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恒智信咨询 发表于 2013-7-25 16:47:10

某计量测试研究院的绩效考核改革

【企业背景】内蒙古某计量测试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隶属于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社会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是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考核授权的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拥有仪器设备2000台(套),办公实验室面积10560m2,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近3000万元。设有长度室、热工室、电磁室、化工室、力学室、流量室、汽检仪器室、医疗仪器室、商品室9个计量室。  全院现有员工12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105人,占员工总数的84.7%,中级以上职称75人,占员工总数的60.5%.有52人担任各类国家级、省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和计量标准的考评员、评审员。【现状问题】该计量测试院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曾进行过薪酬绩效体系的改革,建立起了全成本核算的薪酬绩效体系,该体系曾对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进组织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该体系的运行、环境的改变,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产生。   (一)计划了该计量测试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  该计量测试院在绩效薪酬体系设计时,对成本等财务指标过于关注,没有与组织的发展战略、组织的性质相联系,短期逐利,使得该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矛盾激化。  (二)绩效指标设计不平衡  对财务指标、量的指标设计比重过大,使得各部门间的矛盾上升,员工不满意度持续下降。  (三)客户投诉率上升  专业技术人员把财务指标作为追求的目标,忽略了计量检定、校准的质量,造成客户的投诉率上升。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该计量测试院的长久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与国家政策、组织发展、社会环境相符的绩效管理体系。针对该计量测试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华恒智信的人力资源顾问王留平老师结合该院的实际情况和我们的经验,对该计量测试院绩效改革提出如下建议。1、绩效指标要符合计量院的发展战略该计量测试院是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社会效益是组织追求的目标。该院对财务指标过于关注,追逐短期利益,显然把经济效益看得更重。根据单位的性质,企业应该减少财务指标所占的比重,增加社会福利贡献所占的比重。2、适当扩大专业范围,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虽然是国家事业单位,但是它的运行不能完全依赖于国家资金的支持。单位自身要创造收益。创造收益的根本方法就是开源节流。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收益,同时通过内部结构优化节省开支。3、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定性指标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定量指标则是完全由数据说话。作为事业单位,很多服务难以用量化的数字来考核。过分注重财务指标等量的指标,难以真正反映员工工作绩效。长此以往极易导致员工不满,而且容易因过分追求量化指标而偏离组织战略,影响组织正常工作的开展。4、绩效考核与薪酬衔接绩效考核的结果是薪酬政策的参考,依据绩效做出的薪酬方案才能起到激励作用。绩效考核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只有及时合理的将考核结果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增强激励机制、增强职工自身压力感和危机感,才能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某计量测试研究院的绩效考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