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br/>
<p> <font size="3">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br/></font>
<p><font size="3"> <br/></font>
<p><font size="3"> 在一些企业有这种现象,新员工进入公司之后,却不知怎样工作、工作流程也不知是咋样的,感觉内部是乱糟糟的,各行其事、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状是员工还是公司造成的管理责任呢?为什么公司就不能明确每个部门统一规范的工作流程、操作标准呢?为什么<font face="Verdana">一个领导上台,是一套工作方法。领导走了,新领导上台,又是另一套办法。到底谁的办法才是自己部门合理高效的工作流程与操作标准呢?为什么部门领导不能将这些公开透明化的固定下来呢?是谁导致员工的无所适从?是谁导致企业的科学标准模板化管理缺乏历史积累呢?难道一个企业各部门的运作,没有行之有效、达到目标的固定方法吗?</font></font></p>
<p><font size="3"> </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每个人的思想心态、能力经验都不一样,对于工作流程、操作标准的看法与做事方式也各不相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我们需要的是将各部门各人的工作方法、工作流程统一规范之,在部门公开化规范化的执行。每个人写出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流程,然后上下级多多沟通与确定,制定出各部门合理高效的工作流程、操作标准模板,大家都按照这套工作流程、操作标准去做。一个新员工,看懂模板,会按模板来做,就已经国际化、职业化,现在的文化程度,三个月就掌握了。而这个模板是前人经过不断探索、验证才总结出来的,你不必再去摸索。当然,企业在这方面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有不足偏颇的地方,这也需要与时俱进、修正补充,需要历史积累的。</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font size="3"> </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要说人的行为规范,没有比国家法律更庞大、更全面严谨的了。法律是一国人民诸多行为规范的起码要求,它也能不断优化固定下来。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操作标准,也只是紧紧围绕着企业的经营,为何不能优化固定下来?</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1 9:58:58编辑过] 最近跟我一个在汽车行业做采购的朋友交流我写的“白话TOC之采购问题”。我看楼主负责得还是很全面的,不如也趁此机会帮我把把关,看这个“白话TOC”对实际有哪些帮助?如果有帮助的话,不妨考虑一下如何用到自己的企业当中? 谢谢十二楼的朋友!你的文章在哪里呢,能告诉我地址吗? 就在这里呀,在修炼成长版上。可以搜一下“白话TOC”。 <p>下面这篇文章也许对你有帮助。</p>
<p> </p>
<p> </p>
<h3>戒嗔的洗发水</h3>
<p align="left">那天智缘师父在讲故事的时候,忽然有事,便让戒嗔临时替他讲了一则故事。</p>
<p align="left">因为是第一次讲故事,虽然讲得不好,可是施主还是挺支持戒嗔的。</p>
<p align="left">有位女施主说,要送戒嗔一个礼物,作为戒嗔讲故事的奖品,戒嗔急忙推辞说不要,可是女施主已经走了。</p>
<p align="left">第二天一早,女施主来到寺里,手中拎着一个小纸袋,她交到戒嗔手中,说是送给戒嗔的礼物。戒嗔打开纸袋,里面有个精美的小盒子,几位师兄弟都很好奇,便让戒嗔打开看看是什么礼物。</p>
<p align="left">谁知道女施主阻止住戒嗔,让戒嗔到晚上才能打开,戒嗔笑着答应了。</p>
<p align="left">女施主笑眯眯地向我们告辞,我觉得她笑得有点诡异。</p>
<p align="left">到了夜晚,整整控制了一天的好奇心的师兄弟们集中在我的小屋子里,等待我打开礼品。撕开严密的包装,打开小盒子,大家哑然失笑,里面居然放着一瓶洗发水。</p>
<p align="left">想到施主的笑容,原来施主在拿戒嗔开玩笑,这个礼物虽然不能说不好,不过对我们太不实用了。</p>
<p align="left">几个师兄弟笑着散开了。戒嗔打开洗发液的瓶盖,有种淡淡的香味飘荡,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智恒师父的手中多逃几次,让头发长长点,早日争取用上洗发水。</p>
<p align="left">把洗发水放在水池附近的地方,便暂时没有管它了。</p>
<p align="left">有天早晨起床,看到洗发水的瓶子倒下了,有些洗发液还留了出来,伸手把瓶子扶正,也没有在意。</p>
<p align="left">早饭的时候和戒傲聊天,发现戒傲身上有点香,细细一闻,居然是洗发水的香味,并不戳穿他,只是心里好笑,原来戒傲虽然笑话戒嗔得到的礼物,然而他们自己却偷偷地使用了。</p>
<p align="left">碰见小师弟戒尘,他的身上居然也有这种香味,心中有些疑虑,难道小师弟戒尘,也偷着用了洗发水?平时帮他洗头,他都苦恼得很,泡沫一多,就居然自己主动洗了?</p>
<p align="left">坐在佛堂中念经,鼻子中淡淡的香味又传来,环顾四周,不知道来自哪里。身旁的一位师兄忽然偷偷拍我一下,他说,戒嗔,你今天身上为什么这么香?</p>
<p align="left">戒嗔惊异,在身上找寻,抬起衣袖,发现袖子的拐角上沾了一块洗发液,因为是扶瓶子的时候擦上的。原来上午经常闻到的香味并不是来自别人,而是来自戒嗔自己身上。</p>
<p align="left">似乎每个人都习惯把任何不好的事情,先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其实若从自己身上找起,反而更容易找到。</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