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huiyi 发表于 2006-1-11 10:45:32

[灌水][讨论]我们在批判麦肯锡的同时也在学习麦肯锡

<P>曾经对麦肯锡非常痴迷,后来听到许多麦肯锡失败的案例,再加上看到了很多的雷同的方案,又有了一些反思。</P>
<P>刚刚在家园中为“康佳遭麦肯锡暗算”的帖子灌完水:</P>“总体的感觉,康佳的高层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期望有一种神丹妙药能够一举扭转乾坤——先急躁,后来的举动就显得天真!
<P>还是柳传志讲得好——变革要拐大弯,开车的都知道如果大油门拐急弯的后果</P>
<P>康佳的失误总的来说还是在追随TCL,再加上营销界流传的“渠道下沉”——收入会增长,但是费用过大。再加上组织秩序的混乱。</P>
<P>说麦肯锡暗算,有点过了——应该是麦肯锡的不恰当方式使隐患的突然爆发成为“暴病”;咨询公司会把一个本来需要3—5年能够完成的变革压缩在1年完成,对机体健康者而言会造成震动,但对于机体虚弱者而言,就成为危害了。</P>
<P>虚弱者应该进补,而不是猛药</P>
<P>感言:做人心态很重要,做企业心态同样重要。我不相信康佳的高层都是弱智,问题是为什么表现的像弱智?”

随后来到资源中心看到《麦肯锡的意识》、《麦肯锡的方法》、《让图表说话》、《解决问题方法》,可能是心中还有麦肯锡情结,又进去看了看,帖子很热,对楼主充满了感谢之情。</P>
<P>可能是头脑还没有从刚才的康佳中摆脱出来,所以又灌水如下:</P>
<P>
“我们在批判麦肯锡的同时也在学习麦肯锡,因为我们还不能超越麦肯锡”——这就是我现在对麦肯锡的态度。</P>
<P>      倡议/讨教——期盼家人能够讨论如何对待麦肯锡,求教超越麦肯锡之道!</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 10:55:18编辑过]

hohuiyi 发表于 2006-1-11 11:15:07

<P>先开个头</P><P>个人认为麦肯锡的方法应该算的上是经典,作为入门教材是很不错的。它提供了系统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同其他西式理论一样在中国人的眼里看有些死板。</P><P>规范与灵活也有一个度的问题,问题是火候的把握本身就是一个很富有艺术性的问题,与个人的个性、经验、悟性相关。</P><P>另外——先学麦肯锡会不会被洗脑呢?</P><P>个人认为就像学书法,入门总要选一种范帖,然后按部就班的去临习。基本定型后再学习其他的法帖,最后才是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果一上来就临习很多的帖子反而会陷入混乱,最后还要重新回到起点,个人曾深受其害(有恨不得马上掌握所有的书法的急躁心态),最后像小学生一样重新临习兰亭序,字才算有些模样但始终难改一些积习很难入流。(外人看来挺漂亮,可是自己知道问题很多)</P><P>当然麦肯锡是不是最好的入门教材,不能妄下结论。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好的。</P>

dustinzlcb 发表于 2006-7-20 11:59:56

<p>决定企业战略的要素很多,例如对市场的深刻认识,这一点是麦肯锡们的短板,仅仅从客户攫取market intelligence是远远不够的。</p><p></p>

yuan001 发表于 2008-4-8 12:22:22

<p>我们想要超越麦肯锡,个人认为,麦肯锡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咨询公司的成功,更多的是整个美国商业教育和如GE般美国企业的成功。</p><p>其实如果我们期望超越麦肯锡,很简单,step by step产生足以影响全球的商学院,同时,诞生至少几个顶级的在全球范围无人可及的企业。</p><p>我想此时,超越麦肯锡的梦想,不会太遥远。</p><p>中国人,并不是笨,曾经有句古谚,“财富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装在中国人的脑袋里”。</p><p>我们期望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来赶上,西方曾经走过了上百年的商业历史。也许,目前还略显不足,但这不代表未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灌水][讨论]我们在批判麦肯锡的同时也在学习麦肯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