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nway 发表于 2005-11-8 20:52:41

农村见闻录

<TABLE blogpost" cellSpac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ellipse><b>       农村见闻录:农村扫盲班</b></TD></TR>
<TR>
<TD class=bvh8><b></b></TD></TR>
<TR>
<TD>
<DIV>
<H2> </H2>
<P>
<P>      时间约在1988年,村里开了扫盲班,表姐在读,约持续了半年,表姐约识得数百个字,只是不知道现在还能有多少留存。</P>
<P>      这个运动应该是地区级或省级的统一安排,课本费和教师补贴应该是村里出的,利用村里的小学教师在晚上授课。这我见到的政府的几个实实在在的利民的主动运动之一,好象是现在的"为民办实事",后来更是鲜见。据母亲说,扫盲班或其他的活动较常见。</P>
<P>      运动终归是运动,就象时下有的"项目",有着自己确定的时间范围和资源和目标,运动过后,留存下来的极少。</P>
<P>      企业的培训或者咨询,正与此类似,倘若无法固化于流程甚至信息系统中,终究只不过是一阵风而已。</P></DIV></TD></TR></TABLE>

Leanway 发表于 2005-11-8 20:55:46

<TABLE blogpost" cellSpac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class=ellipse><b>      农村见闻录:挑担的工作流</b></TD></TR><TR><TD class=bvh8><b></b></TD></TR><TR><TD><DIV><H2>                               </H2><P><P>      大约在七八岁时,当时农村还未普遍承包,仍是集体劳动,一个有趣的且是壮观的想象至今难忘,那就是挑担的接力。</P><P>      我见过的是在冬天施农家肥,那时集体养的牛比较多,也有许多其它的堆肥,往往利用冬天的时间运至田里,待来年春天再散开。其时数十人乃至上百人为一队,每人占据一段路,满担走上一段路,换给下一个接力的,再换上他(她)的空担往回走。最精彩的是满担和空担交换的时候,两人行走方向相反,走到背靠着背时,一瞬间两人的担子换了个,再各自转头上路。</P><P>      这个场面是很有趣的,我想安排也很合理。设想路程1公里,满担45分钟,空担半小时,那么在满担的45分钟里,因为一直持续一个动作则容易疲劳,而在空担的半小时里,效率又有点低。将流程设计成接力的方式,比如说每人一百米的距离,比较好地平衡了这一点。</P><P>      这也是流水线的农村版吧!</P></DIV></TD></TR></TABLE>

Leanway 发表于 2005-11-8 20:57:36

<TABLE blogpost" cellSpac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class=ellipse><b>      农村见闻录:我所知道的“草鞋县长”</b></TD></TR><TR><TD class=bvh8><b></b></TD></TR><TR><TD><DIV><H2>                            </H2><P><P>      我们那里曾经出了个"草鞋县长",应该是真实的事,因为我不但听到老人说过,中学时看到县里的报纸也这样说。报纸是县志办公室出的。</P><P>      这个"草鞋县长"姓谭,村里的老人提到时很激动。谭县长经常穿草鞋下乡帮四里八乡的队里和村上干活。我们那里的野山坡上有一种树,它的的树苗在几米高时,可以将树苗砍倒,连树叶埋在田里,据说是很好的有机肥,这个谭县长到过我们的那个村里帮积过这种肥。</P><P>      童年的生活虽然有些平淡,或者缺失,但有的感觉一直非常美好,浸润着一个人的一生。</P></DIV></TD></TR></TABLE>

Leanway 发表于 2005-11-8 21:00:37

<TABLE blogpost" cellSpac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class=ellipse><b>      农村见闻录:关于日本的传说</b></TD></TR><TR><TD class=bvh8><b></b></TD></TR><TR><TD><DIV>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关于日本的传说很是听到一些。</DIV><DIV> </DIV><DIV>      其一:初生婴儿割阑尾。记得当时讲的人和听的人都是满脸的艳羡之情。据现在的不完全了解,应该是真的,其实政府要是操作起来难度和花费并不大;</DIV><DIV>      其二:轮船航行制尿素。话说日本人从国内发来一艘艘大船,这些船刚开始是空着的,船上的机器边航行边制造起尿素来。待得到了中国,满船都是尿素啦,交完货后再拉满载货品回航!这可能是个实实在在的传说,当时农村化肥奇缺,加上印象中日本科技发达,故有此说。现在看来,这未尝不是个很可行的思路。</DIV><DIV> </DIV><DIV>      应该还有,想起来再续。</DIV><DIV>      现在窗户和门都开了,也就没有了神秘,不过觉得小日本一直缺乏战略眼光,以其近年的所作所为,几十年累积起来的好印象马上就要一朝覆灭!</DIV></TD></TR></TABLE>

Leanway 发表于 2005-11-8 21:02:23

<TABLE blogpost" cellSpac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class=ellipse><b>      农村见闻录:村里的无名英雄</b></TD></TR><TR><TD class=bvh8><b></b></TD></TR><TR><TD><DIV>      那是隔壁的老太太,五十多了,干干瘦瘦,身体很好。几年前村里还没接上自来水的时候,她还每天挑水。老伴早些年去世了,有两子一女。</DIV><DIV>      当时听老妈说这件事时我还很惊奇。那是文革或者六十年代初吧,一天晚上,她把孩子放在田头为队里割稻。我相信她当时是真心诚意的奉献,那时的宣传确实有“无名英雄”的这一说法。</DIV><DIV>      现在想起来心情很复杂。那时人们有着激情,可惜没有合适的场合来施展来创造价值,而现在的情况似乎刚好倒了个个。</DIV></TD></TR></TABLE>

Leanway 发表于 2005-11-8 21:03:56

<TABLE blogpost" cellSpac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class=ellipse><b>      农村见闻录:关于蛇的事实和传说</b></TD></TR><TR><TD class=bvh8><b></b></TD></TR><TR><TD><DIV>      小时候特别怕蛇,现在还是这样,不过现在在城市除非特意,比较少能见到蛇。</DIV><DIV>      上面说的那位曾经的“无名英雄”老太太的老伴,生前的时候拐着一只腿,就是由于被蛇咬了。他识得一些草药,却偏偏害了他。他在野外被蛇咬了后,可能周围无人,看着流血慌了神,他竟然采了止血草来敷上,结果落下了终身的残疾。</DIV><DIV>      村里的一个小伙子是会捉蛇的,一天中午我还亲眼见到了。有小孩报告见到蛇钻进草从了,他徒手首先捉住了蛇的尾巴,使劲地抖动,据说那样蛇便松软了而无力进攻人。</DIV><DIV>      还有一次在河边,看到一个当时比我大的中学生也是捉住了蛇尾,手举过头抡圆了甩动,甩了几圈后便将蛇击打在水面上,我估计很快蛇就毙了命。</DIV><DIV>      那时还看了一本书,说是蛇怕檀香,晚上将衣裤放在柜中用香熏了,第二天穿着上山蛇便避开,也不知道真假。</DIV><DIV>      吃过蛇,汤奇鲜。还生吃过蛇胆,因为相信那可以明目。</DIV></TD></TR></TABLE>

Leanway 发表于 2005-11-8 21:05:08

<TABLE blogpost" cellSpac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class=ellipse><b>      农村见闻录:文革遗事和遗物</b></TD></TR><TR><TD class=bvh8><b></b></TD></TR><TR><TD><DIV>      也许是穷乡僻壤,远离政治中心;也许是农活本多,闲暇时间少,反正我所知道的文革在我们那里几乎没有太大的风浪。</DIV><DIV>      村里有一个文革时代的高中生,女性,一次听她说起那时串联和抄家的事。据她说他们还真的将一户人家的房子拆了,在挖空的房梁中发现了许多银元。他们觉悟奇高,斗志更甚,战利品自然是全部上交了。</DIV><DIV>      俺老爸小时候是穷放牛的,所以俺还很有些日子在填各种表有写“佃农”的机会。家里有一个白色橡胶主席像从我记事时起就扔在角落里,还发现了一个红木棍,有手柄,显然是那个时代的制式装备,不过俺老爸不是那种爱犯事的人。</DIV><DIV>      小学老师是个半旧式的文人,确实很酸,文革时自然参加劳动,好象当时成了大家的娱乐中心,倒是没有听说其它血腥的事。</DIV></TD></TR></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