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ultroom70 发表于 2011-8-17 14:04:39

(原创)体会德鲁克之三十八:谁需要谁

作者:郝志强

    德鲁克说:“管理知识工作者更应基于这样的前提,既公司对他们的需要,远远高于他们对公司的需要。他们知道自己可以离开,他们既有流动性又很自信,这就意味着,公司必须采用非营利组织对待志愿者的方式,来对待和管理他们。”

    谁更需要谁,谁离开谁,就没法过?分开了以后,谁的损失更大?各位看德鲁克的话,是不是把管理者和知识员工,放在了对立的角度?这就是我一再强调的,德鲁克用营销的角度,来看管理的例证,只有放在销售和购买的角度,才更客观。比如你家旁边只有一个超市,那里只卖一种牛奶,你在深夜11点出门,给孩子买牛奶,你还有选择吗?可能你不管它是什么价格,不管它有没有促销,你拿起来就走,因为你很需要,不对你服务也是可以理解的,此时超市才是老大。

    如果员工的职业度很高,员工是知识员工,“公司对他的需要,远远高于他们对公司的需要”,他们离开了公司,照样是一条好汉。那管理层,或者公司的文化,确实要充分尊重员工,要以员工为中心。德鲁克建议采用对待志愿者的管理方式。志愿者是不为钱而工作的,他们白为别人干活,在干活中找到乐趣。所以对志愿者的管理,要非常人性化,真正以对方为中心。

    记得在一次大学生运动会上,有志愿者说她在北欧工作过,希望接待北欧地区的代表团。但得到的答复是:要服从统一分配,不能因为特殊情况,就打乱整体计划。在这样的思路下,这个女孩子,能干得开心吗?这是典型的上级,管理下级的方式,两个人的地位不平等。还有的志愿者活动,主办方开动员大会,花1个小时来宣传志愿者的重要性,赞美志愿者的高贵品质,有必要吗?这些都是管理者,在具体管理中,不动脑子呀。

    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基本上是他需要公司,而对于核心或骨干员工来说,那就是公司需要他了。他掌握了核心技能,他是不可替代的。他要是离职的话,公司的损失巨大。他要是不开心的话,影响某工作的开展。因此领导要放下架子来,做一个服务者,而不是一个监督者。不过一个企业里,氛围和文化是确定的,强势的狼性也好,温和的牛性也好。你要生生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公司就可能非常不和谐,人际关系不融洽。

    就像南航一样,在飞机上,空姐拿着一个小纸条,在机舱中穿行,找到一个人就问,你是李先生吧,你是我们的黄金卡会员,有什么需要的话,可以找我。旁边坐着的郝志强,他是普通旅客,他心里怎么想?大家都是坐同一架飞机,在机舱里还要区分个三六九等,我们这些普通旅客不舒服,我们感到没面子呀。但你南航要是给他多累计里程,或价格上更多折扣,或专车接送等,这些我们是可以接受,我们看不见呀。

    企业里也一样,你要是对那些企业需要的员工,非常好的话,你就把员工分成了等级。毕竟普通员工还是大多数,他们可能团结前来,孤立那些核心员工。就像我们上学时,老师大力表扬那几个好学生,那些尖子会被同学们孤立起来,成为另类的存在。所以老板对知识员工,对那些企业需要的员工,要宽容,要忍耐,要以他们为中心,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服务者。有些好处让普通员工沾了,也是必要的代价,整个企业的气氛融洽了,生产率就提高了。

    郝志强说:“管理者要想尽办法,让你的员工成为可以替代的。员工要想尽办法,成为不可替代的。”


ice9735 发表于 2011-8-17 14:16:27

最后这句话太正确了

allenhuang311 发表于 2011-8-17 15:56:48

“管理者要想尽办法,让你的员工成为可以替代的。员工要想尽办法,成为不可替代的”,深有同感。

yzgc 发表于 2011-8-19 16:12:35

最后那名句是目标,是管理的方向

lordlau 发表于 2011-8-19 17:21:43

跟着看完,体会颇多。
作为管理者,从两个方面去考虑,的确是我们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要逐渐认识到的方法。

山城人家 发表于 2011-8-20 11:54:40

是的,讲的很好,谢谢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任何事情任何人都可以以价格来换算,包括人性化的制度。既然是价格等值交换,我们是否应该以市场规律来做事?

梦西1983 发表于 2011-8-21 22:14:52

不管是可替代的还是不可替代的,适合员工的流失对公司都是种损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体会德鲁克之三十八:谁需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