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恒智信咨询 发表于 2013-11-11 14:41:14

【员工培训】海尔的新员工培训四步曲


【关键词】员工培训制造行业 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往往呆上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跳槽高峰期。因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思想难免偏于理想化,而工作后会发现现实并非想像的那么完美,容易出现心理落差。这当然与大学生对社会、对企业了解不充分,思想不够成熟有一定关系,但是企业对新员工初期的培训方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不同的培训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好的培训方式能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企业,进而留住他们的心!海尔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名牌企业,每年招录上千名大学生,但是离职率一直很低,离开的大部分是被淘汰的(海尔实行10/10原则,奖励前10%的员工,淘汰后10%的人员),真正优秀的员工多半会留在最后。那么海尔是怎样进行新员工培训的呢?第一步:使员工把心态端平放稳这第一步很重要。有些企业迫不及待地向新进毕业生灌输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职业技能,强迫他们去接受,希望他们能尽快派上用场,而全不顾及他们的感受。毕业生新到一个陌生的与学校完全不同的环境,总会有些顾虑:待遇与承诺是否相符;会不会得到重视;升迁机制对自己是否有利等等。在海尔,公司首先会肯定待遇和条件,让新人把“心”放下,做到心里有“底”。接下来会举行新老大学生见面会,让师兄师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对海尔的感受,使新员工尽快客观了解海尔。同时人力中心、文化中心和旅游事业部的主管领导会同时出席,与新人面对面地沟通,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不回避海尔存在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发现、提出问题。另外还与员工就如何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升迁机制、生活方面等问题进行沟通。让员工真正把心态端平放稳,认识到没有问题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企业就是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关键是认清这些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还是机制本身的问题,让新员工正视海尔内部存在的问题,不走极端。要知道没有人随随便便跳槽的,往往是思想走向极端,无法转回时才会“被迫”离开。第二步:使员工把心里话说出来员工虽然能接受与自己的理想不太适应的东西,但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坦然接受了,这时就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否合理。让员工把话说出来是最好的解决矛盾的办法,如果你连员工在想什么都不知道,解决问题就没有针对性。所以应该为他们开条“绿色通道”,使他们的想法第一时间反映上来。海尔给新员工每人都发了“合理化建议卡”,员工有什么想法,无论制度、管理、工作、生活等任何方面都可以提出来。对合理化的建议,海尔会立即采纳并实行,对提出人还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对不适用的建议也给予积极回应,因为这会让员工知道自己的想法已经被考虑过,他们会有被尊重的感觉,更敢于说出自己心里的话。在新员工提的建议与问题中,有的居然把“蚊帐的网眼太大”的问题都反映出来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海尔的工作相当到位。而有些企业做得就不够:新进大学生因为来到企业后受到的待遇与招聘时的承诺不太符合,产生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原本并不算什么大事,只是员工初来乍到时很自然的一种反应而已,但是这个企业却没有能很好的消除这种不满,反而造成了新员工情绪激化,导致新员工把老总堵在了办公室里要求给个答复。而老总出来后居然说“你们愿干就干,不愿干就走人”!把员工当作工作的“乞讨者”,员工还有什么理由留下呢?第三步:使员工把归属感“养”起来敢于说话了是一大喜事,但那也仅是“对立式”的提出问题,有了问题可能就会产生不满、失落情绪,这其实并没有在观念上把问题当成自己的“家务事”,这时就要帮助员工转变思想,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让新员工不当自己是“外人”。海尔本身的文化就给员工一种吸引,一种归属感,并非像外界传闻的那样,好像海尔除了严格的管理,没有一点人性化的东西。“海尔人就是要创造感动”,在海尔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感动。领导对新员工的关心真正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你会想到在新员工军训时,人力中心的领导会把他们的水杯一个个盛满酸梅汤,让他们一休息就能喝到吗?你会想到集团的副总专门从外地赶回来目的就是为了和新员工共度中秋吗?你会想到集团领导对员工的祝愿中有这么一条——“希望你们早日走出单身宿舍”(找到对象)吗?海尔还为新来的员工统一过了一次生日,每个人得到一个温馨的小蛋糕和一份精致的礼物。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特意抽出半天时间和700多名大学生共聚一堂,沟通交流。对于长期在“家”以外的地方漂泊流浪,对家的概念逐渐模糊的大学生来说(一般从高中就开始住校),海尔所做的一切又帮他们找回了“家”的感觉!第四步:使员工把职业心树起来当一个员工真正认同并融入到企业当中后,就该引导员工树立职业心,让他们知道怎样去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海尔对新员工的培训除了开始的导入培训,还有拆机实习、部门实习、市场实习等等一系列的培训,海尔花费近一年的时间来全面培训新员工,目的就是让员工真正成为海尔躯体上的一个健康的细胞,与海尔同呼吸、共命运。海尔通过树立典型的形式积极引导员工把目光转移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来,把企业的使命变成自己的职责,为企业分忧,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单纯是提出问题。现在海尔新来的大学生还处于培训初期,刚刚结束了导入培训进入拆机实习阶段。但是不少人已经进入了“角色”。他们利用周末时间走访各商场、专卖店,观察海尔的展台,调查直销员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反映给上级领导;还有的在和一般市民闲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了海尔产品或服务方面的缺陷,就把顾客的姓名、住址、电话等信息记录下来,反映到青岛工贸……总之,管理者应采取能与公司实际情况结合的技巧和方法,让员工自己去体验,自己去表现,让培训工作成为员工的一种主动行为。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点评:由于大学毕业生刚刚由学校走入社会,对企业的各个方面缺乏成熟的认识和思考,所以在后期企业很容易面临跳槽高峰期。这个时候,企业对新员工的初期培训就显的十分重要。海尔新员工的培训可谓是一步紧扣一步。首先,海尔通过新老大学生交流会和管理者的亲身解疑等方式让员工把全面了解企业,心态放稳。之后,海尔发放“合理化建议卡”,鼓励员工说出自己的想法,尊重员工。随后,海尔注重创造感动,为员工建立归属感,这就为减少后期离职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引导员工在胜任岗位,在职位上创造价值。不难发现,海尔的培训很有连贯性。事实上,员工培训大致应该有三个连贯的阶段。首先是帮助员工认识企业,包括企业的战略前景,经营模式,管理制度等等。其次是帮助员工认识岗位,包括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相关评估等。在这个磨合期里,许多企业也会采用老人带新人,或者模拟岗位情景等方式,加快员工对岗位的熟悉度。最后,帮助员工实习岗位胜任。企业培训的核心目标就是使员工更快的胜任岗位,因为员工在胜任岗位之前,企业为之付出的一切都是成本。这个阶段企业需要着重强化员工的专业技能,开发员工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sevenj777 发表于 2013-11-12 14:31:55

现在的海尔的售后服务质量还是当年的服务质量吗?:(

smm0513 发表于 2013-11-15 14:16:10

海尔已经不是当年的海尔了

华恒智信咨询 发表于 2013-11-25 15:41:21

回复 sevenj777 的帖子

我们不否认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其值得借鉴的地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让我们的学习更加有效。

华恒智信咨询 发表于 2013-11-25 15:41:44

回复 smm0513 的帖子

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企业自身规模还是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琳哲 发表于 2013-11-25 20:02:04

海尔是中国企业的典范

小猪葛 发表于 2013-11-25 21:45:34

对中小企业借鉴意义不大,因为他们无法提供给像海尔一样的待遇,没有待遇,谈啥都是枉然啊……:dizzy:

华恒智信咨询 发表于 2013-12-10 14:50:12

回复 小猪葛 的帖子

企业发展都有其特殊性,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型。海尔的管理模式可能让中小企业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但无疑可以给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指导——重视培训,重视人才发展。不只有待遇能激励、留住员工,很多员工也十分重视自身发展的机会。

sd8508 发表于 2013-12-12 20:26:18

好东西学习。揉和,补充,揉和------这样自己的东西就有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员工培训】海尔的新员工培训四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