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庆剑
发表于 2013-1-24 09:55:01
第01章 你的工作:避税
1.老板要求:避税超亿元!
2.退却,还是前进?
3.一段石碑
第02章 鱼凫:古蜀梦想
1.国王有个奇怪的名字
2.从山上下来
3.宝墩,奔走求生的先民
4.杜鹃啼血
5.三星堆,安身立命的黄土堆
6.金沙遗梦
7.巴人引火烧身
第03章 都江堰
1.拜水都江堰
2.“太”不能“守”
3.灵感来自哪里
4.都江堰
第04章 “节税工程”的诞生
1.堵不住,导不了
2.在最关键的地方下手
3.捕鱼的灵感:分水
4.一大一小两条江
5.遇湾裁角,逢正抽心
6.深淘滩,低作堰
7.岁必一修
8.节税工程
第05章 “节税工程”应用
1.第一步 告诉老板:“您必须参与!”
2.第二步 让老板放心:“绝对安全!”
3.第三步 “内江外江,化整为零”——让一个企业变成多个企业
4.第四步 “大江小江,形式并存”——在不同企业之间形成税负“落差”
5.第五步 “鱼嘴劈江,四六分水”——左右倒手,调节产能
6.第六步 “深淘低作,飞沙杨金”——价格调节,转移利润
7.第七步 “遇湾裁角,逢正抽心”——流程优化,控制税负“高点”
8.第八步 “岁必一修,维护环境”——融洽税企关系
第06章 奇迹诞生,沃野千里
1.都江堰的贡献
2.老板睡得香
第07章 节税工程方法体系
1.节税工程与纳税筹划的关系:“1同10不同”
2.节税工程根本指导思想:治水顺水性,治税顺法规
3.节税工程方法论:大处着手,小处完善
4.节税工程两大基石——江分大小,流分上下
5.节税工程三大手段(1):分江——科学地选择企业组织形式和控制方式
6.节税工程三大手段(2):“调水”——在地域上或产业上合理布局生产资源和生产能力
7.节税工程三大手段(3):“裁角”——整合及再造企业经营流程
8.节税工程实施思路:节税三问
第08章 小企业怎么办
1.大中企业两个方面的应用
2.小企业怎么办
3.局部“分江”
4.局部“调水”
5.局部“裁角”
第09章 节税工程辅助措施
1.“水量调节”—— 税基调节法
2.“落差利用”—— 税率选择法
3.“打开宝瓶”—— 创造优惠法
第10章 看懂都江堰,节税上千万
邱庆剑
发表于 2013-1-24 11:01:09
讲清了治水,才讲得清治税。欢迎各位前辈、同行指点啊,互动交流,才能提高
kevin98
发表于 2013-1-24 23:00:48
还有吗 ?
邱庆剑
发表于 2013-1-25 09:05:33
4.都江堰
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256年左右,距今已有2260多年的悠久历史。
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神奇的是,枯水期,鱼嘴自动将岷江60%的水引入内江,40%的水排入外江;洪水时,又自动将60%的水排入外江,40%的水引入内江。
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后段修建的泄洪道。都江堰建于岷江弯道处,江水至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层水流向凸岸,在凸岸顶托下,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从外江排走。进入内江的少部分沙石,利用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引、宝瓶口的节制和“离堆”的顶托,将大部分沙石从飞沙堰、人字堤旁的溢洪道排入外江,使宝瓶口引水口和灌区干流免遭泥沙淤塞。
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形似瓶颈,除了引水,还控制进水流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过量洪水涌入内江灌区,造成灾害。都江堰能自动调节进入灌区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成为天府粮仓。
世界古老的著名水利工程中,古巴比伦王国建于幼发拉底河上的纳尔——汉谟拉比渠和古罗马的人工渠道都早已荒废,只有都江堰独步千古,永续利用,长盛不衰。截至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到66.87万公顷,同时,为四川50多个大、中城市和数百家工矿企业提供了工业和生活用水,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伟大的都江堰啊,我如何才能从你身上获取灵感呢?玉垒山上,郑仪长长地太息……
郑仪的母亲是一个喜欢讲民间的故事的人,郑仪很小的时候,就天天听着母亲讲述望娘滩的凄婉故事:穷家孩子聂龙割草时,拾得一颗宝珠,这个宝珠放进米缸米满,放进钱袋钱满,他和母亲用这些米和钱接济乡民。地主恶霸知道了,带人来抢夺宝珠,聂龙不给,一口把宝珠吞进了肚里。吞下宝珠后,聂龙变得干渴难当,只好趴在岷江边上不停地喝水。母亲把他的脚抓住,不让他掉下去。在喝水过程中,聂龙变成了一条龙,只有母亲抓着的一只脚没有变成龙爪。龙必须生活在水里,聂龙不得不泣别母亲。在狂风暴雨中,聂龙一呼一声雷,一望一个滩,留下二十四个望娘滩。
郑仪出生在四川中江县山区,那里有一条宽大的被称作“人民渠”的水渠绕山而过。枯水季节,郑仪和伙伴们打着赤脚,在渠里飞奔;丰水季节,他和伙伴们光着屁股在渠里游泳,他们被湍急的渠水冲得飞速前进,不时被巨浪掩没。
那时,他知道望娘滩在都江堰,知道“人民渠”里的水来自都江堰。也是从那时起,他对都江堰产生了无限的神往,但第一次目睹都江堰的风采,却在二十多岁,到成都之后。
邱庆剑
发表于 2013-1-25 11:49:21
回复 kevin98 的帖子
还长着啦,敬请慢慢关注
邱庆剑
发表于 2013-1-25 13:03:58
这个稿子,只代表有限的个人水平,请大家指点,帮助我提高
一里坡龙少
发表于 2013-1-25 14:06:49
写的太好了,连我这个门外汉都看的津津有味。
邱庆剑
发表于 2013-1-25 17:43:49
回复 一里坡龙少 的帖子
谢谢肯定!
邱庆剑
发表于 2013-1-26 08:59:18
周末休息,休笔啊,笔累了
红番茄子
发表于 2013-1-26 19:35:43
卖书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