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歌 发表于 2011-9-13 20:03:48

民企之困,如何破解?

最近走访了一些民营中小型制造业,老板最头疼的事不是没有订单,也不是没有利润,而是人员留不住。
最突出一家工厂,85%的员工平均工龄只有3个月。其工资待遇跟同行相比略高一些。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相对要差一些。也谈不上职业发展。这是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在产业链中所处地位决定的。一时半会解决不了。我们知道熟练工人和新进员工的生产效率差别是很大的,这个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而且企业的成长,归到根上还是一个知识的积累过程,人员流动太快,以往成功的经验或是失败的教训也都流走了,这叫组织失忆, 企业成长不了。
那么,如何破解?

不觉晓 发表于 2011-9-13 20:39:40

这个问题是企业在某一阶段最容易发生的现象,虽然容易发生,但要解决起来也是有难度的,因为企业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品定位不同、老板不同等可考虑的方式千差万别,只从你提供的简略文字方面如下建议:
1、如果该企业现无论从知识积累,还是现在要有熟练工人干活的角度都非常看重技术熟练工人,则可考虑采取技能等级制,如高级、中级、初级等,即通过一定的考评,对达到不同等级的工人给予一定的等级补贴,体现并拉大技术工人的差距,保留熟练工人,并激励励新员工努力学习技术;
2、根据所制定的产品情况,把制造流程进行优化和分割,即降低每个岗位工作内容的难度,使新招工人上手时间缩短,或通过增加一些设备降低对人技能的要求;
3、为鼓励工人留用,可考虑发放工齡补贴,如每增加一年工龄,每月可得补贴100元,以后每增加一年增加50元,500元封顶;
4、另外,对制造行业来说,工资固然是一部分,但毕竟工资是钢性的,可考虑依据员工在公司的长短,逐步增加一些福利,如配置齐的宿舍、补充医疗保险(如家属也可报一部分);
5、对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行标准化,并逐步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包括问题解决的,并对提供解决方案、提供合理化建议的人员进行奖励,鼓励知识积累。
6.。。。。。
以上只是初略建议,具体还要看你们企业的实际情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企之困,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