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隆 发表于 2003-4-5 20:24:00

案例72:走还是留

[说明]:

  本案例选自《创业家》杂志2002年第9期,作者良木。


[案例]:

  当总经理的能力增长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时,作为股东与中层管理者,既无力改变总经理的思维,又无法面对企业日益恶化的内部管理问题,遭遇痛苦但仍须抉择——

  作为初创的中小企业,企业的“领头羊”――总经理的领导能力很容易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大同小异,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其实这句话对企业这个大家庭,又何尝不适用呢?综观那些成功企业,大都应了天时、地利、人和。当然,有些企业也“成功”了,虽然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甚至是很重要的方面有欠缺,它可以继续向前走是因为当前正面的因素还大于负面的因素,而它其实可以走得更快、更远。

  2000年1月,SHH三得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成立。公司由四位股东共同投资,其中李风云拥有70%的股权,出任公司总经理。另外三位股东各占10%的股权,分别出任各部门经理,贾申便是其中之一。创业之初,可谓一帆风顺,真正地应了天时、地利、人和:

  一、环保产业,政府支持。

  二、四位股东在业内口碑极好,客户认人不认厂,在建厂之前,就有客户承诺两个订单,同意建厂生产后签订合同。这两个项目利润在100%以上。

  三、企业在建厂之初,汇集一批行业精英。四位股东均在业内打拼多年,分别在市场、技术、生产、工程等部门拥有丰富经验,满怀创业激情且拥有一定股份,大家干劲十足。

  贾申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信心,他太熟悉这个行业了,新兴产业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必然有一段高利润期,三得公司正是在这一时期切入市场。贾申几乎放弃了所有私人生活时间,完全地融入了这个士气高昂的创业团队中。

  总之,有市场、有资金、有全身心投入的员工,三得公司很快成了行业明星,并创造了许多行业“奇迹”。公司成立后,订单不断,各部门加班加点,不到一年时间内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但是,正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任何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都不可避免地滋生各种阻碍企业前行的问题与困惑。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每一个企业领导者必须面对并予以解决的。SHH三得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在成立一周年后,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组织结构、领导沟通、股东权益等方面的矛盾日益激化。

  作为初创的中小企业,企业的“领头羊”――总经理的领导能力很容易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李风云拥有公司70%的股权,对于企业的发展自然是不遗余力,其极强的市场营销能力为公司签下了一个又一个订单,使得公司的生产线从建厂开始生产以来,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转。但在这种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下,李风云的言行与领导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三得公司的发展。企业仍然在向前走,但李风云带来的许多负面因素,使企业的前路变得危险了。而他自己并不知道,大多时候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三得公司放慢了发展的脚步?

  人员管理

  在所有的负面因素中,没有一个比员工的工作态度更重要。但许多人忽视这点,他们认为老总的工作主要是应付资金、市场等大事情。在贾申看来,管理的全部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有任何成就。

  使人们满意地共事是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一个企业里,只有人才能操作机器、生产产品和处理各种事务。处理好员工的工作态度问题说起来不难,但要想做得好就要付出,有许多老总可以向员工真心付出,去关心他们,把员工利益与感受摆在第一位考虑。李风云的一些做法却导致员工的工作态度变得消极。

  口不择言。一日开会,李风云放言,“……三条腿的驴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最不缺的就是人……你们都可以走,公司不养闲人……”。李风云说这话时可谓豪气万丈,可他不知道这对别人有多少伤害。第二天,两位员工不辞而别,有些工作记录也带走了,给公司造成了一定损失。他们的走,只是因为要出一口气。正是这种态度影响下,公司的人员流动很大,尤其是基层员工。这就造成普遍的员工素质低下,工作协调性差,没有必要的浪费、设备损坏、质量难以控制等现象一直无法改观。员工需要工资,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需要尊重。有些老总认为工资在同行业不低,员工就该满足了,他忘了人需要的不仅是工资。

  缺乏诚信。技术部招了一位员工,有经验,有能力,真正的一员大将,人人都觉得不错。一日他提出辞呈,贾申想挽留,但他说李风云答应的工资未兑现,他觉得公司没有诚信,不值得长期呆下去。是的,许多人都自以为聪明,从各环节调整工资,明升暗降,或是干脆不兑现承诺。

  用人惟亲。公司各部门都有李风云的亲信,甚至就是亲戚,不时地向总经理“汇报工作”。没能力又拿高工资,仅仅是“得宠”的几个人就足以让人寒心了。对人的不信任,很影响士气,工作态度也随之低落。
罚重于奖。公司内处罚满天飞,动不动就罚款,却不见奖励。这样的处罚大多是李风云以口头的、随机的形式发布的。处罚能解决问题吗?可能会,但在三得公司却使大家更加不愿承担责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干不出错,多干多出错。相互推诿成为大小会议的主题。

  不能容错。公司中层的领导经常更换。因为李风云对人的要求是:不能出错。工作中其实怎会不出错,如果没有一种良好的用人态度和客观的考评体系,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层领导者。

  总之,三得公司员工的工作态度较成立时有了很大变化,且在相关同事间造成很多消极影响。其实如果一个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很好,渐渐形成一种企业文化,一种共同价值观,在共同价值观的指引下,其它的负面因素就显得小得多了。企业虽可能有起有落,但基础不会动摇。

  组织结构

  一个好的公司结构应该力求简化,能精简的部门就要精简,能精简的人员也要精简,但反之,真正需要的岗位也要合理配置人员。

  三得公司首先是部门设置过多,人员配置不合理,忙的那几个人总是在忙,闲的人总是闲着,不仅影响忙来忙去的人的心态,也增加了公司的开支,但设置这些部门和人员的人——李风云却似乎看不见,抑或有意如此。

  其次,一些真正需要的岗位配置却一直不到位,因为李风云认为那些位置不重要。比如现场质量控制人员,迟迟不能到位,好的产品需要全过程控制,调校设备参数、基准,改动加工工艺等等。还有一些重要岗位虽然配置了人员,但人员素质太低,完成不了相关工作。

  再有就是机构重叠。李风云也意识到三得公司在内部管理上有问题,聘请了两位副总和一位总经理助理,但缺乏明确职责分工,只能说协助总经理工作。好的结构应该职责分明,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每位员工必须有一个上司,而且只能有一个上司,如果一个员工有两个以上的上司,不同的上司可能做出相互矛盾的指示,使接受指示的人无所适从。三得公司似乎就只有一个上司——总经理,他经常越过部门经理安排工作;又似乎有很多上司,副总、总助就像救火队员,公司哪里着火,他们就扑向哪里。其实,他们的灭火本领也不高明,往往搞得火更大。各部门的经理很苦恼,部门经理的权威性受到严重影响。

  权力机制

  高度集权对于领军人物的个人能力要求极高,过度集权容易造成决策的不科学,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隐藏着极大风险。

  小的企业可以是总经理高度集权制,但还应该与其它分权制相配合。三得公司集权制过了头,以致于部门经理形同虚设,最后所有的人都不再说话,只听总经理的号令。公司以前发生的很多错误都是总经理直接下达命令的,下面的人明明知道是错的,但还是装模作样地去做,结果可想而知。李风云也累得很,下面的每个细节都要管,当然累。他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一次开会他竟然说:“你们不要再提意见了,你们还不行,需要锻炼,以后就听我的,我让你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还有一件趣事,至少在贾申看来是一件趣事。在公司成立不久后,工作中出现很多混乱。李风云认为靠制度就能解决问题,于是整个公司当天加班至晚上12点,制定、发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许多人都明白这样的制度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因为没有执行的条件,因为结构与体制是乱的。就像三十年前的中国,如果搬来市场经济制度,怎么能马上就执行下去?硬件还没有,装什么软件?

  高度集权对于领军人物的个人能力要求极高,过度集权容易造成决策的不科学,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隐藏着极大风险。

  股权疑云

  三得公司创立之初,李风云拥有70%的股权,其余三位股东每人拥有10%的股权。李风云出色的市场营销能力很快赢得了其他三位股东的信任,加上拥有绝对控股权,很快就控制了全局,把公司财务牢牢地抓在手里。公司成立两年来,从未分红,股东权益增长甚微。2002年5月,三得公司增资扩股,仅李风云一人注资,股权增至82%。其余三位股东自从公司创立以来,未能从股权中获取多少利润或增值,对于增资怀有疑虑,同时,对于李风云的增资款来源亦有着深深的怀疑。既不能从股权中获得收益,又对李风云本人产生了疑虑,渐渐的,大家已经没有了公司初创时的激情。



[讨论]:

  贾申为公司的发展倾注了极大心血,作为股东之一,当年放弃了高薪工作,与现任总经理及其他股东共同创业。如今,在公司持续盈利的背景下,总经理一言堂的状况,导致公司内部管理极为恶化,严重威胁着企业的持续发展。贾申做过一些努力,也和总经理有过商讨与碰撞,但毫无结果。贾申深感痛苦,走?几年来一直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小孩一样来养育,说要离开,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留?没有能力改变公司现状,留下来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公司江河日下,同样也是心有不甘。贾申不知该何去何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案例72:走还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