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隆 发表于 2003-4-15 17:09:00

[转帖]职业经理人的悲剧!

地平线2003-05-31加注:
此文作者:刘颖
出处:中国营销传播网

  这两天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说到广东的高路华彩电惊现六亿余元的亏损黑洞,而这个黑洞的始作俑者则是大名鼎鼎的职业经理人:陆强华先生。
  在营销圈内混的人可能都知道“陆强华”这个人,中国的第二代职业经理人中:“陆强华”这个名字可说是在前几年是最响亮的了。这不仅仅是他在家电这个行业内混得久的缘故,也不仅仅因为他在创维集团有过杰出的业绩,而是因为他在加入高路华短短的一年中创造的销售神话!高路华彩电在2000年是四十万台的销量,而2001年在陆强华的率领下却一举拿下180万台的销量,从而,顺利使高路华进军全国家电2001年排行榜前十名。

  但是,陆强华在2002年中旬离开高路华,时过未一年,便在原公司即传来造假亏损的丑闻,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前几日,也在网上读到的一篇文章,即:〈事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的精彩一跃!〉。读来令人感叹!

  我的感叹有三:

  1、 作为打工者,曾几何时无不想为自己的前程作一番打拼?!台湾有首歌叫做〈爱拼才会赢〉。想出人头地,想成功是每个营销人的梦想;

  2、 在资本与打工的游戏中,资本是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无论是高级营销经理还是最低层的打工者,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始终是一群处于次地位的打工人;

  3、 如果不浅视自己的定位。打工是职业还是事业,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认识。在实际工作生活过程中,大多数人在两者之间的选择上概念模糊,很容易就迷失了自己;

  我本人从事营销管理工作已近十年了,职场之中的风云冷暖和沉沉浮浮见得太多。我想我自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以这个定位,我就职了多家企业,包括最初在丽臣、家乐福、好又多再到现在的通用。经历过的痛或快乐的东西就像在昨天。我们有缘于这个极速发展开放的时代,各种不同的思想在这个时代各个行业中碰撞并闪出火花。正因为如此,我们学到了太多……

  是否只有创业才是我们自己的事业?职业是否就是我们的事业?对这个问题我曾思考了好久。思考的过程可以说是痛苦的!这关系到:究竟我们是做一辈子的打工者,还是积累资本去做自己的事业?打工是不是自己的事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一天天在贬值。若干年后的某天,当我们去应聘某个职位,或者主考官会感到惊讶:哇,这个年龄了还在找工作?!

  有人说,营销人是很容易成功!对这个说法我不敢苟同。这是因为各个行业的浮躁之风已经严重浸蚀了营销人那个乐观天真的想法和聪明的神经。营销人不断在行业中进进出出,待到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这些年究竟做了些什么。

  我发现相当一部分职业经理人已迷失于这个时代和自己的定位了。他们或把自己当老板进行着所谓的超越;或把自己沉浮于时代思想潮流之中;我们见多了“打工皇帝”或“打工皇后”这一类的名词。

  吴士宏是无奈的。她像一颗新星般的升起是别有用心的人为了某种利益的炒作而捧出来的!她的起浮在某个阶段也由不得她自己!吴士宏原本很平淡,原本很真实,为什么要把她抬出来设置出一出悲剧呢?炒作一个职业经理人能带来公司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的提升?这些人真是太天真了!某些大企业、大集团的浮躁、幼稚和草率真的令我很吃惊!

  记得多年前,我所在一个公司的副总年轻有为,同时也雄心勃勃,人也很好,在公司有不错的口碑。在他为公司管理营销的最初一年中,公司的销量得到了较好提升。但是在年底即将发年终奖之时,他却被老板突破解雇。老板也没有说明其他的理由。我发现那个副总离开公司时显得很落魄。这一事件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个朋友曾跟我讲过过一个故事:他以前所在公司有个女财务经理,人长得不错,也很有才华。这个经理在公司中极得老板的器重。在公司工作的三年时间,从最初的财务经理到兼任销售、人事、储运经理,大大小小的管理事务一把抓,所以权高一时,公司之中,她说的话有时甚至比老板还管用。但好景不长,这个经理在去年因涉嫌长期协助老板偷税漏税被抓了起来。

  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观、道德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起伏不定。

  我感叹于这个时代,是因为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更加多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发展天地。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进取过?有没有努力过?

  东菱公司巨亏事件给当代的职业经理人和所有企业管理层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透过这一事件,我们似乎应看到悲剧之外更多的一些东西……衷心祝愿天下所有的职业经理人:一路走好!

  相关新闻:

  高路华惊现6.4亿假账 东菱现任总经理自曝内幕

  (说明:写作此文,不攻击个人,亦并非有“落井下石”或“墙倒众人推”的目的。特此声明!)

德隆 发表于 2003-4-15 17:10:00

高路华惊现6.4亿假账 东菱现任总经理自曝内幕


信息时报




  曾几何时,高路华彩电这个品牌曾频频在媒体上露面。2001年整整一年,陆强华在东菱公司将这个新彩电品牌一举做到了180万台的规模,年底一算账,在中国彩电业,新高路华已经排名第六位。在前面的都是大企业:长虹、TCL、康佳、海信、创维。


  然而,峰回路转,2002年7月底,前高路华的创始人、广东省江门市东菱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仕灵被上海警方正式拘捕,而陆强华已于2002年4月5日被东菱董事会暂停行使总裁的职权,同时对其进行账目审计。


  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

  记者日前两下江门市,独家采访了东菱集团现任总经理夏泽民,终于了解到陆强华出走高路华的内幕:6.4亿元的成本“定时炸弹”将这位名震一时的职业经理人炸飞了!?这一内幕令江门市及原高路华的2万多员工惊呆了!与被疑成本账目造假的同时,陆强华被东菱现任总经理指在销售收入上也有严重的造假嫌疑!

  高路华“6.4亿假账”疑云

  陆强华离去后的高路华怎么样了﹖作为原高路华延续的东菱集团正在悄悄酝酿一场重组大计,但是这一计划却遇上莫名其妙的“审计”死结,负责该公司审计工作的广州粤诚会计师事务所为何迟迟不出台正式的审计报告?陆强华为何要虚增成本达数亿元之多?高路华还能东山再起吗?这一切疑问令业界极度关注。

  陆强华虚增6.4亿成本之谜

  记者日前两下江门市,采访了东菱集团现任总经理夏泽民,终于了解到陆强华出走高路华的内幕:6.4亿元的成本“定时炸弹”将这位名震一时的职业经理人炸飞了!?这一内幕令江门市及原高路华的2万多员工惊呆了!与成本账目造假的同时,陆强华在销售收入上也有严重的造假嫌疑!

  陆强华走后的一年多来,东菱继任经营者一直在催促粤诚会计师事务所尽快得出审计结论,但粤诚方面一直以种种理由拖延。2003年3月17日,江门市东菱电器有限公司又致函广东粤诚会计师事务所:“贵所于2003年3月11日传真给我们的审计报告初稿已收阅,现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贵所探讨协商:1.销售收入的确认;2.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确认;3.盈亏结果;4.盘点结果:实际库存与账面存货的差异。以上问题,敬请贵所完善!”


  2003年4月4日,粤诚在陆强华继任者夏泽民的一再催促下,终于对陆强华的“审计”得出了初步结论,在《关于江门市东菱电器有限公司产品销售成本审计报告的说明书》中,粤诚根据东菱2002年9月29日的委托书,审计了东菱2000年11月至2002年3月的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发现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生产成本在原帐面数的基础上调增约7000万元,2000年11月至2002年3月的产品销售成本在原账面数的基础上调增约5.7亿元(已把客户返利视同销售处理)。


  据以上审计结果,东菱公司怀疑陆强华已经在财务成本上造假“6.4亿元”之巨,这一造假无疑是触目惊心的,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夏泽民认为7000万元生产成本可以放下不说,仅凭5.7亿元销售成本的“虚报造假”,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刑事犯罪。夏泽民对记者说:“我们并不想以‘渎职罪’、贪污罪或挪用公款罪等罪名起诉陆强华,虽然我们完全能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们现在对这个‘人物’并不关心,我们关心的只是合法有效的审计结果,因为我们迫切需要向债权人交待。”


  根据高路华员工提供的电话,记者与陆强华联系了几次,均没联系上,陆强华为何要虚增成本这么多?高路华几位老员工对记者的解释颇有说服力:陆强华一直自认为是中国彩电界的经营大师,不论是创维的黄宏生还是高路华的黄仕灵,陆强华都或多或少地以老板的“救世主”自居,到高路华之后亏损累累,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只能从财务上造假,将几个亿的亏损造成了“亏损1100万元”的会计账目,骗得黄仕灵也一时高兴。黄仕灵还曾说过:“高路华刚起步亏损5000万元也不算亏,何况只亏损1100万元呢?陆强华的功劳应该肯定。”东菱认为,摸准了老板脾气的陆强华是一个有几十年经验的会计高手,在账目上玩点手法并不难。


  高路华员工的猜测到底对不对?记者不敢下结论,陆强华会计造假?其真实原因是何?这可能要等司法机关介入才会有定论。


  粤诚为何迟迟不给正式结论

  对于粤诚为何迟迟不拿出正式的审计结论,东菱不少员工认为粤诚有“苦衷”,认为“可能与陆强华有关。夏泽民也很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反复与粤诚交换过意见,要求其尽快拿来出正确的审计结论,也没有对粤诚提出任何财务造假或对付陆强华的要求。由于粤诚迟迟不拿出正确的结论,导致一年多来,我们陷入100多起债权纠纷,作为陆强华的继任者,我整天都在做被告,这样的日子怎么过?”


  4月12日,夏泽民对记者称:陆强华离开高路华时,初步审计的结论是隐慝成本5.7亿元,当时财务报表显示其只亏1100万元,也可能有一些销售收入也隐慝了,所以未必是净亏5.81亿元!粤诚一直不披露亏损实情,令我们很痛苦。我们也曾几次想过要更换会计事务所,但由于材料都被粤诚拿去不少,时间上也耗不起,所以就几次打消了念头,要是知道粤诚会拖一年多,可能早就找别的会计事务所了。


  为了粤诚尽快拿来出审计报告,夏泽民甚至允许粤诚在财务报表上注明“对经营继任者所提供的陆强华经营期间的所有财务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拒绝发表意见,仅就继任方提供的材料作出结论意见”。


  为了解开东菱员工的疑惑,记者几次拨通了粤诚的办公电话,但没人接听,记者随后又多次联系粤诚负责审计东菱的项目经理肖卫萍,奇怪的是手机也照样没人接听,后来找到粤诚发给东菱的传真件才明白一点原因:“由于东菱当时的管理当局及财务部主要负责人已全部离任,交接手续不完善,直接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导致无法满足贵公司提出确认销售收入及其亏损的要求。我们建议贵公司将2000年9月至2002年3月的损益表作为参照比较。”


  粤诚4月4日的传真“解释”,被夏泽民认为是不负责、不诚信的“借口”,于是2003年4月9日,东菱又发给粤诚一份传真,措词很强硬:“贵所对2000年11月至2002年3月的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的初步审计结论,是对现经营继任者所提供的原经营者完整账目(仅限于现经营继任者知晓范围)的客观真实发映,相信基于以上同等条件也应能确认销售收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直至盈亏结果并能说明实际库存与账面库存的差异。关于贵所强调的审计环境和条件(其中包含原财务人员离任交接手续不完备等因素),贵所事前已充分认知并按双方约定接受本公司的审计委托。为此,不应以此作为无法满足我司‘确认销售收入及亏损要求’的理由。综上所述,我司希望贵所能本着认真负责和诚信的态度,切实维护好双方利益,按约定顺利完结审计报告。请贵所尽快安排见面时间进行商讨。”


  记者在12日离开东菱时获悉:粤诚主动致电东菱,可能会在几天之内将“初步结论”变成正式的、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正式交给东菱。夏泽民很兴奋地对记者说:“只要正式的审计报告一出台,我们的重组工作就可以开始了!”


  为什么一定要审计报告

  夏泽民对记者称:因为没有审计报告,不少债权人听信了社会上关于“东菱还有小金库”的谣言,拼命地通过法律给东菱施加压力,东菱的不少财产已经被查封,许多债权人迫不及待地要求东菱还债,令东菱在化解公关危机方面举步维艰。如果审计报告一出来,所有的谣言就会不攻自破,不管粤诚最后的审计报告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东菱的确是有一个巨大的、高达数亿元的亏损黑洞,东菱的确是“无钱可还”,根本就不是什么“有钱不还”!只要债权人相信东菱不是“恶意逃债”,就会相信东菱人的诚意,那么大家坐下来谈判就会柳暗花明。


  据了解,目前东菱的有形资产在2亿元以上,如果东菱不破产,品牌资产与网络资源就有几个亿,如果破产,这些无形资产就一钱不值了,所以东菱与债权人都不希望东菱破产,都希望高路华这个曾经闻名全国的“中国名牌”能再度站起来。许多债权人也主动坐下来,不再提追债的事,主动与东菱人商量重振高路华的大计,所以,夏泽民认为不破产是最好的出路,也是债权人的最大利益所在,而这一切都有赖于一个有说服力的审计报告出台。


  夏泽民:咸鱼要翻生

  “我们欠的债务一定还,绝不会另起炉灶去逃避债务,我们将在5年内以企业创造的可分配利润偿还4亿元债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营指标已全部设计好。我们决不采取某些企业以破产方式逃债的惯用手法。我的许多朋友都认为东菱是‘咸鱼’,很难翻生,但我认为东菱是端上饭桌上的咸鱼,我还是要力劝那些伸筷子的食客们‘住手’,给东菱一个机会吧!我就是要创造中国家电界一个‘咸鱼翻生’的奇迹!”


  夏泽民简历

  ●1964年生于江西井冈山

  ●1981年进入江西财大工经系

  ●1985年进入日本索尼在中国的合作企业—江西赣新电视有限公司,任中国区市场营销经理10年之久

  ●1996年跳到原高路华集团,任销售常务副总经理

  ●1999年到清华大学攻读EMBA硕士学位,同时就任清华同方消费电子事业部副总经理

  ●现任东菱集团总经理

  高路华坎坷前进历程

  1989年江门市江海区政府、黄仕灵及上海凯歌三方合资,在江门成立了凯歌电子电器江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凯歌牌电视,当时每年生产10万台黑白电视。


  1991年改名为高路华牌电视,由于当时是卖方市场,产品供不应求,达到30万台左右销量。


  1996年香港东菱集团董事长黄仕灵增资扩股,凯歌电子江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广东高路华电视机有限公司,当年7月扩大生产规模,彩电销量达到万台,名列中国彩电销量第七名。


  1997年高路华彩电达到120万台销量,进入中国彩电第六名,同时被国家贸易部评为“中国十大畅销名牌”。


  1998年受亚州金融风暴的影响,销量大幅下滑至90万台。


  1999年高路华彩电进一步下滑到40万台,2000年,又下滑到40万台。


  2001年在陆强华团队及黄仕灵的共同努力下,高路华彩电一下子飞升到180万台,进入中国前五名。


  2002年受“黄陆风波”影响,高路华彩电又退到40万台,2003年完全停产,等待重组。


  相关背景

  东菱与高路华的血缘关系

  据黄仕灵的兄弟介绍:东菱的创立,融合了黄仕灵的一片苦心,成立东菱之时就抛开了原高路华的巨额负债,而且东菱成立时还有500万元的注册资金,没有一分钱负债,黄仕灵就是希望让东菱轻装上阵,同时还可以廉价租赁原高路华的设备及品牌,希望待儿子成才后再来个“父债子还”,让东菱上演“单骑救主”的奇迹,但由于陆强华的经营屡屡失误,这500万元现金打了水漂,还出现了一个财务上的大黑洞,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夏泽民认为:2000年11月,黄仕灵专为陆强华的到来设立了一个新的经营平台——注册了江门市东菱电器有限公司,公司没负债,虽然注册资金仅为500万元,但它更大意义上是一个资源整合者,事实上可以支配高路华的所有资源,包括高路华各大产业公司下的所有资金、库存、网络、品牌。东菱以租赁方式取得原高路华的品牌和制造平台,从法律上把东菱与原高路华的债务分开,使东菱能轻装上阵,但没想到17个月经营下来,东菱从没有一分钱债务,500万元的投资又变成了5.7亿元沉重的债务。

  高路华假账背后,牵扯不清的是陆强华与江湖的恩恩怨怨

  在中国,没有比陆强华更让人争议的职业经理人了,从创维率众将出走,与创维老板黄宏生几次闹上法庭并在全国大打新闻口水战,陆强华成了一个让所有老板“害怕”的职业经理人,他自己也作好了“退休”的打算,但在他最危难的时刻,高路华老板黄仕灵爱慕其杰出的经营管理才华,不顾人们对其品德的种种非议,为了重振高路华,毅然决定起用这个最知名的“问题职业经理人”,可惜,陆强华再一次掀起了“黄陆之争”,还让黄仕灵到上海的司法机关吃了几天苦头。至此,本想证明自己不比老板们差,一心要圆老板梦的陆强华,成了所有中国老板所争议的人物。


  “没他照样进前三甲”


  记者近两年几次写到陆强华的题材时,创维方面的负责人均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也对陆强华表示了极度的“意见”,黄宏生还曾授意其手下在某报作了一个“创维没有陆强华,照样进入前三甲”的宣传广告。陆强华还在香港攻击创维“偷税漏税80万元”,经全国报刊大规模报道后,由于陆强华曾效力于创维高层的特殊身份,对创维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后来,陆强华在法庭上屡屡败诉,再加上业界认为,他在高路华与黄仕灵的恩怨,一些人对他仅剩的一点同情也烟消云散,同时他也给中国职业经理人建设提供了一个“绝版性”的反面教材。


  后来陆强华到上海创立人众公司,但据黄仕灵的一位密友透露:人众公司注册资本为1080万元,股东为四个人,所以叫“人众”,最大的股东是何广德,何出资600万元,但只占10%的股份,而陆强华出资100万元却占40%的股份。何广德为何要接受这种股份分配还真让人费解,但何最近又有退出人众的“传闻”,据说人众目前已陷入分崩离析的“散伙”境地,陆强华的老板梦可能彻底“玩完”。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记者一直与陆强华联系不上,因而不得而知。


  “他在编织一个关系网”


  陆强华最发人深省的是其引爆的财务问题,陆强华是一位会计出身的管理者,深通财务上的种种手法,所以不论在创维,还是在高路华,陆强华都特别用心地在财务上编织一个由亲信构成的“关系网”,这个关系网被黄仕灵喻为“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连老板委派的财务监督人员都被拒之门外,他认为,这就是其财务出现几亿元成本黑洞的根源。


  陆强华在创维的继任者杨东文曾经对夏泽民称:陆强华也曾在创维编织财务亲信队伍,对黄宏生的财务监督一度置之脑后,后来黄宏生果断地将杨东文安插进来,从而避免了类似高路华这样的一场财务灾难。当时陆强华的权力很大,但就是从杨东文处不能随便调走一分钱。黄宏生通过安插杨东文这样的“奇兵”,达到了财务监管的目的。


  黄仕灵也曾想对陆强华的财务进行监管,但陆强华竟然拒不提供必要的审计协助,甚至发展到纵容负责财务的亲信“玩失踪”,最后破天荒地发展到动用社会败类进行武装抗审,企图凭借暴力将企业的财会资料用两辆卡厂偷运出厂,最后在工厂保安与江门武警的强力干预下,才告流产。


  对陆强华财务问题的疑虑,无疑是一个信号,那就是对高层职业经理人的财务监管是多么困难而重要!

  往事回放

  朋友······死敌

  据业内人士透露,陆强华在上海的时候,曾经为黄宏生出过不少经营主意,二人是多年的好朋友,黄宏生请到陆强华,创维彩电才直线上升,直到进入行列前四名,这主要归功于黄陆二人的真诚合作。但是,陆强华并不满足于职业生涯的成功,他在许多场合都透露过要做老板的想法,但黄宏生明摆着不会给他股份,所以陆强华就利用自己的才华与权力编织关系网,为日后合伙创业做准备。陆强华自视功劳大,也很少将黄宏生当老板,更多的是当朋友,这令到黄宏生越来越不舒服,在创维,只有陆强华敢挑战黄宏生的尊严,于是,服从感更强、才华更加卓越的杨东文就成了陆强华的接班人。黄陆之争实际上是从意气之争开始,打工的与投资的都不满足于自己的处境,于是陆强华只有被资本扫地出门。


  一位知情者称:黄宏生是一个标准的苦行僧,很敬业,什么都想管,但对企业改制力度不大,假如黄宏生的能大方一点,舍得给大功臣以股份,也许黄陆之争就不会爆发,创维可能现在就是中国彩电的老大了。当陆强华离开创维并与黄宏生大打官司时,乐坏了远在江门的黄仕灵,黄仕灵一直想把陆强华这位才华横溢的老朋友挖到手,也曾与陆强华谈过很多次,但陆强华在创维活得太好了,一直未能如愿。陆强华一离开创维,黄仕灵就到处找他,据说陆强华提什么条件都答应,就是不答应给陆强华股份。为了让陆强华轻装上阵,黄仕灵甚至采取了“租赁”高路华资产与品牌,另外成立江门东菱公司的妙棋。


  陆强华见黄仕灵不给股份,据说又不增加投资,就在东菱别出心裁地搞了一个“债转股”计划,就是动员上游供货商与下游经销商将债权转为股权,或者干脆预付一笔股金,将大家都变成东菱的“老板”,这种“捆绑计划”是以陆强华的个人信用为纽带的,确实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黄仕灵无法接受这种人人都是老板的资本重组,黄陆二人多次协商不成,按东菱的说法,陆强华只得采取偷运会计资料与罢工的形式对抗,最终将一个刚刚腾飞的高路华重重地摔倒在地。


  陆强华到上海成立人众公司,梦想兼并江西赣新,这就成了一个很有趣的插曲,因为赣新是夏泽民前东家,而高路华又是陆强华的前东家,夏泽民将这形容为“互相挖祖坟”。如果夏泽民在审计报告出来后再起诉陆强华,就会开始新一轮的“夏陆之争”。但是,据了解,人众公司可能面临解散,屡经坎坷的陆强华要想学二黄那样做个大老板,这回及未必能如愿。


  深思

  职业经理人也许要学会带眼识老板

  陆强华职业生涯的失败,不仅是老板们的失败,更是中国职业经理人建设的惨痛失败,第一代职业经理人曾经让人们满怀期待,让人们充满改革与创新的热望,然而他们的纷纷失败却让人大跌眼镜。


  吴仕宏,在外资企业的偶然成功却被TCL将其“女皇神话”击得粉碎。屈云波,搞出了100本营销专著却被科龙的改革实践将其“纸上谈兵”撕碎,这两大职业经理人的失败毕竟是能力所限。到了陆强华,人们突然发现,中国职业经理人的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第一代职业经理人还远未完成其历史使命!

  吴仕宏、屈云波、陆强华的失败归根到底可能是一个“定位”问题,吴仕宏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最后连自己都救不了;屈云波把自己当成了营销教父,最后连自己的实践都教不会;陆强华将自己当成了彩电战神,最后也救不了高路华与自己的人众。这些都说明,单个职业经理人在中国创造不了神话,奢望职业经理人“单骑救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将从第二代职业经理人的团队建设开始,职业团队将是一个摆在所有老板面前的一个长远的管理问题。


  职业经理人再怎么能干,本质上就是一个“打工者”,即使贵为“打工皇帝”,在资本面前也是一个“服从者”,谁违背资本的意志,谁就会成为资本洪流中翻滚的一叶孤舟,其结局可想而知。所以我们的职业经理人一定要明白自己是人,绝不是神,不仅要服从资本的意志,更要服从职业经理人的公认操守。但是,这种定位关对于老板也是一样的,不论是老板还是职业经理人,都必须过好道德关与法律关。


  夏泽民认为:所有者与经营者都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对自己要有清晰的定位,投资者不能随便干涉经营者,经营者也千万别梦想取代投资者。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总是有限度的,必须建立职业经理人的选任制度、评定制度、监督制度与奖惩制度。施业传

mian1573 发表于 2003-5-22 22:13:00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zhms 发表于 2003-5-23 08:39:00

在现在的条件下,最好投资者就是经理人,不行的话,至少也要让经理人变成投资者,否则这个定位始终不是件容易事。

hx023 发表于 2003-5-23 13:48:00

其实,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大部分职业经理人还是不错的。存在也是有其合理性。但中国包括从体制到个人品德上有太多的局限性,导致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沉戟折沙。并且劳资始终是对立的。责权利的不清晰、利益分配的不公正是导致对立的主要原因。
   我相信,职业经理人再大的本事始终是一个打工的。而问题的关键往往出在老板身上,而不是打工的身上。而有些东西无法推卸的时候,总要有人出来顶罪的。这里恰恰是那些风头出尽的职业经理人成为众失之的,替罪之羊。
    所以,做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我的信条是:凭着良心和道义做自己的事,赚自己该赚的钱,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是比老板还利害的人,合则合,不合则分。凭自己的本事,原始积累够了,大可以自己开始。以此共勉!!

YangBoy 发表于 2003-5-31 16:28:00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又有几个可以和资方是真正的雇佣关系,问题也就出在这上面。

zhchf66 发表于 2004-3-15 19:48:00

企业就是企业,企业没有省油的灯,任何人在企业里做,只要他没能为企业带来好的收益,那怕曾是名人,曾是官人,有多大的名望,都得走人.在企业里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早就是铁定的,即就是"雇佣与被雇佣",资本如果不能被用于增值的劳动力,那资本就不再是资本.所以,职业经理人完全应该定位好自己的位置.


但是职业经理人也可以不是永远的打工仔,他也有自己的出路,如自己创业,MBO,甚至做上一辈子职业经理人(如有可能,如国外的韦尔奇,郭士纳等)也是有可能的呀,只要你历害.还有就是从实战走向研究咨询也不是一条好路呀!

林芝 发表于 2008-9-1 11:47:00

作为职业经理人来说,要有自己的原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职业经理人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