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verwolf 发表于 2012-5-8 12:20:35

[原创]管理新时代

本帖最后由 sliverwolf 于 2012-5-8 12:27 编辑

    管理永远是企业的热门话题,当然如何去管理,也总会引起无尽的争论。但是管理总是需要有的放矢的,不要总把过去当作是不可违背的真理,也不要总是将一些过去的经验当作是金科玉律。刻舟求剑是错误的,但是很多人喜欢守着过去的人生地图,没有随着时代变化而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这样无疑会面对更多的未知和危险。如果将企业经营管理当作是一种探险,那么老旧的地图是否真的去信赖呢?经验当然是宝贵的,标杆也是值得去学习的,当让在遵循经验和标杆的同时,也将过去作为一个参照物,这是是否也意味着在向远方前行的时候,眼睛却之看着后面呢?根本没有注意到眼前的路程是否顺畅,是否陷阱就在脚下?留恋过去的风景,却也忽略了眼前的美丽,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得不偿失,就是这么不可思议,然而这样的事情却经常在发生。    1.这是什么样的时代?
    从过去的习惯中改变过来,事实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然而不断的变异和变迁却让企业有些应接不暇,总是感觉焦虑和紧张不安,因为即使是很辉煌的过去也不能保证现在所做的一切是正确的和合理的。在变化中产生茫然也很自然的,如果突然在有一天发现那些经验和标杆其实暴露出重大隐患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时代已经变化了,而我们还生活在过去之中,习惯于过去的明确和简单,事实上,在新的时代中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必须作出自我选择,因为唯一的正确已经不存在了,经验和标杆都已经证明是错误的了。    模糊的时代    谁能真正的把握未来?企业制定的战略一定能够符合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吗?或许我们可以倾听一下未来学家的建议,但是未来总是有着无数的可能,当一种模式被大量的模仿复制以后,那么这种模式的弊端就会暴露了。更重要的是环境在变化,世界总是处在不停的创新之中,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图去改变环境,或许还有大规模集团参与其中,将原本脉络清晰的世界改造的面目全非,在互相影响之下,很多集团会发现自己所精心设定的进程未必能够如愿,因为一切都在紧密联系之中,或许自身的万般努力只是做了一种无谓的无用功。在这种无处不在的影响和联系中,每个组织都在深深的互相影响之中,然而外界庞杂的信息和快速的变化,让每个组织都深感无力,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模糊,一切都是那么的不明朗。    消费者也在随着环境和时代而变迁,眼花缭乱和浮光掠影的世界,让每个消费这多了许多自由捕捉的自由,让消费者的注意力更加分散了。而企业必须将这些需求已经十分分散的消费者聚拢起来,拼命地想实现他们的需求,然而在更加自由的世界中,需求也显得十分微妙和杂乱,企业难以确定某种服务和产品是否真正可以取悦消费者。因为世界的变化增加了消费者的视角,而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企业各式的宣导增加了消费者的想象空间,有企业定制到消费者定制,为消费者量身打造满意的服务,然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企业必须建立一套万金油式的万能支持和服务系统,否则就不能让自身适应于新的世界和市场。而消费者就像被宠坏了的孩子一样,企业无法准确的把握消费者的要求,企业的“娇生惯养”也为企业今后增加了难度,世界看起来简直糟透了,难道不是吗?    真正的人本时代世界在增加了如许的自由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自由思考的空间,不管是何种社会地位,在某种地位中又处在什么位置,不管人们受着何种现实的约束,都不能妨碍人们进行自由地思考。思考是从来就有的,思考也是人的自由和天性,虽然少数人一直在支配着现在,甚至还在千方百计地去想知哦诶未来,但是未来并不只在少数人手中,少数人的思维或许极具前瞻性,但是未来却未必按照某种蓝图来遵循,每个人都有事实上的局限性,在想象的目标下单凭少数人的力量和智慧来实现是十分困难的。如何将某种目标和事业更加合理地来进行?或许少数人需要增加一些有益的臂助和支持,尽管一直在谢绝别人的建议,因为怕触动了了自身的权威,但是在模糊的未来面前,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了,因为一言而决很可能是一种荒唐。    或许真的到了解放的时候了,那些被压抑的智慧一直在蠢蠢欲动着,只是一直被人为地压制着。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让世界变得模糊起来,或许需要更多地人来去勘测未来,许多更多的眼睛,需要更多的智慧来思考未来。或许企业还需要一种全天候的侦测,捕捉那些变化。未来的企业需要成为一种智慧系统,这个智慧系统不再属于少数人的专利,而是能够进行包容,能够吸收,能够全天候、全视角地进行观察,不仅是属于高空的世界还是属于紧贴地面的狭窄视野。网络世界使得民智大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已经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控制已经落伍了,而吸引更多的人加盟智慧系统才是未来的方向。    经典过去时的时代    过去给了世界很多的经典,我们经常十分省心省力地去模仿,甚至还进行一些简单的创新,一些企业家甚至可以在学习别人成功方法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的胆识来模仿成功,很多企业家都成功了,因为经验让这些企业家无限地去靠近成功。而很多人在羡艳的同时也在叹息,既然成功是如此地简单,自己当时为什么就没有抓住机遇呢?很多在闲聊中都有这样的话题,虽然这是一种心理挫折的表现,但是也说明过去好像是十分的简单。    但是现在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经典已经被粗制滥造了,过热意味这清冷即将到来,当一种方法被更多的人掌握之时,也意味着即使是最金贵的方法会成为不值钱的廉价品。过多和过滥已经难以吸引消费者和眼球,或许是审美疲劳,或许是更新换代,但是所有曾经辉煌一时的经典都难以避免星光黯淡,即将走向舞台。很多人都在寻找着差异,甚至是细小的差异性,为自己寻找一种定位,为自己证明一种价值,每个人都在试图去创新,每个人都不满足于过去,但是还是有太过的抄袭。虽然品牌企业都很厌恶同质化,但是同质化又如同一种保底工资,也是一种生存的底线。虽然也在幻想着更加美好,虽然也在厌恶着这些庸俗的雷同,但是也在小心翼翼地做着一些变化。同样因为是不满足,才让企业扛起了创新的大旗,因为企业都知道同质化意味庸俗化,也意味着平庸,向这些过去同质化的经典告别,企业都在做着不停的努力。虽然企业的探索未必都意味者成功,但是企业都不干预继续做笼中鸟,虽然可能被老鹰捕食,也可能因为外面的风吹雨打而遭遇种种不测,但是总比坐以待毙要好。    不墨守成规的时代    社会总是处在躁动之中,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努力,自我选择都成为一种时尚。产业工人的主体在不断地变化,从70后到80后,再到90后,假如还是按照过去的方法进行管理,甚至还妄想进行控制,实在是一种很可笑的事情。然而一些管理者却沉迷于过去的经验之中不可自拔,总是忘记了时代的变化,也忘记了的自身进行升级,一些管理者因此显得暴虐了很多。事实上管理的对象已经变化了,从顾家的70后,到理想的80后,再到自我的90后,假如管理者没有识别到这种变化,很难想象会出现怎样一种糟糕的问题。然而心理意识依然站在过去的那个高度上,一位还在仰望着管理对象,事实上真正看见的只是一片空虚。    管理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或许自己曾经作为倚靠的那些东西其实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可靠,在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之中,被管理者和环境已经变化了,然而管理者却依旧遵循着过去的思路,结果却将自己带入思维的死胡同。一些管理者即使学习到一些东西,也只是将自己的沟渠建筑上增加了一些装饰,根源性的东西其实没有任何变化,在自身的执拗中强化着自己的认知,没有发现自身的判断标准已经不合时宜,自身的识别系统已经过时了。其实这种错误的认知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造成了双重的伤害,虽然看起来被管理者是外伤,而管理者是内伤,但是对于提升管理系统是一种阻碍,虽然管理者自身并没有看到这一点,而站在管理者自我肯定的角度,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可以想象还会发生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然而一些管理者却丝毫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这才是最危险的事情。因此管理者或许真的需要进行意识世界的升级,一方面减少更多的伤害,一方面也免遭淘汰。    后官僚时代    事实上很多企业都存在官僚主义和官僚作风,我们都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我们厌恶这些官僚们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也厌恶这些官僚们程式后潜藏的亵渎和懈怠,更厌恶这些官僚们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藐视一切的态度。很多管理者其实都有这样的可恶之处,企业组织内部僵化的制度和权力价值观让一些管理者十分珍重权力,也享受权力带来的心理优势,也着迷于权力给自己带来的优势和对别人的影响,虽然这些权力并不是其生来就有的,是企业组织赋予的,但是这些人却将这些看作是一种当然。这些人显然忘记了一个前提:自身并不是天生的管理,也不是权力天生的拥有者。    我们经常看到的管理者经常在做着什么事情呢?下发指令,管理和调配资源,不管管理者应该做些什么,但是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管理者只是在做着以上的这些事情,难道是旁观者的误解吗?也未必,其实一些管理者习惯于做这些东西,而这些似乎就是管理者的本职工作。层级管理,权力分级,上下级之间的命令与服从,这好像就是习惯了的管理方法,然而这也抑制了管理的成效,因为下属经常是处在被压制状态,或许管理者的角色需要进行一些改变。管理者不应该十分机械地将自身的职责定义为“管”和“理”,而是应该从效率和效益的角度处罚,力图使自己成为全新的角色,成为辅助者、协助者和资源提供者。管理者应该思索一下自身的角色是否会成为帮助还是阻碍,作为管理者应该改思索一些本部门更大的利益,但是权力价值观能够真正被放弃吗?或许管理的成效还需要后官僚时代的到来。   2.企业中的那些刺头
    企业内部似乎总是有一些“不合作者”,这些人无论有何种角色和地位,在管理者看来都是一些难以管理的角色,当然这些是真正的问题员工,还是管理者的层次和意识还不够,这个问题需要思考一下。在笔者任职的公司,每个生产班组都有一些问题员工,甚至在办公室内也有一些员工看起来不是那么好“对付”,诚然管理的挑战无处不在,但是管理者却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变化自己的视觉角度和加深自己的思考维度,重新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不被自己的惯性约束自己。    知识工作者,知识管理者与智慧    彼得•德鲁克在《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挑战》中准确地预言出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管理者的出现,然而相当多的管理者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世界中。这些管理者习惯于自省思考、自行决策,然后要求下属去执行,而且这些管理者的思维和行为也是十分狭隘的,在经验的积累上进行着日常的各项管理工作,缺乏自我更新和自我学习的能力,甚至还可能对一些新事物反映出一定程度的抵制。这些管理者通常面对新的变化显得束手无策,很明显的例子是员工的变化,一些管理显然没有意识到时代的变化和环境对员工的影响,总是对员工的一些行为和思想采取嘲笑甚至是不屑一顾的态度。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   知识工作作为新时代中员工的佼佼者,是明星员工,具有自我反省、自我学习和突破现状的需求和能力,知识丰富只是他们的表面特征,更重要的是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突破传统思路和方法的能力。一般管理人员显然很难“驾驭”这样的下属,因为这些人员的思路和行为总是在自身的预期之外,因此往往是采取一些防范甚至是阻挠的态度,这显然是抑制了管理的成效,妨害了管理的产出。而知识工作者的出现必然呼唤知识管理者的出现,而传统的管理者显然还难以适应这样的变化。而时代的变化,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确定,越来越脱离经典,必然要求对于现实有更多的思考,为明天的应变而作出准备,而传统的管理已经习惯了以往的思路,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了的环境,管理方法的粗略,管理思维的落后已经成为阻挠变革的绊脚石。    异见者与唱反调者    毫无疑问,异见者和唱反调者对于管理者而言无疑是很讨厌的,这种下属或许已经将触怒上司的权威成为一种习惯或者是嗜好,在一些管理者看来是这样的。当管理者作出一种姿态说:欢迎大家讨论的时候,这些异见者或唱反调者可能会迫不及待地站出来了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些人员可能还缺乏对环境的把握能力,甚至还缺乏一些EQ,但是这些人可能会提出一些另类的建议,甚至还会给这些“大方”的管理者一些“难堪”。管理者可以容忍这些下属吗?另外一个事实是,这些下属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种类型的下属是不受喜欢的,也是最容易招管理者嫌弃的,而且这种神经大条的人员经常也意味着难以在职场上获得进一步提升,这些人也经常会被看作是不成熟的例证。    一些管理者喜欢“一言堂”,好像可以维护自身的权威,管理者直接具有对下属的人事权力,对于下属有着对直接的影响。但是这种霸道的管理方式也同时不利于下属的成长,充其量是将下属培养成另外一个自己,因为这种管理方式和态度也会被认为职场成功的方式和态度。在这种默契的上下级关系中,大家心领神会,而那些不合时宜的下属则被这种职场规则自动屏蔽掉了。当然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或许这本不是管理者的错误,这是大多数企业共同拥有的事实上的企业文化,结果抑制了下属的能力和发展,使得下属都习惯于含蓄,不会直接表达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但是这样对企业而言却是有害的,而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不容许宽容和直率,企业会作出这方面的改进吗?    现状的不妥协者    实际上每一个锐意进取的人都是现状的不妥协者,这些人勤于思考,甚至还总是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但是现实的压迫让这些人经常感到焦虑不安。这些人经常处于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之中,限于目前的身份和地位,这些不妥协者不得不屈服于环境,但是总是试图做着各项尝试,改进手头的工作,改变一些工作方法,甚至对于部门或者企业的发展头脑中形成一副蓝图,或许这些蓝图还有些荒谬,但是这些对于一些平常习以为常的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在这些人眼中,外面的环境无处不有可以改进的机会和空间。然而这些人显然缺乏机会来付诸实施,即使有机会实施也免不了被别人冷眼旁观、冷言冷语,甚至是放肆嘲笑,因为这些改变看起来是多么的自不量力和可笑,就好像是挑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一样。    但是企业却需要鼓励这些人的存在,也需要给这些的思想实践的机会,但是这些人往往被冠以不切实际的字号,从一开始就被打上另类的符号,从一开始就限制了这些的思想和和实践。因为这些人从来没有看清楚现实,也从来没有“求真务实”,总是显得那么的可笑和幼稚。而一些企业也会认为这些人不能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不能安守本分、恪尽职守,甚至是一些“坏”员工的典型。但是有一个疑问是,如果每个人都向现实妥协,那么是否意味着企业会维持现状,然而现实世界总是在变化,现实世界从来都不是主观上静止着的,这样来看,那些看客和嗤之以鼻者是不是更危险呢?然而却很少人能够进行这样的反向思考,现实的一些做法经常剥夺了很多人思考的能力,虽然这些人并不缺乏思考的权力。    讨厌被控制的人    每个人都渴望思想的自由和行为的自由,但是却不得不生活在种种约束之中,每个人都生活在规范和规则之中,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这些“规矩”才形成了我们心中的“方”和“圆”。然而这里所讨论的并不是法律和道德上的话题,而是试图向不可更改的传统做法和思维进行挑战,而话题还是限制在企业管理的范围之内。因为每一种被控制必然有一种前提。虽然挑战底线经常被视为不好的表现,但是每一次挑战也意味着一种可能的突破。正因为想脱离自然的控制,人类才有了丰富的联想和创造,正因为这些联想和创造才有了我们的现代社会,每一次试探和挑战都给社会带来了变化,让人类享受到进一步的自由。    从结绳记事到中国算盘,从巴贝齐的原始计算机再到晶体管计算机,从电子计算机再到纳米计算机,每一次脱离都带来了一次飞跃。每一次进步都让被控制更少了一些,从神话中的嫦娥奔月再到明朝万户的火箭飞天梦,再到嫦娥探测卫星,那些讨厌被控制的人试图摆脱自然的束缚而享受到自由。而企业中那些习惯性的控制做法,不是管理做法,更不是领导做法,是不是也在给予企业事实上的限制呢?或许我们已经被经验和理应如此控制了,我们已经被权威和上级控制住了,或许企业局势喜欢这样来进行控制,并把控制当作管理。而更要命的是我们的思维也经常被模式化了,或许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感谢我们的教育方式,要求我们循规蹈矩,不出格、不瞩目就是一种当然的生存法则,事实上我们一直缺乏一种对于现实的反抗精神,因此我们我们满足目前企业的现状。    3.惯性下的质问    我们生活在习惯当中,甚至在习惯中感受不到时代的变化,因此我们都变得庸俗起来,我们也习惯了条条框框的思维方式,从小我们就被老师和父母教育要做“好孩子”,我们在老师和父母的关爱中长大,我们也接受了一些流行的说法,我们也接受了一些迷信,我们也同样讨厌那些异质,试图和那些思想与行为千奇百怪的人疏远,因为我们都是正常人,我们都是心理成熟的正常人。    成功不可以复制    我们都在渴望成功,个人如此,企业如此,我们一直在学习,我们也有自己的仰望者,虽然有时候我们也超越了这些曾经的仰望者,但是我们试图为自己寻找一种参照物,用来和自己进行对比,直到自己不得不拿自己与自己作对比。虽然模仿和学习可以让成功更加简单,但是简单的模仿却有些粗制滥造了,顶多只是多一种“东施效颦”罢了。但是我们的这些行为却让我们与过去告别,至少和以前相比我们取得了进步,或许这也是一种成功吧。    模仿或许是为了谨慎,也可能是因为不自信,虽然这样的行为保守了些,但是却让这些数量广大的模仿者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和开端,除非一直可以寻找到模仿的标杆,这种成功一直可以复制下去,但是模仿总会让自己感到一些不自在,被局限了,并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一种挫折感,因为成功总是自信的,而这种模仿和跟随总是有一些不自信的因素,在这在模仿中也让自己感到一种拘束和压抑,缺乏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模仿永远不可能带来真正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而在别人的背影下也永远不可能准确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如果想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就必须能够有所创新,找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然这也必须经历更大的风险考验。在标杆和学习下成长,虽然多了一些方便和简易,但是总归还是有尽头,或许可以分析他人成功的原因,但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么也永远不会有存在感,而成功是需要证明自我的,因此成功也永远不能复制。    波峰过后未必是波谷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坏事过后就会变成好事,却忘记了还有一句话,叫做“厄运连连”,我们也听到过一句成语,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好像事情的发展趋势就是一个U字形,当2009年全球还处在美国次贷危机阴影中的时候,很多人说2010年的经济形势可能会好转,却不曾想,2010年又经历了债务危机,甚至还有一些欧洲国家因为债务危机而破产,由此来看,事情的进展不仅有U形,还有L形,甚至还有可能比L形更糟糕。只不过我们都习惯于在心理安慰自己,我们都习惯接受那种好的可能,却不能内心接受那种坏的可能,因为我们的心理一直是很脆弱的。    事实上我们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因为一些事情的发展总是超出我们的预期,因为一些糟糕的企业决策,导致持续的企业动荡,最后使企业伤筋动骨,元气大伤。或许失败主义还更现实一些,因为成功主义还有很多盲目的乐观,当认识清楚,企业经营和运作实质上是一场与困境搏斗的过程时,就不会对自我估计过高,盲目乐观会蒙昧心智。或许有人说宣扬失败还有些晦气,但是总是唱响成功主义,会使每个人包括企业失去危机感,忘记了企业经营的实际环境,事实上每一次决策的目的都是为了是自身获取安全感,因为企业需要将生存作为第一要义,假如没有考虑清楚存亡之道,那么所谓的发展岂非梦呓?是否能够容忍异见和平常认为的“刺头”,是否可以真正认知这个全新的时代,或许企业还需要改变自身原有的狭隘和封闭,多一些在悬崖上的抓钩。    革新的敌人:控制主义    我们有着习惯的思维,也有模仿的天性,因为这样好像可以使事情更加简单一些,我们心中都有潜藏着的控制欲,总是希望将事情设计成可以控制的样子,或许这种控制也只是一种假象。我们也总是追求心理的安定,我们也习惯于做着自我安慰,甚至将一些幻想和不合实际成为自己安慰的依赖,其实我们身在现实中,但是实际上仍然是在虚妄之中。我们一直精心维护着某种平衡,尽管这种平衡十分脆弱,甚至是摇摇欲坠,但是我们却煞费苦心地修修补补,因为这种状态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状态,虽然实际上有很多补丁,但是却不愿意换一件崭新的媳妇,可以解释为恋旧吗?其实不是这样的,主要原因还是对未知的恐惧,惧怕那些不确定的因素和事情。    想一想企业中的那些变革,难道不是这样子吗?习惯了过去的方式和体系,不愿意接受危机和动荡,因为这样会对原有的事情失去了把握,其实也并不是单纯地反对变革,主要原因还在于反对失去对于事情的控制,而变革是具有破坏性的,会使未来带有很多不确定性,因为即使是精心策划的变革蓝图,也会在变革过程中遭遇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没有谁是全知全能的。通过变革我们的认知和境遇可能会变得不受控制,破坏了心中习以为常的安定和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尽管这种想法事实上是极其荒谬的,但是每个人都喜欢这种控制一切的感觉,难道不是吗?由此来看,控制主义就是革新最大的敌人,所以真正支持变革的人员往往是那些具有挑战性,随时想要破除心里紧张焦虑的那些人,然而这些人对于另外更多的人而言同样也是不可控制的,是在容忍之外的那些人。    明天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你心中的明天是怎样的?你的希望会如愿吗?企业也会做一些战略规划,都是根据过去来预测明天,还有的的企业还可能比较荒唐,对于未来的规划完全是一场空想。或许我们可以尽情地展开联想,试图从现实中找到与未来的一丝联系,但是未来不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企业处在变动的世界中,在企业决定规划未来的时候,实质上并不可能未来的发展实际上超乎想像,眼前所熟悉或依赖的东西实际上未来价值和地位会发生变动,技术的进步和环境的要求以及消费趋势的变更,要求企业必须随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信息库。至少要做到与时代发展同步。每一次预测实际上都是一次冒险,因为我们甚至无法准确的把握现在,何况未来?    当然企业在制定发展蓝图的时候也会考虑到一些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因素,但是更需要能够准确把握自身的情况,同时也好考虑到同业甚至可能的替代产业的情况,或许还可以借鉴一些竞争五要素分析法中有益的元素,不应该眼光只是局限在自己本身,甚至视野不应被行业所限制,因为行业和产业同样也会升级换代,马车已经被火车取代了,剃头匠已经被理发师取代了,或许这里面还有一些联系,但是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而不是单纯概念上的变化。或许我们习惯上还是难以接受,因为我们遵循惯常的想法,或许自己今天坚持的,明天会证明是一种错误,或许时代给了这样的变局,或许我们也在嫌弃着“刺头”们的挑衅,但是要明白世界早已经失去了控制。    4.动乱的年代
    世界变得无序了很多,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了,或许我们还难以想象“年青人”歇斯底里的疯狂,过去的世界似乎越来越遥远,我们在遵循过去规则的同时,发现自己的那些经验越来越没有用处,经验正在贬值,因为我们内心一直拒绝全新的体验,在保守的世界中,我们通过夹缝来窥视世界的变化,甚至为这种变化感到恐惧,因为一些都显得难以捉摸。    无处不在的挑战    企业或许可以发现现在需要应付的要求越来越多了,企业经营需要考虑越来越多的事情,一方面是社会对于企业提出的要求,一方面是基于企业自身使命而提出的要求,当不能满足社会对企业提出要求的时候,企业就会遭受来自外部的压力,这些压力既可能是硬约束,也可能是软约束,但是都是社会对企业提出的要求,如果企业没有接纳这些要求,社会就会对企业缺乏认同感,或许企业可以专注于利润,甚至信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但是要明白:否决社会要求的成本越来越高,企业或许还在愤恨外面的“贪得无厌”,但是这正是不接受外部要求的恶果。而企业自身的内部要求是自己的心理底线,假如突破这些底线,企业就会显得很迷惑,企业必须有一些凭借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就是基于企业使命而提出的要求,这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本钱,如果没有遵循和执行,那么企业就会走向自我消亡。    但是企业似乎能够做好准备的还是很少,甚至还有一种及时捞一把的想法,就好像赛车手,正在停下来捡路边的零钱的时候,其他赛车手已经呼啸而过了。我们经常重视利益而忽视成本,尤其是那些目前不在考虑之内的成本,真正危险的是我们自身的习惯和本能对我们的挑战,我们在延续着过去的路程,却不知道前方已经改到,或者空中和低下还有另外的选择,但是这些都在我们的视线之外,因为我们拒绝改变,因此我们不断面临威胁,因为我们本身就拒绝改变。企业越来越迷惑,越来越艰难根本原因就是不考虑时代变迁的狂妄的控制欲和自大的习惯性,这其实就是对于企业最大的挑战。    旧观念的没落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看电视,里面有一个反穿内裤的男人,旁边的人都在叫着“疯子!疯子!”,后来看到美国电影《超人》,才发现内裤反穿的不是疯子而是超人,有时候在怀念过去的美丽时光的同时,也在感叹世界发生的那些不可思议的变化。然而习惯性地延续着过去的思维方式,正是这些才导致了我们思维的错乱,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惯常的思考模式,没有及时调整自身的认知模式,正是这一点我们面临思维和认识的困局,甚至对现在的一些现象感到迷惑不解,我们甚至还将一些行为批驳为“脑残”,却忘记了这早已经不是我们自身的年代,而我们像挥舞着棒子的老头一样,将自身想象成执法者和道德典范。    社会变迁不断冲击着我们的道德底线,一些现象似乎变得越来越肆虐了,却没有考虑到自身在里面所起的作用。很多事情我们没有想象过,因此我们也不可想象,对于过去的执念让我们习惯,让我们习惯安定,习惯了过去的坐标,却没有想到一些已经发生了位移,甚至这种偏移还不是平面世界的东西。因为我们已经将自己局限在静止的世界中了,从而思维缺乏了一些维度,更要命的是不同维度的空间还在现实中存在交叉,只不过我们自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挣开眼睛看世界,因为我们习惯于自我陶醉,坚守着心中的狂妄与自大,发出一些更像是叫嚣的批驳,或许我们应该真正去了解一下,这样才能对自身有更大的把握。    谁将拥有未来?    或许没有意识到,我们自身已经失落了,只是我们还没有察觉。过去时代赋予我们的东西我们还在坚持和坚守,只不过我们还没有把握现代时代所要求我们的那些东西。过去那些成功的典范,过去给予我们的思维意识,过去培养成的习惯,在新的变化中已经成为破旧的代表。我们千方百计地维护着过去的那些东西,并将之视为不可侵犯的“圣物”,是在朝拜驴子,还是在朝拜神灵?只是我们还在坚守着心中的执着,捍卫着最后一丝尊严,来证明自身的继续存在。    企业也是这样,许多事情感到很是困惑,尽可能抓住最前沿的东西以为自己可以独具特色,却没有发现自身只是模仿者中的一员,在沾沾自喜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挫败感。时代不同了,刺头已经被“消灭”了,我们依旧遵循着惯性,还是充满着控制欲,却不知道在赶着羊群的同时,别人已经快马加鞭,扬起了呛人的尘土。当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的时候,当多功能手机取代数码相机的时候,在瞠目结舌之余,我们才发现自己已经落伍了,我们也同样失去了未来。只不过我们抗拒性地更加顽固和守旧了,也从未发现自身的定位其实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了,因为我们甚至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因为我们属于过去时。                                             沐易于2010年7月14日

sliverwolf 发表于 2012-5-8 12:32:44

超级郁闷中!本来是想发另外一篇《孤独的守望者》,但是系统不停地提示有不良信息,俺改了N遍都是如此,有点泄气了。这篇是《管理的近忧》系列的终篇,但是还有十多篇没有完成,都是好久以前列的提纲,现在只能先发了。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召唤版主或小编,帮俺去掉另外一篇中的不良信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管理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