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ang 发表于 2005-1-23 17:41:52

祭恩师

<P >在外资企业的打工生活永远那么紧张。每当我匆匆行进在繁华的外滩和淮海路上的时候,我的脑袋里除了紧张地思考如何和客户洽商,如何能够最省钱而又最快地赶到客户公司,如何在这个月多出几桩业绩,再不会有别的什么了。仿佛我和东方明珠、黄浦大桥、南京路无缘。在上海的这段生活里,我几乎没有到商业街闲逛过,我甚至不知道城隍庙在哪里。</P>
<P >我大概每个月可以挣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00</FONT>多块钱。除了房租、水电、自己生活开销,每月还有一些盈余。我打算在攒到足够的钱以后,一定要到我心中景仰的同济大学或者复旦大学再深造一下,也算了却我幼年时的一个愿望。</P>
<P >记得小时侯我的启蒙老师国平老师总是在我母亲面前夸我成绩好,只要不贪玩,以后一定进复旦、清华,一定会有出息。那时候我是国平老师的骄傲——我是国平老师的所有小学学生中中唯一一个语文、数学年年第一的学生,直到我上了初中、高中,国平老师也仍然关心着我的学习,时常向我的同学们和我的母亲打听我的学习情况。</P>
<P >后来我没能考取重点大学。背负着国平老师的太多期许,背负着母亲的殷殷期望,我悄悄离开家乡,来到省城。我一直愧于和我的老师见面。</P>
<P >国平老师从我上小学起,就担任我的班主任,直到我上四年级。他矮矮的个子,戴副眼镜,不苟言笑。自从分配到我们家乡工作以后,因为工作环境和收入不好,他一直没能找到对象结婚。</P>
<P >那时候,我们最怕的就是国平老师手中的教鞭了。每次老师因为我们调皮或者成绩下降,他总是用教鞭敲打讲台,于是大家就大气都不敢出,害怕那教鞭落到自己脑袋上。其实,国平老师从未体罚过任何一个学生。最起码我的印象里是这样。</P>
<P >我在大学里有过一个理想,就是能够考上研究生,最终出国留学,然后回来光宗耀祖,也算是对老师辛勤栽培我的一个报答。可是走出大学校门,我才发现,原来我的理想竟是那样模糊,那样遥远。</P>
<P >我被分配到县工业局统计科当了个小职员。科长分配给我的任务是每月到县里的各企业单位调研,收集产值、利税等等的数据。我的工资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76</FONT>块钱。</P>
<P >每天早上我来到办公室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打扫卫生、打开水、到门卫室领取报纸、信件什么的,然后听大家聊天;如果科里有下乡调研的任务,我就作为跟班一起下到企业里去。母亲告诉我,我得好好表现,得争取入党,然后再慢慢熬到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再想办法弄到乡镇锻炼几年。母亲说,这是正经单位,得向老同志学,那样才能混上去,才能混好。</P>
<P >和我对办公桌坐着的是老胡——其实他并不老,那时侯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来岁,刚刚结婚。他是华东理工大学管理工程系的本科毕业生,后来分配到单位,那时已经有十年工龄了,听说要提科级,那会儿正因为自己马上要提干而心情愉快呢。</P>
<P >我对机关单位的工作实在不满意。工资低不算,一天到晚尽是些繁杂事情。每天局里都有应酬,不是局长请别的单位领导吃饭,就是别的单位请局里领导吃饭;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大家各怀鬼胎,互相拆墙——特别是局里下发提干指标的时候。我一般不和别人谈些单位的事情,因为我觉得实在无聊。</P>
<P >但是一次和老胡聊天,他的一席话却让我感慨颇深。</P>
<P >——小同志,这是单位,不是大学课堂,得把你的傲气收起来啊!我那会儿上大学时还不和你一样?社会上大大小小的机关单位、局长县长,哪个放在眼里?我也发奋过,挑灯苦读过,也不是没有宏大理想。可是你理想再宏大,顶个屁用?理想能当饭吃?能让单位给分房子?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我不一样在社会上混?不和别人一样千篇一律、千人一面?</P>
<P >我感到脊背上冷飕飕的——我不甘于就这样生活。那样离自己的愿望太遥远了。</P>
<P >于是我选择了离职。</P>
<P >当然在外资企业也同样是如此。我也仍然得为自己的生存奔忙。不过好在我珍惜自己的来之不易的工作,我十分努力地去做,每个月,经理在我的考核意见上都会签上“敬业、认真、业绩优良”的评语。</P>
<P >但是我依然觉得有十分强烈的压力感。公司里的最新一次招聘,进来了六七个研究生,听说有几个就得分到我们部门,准备取代业绩一般的部员;再有,公司准备实行雇员本地化——这就意味着外省籍员工的聘用将逐渐停止,直至员工全部是上海本地人。</P>
<P >所以,我就更加卖力地工作,礼拜六的公休日我都泡在图书馆了解行业知识。</P>
<P >大概在我入职的七个月之后,也就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7</FONT>年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月,公司正式启动雇员本地化。我看到一个又一个以前的同事被礼送出公司,同时一批陌生的上海籍员工开始接替他们的工作,我想我该找工作了。</P>
<P >经理找我谈话的时候,我已经作好了离开的思想准备。但是他的表态却让我觉得大喜过望。我被破例留了下来。之后,经理安排我到福建出差。我在即将出差的前一天晚上,给母亲打了电话,我说公司留用我了,马上派我出差,您放心好了,我挺好的。</P>
<P >母亲没说什么,只是说,你既然不用重新找工作,那就挺好,一定得好好干,对得起自己,更要对得起别人。末了,她告诉我,国平老师病重住院了,老师希望我能回去看看他。</P>
<P >哦。我一下子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国平。他那严肃的面孔和他的教鞭,他看着我的考卷时的喜悦和期盼,以及他对我的谆谆教诲。自从上了大学,我已经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年没和老师见面了。</P>
<P >可是我得出差。于是我对母亲说,等出差回来,我尽快回来看望老师。</P>
<P >在福建出差一个多月,我们在业务拓展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为公司签定了价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FONT>多万元的业务合同。为了表示对我们的嘉奖,公司发来传真,让我们到武夷山旅游一个星期,作为奖励。</P>
<P >回到上海,公司为福建市场的成功开拓开了会,并且任命我担任福建分公司经理。立即筹备分公司开办事宜。所以我又马不停蹄,赶到福州,筹备分公司。</P>
<P >这一年年终总结,我们福建市场超额完成了公司布置的销售任务,并且还保持了费用比例最低。高兴之余,在拿到年终奖励之后,春节前我回到家和母亲、哥哥一起过年。</P>
<P >这时候,我才想到,我终于能有时间看望我的老师了。</P>
<P >但是母亲告诉我,国平老师已经过世了。她当时没有责备我。</P>
<P >我心里却如同锤子击打一样——我竟然没有去见老师最后一面!而他,教会我知识和做人的国平老师,就这样默默地永远远去了。没有任何预兆。</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1</FONT>年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月,正是寒冷的冬天,天色阴霾,寒风凛冽。我独自一人,来到老师的墓地。</P>
<P >墓地在老师生前的村庄不远处。周围是一片荒草,几棵杂树。在猎猎的寒风中,树上仅有的几片枯叶发出轻轻的“哗哗”声。不远处的小池塘中的水,已然结冰,几只鸭子在一个冰窟窿里“嘎嘎”地叫着。远处的村庄,安详而宁静,偶尔有狗的叫声。</P>
<P >老师的墓碑十分简单。上面刻着“国平之墓”几个字,字里红色的油漆已经几乎脱落殆尽;右上方是“生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61</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FONT>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卒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8</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2</FONT>日”的字样;左下方是“韩桥村村委会立”。没有碑文。</P>
<P >按照国平的生前遗愿,他的坟墓和他母亲的目的在一起。坟墓久未修葺,左边已有部分跨塌;坟墓上尽是荒草,在寒风中抖动。</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老师,自从我离开小学,离开家乡,如同您希望的那样,我一直在成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我懂得了什么是荣辱,什么是自尊;为什么要有报复,为什么要有追求。但是,我并没有如您期待的那样,成为官员或者是专家,或者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安定的祥和的家庭,我和许多许多人一样,在这个商业化社会的底层苦苦挣扎,挣钱养活自己;我学会了市侩、敷衍和虚伪;我象大城市的人们一样,对街头乞讨漠不关心,不认识周围的邻居。我似乎一直在追求,但我却不明白我为什么一定这样生活。我似乎忘却了您的教诲。</P>
<P >老师,我对不起您!</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二十年来,就是在这座村庄,您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9</FONT>年那个凉爽的秋天,您成为我的启蒙老师,直到我毕业离开,直到数百数千的您的学生离开,您仍旧在这个地方,重复着小学教员的贫困生涯。</P>
<P >二十年来,您已经桃李满天下。您的学生中,出了一个三个海归博士,一个省里最年轻的厅长;有数十个学生成为年轻企业家;您的学生里,也有的和您一样,在这样的小村庄里成为教员。</P>
<P >二十年来,您一直没有离开过这所小学。您没有去过苏杭和南京游历,为了您的事业,您成为一个让您老母亲失望的单身者。您没有积蓄。</P>
<P >老师,我也知道,我没能实现您对我的期望。我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普通人,在您病重住院时,我居然为了自己的工作,没能见您最后一面;我甚至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没能看望您。</P>
<P >如今我站在您的面前,等待您对我的批评;老师,说真的,我多想您能够对我扬起您手中的教鞭啊!</P>
<P >愿您安息。</P>
<P >                                                    2005.1.23.</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FONT></P>

故魂 发表于 2005-1-23 20:14:51

<P>一切都变成了永恒,老师终于离开了。我相信他是幸福的,起码有你这样的学生是幸福的。</P><P>可能这样的故事对于我这样的高中生来说太过于未来,但我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老师,他们都是值得尊重的。</P>

gohome 发表于 2005-1-24 09:31:21

<P>rgang兄笔下虽大部分是小人物,但小人物的这种事迹又往往是最感人的</P>

laojiu 发表于 2005-1-24 11:49:14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总是这样,当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一些东西并以次来弥补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准备弥补的那些,却永远无法弥补了.我们总是说:等我到了山顶,再去照顾那些美丽的花吧,于是我们不断地攀登,可是面对遥远的山顶,我们回眸,却发现,花儿已经不在...............................................

故魂 发表于 2005-1-24 14:01:43

人生就是如此,有时候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惋惜。

zhouchun 发表于 2005-1-24 16:59:36

走的时候,眼睛是闭上的。那就是幸福的。祝一路走好。

zhouchun 发表于 2005-1-24 17:02:53

走的时候,眼睛是闭上的。那就是幸福的。祝一路走好。

aries 发表于 2005-1-24 19:36:41

真情永在!

Sanpy 发表于 2005-1-24 21:59:48

<P>深有体会!</P><P>泪水只能往心里流!</P>

clq 发表于 2005-1-26 18:03:41

<P>rgang兄的文章真是感人,都是饱含着真情。读了他的《边城旧忆》也是如此之感。</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祭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