区,店铺林立,其招牌有高达三丈多者,不仅装饰华丽,而且也注意到利用招牌宣传商品名贵,手艺高超,如有“天下第一酒馆”、“药到病除,只此一家”等广告用语。商人还充分利用名人效应为自己作宣传。相传明中后期著名画家陈洪绶曾为一酒家作《水浒叶子》图为酒幌,一时传为佳话,酒客皆慕名而来。此外,明清时期的商人也注意到了店面的装饰与陈设对顾客心理的影响。《燕京杂记》称北京有的店铺雕红刻翠,锦窗绣户,夜晚则张灯结彩,照耀如同白昼。如此不惜工本,无非是使店铺更加醒目,以唤起行人的购物兴趣。 <BR>  “察言观色”、“背恶向善”是古代商人协调公共关系的策略。商人在经商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稍有不慎,便会上当受骗。故商人视“慎识人”为前提,选择贸易伙伴“必须合契”,做到知己知彼。选择经纪人,要“相物、相宅、相人”,不可听其花言巧语,“须要察其言貌行为”。此外还有所谓“礼貌谦谀,心中叵测”、“口是心非难与处,为人犹己可相亲”等经验之谈,教导商人如何观察别人的衣、食、言、行,以此辨别善恶,背恶向善。同时,古代商人又以“善待他人”来协调公共关系,“不可因势凌人,因财压人,因能侮人,因仇害人”。贸易伙伴之间,力求同心协力,切忌猜疑。对待经纪人,则做到“有势主家,宜以必结,无钱牙侩,要在利予”。以诚相待,以礼相待,才能取得经纪人的精诚合作。对待各级官吏,更要“是官当敬,凡长宜尊”,适当的感情投资,自然会赢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眼光的商人,总是同政府各部门竭力合作,行商“告引”,坐贾“占籍”,按时纳税,遵纪守法。他们甚至千方百计巴结官吏和权贵,凭借官府的势力享受专卖权以及减税、免税等特权。前述西汉时著名的富商卓氏,便是取得了当时的权臣邓通的支持,获得蜀地开矿铸钱的特权,由此发家。可以肯定,自商业产生之日起,官、商相通,钱、权结合便一直是社会的一大弊病。 <BR>

shinya 发表于 2006-4-18 14:49:44

<p>从一些影视剧作品里多多少少也体现了一些。</p><p>我们还是要跟古人多学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别流失了。</p>

laoma2008 发表于 2006-4-19 10:33:18

<p>乔家大院就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古代商人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