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谈管理:要依逻辑顺序考虑问题
本帖最后由 目送飞鸿 于 2013-3-19 07:31 编辑一次,飞鸿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最近想给协会办个内刊,没有思路,想听一下飞鸿的意见。 飞鸿表示对此不专业,但可以给些建议,问他有什么问题。 朋友问到办内刊是不是成本很高?对人力成本预算不清晰,比如投稿人的稿费到底给多少合适?想先从报纸做起,以减少成本,投石问路,又觉得做报纸可能太累,从采访、报道、编辑、发行等方面用工也多,认为是不是还是先做杂志好一些,量小一点? 飞鸿表示以上问题主要看他们怎么定位,经费从何而来。关键是要搞清楚需求是什么?为什么要出内刊?想达到什么目的?是报纸、杂志、月刊还是季刊或是不定期的刊物等都必须要把需求搞清楚了才好做方案和预算。 在飞鸿的一再追问下,他才表示这个协会组织是面对青年企业家和正在创业的大学生的。办内刊的目的,一是为了对内对外宣传;二是通过内刊把协会的文化,价值观,理念和态度体现出来;三是做好这个平台,企业会员可以通过此找到他们应有的价值。 飞鸿问他需求从何而来,是企业会员有要求吗?有什么样的要求?是否整理过?都有哪几点? 他表示都还没有整理,事情是才提出来的。 为此,飞鸿谈了他的想法。 一是要先把需求搞清楚同时明确目的。在交谈中,飞鸿一再问他整体需求和目的是什么,他总是对此回答得十分含糊,问的都是具体问题。为此表示有的时候可能未必报纸就能达到目的,看似钱花的少了,但达不到目的反而是适得其反。没有目的这个前提,办报纸也好,办杂志也好,都没有办法说对还是不对?所以在考虑问题时,第一步要做的事是把需求理清楚,根据需求整理出做事的目的。目的明确了,再去考虑后面的事情就比较顺了。否则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连内刊所面对群体的需求都没有整理出来,也没有做过认真仔细的分析。一开始却在考虑如何着手做这件事,一定是无法理出头绪的。 二是明确目的后再考虑达成目的的方法和途径。从逻辑关系上来说,考虑问题应该是先全面后局部,先整体后细节。也就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问题。没有明确的前提,就很难有正确的结论。他在考虑做这件事时,想得最多的是成本、形式和方法。飞鸿认为这些一定是在需求和目的明确之后才应该考虑的事情。达成目的的方法和途径往往并不是唯一的,需要优选和比较。从他后面描述的想通过办内刊达到的三个目的来看,感觉还是有些一厢情愿。这些目的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太过理想化,并不是来自协会会员的真正需求。以这样的思路和指导思想来做此事,无论是采用什么方法和途径,都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最终可能也就是自娱自乐,企业会员并不买账。 三是资源投入分析、产出测算和经费预算是最后才要做的事。许多人做事往往会先考虑成本,事情还没有开始做,就在想着如何控制成本。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是有偏差的。就如同铁道部出台降低退票费标准时,许多人认为退票费如果便宜了,会导致人们随便买票随便退票。铁道部的表态是降低退票费的目的是为了体现人性化,毕竟大多数人不会频繁地买票退票,而是会体验到因此而带来的出行方便。这个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办公司也好,出内刊也好,不是为了省钱而做,而是奔着目的而做。为了达到目的,有时费用高一些也是必须的。有的产出会是在其他方面,这一点在做之前就要有相应的分析,考虑清楚。相反,有时看着是省了钱,但达不到目的反而是增加成本甚至是白花冤枉钱。当然花小钱办大事是最好的。这里想说的其实是做任何事一定不能成本导向。清楚了这一点,在考虑经费预算时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比如找撰稿人,一定是他写的东西对企业会员有指导和帮助,会员都愿意看并能从中得到收获,这样多给其一些有吸引力的稿费,以使其有积极性不断地向刊物投稿才是正确的预算思路。 以上三点存在着一个整体的逻辑关系,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应该是依这个顺序来考虑和着手进行,不能前后颠倒,更不能乱。 说得好,谢谢楼主资源共享!! 每天向您学习!:) 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