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隆 发表于 2003-4-13 15:55:00

我所认识的国有银行

即兴一篇小文,想不到还颇受欢迎,还给了我不少的赞誉之词。看来,各位对我国的国有银行现状还有一些探究的兴趣,我也不揣冒昧,将陆续将一些有意思的话题与各位探讨。至于有的朋友说鄙视我,我也有话要说。我本人其实也是接受了最正统的教育,在校期间对西方经济学非常感兴趣,也曾经愤世嫉俗。但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个体,难道你要去做与风车博斗的唐吉柯德?而且,话又说回来,我这类人是钻空子,难道到民营企业去工作的人不也是钻空子吗?我们国有企业是不断地侵食国有资产的,那么又有哪几个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不是靠假账、偷税漏税、假外资、上市圈钱的方式获利?在这样的企业混难道就心安理得?说到底,在这个社会环境之下,各个企业、各个个体都是参与博弈的经济人,目前的现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的一个平衡模式,没有谁更高尚谁更低劣的说法。好了,闲话少说,再和大家说有关国有银行的话题。
  ●资产剥离的真相。
  我国于2000年成立四个资产管理公司,将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过去。我是全程参与剥离的过程,所有的内幕都逃不过我的眼睛。大多数人认为国有银行已经脱掉了包袱,能够轻装上阵了;不良贷款移至资产管理公司,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当年实行资产剥离时,中央下文要求在两三个月内完成资产剥离工作,时间相当紧迫,而国有商业银行又对资产剥离的政策、数额不甚了解,只是要求各下属行准备材料上报,因此,各行都将几乎所有的不良贷款材料准备上报。不料,实际上能剥离的不良贷款顶多是总额的30%,材料已经送到了资产公司。资产公司的人员是从拟剥离资产的商业银行分离过去的,对这些资产是否有价值本身就了如指掌,因此国有银行和公司方不断地交涉,公司方要求一定是手续齐全、不失诉讼时效的才接收,行方则要求按中央要求将最不可能收回的资产剥离出去。胶着状态之际,国务院召集有关部门开会,一声驳斥“为什么进度这么慢”,剥离工作便进入了快车道。如果将原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分为好(有足够资产清偿)、中(资产不足,但能清偿大部分)、差(难收回)三部分的话,剥离的结果是将国有银行中等或中等偏上的不良资产剥离出去了,最差的资产还留在国有银行。造成这些的原因有几条:一是中央的急令已让各方乱了分寸,资产公司因为考虑到以后的利益,趁机将好的不良资产接收过去;二是因为指标有限,各二级分行在不断降低条件,总是想占兄弟行的指标,最后两败俱伤。所以说,对国有银行来说,资产剥离的失败的。不过也有人从此获利,一是将自己审批有问题的贷款剥离出去,了结责任;二是某些领导帮助一些关系企业剥出,进入了“避风港”(因为资产公司回收率要求30%,国有银行要求100%,企业剥离出去实质是减少了70%的债务)。
  全国资产剥离14000亿元,据国务院的下达任务,收回率大约是30%,因为这些资产都不是原国有银行最差的不良资产,如果留在商业银行,收回率至少在50%以上。资产剥离也给资产公司的人员以暴富的机会。因此,我敢说,资产剥离绝对是这两年来金融改革最大的失败,国有资产至少流失了3000亿元。而财政拨付的剥离资金以国债的方式存在,留待老百姓去慢慢消化吧!

仲锋陵 发表于 2003-4-13 16:23:00

请问楼主,你文中提到的另一篇文章在哪里?什么名称?
读罢文章,也不觉得特别惊讶。中国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如此。

redmoon 发表于 2003-4-14 19:40:00

仲锋兄,德隆的另一篇也在本版, 同样的标题,已经设为精华.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boardID=2&ID=4379
呵呵,德隆给我们贡献了不少好东西,感谢不已...

TO 德隆兄:
我把此贴转贴到那一标题下, 方便大家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4/14/2003 7:51:02 PM编辑过]

robert8888 发表于 2008-11-15 22:44:00

还有这样的事!

tracert 发表于 2008-11-16 01:23:00

这些国家蛀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所认识的国有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