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haixuri 发表于 2012-4-12 21:19:44

原创 管理的丛林之四:组织发展规律与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或案例学派)通过分析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常常就是案例)来研究管理。其依据是,管理学者和实际管理工作者通过研究各色各样的成功和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解管理问题,自然地学会有效地进行管理。这个学派有时也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但往往只不过是把这些结论当成一种向实际管理工作者和管理学者传授经验的手段。典型的情况是,他们把管理学或管理"策略"看成是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的手段,或者采用“比较法”。 欧内斯特•戴尔是经验学派的代表。他的代表作《伟大的组织者》充分体现了经验学派的宗旨, 戴尔认为,至今为止,还没有人掌握企业管理上的“通用准则”,至多只能讲各种不同组织的“基本类似点”。管理知识的真正源泉就是大公司中“伟大组织者的”经验,主要就是这些“伟大组织者”的非凡个性和杰出才能。在各种组织中,尽管存在着一般的模式,却有着差异;尽管环境有差异,却存在着类似性。管理一直在科学和艺术之间徘徊,即使发展到现在,领导力正是对管理者要求艺术性的一个方向,领导力体现了管理者的个人魅力、沟通表达能力,鼓舞人心的能力,辨别是非、判断正误的能力等——正是戴尔所指出的具有非凡个性和杰出才能的“伟大组织者”。经验学派强调管理知识的演化而反对归纳总结一般性的理论,强调经验知识的可靠而反对纯粹理性。在方法论上,戴尔把比较研究运用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他甚至认为,管理学还远远没有达到科学的地步,普适性的管理学尚未诞生,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给管理学在可比较的情境下增加可验证的知识,从而给其他学派形成了一种警示。正是在这种学派之间的观点抗衡中,经验学派绽放出自己的异彩。中国古代有:“以史为鉴,可知兴衰”,这也许是经验学派的一种最早证明。但是在管理实践中,每一个案例的产生都有其独特的时代和环境,“时势造英雄”是中国古代对英雄所产生的最好解释,这其中隐含着环境和背景的重要作用。孙子兵法说:“天时”、“地利”、“人和”都决定战争的胜负,而在管理中“天时”、“地利”都是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往往杰出的案例并不具备对今天企业管理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大家都熟悉MBA的教学,就是以案例教育为主,但这些学校的案例库是在不断更新之中,最近很多中国企业的案例都开始进入了哈佛大学的案例库。多个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可以给学生积累经验,培养处理问题和判断问题的感觉。也许当今MBA的案例教学法就是经验学派管理思想的最好体现。案例必须要重新放入原来的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才有意义。要分析总结出真正影响案例成功与失败的核心因素,而不是错误的总结,否则将会误导管理者。另外,所持的基础理论不同对案件的解读和分析也会不同,总结出的案件成败的原因也不同,因此,视乎案例的学派很难发挥独立的作用。即使今天的MBA教学,也是在不同课程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相关的案例分析的。组织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组织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也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因此如果把不同案例纳入到组织发展规律体系的不同阶段中来分析,也许我们会更清楚的看出案例成败的关键,并由此总结出适应不同组织发展阶段的管理经验和原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更好的理解“伟大组织者”是怎样发挥他的领导力带领组织形成整体,带领员工开展创新,并不断带领组织发展。经验学派最终会证明组织发展规律的正确性、一致性和持续性。(关于组织发展规律体系的详细介绍请见《手段-管理的秘诀》一书)

nsdk 发表于 2012-4-13 10:31:18

强调经验知识的可靠而反对纯粹理性,我觉的这样是错误的,因为不能反对理性!

donghaixuri 发表于 2012-4-14 22:56:56

回复 nsdk 的帖子

是啊,这就是经验学派的问题所在,管理还是有规律的。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

donghaixuri 发表于 2012-4-17 11:39:24

:)经验学派分析案例还是有意义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 管理的丛林之四:组织发展规律与经验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