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略钧策 发表于 2012-5-18 11:05:54

互联网公司试水手机终端市场路在何方

互联网公司试水手机终端市场路在何方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唐欣
互联网公司向手机终端市场进军的第一枪是谷歌在2010年打响的。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没有影响其他互联网公司,尤其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试水手机终端市场的步伐。2011年4月,facebook与HTC合作的Chacha和Salsa定制社交手机上市,接着在7月份阿里巴巴和天语共同推出了阿里云手机,新浪与HTC推出了主打微博功能的微客手机。中国另外两大互联网巨头腾讯和百度同样不甘示弱。腾讯除了早先推出的华为定制手机HiQQ之外,也传言将要在年内推出完全自主品牌的Qphone手机。而百度更是宣布与戴尔联手开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高潮出现在10月份,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小米科技发布了完全自有品牌的小米手机,以出众的配置和低廉的价格震惊了业界。

先不论这些“半路出家的和尚”能否念完手机终端这部艰涩的“经书”,单就这些互联网大佬们不约而同的集体“转行”而言,已经值得我们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了。事实上,由于硬件制造技术的普及,包括手机终端在内的消费电器已经不存在制造技术上的壁垒。像苹果、诺基亚这样的手机巨头已经将绝大部分的产能交由代工工厂完成。而像三星、HTC这样著名的手机品牌除了生产自己的产品外也帮其他品牌代工。因此,即使对于一个完全不懂手机制造技术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出品一款自己品牌的手机也并非太难的事情。

另外,吸引互联网公司前仆后继投入手机市场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未来智能手机市场惊人的增长空间。2010年,全球手机用户数量约为53亿,其中约有四分之一拥有两部手机,即全球手机保有量约为66亿部。而这其中智能手机数量约有3亿部,占比不到5%。而这3亿部智能手机中,大部分还是Symbian和RIM这样体验效果不佳的智能操作系统。随着移动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成熟,对搭载安卓和IOS系统的终端设备的需求也会急剧上升。在见证了苹果获得的巨大成功之后,将乔布斯视为学习榜样的各个互联网公司自然无法不心动了。还有一点原因来自业内公认的趋势,就是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增长点在移动互联网。而手机终端这个入口就成了各家互联网公司的必争之地。让嵌入自己软件应用的手机设备得到普及,无疑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不过笔者并不看好互联网公司在手机终端市场的前景。这是由他们在智能手机产业链中缺乏核心竞争优势所决定的。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所拥有的资源无非有两点:一是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二是拥有成熟的互联网应用产品。而这两点在促进手机终端的销售上并不能起到太大的效果。最早推出手机终端的互联网公司谷歌即是如此。即使有了很高的品牌知名度,但这种知名度并不能转变为手机产品上的美誉度,同时没有相匹配的工业设计能力和销售渠道也无法被消费者所认可。另外,用户也不太可能为了手机中的某一款应用产品而冲动购买一部手机。

目前整个手机产业链渐渐形成以移动应用市场为核心的局面。据Gartner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球移动应用下载次数为82亿次,而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77亿,年均增长2倍多,远远高于全球手机终端市场约10%的增长率。应用市场的开放性让大量开发者参与其中,弥补了传统手机硬件制造商“软”实力的不足。而其他互联网公司既不具备终端制造上的优势,也不具备主导移动应用市场的实力,同时还不具备产品线下销售的网络。那么他们想要成为“苹果第二”的梦想必定是遥不可及的。

虽然成为手机巨头的愿望可能落空,但帮助“主业”更顺利的向移动互联网扩展的目的还是能够实现的。比较聪明的做法还是像Facebook这样同传统手机制造商HTC合作推出定制机。整合Facebook的多种服务,如让用户把拍摄的照片直接上传、内嵌GPS位置信息、方便查看好友动态和分享图片、音乐等。这事实上还是利用了传统手机厂商的品牌和销售推广渠道,互联网企业只是将自己的入口嵌入进去。而如果只是希望传统手机制造商做代工,而由自己来弥补产业链的其他环节,那结果只能是在市场上四处碰壁、寸步难行。

本文首发于《环球时报》,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如需转载,请联系正略钧策www.adfaith.com市场部,010-59082979/298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互联网公司试水手机终端市场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