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网络中的企业文化
近年来网络文学很火热,出现了一大批网络写手,以其卓异的才思影响了一大批读者,也深深地影响了企业内的员工。企业文化也是近年来热炒的一个现象,也出现一大批的专家高手,在如何建设企业文化上各自建言献策,着实忽悠了企业的老板一把。笔者现在将这个看似截然不同的现象放在一块进行分析,希望对于企业管理有所启示。<br/><p> 现在出现了一些网络语言,十分诙谐有趣,现在笔者举两个例子:“猪哥”和“死蚂蚁”,其实如果有看过网络小说的话,这两个名词代表什么意思其实并不难猜。 “猪哥”意指诸葛亮,这个名称有诙谐、赞扬和崇拜之意,而“死蚂蚁”则意指司马懿,这个名称有诙谐、厌恶和鄙视之意。这就是现在网络文学的有趣之处,凭借网络这个低成本的广阔平台,许多草根作家们可以天马行空地显示着自己的才情,出现了一大批深受读者喜爱的网络小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网络文学网站去搜索。</p>
<p> 相比较之下是目前的企业文化建设,干巴巴地说教,总是老生常谈,大不了就是要弘扬主旋律,那些板报和厂刊的编辑似乎也没有什么文采,将板报和厂刊弄得像催眠药一般,昏昏欲睡,单价不菲的厂报拿到手以后扔又不是,只好束之高阁,仿似庙堂烟熏火燎的菩萨,只得虔诚地供奉。偶尔有几篇幽默诙谐的员工来稿也被一本正经的编辑们打了回去,因为不够阳春白雪,殊不知员工大多也只是下里巴人,于是将厂刊搞得像贵族产品,严重脱离了员工日常的文化生活,却一个劲地埋怨员工不配合,员工没有文化。看来现场文化与办公室文化相去甚远,办公室文化有脱离“人民大众”的嫌疑,或许“流汗”和“低俗”的文学入不了那些能够闲情逸致的人员的法眼,而娇气的文学也难以适应广大普工的胃口,因为有些食品太过油腻,有可能让这些粗人吃坏肚子,然后逸致者埋怨这些人不懂得风雅二字。</p>
<p> 这其实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现象,公司努力的宣传报道,员工就是不买账,是投入不够吗?板报、厂刊、活动都有了,为什么员工依然如故?是不是在推行价值观的时候有些一厢情愿,是不是有些闭门造车?企业文化固然是公司和业主们提倡的价值观,但是怎么将这种价值观转化为为广大员工所认可的价值观就需要认真思索一番了。不过贵族产品这种奢侈品还是少一些吧,平民百姓还是离这种高消费很远的,而平民百姓也只能配得上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也只懂得那些粗鄙的文字,不懂什么是风情,不懂什么是哲理,更不懂什么是文化!</p>
<p> 编辑们的学历水平都过得去,当然不是“泥腿子”们可以比的,一杯浓香的咖啡,一两句闲适的玩笑,真是写意的人生。而相比较之下,不绝于耳的机器轰鸣,连珠炮式的国骂,员工们似乎生活在悲惨的世界。好像是两种人生,两种世界?不错,劳动的差别带来了思维意识的差别,同样是打工者,却从此有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世界,社会地位的差别带来了人格上的差别,意识层次的差别,甚至带来了道德水平的差别。来自办公室的优越感,不懂得机器声中的烦恼,来自办公室的闲情逸致,不懂得来自拥挤不堪中的喜怒哀乐。而喜爱文学名著、逸致小说的编辑们,也不懂得那些极其弱智、粗鄙不堪的网络文学。高雅的与粗鄙的,艺术的和粗犷的,含蓄的和直白的,两种人有不同的概念,也有了不同的倾诉方式。</p>
<p> 于是企业文化也只是圈子文化,我的地盘我做主,占了一个小小的山头,也多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自傲。高雅需要面对的是一大群粗鄙,高尚周围是一大堆的粗疏,于是在粗鄙中旁若无人的走开,身后留下了一串串肆无忌惮的戏谑声。可以抱怨说没有人配合,没有人捧场吗?精英们已经选择了活动的范围和圈子,已经选择了去排斥那些不一样的人和事,精英们喜欢严肃、正统的高雅文学,对那些不羁、无趣的低俗文学翻着白眼,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感触;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喜好;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思路。</p>
<p> 到底是谁的企业文化?在不同的圈子中,在不同的爱好中,在不同的地位中,企业文化也被做了分割,不管是不是初衷,但是却难以包容那些隔绝的人生和那些网络的人生。</p><br/>
<p> 沐易于2009年10月29日 汕头某公司</p>
<p>相关链接:</p>
<p><a title="[原创]Hr,实战博弈之文化篇" href="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43394-1.html" target="_blank"><font style="FONT-SIZE: 15px">[原创]Hr,实战博弈之文化篇</font></a> </p>
<p> </p>
<p>该贴来自群组:<a href="http://bbs.21manager.com/GroupIndex-866-1.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red"><b>栖息谷公益智库</b></font></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7 13:43:30编辑过] 库存8个月,清仓大甩卖。个人认为企业在做企业文化的时候,或许需要了解一下网络的力量和网络的潮流,不要总是将脑袋扎在格子里,或许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更具有生命力。 <p><font size="3">确实,互联网炒红了一批人。例如凤姐的网络炒作人雇佣了上万名的网络水军,到网上发贴去炒作凤姐,直至凤姐的俗名红遍互联网。想想也是,上万名网络水军的水贴量,确实足以影响到网民们的眼球、影响到少数年轻人的价值取向。正如德国纳粹的一句名言:“谎话重复千遍,就是真理”,亦如中国“三人成虎”的成语。衡量网络炒手及格的一个标准,就是传统媒体的跟进。</font></p>
<p><font size="3"> </font></p>
<p><font size="3">看了沐易兄的文章,俺不由想到了一句话:“论坛,三教九流之校场;管理,七十二行之中心”。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虽然不是很在理的。</font></p>
<p><font size="3"> </font></p>
<p><font size="3">做企业文化的宣传,本来就应该雅俗共赏,尽量的通俗化、大众化,<font face="Verdana">使之具有“演绎、归纳、推理、论证”的理性特征,“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的科学特征,以“贴近读者群众、贴近企业经营、贴近人民生活”为编辑原则,说人们想说的话,讲人们能懂的话,编人们想看的文章,联系人们身边的事例,反映人们的切身感受,运用人们熟悉的语言,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企业的文化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font>君不见毛主席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宣传,也是如此吗?</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4 22:16:04编辑过]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会飞的猫</i>在2010-6-24 21:32:56的发言:</b><br/>
<p><font size="3">确实,互联网炒红了一批人。例如凤姐的网络炒作人雇佣了上万名的网络水军,到网上发贴去炒作凤姐,直至凤姐的俗名红遍互联网。想想也是,上万名网络水军的水贴量,确实足以影响到网民们的眼球、影响到少数年轻人的价值取向。正如德国纳粹的一句名言:“谎话重复千遍,就是真理”,亦如中国“三人成虎”的成语。衡量网络炒手及格的一个标准,就是传统媒体的跟进。</font></p>
<p><font size="3"> </font></p>
<p><font size="3">看了沐易兄的文章,俺不由想到了一句话:“论坛,三教九流之校场;管理,七十二行之中心”。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虽然不是很在理的。</font></p>
<p><font size="3"> </font></p>
<p><font size="3">做企业文化的宣传,本来就应该雅俗共赏,尽量的通俗化、大众化,<font face="Verdana">使之具有“演绎、归纳、推理、论证”的理性特征,“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的科学特征,以“贴近读者群众、贴近企业经营、贴近人民生活”为编辑原则,说人们想说的话,讲人们能懂的话,编人们想看的文章,联系人们身边的事例,反映人们的切身感受,运用人们熟悉的语言,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企业的文化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font>君不见毛主席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宣传,也是如此吗?</font></p><br/></div>
<p>我记得很久以前看新闻联播的时候,里面总是强调群众喜闻乐见,首先明白宣传的对象是谁,,具有哪些特征,然后再采取相应合适的宣传形式和手法,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样在做企业文化的时候,同样需要遵照这个工作思路来做,明白受众是哪些人,这些人具有哪些时代特征和心理特征,这些人的需求结构又是哪些,等等等等,这些问题全部回答完毕以后,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以后,才能进行实际工作。
<p>结合我的经验(直接或间接的),很多企业在做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总是不小心弄成了一个烧钱游戏,有点像高射炮打蚊子,还真有点不着调。很多人总是拿一些国家政策开涮,孰不知其中的道理何在。比如说前几年所倡导的“大部制”改革,一些企业又从中学习到哪些东西,也不要说一说就算了,只过一把嘴瘾。管理本来就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过程,熟视无睹可不是什么好兆头。</p> <p>若在新闻报道中引入网络言词,我想会产生两个问题:真确性和还是有很多的人更是看不懂 听不明,甚至产生岐义或曲解.官方文章应该严谨些好.</p>
<p>企业文化有多种.如楼主的"不绝于耳的机器轰鸣,连珠炮式的国骂,员工们似乎生活在悲惨的世界。"是其中之一.</p>
<p>如果企业不讲信义 不肖言行一致,不求有功 只求效益.那么,编辑们就会本着"受人钱财,替人画饼"的义务,做骗鬼的秀.</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偷着happy</i>在2010-6-26 21:37:33的发言:</b><br/>
<p>若在新闻报道中引入网络言词,我想会产生两个问题:真确性和还是有很多的人更是看不懂 听不明,甚至产生岐义或曲解.官方文章应该严谨些好.</p>
<p>企业文化有多种.如楼主的"不绝于耳的机器轰鸣,连珠炮式的国骂,员工们似乎生活在悲惨的世界。"是其中之一.</p>
<p>如果企业不讲信义 不肖言行一致,不求有功 只求效益.那么,编辑们就会本着"受人钱财,替人画饼"的义务,做骗鬼的秀.</p></div>
<p>网络文学不同于网络言辞,一些网络词汇如果不懂行,那么就如同看天数一般。不过我的意思还是关注一下网络新文化,关注网络潮流,更关注一下目前大众的语言。
<p>文化意思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接受的心理习惯和认知价值,到底如何达到这些,不在于宣传,而在于行动。所谓“两层皮”扒了一层,还有一层,道德也有阶级性和层次性,何况文化?这是永远难以解决的难题,只是程度严重与否罢了。</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liverwolf</i>在2010-6-27 8:56:46的发言:</b><br/><br/>
<p>网络文学不同于网络言辞,一些网络词汇如果不懂行,那么就如同看天数一般。不过我的意思还是关注一下网络新文化,关注网络潮流,更关注一下目前大众的语言。<br/>
<p>文化意思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接受的心理习惯和认知价值,到底如何达到这些,不在于宣传,而在于行动。所谓“两层皮”扒了一层,还有一层,道德也有阶级性和层次性,何况文化?这是永远难以解决的难题,只是程度严重与否罢了。</p></div>
<p>在虚拟世界形成的习惯和价值观,被带到现实世界里,怕会有麻烦啊,所谓"三人成虎"、"蝴蝶效应",不能不担心哩.
<p>道德也分阶级?能举个例解释下吗?谢谢.
<p>在传统文化被"打"得可以时,在物质高于一切的世道里,出现了80前和80后两套道德价值观,谁都有理.唉,乱呢!
<p>我想,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得到肯定前,需要从"尊重"做起:"国骂"不再有,损人利己的事少做.
<p>当雇主或主管骂他的员工是"垃圾"时,请想想:你聘用这些"垃圾"为你工作,那么你是垃圾王---垃圾中的垃圾?最难明白的是,办企业,做生意是为了赚钱,员工工作也是为了赚钱.既目标一致,两者的关系应该属于同志了,但为什么会出现矛盾?
<p>若办企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单是赚钱),先修身吧.很难想像:当本能不被约束时,怎样建立另一套的企业文化?</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偷着happy</i>在2010-6-28 16:51:48的发言:</b><br/>
<p><br/>
<p>道德也分阶级?能举个例解释下吗?谢谢.<br/>
<p><br/>
<p>若办企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单是赚钱),先修身吧.很难想像:当本能不被约束时,怎样建立另一套的企业文化?</p></div>
<p>客气了,我将你的两句话分别摘出来,其实你已经有自己的解释。修身其实就是修德,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主要是指个人修养,自然包括道德。
<p>至于说道德的阶级性,经济学家梁小民在《写给企业家的经济学》中说:企业家有些不要脸。或许有些偏激,但是可能有多种解释。另外马克思也曾经说过资本逐利的本质,10%的利润如何,20%的利润如何等等,固然是在说资本逐利的本性,其实也说了掌握资本的人的本性。其他不再讲明,相信别有体会。</p> <a href="http://www.anyuc.com">哈哈</a> 分析得很透彻~~ 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