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班组长 发表于 2011-1-19 14:28:21

[转帖]工作中最好避免的11种不当言行

 
<p>&nbsp;&nbsp;&nbsp;&nbsp; 工作中一些言行看似随意,但很多时候正是这些“没什么大不了”的言行害人不浅。上司一直不认可你,同事一直不喜欢与您共事等,或许都是因为这些“很随意”的言行所致。因此,工作中这些害人不浅的言行最好还是避免吧。</p>
<p>  比如:</p>
<p>  1:“我没法……”</p>
<p>  沟通中常遇到的另一种句型是我没法怎么怎么样,比如“这样的预算我没法做”,“这样的指标叫人没法做”,“这样的政策我没法做”等等。</p>
<p>  领导通常的反应是:(1)是你没办法,还是尚未找到办法?(2)是你没办法,还是其他人也没办法?</p>
<p>  如果是第一种,那就赶紧去找办法吧!如果是第二种的话,又有两个选择:</p>
<p>  a.取消这项计划或任务——往往连人也一起取消了——如果相信你的说法;</p>
<p>  b.如果不相信你的说法,那就换一个人再试试。</p>
<p>  所以,你希望是哪个选项?</p>
<p>  2:“你放心,我会尽力的……”</p>
<p>  用这样的句型让领导放心?才怪!</p>
<p>  前半句“你放心”的言下之意是:(1)领导的担心是多余的;(2)领导的过问其实是对我的不放心、不信任。如果你真正到了可以让领导放心的水平,已经用不着言语;如果还没有达到,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况且,你话中还有对领导过问的不耐和隐含的抱怨!</p>
<p>  后半句“我会尽力的”也是怪怪的,似乎在表决心,又像是前半句的注解。留给听的人两个选择:(1)相信你会尽力,但是可能你的能力有限;(2)不相信你真正能够尽力,因为无论如何,他很难衡量最后你到底尽力了没有。</p>
<p>  所以,最好还是说清楚你会怎么做,这才是让领导放心的捷径。当然,如果你说不清楚,就更不要用这个的句型了。</p>
<p>  反过来说,在这之前你尽力了吗?如果是,你就是这个水准吗?如果不是,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接下来你会尽力?</p>
<p>  3:“我们这些人就是不会说……”</p>
<p>  没错,只说不干的人让人生厌,但这不是不说的理由。你可以选择不说,但是你不能不会说。在某种意义上,不会说的人也未必会做,而不会做的人也不可能真正会说。</p>
<p>  有点像绕口令,只是强调一点:你可以不想说,但是不可以不会说。</p>
<p>  首先,使用这种句型的人要留意“我们”这两个字。除了你自己“不会说”,你还指谁?</p>
<p>  其次,当你说“不会说”的时候,其实你很会说——你或许在暗示你是脚踏实地干活的人,而不同于只是坐在那儿写报告或到处炫耀自己功劳的人。</p>
<p>  当然,你也可以辩解:“胡说!我是实事求是地检讨自己的不足”。要是这样的话,请问这种句型你已经使用多少遍了?在说过这句话之后,你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进自己说的技巧?</p>
<p>  你可能又会说:“我不想成为只会说的人,也不想提高什么说的技巧,有时间还不如做点什么呢。”注意到自己在说什么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反反复复地重复这个句型?</p>
<p>4:“干嘛这么累呢?”</p>
<p>  很多年前,看到一位同事在领导面前很放松,那架势对待领导就像对待老同学一样,我就找机会跟他说:领导就是领导,不管对方让你多放松,他还是领导。</p>
<p>  “干嘛这么累呢?”这是他的正式回应,很不以为然。我当时也说服不了他,虽然心里认为领导和同学、朋友不一样。没过多久,可以料想的,他和领导的沟通出现问题,继而很痛苦,当然也很累,可能更累。</p>
<p>  平时工作,当没有人催促、没有截至日期,能让自己不累的时候,很多人果真就选择不累,“干嘛这么累呢?”。可是,结果你可能会更累。</p>
<p>  成功是累人的,不成功更累人,这就是生活。</p>
<p>  干嘛这么累呢?这就是原因。</p>
<p>  5:“你说的道理我都懂,可是……”</p>
<p>  这样的句型通常出现在劝告的对话中。如果出现在绩效面谈中,可能会变成:“你说的我都知道,可是我的市场情况不一样。”;或者演变成沉默者的心里独白:“这谁不知道?我要是领导也会这么说。”</p>
<p>  这是你觉得对方说得对的时候,如果觉得不对,你大约还要辩解一番。这样一来,一不留神就把自己放到不同的目标中去了——赢得辩论?还是有效解决问题?</p>
<p>  不妨这样问:道理懂了,是什么阻止你解决问题?市场情况不同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你通常不会发现市场有什么特别,而是心理上的特别;心理上的特别,也不是什么困难,而是角色发生了混乱。</p>
<p>  比如,理性告诉你,两个下属当中必须有一人离开,你也 知道谁该离开,可是你觉得很为难,迟迟不做决定。这时,你的确“什么都懂”,可是你不懂的是角色使命需要同一角色去履行,使你为难的是不同角色。你没有资 格用“朋友”或其他任何角色去干扰负有使命的角色,除非你辞职不干,除非你认为自己干的事情没有意义。而且,你不知道的是,你在犹豫当中已经做了果断的决 定:我决定不履行自己的角色使命。</p>
<p>  “可是,”你大声说,“我还在考虑。”那请问:什么是最好的时机?你没有答案。</p>
<p>  6:“这不是我的责任……”</p>
<p>  听出来“这不是我的责任”这句话的潜台词了吗?似乎责任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离责任越远越好。当然,撇清自己是一种本能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然而,我们却又是要求别人负起责任的高手。</p>
<p>  传说通往阿尔卑斯山有一条湍急的河流,每一个通过这条河流的人都能成为神仙。很多尝试的人都被激流冲走无功而返,但还是有一个人过去了,成功了。别人问他成功的办法,他说很简单,你只要背起那块巨石稳住身体就能过去了。问题是,很多人都视巨石为负担,而非成功的机会。</p>
<p>  责任是一样的道理。为自己负起责任!</p>
<p>  7:“大家都说……”</p>
<p>  “大家都说指标高”,“大家都说奖金低”,“大家都说生意难做”,“大家都说……”。</p>
<p>  有这种口头禅的人是在拉大旗作虎皮,是“自觉地”站在大多数一边,为了让自己的立场显得更正义更有力,其实是一种形式的虚弱。不要这样,你不代表民意。</p>
<p>  对这样的话,只要弄清楚两点:(1)谁?多少人?(2)你有什么主张?</p>
<p>  真正的领导不会在乎表象,而是更深入地发掘真相;真正的领导往往不属于大多数,他做出的决定会在某种程度上不受欢迎。但是,时间会证明其正确。</p>
<p>  8:“我……”</p>
<p>  “我说话很直”,“我为人很低调”,“我很简单的”,“我从来就不是那种使坏的人”,“我讨厌搞人际关系、办公室政治”。</p>
<p>  直来直去当然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低调不张扬也的确彰显务实的作风;简单明快突出了效率;不使坏不为恶,清清白白、坦坦荡荡当然是我们喜见乐从的个性。</p>
<p>  但凡事如果这么明显也就不必言说,正是因为这些素质难求,才要处处表白自己。经常这么说,时间长了,如果连自己都相信拥有那些其实尚未具备的东西,就会显得很滑稽。</p>
<p>  想要真正具备这些素质,我没有什么办法。但是我知道,这些素质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个人的唯一方式。比如说话直的人,除了直截了当如果没有别的选择,那可 能就不是直,而是粗鲁是僵化是笨拙;同样,不能高调的人,也谈不上什么低调,除了低调你还能如何?没有高调的本事,低调只是无奈的选择,也可能是懦弱的外 衣。</p>
<p>  没有任何“简单”不是从复杂来的,你要先学会复杂才配谈简单。一个简单的感冒诊断,可能已经经过了很复杂的思考过程,排除了10数种其他可能性的结果。</p>
<p>  人人都喜欢好人,但是讨人喜欢未必为你赢来尊重和合作。所以,你是否拥有破坏力是一回事,使不使用破坏力又是另一回事。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办公室政治,你参不参与办公室政治是一回事,你会不会在政治斗争中成为牺牲品又是另一回事。</p>
<p>  你可以选择不喝酒,不等于你可以没有酒量。</p>
<p>9:“没人告诉我……”</p>
<p>  “没人告诉我今天有会议”,“没人告诉我要做这个”,“没人告诉我这个不能用”……</p>
<p>  听话听音,聆听就要听说话人的情绪、假设和出发点。从这个句型当中,我们听到什么?虽然可以视情况而定,但不妨在这里演绎一下,权当练习。</p>
<p>  情绪:有点生气,也可能是委屈或无奈,总之“不怪我”。</p>
<p>  假设:人家不告诉我,就等于我可以不知道;别人做错了,就等于我做对了。</p>
<p>  出发点:即使不能说我是对的,起码不能说我是错的吧?我因为不知道而错过什么是可以理解,值得同情和原谅的。</p>
<p>  那么,是你要成功,还是要求别人成功?</p>
<p>  10:“拿多少钱,干多少事……”</p>
<p>  这是鸡和蛋的问题,也是意愿的问题,但是根子上还是要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的问题。是当真要,还是只是说说?</p>
<p>  这反映一种信念,这个信念是经理人产生“内疚”的根 源。有这样信念的经理人要求下属的时候,因为下属的工资低于所谓“行业标准”而感到内疚,以至于不愿意提高要求;反过来,有这样信念的下属面对领导“没完 没了”的高要求,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么多要求!我才拿你多少钱?”</p>
<p>  你委屈!可总得想个解决办法吧,总不能让自己继续委屈下去,所以:(1)和领导谈谈自己的“价格”;(2)换个工作环境;(3)一切照旧,过一天是一天。?</p>
<p>  建议选择(1),即要求增加收入——如果你确信自己的 价值更高。如果你觉得被拒的可能性大,更多的可能是因为他认为你没有更高的价值,也可能你自己也这么认为,那么,首先提高自己在自己心目中的价值,证明 “我值”,其次让其他人也觉得你值。这样,就会导致两种结果:(1)你的“价格”如你所愿涨上去了;(2)现在的领导没有提高你的“价格”,可是市场上有 人出价更高,有更“识货”的人为你出更高的价钱,于是你可以选择“换个工作环境”,让出低价的人去“后悔”。</p>
<p>如果暂时还做不到让自己或其他人觉得“你值”,恐怕最要紧的还是继续干,但闭嘴。无论是哪种选择,都不要再让自己感觉委屈,也不要觉得内疚!</p>
<p>  努力工作,不会吃亏!价值提高了,价格还会远吗?爱他,就提高要求,没有内疚!</p>
<p>  11:“客户说……”</p>
<p>  客户会说很多话,比如,他会叫你慢慢来不要急;他会点评你的产品特点和不足;他也会诚恳地建议你降价……</p>
<p>  问题是你将怎么处理这些意见呢?很多人是拿着这些意见直接了当地与自己的领导沟通,看领导怎么驳得动——这可是客户说的,毕竟客户至上吧?!</p>
<p>  但是,首先你自己同意这些意见吗?如果你同意,那没有什么说的——你改变不了什么,当然也销售不了什么;如果你不同意,那说明客户“说的”不是真相,或者不是你希望和客户分享的真相,如果是这样,你就有了主张——去改变客户的看法。</p>
<p>  真正的问题是,你到底有没有确定的主张?到底有没有需要和客户分享的真相?到底这个真相对客户重要还是不重要?</p><br/>

afei128 发表于 2011-1-19 22:07:18

严重同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工作中最好避免的11种不当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