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HZY 发表于 2014-9-18 14:19:43

你的企业有不精益现象吗

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多方面的,比如价格优势、质量优势、性能优势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产品的交货期要求是越来越高,因为市场瞬息万变。许多企业的精益道路,只是简单的运用几个精益生产的工具,就说自已已经走上精益发展的道路。实际上内部存在着许多不精益的现象。

1、各自为战
笔者在某企业看到管理人员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主要是便于明确责任),规定白班、夜班的产品各自分开生产,即当日白班的半成品要等到第二天白班来进行生产,夜班也是如此。这种管理方式实在是与现代化的精益生产格格不入。不但中间半成品大量增加,生产周期也延长了近1倍吧。明确责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种做法实属下下策了。

2、 当几天的计划量达到一天的生产能力时,再安排全体人员一起上班,按平时的固定工位进行生产。
这种安排无疑是极其不精益的,一个人也省不下来,一点场地也省不下来,一个中间库存的半成品也减少不了。应该调整布局采用柔性生产方式,或者调整布局、培养多能工,根据产量调整作业人员人数。

3、部分人在工作,部分人因没有生产任务,在现场无事看报、聊天。
这种现象十分有害。在现场的多余人员只会影响正在工作的人员的工作情绪及工作效率。应该让多余人员离开现场,去培训或者在培训室自我学习,哪怕没有学习效果也远比他们呆在现场强。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牢记一点,保持现场的高效率、规范的运转十分重要。

4、重视设备投入,轻视方法改善
某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的需求,自感设备能力不足,计划新购置一些设备。我们对该企业进行了精益生产指导,发现现场存在许多不精益的地方,比如,布局不合理,大量不产生价值的搬运,各工序间中间存货大,工人步行、弯腰、等待等距离长、次数多、时间长,标准化意识差等。我们对现场进行布局调整,将不同楼层的生产区进行整合,理顺内部物流;对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减少了工序间半成品,节省场地、人员、容器等资源;进行动作测量,分辨出工作、动作中的浪费,按照精益的思想进行改善,减少人员的走动时间,逐步引进倾斜式滑道等硬件。结果计划购买的设备减少一半。

精益之路对大多数国内企业来说是任重道远,从推行6S管理开始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打下现场管理基础,进一步使用精益的思想为企业提高竞争力。http://down.21manager.com/forum/201409/17/105424zdfuyffbbdnnwbwt.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的企业有不精益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