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阳鸿 发表于 2020-9-22 18:50:58

武汉5岁女童被老师戒尺殴打近8分钟,网友:完了,机构被毁了

近日,武汉的刘先生发现5岁女儿豆豆脸、手上、腿上都出现明显红肿。公共视频显示,豆豆被培训机构老师用戒尺打了近8分钟。

腾讯视频: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sbgvme1/h315312v3a8.html
打人老师称,因为豆豆上课不听话,所以采用了过激的方法。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培训机构暂时关停,警方如果认定老师行为违法,将吊销其教师资格证,以及机构的办学许可。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23691067-1591d6f54ca0e44f.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对此事件的看法,网友表示:
“这样的行为就应该吊销其教师资格证”;
“这得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这不是打一下啊,这是坐在对面一直打,那种恐惧心理一直在持续啊...”;
“太没师德了”
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23691067-998cef410ba1e4b5.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一、
今年有“老师用戒尺打学生近8分钟”,去年则有“保育员变身容嬷嬷”事件!
去年11月,福州市某幼儿园被曝出虐童事件。该园保育员蒋某某对中午不爱午睡、喧闹的小朋友采用了针扎臀部等部位的体罚行为,被针扎的幼儿有8人。
在这些事件中,最惨的还是机构(学校),因为底下某个老师犯了错,被新闻传播远扬,轻则落下个骂名,重则混不下去。
虽然我相信这些被曝出来的只是个例,但是正如某位网友评论所言:“现在老师舆论环境差到了极点,出现了一个打小孩厉害的新闻,外界就以为老师都这样”。
同样的,如果机构或者学校不小心出现了一个打小孩厉害的新闻,外界就以为这所当事机构(学校)的老师都这样。
即便以后机构高度重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但因为人的刻板印象,每听到这个机构的名字,就会想到“哦,之前有个老师在这里怎样”,以后还有哪个家长愿意送孩子到这里学习。
特别是教育这样的特殊行业,本就是立德树人的形象,如果因为某个别教师“失德”,带来一系列的蝴蝶效应,何尝不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二、
在回顾被曝光出来的、触目惊心的“虐童”事件中,不难发现,家长和同事对虐童教师评价较好的不在少数,她们大多数并没有主观上的恶意,但事实上却实施了“虐童”行为。
这说明她们普遍存在无法控制个人情绪、易冲动、心理素质差和缺乏基本的正确行为指导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无不指向:教育机构对教职工在心理筛查、心理关怀环节上的缺失!
在心理筛查工作中,不少机构会觉得安排教职工去到医院太费力、太耗时、报告出来太慢、职工的配合度不高。
相对于这种人数多的集体心理检查,线上的一些心理健康测评会更加适用些。
一来,没有空间上的限制。无论我们的员工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等都能完成测评。
二来,方便我们机构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健康情况。员工做完测评后,后台即时产出相应报告。
三来,会节省更多的时间。受情绪、生理、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经常变化的,一般机构最好每隔三个月或半年就要对员工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检查。心理健康测评就很好地帮助省下占用节假日、去检查路上的各种时间。
对于机构及时掌握所有员工的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疏导,可有效规避类似于“保育员针扎幼儿”等负面事件发生。 与此同时,在招聘过程中,通过科学方法了解应聘者的心理状况,能够尽量避免招进“心灵受损”员工,减少机构用人成本中的不必要浪费。
对于一些教育和服务行业, 例如:幼师、家政服务员、餐饮服务员、快递员等,礼貌的微笑和得体的举止是入行的门槛要求,意味着对从业者的心理素质要求更高,这些行业更需重视起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5岁女童被老师戒尺殴打近8分钟,网友:完了,机构被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