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恒智信:企业绩效考核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绩效考核是企业为提高企业整体绩效而采用的一种的手段,绩效考核可以影响和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也可以作为人力资源规划的依据。我国大多数企业绩效考核只流于形式,使绩效考核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企业出现了绩效考核难的现象,绩效考核难以落地,这些问题的日益显现,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那么企业绩效考核究竟难在哪里,我国企业又应该如何破解绩效考核难题,本文由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分析了企业绩效考核难的两点原因,以期带领企业管理者破解绩效考核难题。
考核指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若考核所选指标有问题,那由此导出的结果必然有问题。
绩效管理,绝对是企业管理中处境最尴尬、令人又爱又恨的一项工作明知它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但在设计和推进中却总是问题重重,不仅遭遇员工抵制,还常被老板责难,如何才能让这个说起来很“悬”的绩效考核真正落地呢? 让多数管理者为之头疼,那么究竟绩效考核难在哪里呢?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公司怀疑您遇到了下述两个难题。
一、指标难量化,考核多停于形式
指标量化是企业启动绩效考核工作的原则和要求,这主要是因为,考核指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若考核所选指标有问题,那由此导出的结果必然有问题。但考核指标又有定量和定性两大类。传统人事管理中对员工的评价标准多为定性的总结,难免有失客观,而要根据不同岗位的特征,制定定量考核指标似乎又有点“不切实际”的感觉,尤其对于那些很难量化的事务性工作。具体来说有以下两大难点:
一方面,定量指标数据“获取难”。企业都希望定量指标能够多一些,但要获取大量且准确的定量评价指标,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这是因为定量指标必须通过数据支持,通过系统分析获得。不管是收集数据、分析资料,都需要付出在岗职工、一线管理者和HR的工作时、司和管理成本,并一定程度上增加相关部门的工作量。例如就考核“客户满意度”这指标,就需要开展外部调研以收集数据考核“工作差错率”则需要内部统计工作差错次数等。因此,定量指标可以设计很多,但也要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平衡,否则,虽指标设计得很好,但执行起来却收集不到数据,进而导致绩效考核成为纸上谈兵。
另一方面,定性指标“难量化”。既然是定性指标,当然就不会像定量指标那样,能够获取数据、划分出相应的几个等级来。如此一来,所谓的定性指标只能沦落成考核结果中各类听起来类似的“形容词”的堆积,使绩效考核结果的得出成为“拍脑袋”的杰作,更有可能使绩效考核成为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报复的手段,使绩效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混乱的根源。
二、操作欠公平,结果流于形式
考核是为客观、真实地评价部门或员工的工作业绩,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而是为了绩效的改善,其关键在于过程监控。从“以人为本”出发,所有与员工相关的管理都必须“公平”,但事实上绩效考核中没有绝对的公平,因为绩效考核是与人关系最为紧密的工作。它是企业管理中激励和惩戒员工的重要手段,其结果更是直接决定员工的工资、奖金、晋升和培训等利益关系的重要因素。
从中基层管理者角度看,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或多或少会做出平衡和妥协,使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实际表现出现背离,被“人情分”、“整体趋高”或“趋中”所左右。
另一方面,与员工的钱袋子紧密联系的考核,成为某些管理者区分亲疏远近的工具,使绩效考核成为形式主义的代名词,受人为影响极大的绩效考核因此而有失公允,扭曲了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初衷。
若拿着这份“不公平”的考核结果来计算员工工资和奖金,并作为员工晋升的依据,不仅难以令人信服,反而会让最优秀的人才以及无法得到公平对待的人才因此而流失,久而久之还会形成不好的企业文化。
而企业设计绩效管理办法的初衷也将逐步背离,让绩效考核反而成为部门领导“拉帮结派”,搞利益团体,为部门或个人谋取利益的工具,哪里还有精力、资源和时间切实做好管理和经营工作。
由此可见,企业绩效考核的难点就在于绩效考核的量化问题和考核公平性问题,这两点对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文化、企业资产和管理效益等都将造成重大影响,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两大难题,再谋求绩效管理的优化,否则绩效管理将会成为公司管理的难点。也只有破解了企业绩效考核的难点,企业绩效考核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在提高企业员工个人绩效的同时提高组织绩效,从而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华恒智信原创,欢迎大家转载,但请注明华恒智信原创及来源,否则视为侵权!!!(欢迎致电010-84641991了解更多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