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飞鸿 发表于 2014-9-23 16:49:03

飞鸿谈管理:转换思维方式才能使项目成功

      飞鸿与一家做投资的客户沟通,他提到他们前不久投资了一个专门为车主提供公共停车位信息的智能应用项目,而且在短时间内具有了爆发性的增长并接连获得了多轮融资。
      有数据显示,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私家车的增多,平均每车辆每年花在寻找停车位所耗费的油料大约占到总油耗的3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前些年有关部门组织了由政府、软件开发者、运营企业等构成的团队开发这个项目,飞鸿也参与了。大家热情很高,纷纷出谋划策,提供资源。总体思路是在每个停车位都安装感应器,组成一个完整的车位信息系统,所有数据联网并上传到云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显示屏、智能终端等进行数据的管理,信息的收发,同时接受车位预定、费用结算等服务。
      但经过多次沟通和讨论,大家发现想做成功很难。不仅要开发应用程序,还会涉及到与公共车位管理运营公司洽谈,大量的硬件购置、安装与维护,同时收费设计困难。最后终因项目链条过长、涉及内容繁多、难度太大、赢利模式不清而不了了之。
      因为经历过这个过程,所以飞鸿对他们是如何做成功的十分感兴趣,与客户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客户表示其实事情很简单,只要转换一下思路就可以把项目做成。
      一是绕过硬件这个关键环节。许多以服务为主的项目之所以很难成功,在于不少人往往会以惯常的思路去想问题:即围绕硬件设备来设计项目的整体逻辑架构。而硬件设备的投入相对比较大、回收周期长、有后续的维护更新等持续的成本投入。他们现在采取的模式是不走硬件部署的路子,而是给车场的每个管理员免费提供一部智能手机。车场车位信息完全由他们通过手机中的APP进行实时地动态发布,同时还可接受车位预定。简单而有效。
      二是采取互联网思维推动项目落地。服务类项目与产品类项目有很大的不同。产品类项目投入产出明确,赢利模式清晰。而服务类项目不仅收费标准不好定,更多的是很难有稳定而明确的收费模式,有的甚至就没有赢利,如百度搜索、QQ微信等。当今许多方面需要有人提供服务,却因为以上原因很少有人去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经营完全不同的服务模式:即服务内容免费,以积聚人气、拥有足够多的流量和能够吸引大量且忠实的用户为成功要素。成功后可以吸引PE/VC投资,拥有流量的项目可以被大公司所收购。因而项目设计之初就不是奔着赢利来,而是奔着流量来,奔着被收购而来。从而再一次绕过了服务内容提供商面临的难题。即他们不必千方百计地在项目中设计如何挣用户的钱,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把服务做得更好、做到极致,以此吸引大量用户投怀送抱。其产出和赢利不在项目本身而在别处,正所谓“种瓜得豆”。
      三是转换思维方式方可破解难题。现在有许多人都在尝试创业,但成功者廖廖。究其原因,除了创业经验不足、资源不够之外,更多的是思维方式存在问题。通过与客户的沟通,飞鸿了解到他们主要是投TMT项目前期,每天都要看许多项目。他感觉许多创业者太过于重视技术而忽视项目本身,基本都是开发者的思维模式,因而设计的创业项目偏差很远,靠谱的不多。因此一定要转换思维方式,从技术转向项目,从开发转向运营,从产品转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项目成功的概率,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飞鸿谈管理:转换思维方式才能使项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