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成功概念被富人改写
“成功”当然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渴望成功、羡慕成功者应该是所有人共同的心理趋向。而我们的社会也越来越热衷于宣扬“成功”。到书店里随便看看,就可以发现大堆的“成功学”著作,尤其是在机场这种主流社会人们出没较多的场所。有本“决定成败”的书长期雄踞畅销书榜首,而类似的“克隆版”早已铺天盖地。“成功”这个概念原本是非常清白的,而且人人有份,可是自从前些年冒出“成功人士”这个词语以后,味道就发生了改变。就像一些俱乐部只有富人才能加入、一些游戏只有富人才有资格参与一样,今天的“成功”似乎变成了富人独霸的专利。
借助于广告、影视等媒介的巨大影响力,社会上已经形成了关于“成功人士”的公共想象,最普遍的标志是有自己的企业或公司,住大房子,开好车子,服饰精美,身边常有美女相随,等等。这已是一种通识,或者用社会学的术语说,一个有关成功的刻板印象。他们极具消费力,甚至能引导着时尚趣味。某全国知名报纸用一整版文字所作的房地产楼盘广告,其标题中赫然便是“中上阶层专属”字样。“专属”,也就是说这等地方,请穷人走开,这里是“成功人士”或所谓“高端人群”的人气场,是民间世俗欲望的一个表象。美仑美奂的外表下,金钱所可能滋生的不洁感都被忽略了。
如果“成功人士”仅仅是一群有钱的粗俗之徒,他们也许还不具有攘夺“成功”名义、修改“成功”定义的条件。问题在于,今天几乎所有人都理直气壮而且充满渴欲地向往富裕,已经为培植富人的优越感提供了一片集体无意识的肥沃土壤,他们被视为时代骄子,处于资源和心理上的绝对优势。富人们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身份上,甚至在文化格调、审美品味上也越来越自我感觉良好。赢家通吃,他们在实现了“腰缠十万贯”的目标后,自然而然地向往“骑鹤下扬州”的风雅。如果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与他们的消费活动相关的描述始终流露出一种美学的傲慢。他们比别人更有心情和闲暇去健身,因此在体形上可能更优美;他们有更多的方便去欣赏票价昂贵的音乐会,因此在趣味上自感更高雅;他们顺理成章地加入高尔夫俱乐部或什么会所,因此强强联合办大事赚大钱的机率更高;他们有机会到全球旅游,因此眼界更开阔、谈吐更能吸引人……于是,这些富人们也就似乎众望所归地当上了“成功”的代言人。
对于那些无法成为富翁的人,“成功”的通道也就变得无比的狭窄。《圣经》中说要进入天国的“窄门”很难,而富人想进天国就像把骆驼穿过针眼还难,但是今天的情形却似乎相反了。无法或无意赚取足够多的财富的人,不管自我标榜多么清高,多么不在乎,在今天这样的价值迷雾笼罩之下,几乎都只能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有人敢轻视金钱?那一定是仇富,酸葡萄。能够自立、拥有自尊就算不错?典型的阿Q心理。小日子过得安稳也能叫成功?开什么玩笑!
看来,成功概念正在被富人们修改。但是且慢,要实现“成功”这个意向性动态概念的意义偷渡,富人自身是孤掌难鸣的。他人的意向很重要。一个歌星如果没有成千上万名疯狂尖叫的拥趸,他根本无法牛气冲天。富人膨胀为“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又通过广告化传媒锁定为那么一个形象,一个最具表现力、渗透力和诱惑力的价值符号。广告形象是众人欲望投射的结果。太多的人参与到了那个“致富即成功”的神话建构中。只要你对有钱人流露出羡妒的眼神,只要你哀叹自己不够富有的现状,也就在帮助富人建立他们“成功人士”的骄傲感,也就进一步使自己沦落到失败者的境地。
然而说到底,所谓的“成功人士”不过是一种身份修辞术的产物罢了,就像化浓艳之妆,打扮得再光彩照人也只是在场面上给人看看的,卸妆以后终究会露出粗俗平庸的本来面目。“成功”这个概念本来就是朴素的,它绝不专属于化装舞会里的虚荣皇后、名利战场上的得意赢家。那些精于“聚财之术”却无意于“散财之道”的富人,已经得到了太多的宠爱和骄纵。然而,网语说得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被过度透支的羡慕和尊崇也是会追回的。当价值的迷雾散去,人们回过味来,成功可能会回到更接近其本义的位置上,就像那个英文单词fulfillment,大意是“在努力之后获得圆满感、实现感”。如此,尊重成功就会从心底里尊重劳动,即使那劳动非常卑微;就会尊重创造,即使那创造未必能够致富;就会尊重自由,即使自由的代价是有可能一无所有。(吴志翔) 历史这样4千年了,曾经有几十年改过,现在又改回去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