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 发表于 2005-10-22 07:45:37

广东保留着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粤语到底是什么鸟语?

<P>昨天贴了《推荐:《唱好广州》——传统与现代》,听着那曲中熟悉的粤语民谣,远在异国他乡的我,感觉很是复杂,乡音无疑是最牵动游子心的,再想到国内要禁电视剧中的方言。觉得这推广普通话的代价也太大了——某种程度上是在加速歼灭我们的某些传统文化。</P>
<P>我不是文化人,当写下:“广东保留着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标题时,颇有点无知是最大的勇敢的味道。不过我写文章的目的之一就是想知道自己的无知是什么。所以也无畏了,有错误务必请指出。先从粤语说起。</P>
<P>普通话的历史并不长,1955年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通过了普通话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标准语。作为现代国语的普通话,和作为古代国语的中原雅音相比,融入了大量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和元朝之前的中国国语(官话)具有很大的不同。普通话不具备的中原雅音的许多特征,却大量保存在各种汉语方言中。(Wiki: 普通话)</P>
<P>而粤语,这个被一些外地人称之为鸟语的的方言,保留着更多的古汉语口语的发音。曾经在酷客论坛和镜子网友,讨论过这方面的话题。故把我俩的讨论转贴如下:</P>
<P>挥雨:广州不是文化沙漠 </P>
<P>广州在大部分人印象中是个文化沙漠,这些年我不这么认为了,广州确实没有北京那么丰富的阳春白雪,然而广州的文化更多地存在于老百姓生活的很多细节当中。从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我们家每年清明重阳都要去拜山扫墓),更接近古汉语口语的粤语,功夫茶等等,广东以及福建保留了更多我们老祖宗的文化。禅宗的六祖慧能也许可以说是岭南文化的代表人物,一个不识字的人,却道出:“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所以并非是受了多高的教育才是有文化,文化本来就是来自于并存在于老百姓的生活。</P>
<P>岭南文化是一个大题目,我所知甚浅,这些年开始对此感兴趣开始看一些书却是越看越知道一两句话是说不清楚,回国后有时间打算再研究研究。</P>
<P>有意思的是,广东福建也许是中国最传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想最开放的地方。近代史的思想启蒙者康有为梁启超乃至后来的孙中山都来自广东,改革开放也是从广东开始,这都不是偶然的。因为广州两千多年都是对外的通商口岸,受各种外来文化和不同价值观的冲击最多,见多识广,所以广东人重视传统但不守旧,务实低调,当清末很多人还在死抱着中央帝国唯我独尊的思维,当文革后很多人还在争论姓”资“还是姓”社“时,广东人已经先行一步了。</P>
<P>我在北京的时候,还特意去寻访梁启超的故居,他是我的偶像,一个博学多才的思想启蒙家和革命家,近代史多少革命志士都是因他的文章而开始思考强国之路。恐怕现在更多人对他儿子的名字更熟悉一些,就是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徐志摩是他的手下败将,呵呵。</P>
<P>镜子:</P>
<P>更接近古汉语的粤语倒是真的.</P>
<P>记得初中时语文老师在对对联的时候强烈要求以粤语发音来压韵.</P>
<P>把我憋个半死,因为那时候还不太会讲粤语.</P>
<P>恩..."务实低调"的确是广东人非常准确的特征.</P>
<P>
挥雨:</P>
<P>对联很讲究平仄,而普通话是民国建国后为了方便推广统一语言,在北京话的基础上设计的简化版的语言,没有了平仄,用普通话去读对联就没有味道了。</P>
<P>我小学时上语文课,上到唐诗,老师就改用广东话上,一些用普通话读已不太押韵的唐诗,用广东话读就特有韵味。</P>
<P>普通话只有四个音,广东话有九个音,多出来的五个音都是古汉语的发音。这也是北方人学广东话比较难的原因。</P>
<P>我有一个同学的哥哥是研究方言的,据他说广东话最接近唐朝时的官话,唐朝时的文化最鼎盛影响力最大,而唐朝后北方的少数民族日渐强大,宋朝时大部分时间都只有半壁江山,甚至向定都北京的金国称臣。其后的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在这种民族大融合的情况下,北方汉族的语言和文化受少数民族的影响很深。而每次改朝换代的战乱,都带来老百姓的大迁移,对于语言和文化的传承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和变化。相对来说广东这样的边缘蛮夷之地,受到战乱影响较小,中原换了朝代,这里不过是换个图章和衣服;而广东本地的少数民族由于不占主导地位基本很早就被同化了,所以语言和文化都比较多地传承下来。</P>
<P>据说当年民国议会讨论定什么语言为普通话时,提出了粤语的议案,当时有几个理由,一个是推翻了清朝就不说满清的官话了,应该恢复更接近原来古汉语的粤语,其二粤语在海外的影响力很大,海外华人以广东人居多,是推翻清朝的重要力量(如果孙中山不是广东人讲广东话可能还真没那么容易找到那么多捐款来闹革命)。由于当时议会里2/3是广东人,通过的可能性很大。只是孙中山为了团结北方的势力(袁世凯等实力人物),粤语对于北方人比较复杂难学不宜推广,一个一个的劝说大家不要投粤语的票。后来粤语仅以一票之差落选。这个故事我没有去考证过,有一个看过《走向共和》电视剧的朋友告诉我,里面也有这个剧情。感觉上还是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故事的。</P>
<P>镜子:</P>
<P>唐朝的官话?</P>
<P>难道是韩愈那帮被贬的人带来的???</P>
<P>汗一下...</P>
<P>
挥雨:</P>
<P>广州话只是因为比较完整的保留了古音,所以比较接近唐朝时的官话,并非就是唐朝时的官话。</P>
<P>有大量官员被贬到岭南,这些文人的到来,肯定会促进文化的交流,可能也是一个原因。不过韩愈当年被贬到潮州,那里说的不是广州话,是潮州话。又是另一个语系了。潮州话属于闽南话语系,和粤语以及客家话同样保留了大量的古音,然而三种语言相互之间是听不懂的。讲广州话的广府人,讲闽南话的闽南、潮州人,讲客家话的客家人,都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因为战乱等原因从中原迁移过来的。定居后与外界交往较少,所以语言的差别较大。闽南有些地方隔一座山的方言虽属同一语系却也大不相同,是因为从中原不同的地方迁移过来所致。</P>
<P>转贴一段关于粤语保留古汉语的特征的文章,来自维基百科:粤语:</P>
<P>
粤语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成分</P>
<P>这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在语音方面,粤语保留许多古老发音,例如粤语中“我”和“饿”两字有舌根鼻音声母 ng-(保留中古疑母的原始发音)。在声调方面,粤语完整保留中古汉语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调类格局,而且还从阴入中衍生出一个中入调,是保留古汉语入声最为完整的语言。粤语包含-p、-t、-k、-n、-m、-ng六种韵尾,没有北方方言所具有的卷舌音、儿化、轻声等现象(这些北方方言特征都是在中古以后发展形成的,粤语并没有跟随北方方言发生这些变化)。在词汇方面,粤语保留较多古词古义,措辞古雅。在北方方言中,这些古词已被废弃不用或很少用。如粤语中“粘”说“黐”,用“差人”来表示“警员”等等。粤语的许多词语——包括语气助词,都可以直接在古汉语的典籍中找到来源。例如广州话常于句末的语气助词“忌”(现常常被写作“嘅”),见《诗经·国风·郑风·大叔于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又如“打碥炉”(吃火锅),“碥炉”为一种古炊具;“牙烟”(即“崖烟”,意危险,古文中原意为“悬崖边的炊烟”,就是说“悬崖边的小屋”——自然就很危险了);“濿淅”(现粤语中意为“遇到麻烦”、“麻烦”;来源于古书中形容衣衫尽湿在水中行走的声音——想象一下在水中行走的滋味,就不难发现粤语词生动)等词。在语法方面,修饰成分后置、在人名前加“阿”表示亲昵、“公鸡”倒置成“鸡公”等等,这些都是古汉语特征的遗留。</P>
<P>---END</P>
<P>
注:
由于据说国内不能访问Wiki,因此我把有关粤语的简单介绍也转贴过来:</P>
<P>粤语,又称为广东话,是一种声调语言,属汉藏语系汉语族。在中国南方的广东中西部、广西西部等地区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区,还有海外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它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对南方的称谓“越”或“粤”。在语言学分类上中国与西方有分歧</P>
<P>目前全世界粤语使用人口大约为7千万。这个数目在中国国内语言使用人口排名中处于第三位(第一位是官话汉语,约8亿;其次为吴语,约8千万),在全球则排在第十六位。虽然使用人口比以普通话为代表的官话汉语少,但粤语的使用地区非常广,在海外华人社区中应用广泛,并且支持著以香港文化及南粤文化为中心的粤语文化,这使得粤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可以说粤语是目前世界上有较强生命力的语言之一。</P>
<P>广州话口音是粤语的公认标准口音。但是随著近年来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广东境内一些原粤语城市出现外来人口远多于本地人口的现象,与之相伴的是普通话使用人群大增(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加上中国广东省政府对广东各种方言和本土广东文化不重视甚至打压(这在全大陆都是普遍现象),粤语文化的中心城市事实上已经由广州迁移到了香港。在广州市区,甚至连地铁报站都一度取消粤语广播。</P>
<P>香港粤语跟广州话,总体而言差别是非常小的,有时甚至难以察觉其中分别。</P>
<P>而在海外,由于移民有相当比例来自粤语区,亦使粤语成为大多数海外华人社区的最流行语言之一。</P>
<P>在香港及澳门,从市民日常交流,到学校教育、工商行业,到政府办公、立法会选举;到科学研究、新闻传媒、大众娱乐,粤语都占绝对优势地位(除粤语之外,英语亦较为流行)。在汉语语族里,除普通话外,粤语是唯一比较成功发展为全功能语言的语种。同时香港大众媒体及娱乐事业的繁荣使粤语具有非常强的影响力。</P>
<P>
</P>

rgang 发表于 2005-10-24 09:46:17

<P>感觉此文很有意思,跟一下。</P><P>岭南自古以来多为蛮荒之地、流配军人充军之所。唐代先有著名宰相宋憬(先贬为广州都督)、著名文学家韩愈(被贬潮州)、政治改革家王叔文(贬为连州刺史,旋又被贬崖州司户),宋代是苏轼(被贬雷州、崖州)。据说在唐代,岭南当地如听说有京城官员被贬岭南州县的话,当地百姓、乡绅和官员都要来造访,盖因为此地文化贫瘠、乡民愚顽,故对京城官员大抵带有崇尚之心。此现象可被认为岭南文化之所以发祥的原因之一吧!</P><P>至于说到广东话,这是汉语方言本无可置疑。上述地平线引经据典,说明了广东话既是汉语方言之一,也有其自身特点,带有古汉语之遗风,故可说其为另一语言——粤语。广东话中确实有部分异体字存在,只在广东话中频繁使用。另外,海外华人的通用语言大多数也是广东话。但是把广东话升格为和普通话一样的语言地位,恐怕却不是很恰当的。</P><P>我认为普通话是中国的唯一的官方语言,广东话只能是方言,可以妥善保护其文化,而不应该把它过分提高为官方语言的高度。</P>

地平线 发表于 2005-10-24 10:34:52

<P>rgang,我让你误解了。</P><P>普通话选择了北方方言为基础,当然有其合理性。作为普通话,简单易学方便推广是很重要的,同时北方方言本来就是汉族和北方和少数民族融合的一个见证。不能说粤语更接近古汉语,就要让融合后的汉族说融合前汉族的口音,这不是与时俱进。这个道理孙中山很明白。

但我这篇文章并非要为粤语不是普通话鸣冤。我针对的是国内对方言的打压和不重视。不仅粤语,其他很多的方言都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乡音也是中国人的情感纽带。有些东西消失了就永远都没了。

事实上,粤语的中心从广州转移到香港已是事实,作为广州人,既感到难过也感到幸运,至少粤语还有一个香港可以转移,仍然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那其他方言呢?
</P>

地平线 发表于 2005-10-24 10:36:37

我写此文的缘由在第一段已说了的:想到国内要禁电视剧中的方言。觉得这推广普通话的代价也太大了——某种程度上是在加速歼灭我们的某些传统文化。

rgang 发表于 2005-10-24 12:07:00

<P>方言可以算作非物质遗产了。比如说闽南话、客家话、吴越方言,无不带有古代语言文化遗留的特征,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活的见证。</P><P>地平线的意思是应该采取妥善措施保护这些非物质遗产,而不是一味地以推广普通话为由,消灭方言,消灭地方文化特色的语言文化。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P><P>我的观点是作为中国人应该以说正统的、标准的、纯正的普通话为自豪,这恐怕是地平线兄在国外更加注重的地方;作为情感联系的纽带和地方文化特色,那么方言也是极端重要的,特别体现在设在北京、重庆等地的广东会馆中。所以在香港持续出现普通话学习热潮,这说明了港人确实感觉到中一个中国人是自豪的,应该会说标准的、纯正的普通话。</P><P>再说回来,把粤文化归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坚决赞同;把粤语言类同为另一种汉语言,我坚决反对。除非广东话完全不用汉字。广东话和全国其他地方话一样,只能是方言,它里面体现的地方文化,是非物质遗产,我们保护方言,就是在保护非物质遗产。</P>

地平线 发表于 2005-10-24 20:05:06

<P>我普通话说得不比很多北方人差,很多人从口音听不出我是广东人,但我还是喜欢自己家乡的话。因为普通话这样的简化版语言,只是为了容易推广而已,但在表达上远没有方言那么生活化和生动,即使是和普通话很接近的北方方言,也比普通话生动得多。我在英国认识一个大连人,他的大连话听起来就很有味道!平时很多口头禅和表达方式所蕴含的意境用普通话就很难表达出来,因为方言才是老百姓的生活语言,是最有活力的。在海外,普通话的普及有利于不同地域中国人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其意义是重大的。但乡音还是最能牵动游子心的。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个大连人在英国偶遇了,大连话一说,什么感觉都来了。而这个时候他们想的不仅仅是大连,也是中国!</P><P>所以,我所理解,如果打压方言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强化中国的一统,然而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再打个比方,即使同说粤语的人,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多口音。如果不断强调广州人说得粤语才是正统,并或多或少歧视其它地方的口音,很可能会是引起地域间仇视和分裂的根源。</P><P>强调正统,很可能抹煞了个性,反倒少了凝聚力!</P>

rgang 发表于 2005-10-24 21:06:22

<P>我想地平线对于伦敦俚语和正宗的英格兰英语、美国纽约俚语和美式英语、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式英语应该有若干了解吧?我没有认真研究过,何况如今,我的菜烧得越来越好,而英语却越来越臭(汗……)。但是一般的,我们以英格兰英语或美式英语为官方语言,在大多数场合来使用。</P><P>体会到地平线有一天在伦敦街头闲逛时,突然见到一个黄皮肤模样的亚洲人,并且此人掏出一只手机,用广东话讲电话时,我们的地平线兄的激动情形。假如此人用普通话或者上海话讲电话,我想,地平线不会激动地跑上前,告诉他,“我是广州人!”人家会以为你怎么了。呵呵</P><P>强调正统,并不是为了打压特性,而是应该有一个正统。中国废除了普通话,恐怕真的会出问题。</P>

少天 发表于 2005-10-24 21:28:11

<P>提倡官方语言与统一语言在我看来是两码事,不矛盾。该推广普通话照样推广,广东这边的电视台该用粤语还是用粤语。</P><P>就英语而言,各地口音差别也很大,就象中国一样无法统一,伦敦俚语没听过,但伦敦口音才是英语科班出身眼里的正统,而非现金流行的美语。如果从正统的角度来看,美语都别说了,那是大杂烩。</P><P>地方语言就宽容点让它继续生存吧,从很多角度来看都是地方文化的凝聚。</P><P>语言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好听怎么来。</P>

地平线 发表于 2005-10-24 23:46:2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rgang</I>在2005-10-24 21:06:22的发言:</B>
<P>我想地平线对于伦敦俚语和正宗的英格兰英语、美国纽约俚语和美式英语、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式英语应该有若干了解吧?我没有认真研究过,何况如今,我的菜烧得越来越好,而英语却越来越臭(汗……)。但是一般的,我们以英格兰英语或美式英语为官方语言,在大多数场合来使用。</P>
<P>体会到地平线有一天在伦敦街头闲逛时,突然见到一个黄皮肤模样的亚洲人,并且此人掏出一只手机,用广东话讲电话时,我们的地平线兄的激动情形。假如此人用普通话或者上海话讲电话,我想,地平线不会激动地跑上前,告诉他,“我是广州人!”人家会以为你怎么了。呵呵</P>
<P>强调正统,并不是为了打压特性,而是应该有一个正统。中国废除了普通话,恐怕真的会出问题。</P></DIV>
<P>
<P>呵呵,我要是在伦敦街头碰到有人说广东话,一点也不激动,因为你要是去伦敦的唐人街说广东话的人太多了。</P>
<P>我觉得从交流方便的角度推广普通话就行了,无需强化普通话或者标准普通话才是正统的观念,否则很可能会让人觉得说得不标准的普通话就低人一等。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尽量避免用这个去制造等级和地域矛盾。</P>
<P>国内学习英语对口音过于看重了,我来了英国,什么样的口音都有,只要相互能交流就行了,这才是掌握语言的目的。而且现在伦敦1/3的人口是外来的移民(印巴人、穆斯林、黑人、华人),伦敦人以其包容性强为豪,自然什么样的口音都有。所以现在所谓的标准英语较少说是伦敦口音,而是BBC英语,BBC是英国通讯社。电视台播放新闻说不带口音的英语,是为了让不同口音的英语的使用者都听得懂,而且这是公平的,并没有倾向于任何地域的口音。然而这样的标准英语也只是播新闻比较合适,不是生活化的语言。我在这里上英语的语言课程,老师有一次还嘲笑BBC英语:如果有人说你说的是标准的BBC英语,意思是你是一个死板的人。</P>
<P>抛弃什么正统吧。我普通话说得再不正统说的也还是中文。只要不影响交流就行。</P>

<P>更新:“而且这是公平的,并没有倾向于任何地域的口音”这句话细想之下,好像欠妥,因为BBC英语是脱胎于原来的伦敦口音。不过既然现在伦敦口音已经很复杂了,说BBC英语不带任何地域的口音也是勉强说得过去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4 23:57:22编辑过]

rgang 发表于 2005-10-25 09:07:49

<P>哈哈,也许是因为我客居广东,对于广东语言有先天的排斥心理(或者对于广东人之于外乡人关系的感受吧?),见了地平线的帖子我要数叨数叨。地平线发表在修炼版的“[视野系列] 留学和游历”文,我也加以评论了,对了就请喝喝彩,错了就扔俺砖头。</P>
<P>恕我无礼,出言恐有不逊了。</P>
<P>对于英国这么个国家,我本也无甚好感。自从诺曼底大公威廉打垮凯尔特军队以后,一直到16世纪,实际上这个国家也就是象丹麦一样,做做海盗,搞搞抢劫,一直抢到20世纪30年代被希特勒的大棒吓住。“文明”了以后,英国人“绅士”化了,也“日落”了,靠美国混了,这就是英国。</P>
<P> 对于语言的问题,就此打住,如地平线有兴趣,不妨谈谈英国这么个国家,我要听听地平线对于英国的看法,请兄赐教。当然,如兄有新的意见,继续也不妨,毕竟广东话也是我们国家博大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挖掘很多有意思的东西。</P>
<P>BTW,昨天去珠海办事,乘坐深珠快速巴士,在顺德容桂镇路段有人路边招手拦车,为司机所拒绝,嘴里还嘟囔着“有差佬啊”……。我问我朋友,警察在广东话里怎么讲,云:“差人、差佬”。意为当差的,就是《水浒》里的“公人”。可见,广东话果保留了许多古汉语。地平线所言当真。</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5 9:29:59编辑过]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保留着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粤语到底是什么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