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巨老师“白领泰勒制”思想体系与操作办法的探讨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N年前,飞猫听过巨建国老师的“战略规划领跑的业绩考核体系”课程,受益非浅,愿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三人行,必有我师也。<br/> 因为快过年了,我们大家事务较忙,探讨起来有些不是很方便。所以,这次探讨,将是一场时间较长的深入探讨,将于过年后在公益智库小组内部再充分展开。如果内部讨论得好,我们再进一步在栖息谷论坛上,公开性与家人共同探讨科学管理之道。</font></p><p><font face="Verdana"><font size="3"> 我们大家都知道,科学管理是从泰勒开始的。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他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泰勒(1856―1915,曾译为泰罗)是美国的一位工程师,被荣称为“科学管理之父”。这是一个在死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产生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与工会水火不容,被迫在国会上作证的人;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font></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 size="3"> 有关泰勒制的文章,飞猫曾搞了一个专题贴:</font><a href="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39693-1.html"><font size="3">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39693-1.html</font></a></font></p>
<p><font size="3"></font> </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巨建国老师自称他的这套东东是“白领泰勒制”,想必大家也是心有疑问,这个巨老师凭什么如此自我标榜,是与“蓝领泰勒制”比肩的“白领泰勒制”?孰真孰假?孰优孰劣?</font></p>
<p><font size="3"></font> </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font></p>
<p><font size="3"></font> </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俺希望各成员都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交流,共同进步。无论你持什么观点,无论是正方、反方、中间立场,你都可以在群内,就这个话题,针对任何人的观点可以无拘无束的畅所欲言,也不必顾忌自己的思想认识低高与否,不必顾忌自己的想法是否有些异想天开,都是可以说的。努力学习智库的精神:它是一个“思想工厂”,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坚定追求、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头脑风暴中心”,一个敢于挑战、蔑视和超越一切现有智慧、权威的“战略思想中心”。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font></p>
<p> </p>
<p>该贴来自群组:<a href="http://bbs.21manager.com/GroupIndex-866-1.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red"><b>栖息谷公益智库</b></font></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7 18:02:57编辑过] <p align="left"><font face="Verdana" size="3">摘选自《知识成果生产力度量衡》一书:</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Verdana" size="6"><strong></strong></font>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Verdana" size="6"><strong>后 记</strong></font></p>
<p><font size="3"></font> </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我一直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从事绩效管理工作,仅仅是从实践层面上碰到什么问题就从理论上研究什么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自从调到集团公司负责企划部的工作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井底之蛙”;才发现北京的平台有多大;才发现与国家部委打交道的机会有多少:才发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越来越被重视;才发现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简单地说,正是这些部委不断地对我的研究感兴趣,不断地给我出题目,不断地让我思考、讲课、参与政策制定,才引起我理论研究的兴趣和潜力,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动力所在。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难度不是写作本身,而是如何将建立起来的这些新工具让“实践”去检验。<br/> 我不放过任何一次实践的机会,尽管没有任何报酬,但只要有应用的机会,我几乎搭上去所有的业余时间。所以说这些部委、企业、院所从应用层面上的关心、支持和提供平台试点,是这本书诞生的最大的“助产剂”,也是这本书诞生的重要里程碑,请允许我以“大事记”的方式致谢:<br/> 感谢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吕新奎总经理的支持。将我从西安调到北京,给我一个做事的平台。为了在集团公司强力推进“战略规划领跑的业绩考核体系”,吕总在集团公司的大会上讲:“谁反对巨建国(笔名:巨澜),谁就是反对我;你们骂巨建国越多,我给他发的奖金越多;这套办法刚开始肯定会有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容忍。”尽管这三句话将我“架在火炉上烤”,但我非常感激为我提供一个能够操作下去的环境。<br/> 感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王志刚总经理的支持。对我的最大支持就是充分信任我、要求在干的同时提炼点理论,并给我提供试点和应用的机会。没有这种实践,这种理论体系出不来,国家标准就更不可能出来。<br/> 感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邹乃睿副总经理的支持。对我的最大支待就是给我提供各种现实中的难题让我独立研究,给我压担子,同时给我提供各种宝贵资源:没有这种保障、这本书是出不来的。<br/> 感谢国务院国资委李荣融主任的支持。对我的最大支持就是来我集团公司视察工作,在给集团公司领导讲话时,特别对我的研究成果给予关注:“老巨,你要将战略规划领跑的业绩考核体系再继续做扎实,形成一套国产的东西”。这句话对我的鼓励很大。<br/> 感谢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业绩考核局李寿生局长的支持。2003年国资委刚刚成立,李局长来集团公司调研时,我对他说:“根本不存在考核不了的企业!假若存在,那就是出资人不作为造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出资人“傻”到没有办法考核经营管理者:只要顸层设计合理,细节上设计到位,就可以避免陷入“讨价还价”的怪圈”。也就是这几句话,使我的研究成果得到了重视:随后,请我给国资委业绩考核局全体人员作了一次培训,参加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起草工作,参加了《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辅导讲座》的编写工作,并给我出四张光盘讲座专辑。<br/> 感谢国务院国资委发展规划局王晓齐局长的支持。请我给国资委发展规划局做了二次培训,采纳我的建议并让我执笔起草《中央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大纲和编制模板(三案)》(现在已经正式下发执行)。让我承担国资委“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两个课题的课题组长,作为国资委聘请的战略规划专家审议中央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局专门致函我集团公司,对我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br/> 感谢原国防科工委于宗林副主任的支持。在一次座谈会上,于主任听完我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随后让国防科工委综合计划司上官炜星副司长与我联系,在为专家组讲了一课后,参与起草《军工集团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暂行办法》,并作为聘请专家参与评价。<br/> 感谢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管理组组长杨价佩的支持,将该“度量衡”研究成果作为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2006年第四期《建议》专题呈送国防科工委司局以上领导,使这项工作在应用上推进一步。<br/> 感谢国防科工委经调司刘冬奎司长的支持,让我担任国防科工委“军工院所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课题组组长,让我参加国防科工委军工“现代企业制度”研究课题组成员。<br/> 感谢国防科工委经调司张力副司长的支持,给我提供了一次实战操作的机会。请我讲课后,张力司长做了很详细的询问,并现场决定试点。随后紧急开会9次,将原来的试点改为全面执行。让我在2006年军品配套研制项目中全面采用这套度量衡作试验,在操作上迈进了一大步,积累了很重要的数据。特别是在九华山庄编制软件为500人讲解演练,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国防科工委经调司贺永华处长说,我们原来预计大家接受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是严格约束大家的工具,没有想到大家反映如此强烈。更重要的是普遍反映这套度量衡对于内部科研管理非常有用。<br/> 感谢国防科工委人教司屠森林司长的支持,让我专门汇报过两次,并参加过一次研讨会。提出让我根据这些新思路和新办法,对于设计师的素质和管理提出可以操作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屠司长让我研究提出如何评价这些国防高级人才的创造力。<br/> 感谢总装备部军兵种部航空局朱程副局长的支持。对于这套度量衡在重大装备项目研制中的应用给予特别关注,希望能从中得到“管理模式”创新的新思路和新方法。<br/> 感谢空军装备部科研订货部马军部长的支持,对于这套科研订货项目的管理办法和评价办法给予了建设性建议,希望能够对改善目前的项目管理办法有所帮助。<br/> 感谢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倪弘处长的支持。2006年12月23日,发改委价格司召开著作权收费标准的座谈会,会上倪弘处长听了关于“度量衡”的介绍,回去后同政策法规司主管报投标办法的同志取得联系,张治峰处长已经通知我参与制定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讨论。<br/> 感谢国家版权保护中心范继红主任,将我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著作权登记保护。登记号为:2006一A一05515和2006一A一06264。题目为:《科技成果评价建立国家统一度量衡》。<br/> 感谢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总编刘宏海的支持,给我做了一次题为《科技成果评价呼唤国家“统一度量衡”》的整版专访,得到了全社会对于这个“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的高度关注,从此促进了度量衡研究成果加速应用的进程。<br/> 感谢科学技术部徐冠华部长的支持。2006年6月15日,徐部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听取专题汇报。并给我提出来许多现实问题和困惑,希望能够得到解决。特别是徐冠华部长问我:“从哪里切入最好?”我回答:“从立项前切入最好,从你给他经费前切入最好”。徐部长当场要求政策法规司和计划司两个司局落实这项工作,与我讨论如何寻找突破口。徐部长的关注,为这个成果的应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br/> 感谢科学技术部程津培副部长的支持,让科技部发展计划司专门来函给予充分肯定(作为本书的附件)。2006年7月22日,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刘树梅处长专门召开一次会议。听我讲解一套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索实施的具体途径。<br/>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孙家广院士的支持。2007年1月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国家973计划首席专家,《科技进步法》起草领导小组副组长孙家广专门听取汇报,共同研讨了如何在法律中体现和如何用软件途径实现。<br/>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秘书长、计划局何鸣鸿局长的支持。2006年12月1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局长何鸣专门召集有关人员研讨半天,并希望在成果评审中应用。<br/> 感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工业与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研究所汤万金所长的支持,他从电话里和我交谈后,就发现这项研究成果的标准价值,从此进入国家标准编制的视野。<br/> 感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房庆副院长的支持,三次听取汇报并答辩,组织讨论和研究,已列为重大共性技术标准支撑研究课题。现在已经列为2007年国标编制计划,国标立项编号20068321一T一469,使该度量衡研究工作从“地下”转入“正规”。在国家标准层面上,接受我的意见,并由我起草一个管理类标准,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br/> 感谢国务院法制办张耀民副司长的支持,在2007年5月9日上午,专门约请我去国务院法制办去汇报。张耀民副司长说:“非常感谢您对我们这项工作的支持。《科学技术进步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次在网上征求修改意见,但您是提出修改意见最多的人。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有一些已经被我们采纳。您的有些意见比较理想化,暂时不能用,但代表了一个立法研究方向。希望我们以后在制定条例时多加强合作。”在国家立法层面上,接受我的意见(不管多少),这对我的研究成果都是一种认可和鼓励!<br/> 感谢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攻关处包献华处长,在2007年5月23日下午,专门听取了如何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的应用。并给我现在正在运行的规范和资料,希望将理论和现状结合提出一个可以试点的具体方案,找到比较好的切入点,再讨论一次,最好能够先在部分项目上做试验。这使我看到了应用的希望:<br/> 感谢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国防科技情报》主编王一然、副主编杜元清的支持,他们给提供了美国国防部大量的情报资料文献。<br/> 感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原705所所长)钱建平副总经理,感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二院二部郑焕敏主任,感谢中国航空一集团蓝天科技公司(原模拟器研究所)靳东升董事长,还有许多院所长在此恕不一一列举,他们都程度不同地在本单位这个平台上使用这些成果.同时也暴露出来大量的操作细节问题反馈给我,才使我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完善和细化。我非常钦佩这些院所长们的胸襟和胆量,能够允许我的研究成果进行试验,能够宽容出现的问题,能够坐下来商议改进的办法。在这些成果中,有他们贡献的大智慧!<br/> 感谢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国防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李贺春先生的大力支持,为该成果的研究提供人力、物力和试验平台。感谢吕鲁江副总经理和夏晓蔚研究员,将我建立的所有模型都能够用软件实现。<br/> 感谢许多同事和专家的支持。<br/> 通过“大事记”,我悟出来一个道理:我既没有地位,也没有名气,为什么我的建议能够被这么多的人重视和采纳?理由只有一个,我的建议可以在现行体制下“操作”!<br/> 这是一本书,但他更是一项研究成果。每一个小章节的构思,每一个表格,每一个模型,都是从事科研管理工作25年来工作经验的积累,也都不同程度地在局部工作中应用过,但是现在要将各种度量工具“联系”成为一个工具体系,将各种理论方法“综合”,成为一个理论体系,也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主要是要花费大量的业余时间(因为我的研究工作毕竞不是主业)。但愿这本书能够激荡读者的思维!通过读者的思维形成一个氛围!通过这个氛围加速国家应用的速度!<br/> 请读者原谅,有少量例子和语言存在重复,一是因为这些例子和语言太“经典”,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使用;二是为了保持论述题目意思表达的相对完整性;三是为了让这些经典例子和语言通过适当重复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br/> 这本书探讨的课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不乏表达欠妥之处,为了使这门学科逐渐长大,希望各位读者在原谅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帮助我和这本书共同进步。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font></p><font face="Verdana">
<p><font size="3"><br/></font> </p>
<p><font size="3"> 巨建国<br/> 2006年8月1日<br/></font></p></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7 16:14:26编辑过] <p>飞猫时间有限,只能断断续续的发贴与大家共同探讨。</p>
<p> </p>
<p><font face="Verdana">《知识成果生产力度量衡》</font></p>
<p><font face="Verdana">飞猫的网购地址: <a href="http://www.xinhuabookstore.com/product/741192/">http://www.xinhuabookstore.com/product/741192/</a> </font></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7 17:48:32编辑过] <P>真的需要买本书好好看一看,学习一下思想精髓,是否真的适用和有用。</P> <p>这本书几十元,便宜不贵,可以网购(不缺货的网站)。这样便于彼此交流沟通。</p> <P>此贴置顶一段时间来预热</P> 泰勒制对管理是进了一大步.但是,在企业管理"人性化"趋势下,管理层行"泰勒之实",讨论却不敢大张旗鼓.就象"连坐制"一样,历朝历代只要动乱,都会实施之.商君就如古之泰勒,大家都骂他,事急,却偏要用他的法子.呵.说了点题外话,无非是想说,泰勒制,是管理的一大进步. <font face="Verdana">
<p align="left"><font face="Verdana" size="3">摘选自《知识成果生产力度量衡》一书:</font></p></font>
<p><font face="Verdana"></font>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Verdana" size="5"><strong>附件一:科技部发展计划司的来信</strong></font></p>
<p><font size="3"></font> </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刘洪海同志:<br/> 来信收悉。程津培副部长对您转报巨建国同志关于“技术成果评价呼唤国家‘统一度量衡’”的报告十分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根据程部长的批示精神,我司会同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复信如下,并请转达巨建国同志。<br/> 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提高科技投入进行自主创新,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科技界的共识。在国家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当前“纳税人意识”普遍增强、政府公共支出需要追踪问效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如何对这些科研成果进行评价是科技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评价在国内外都是采用同行专家评议的方式。但同行专家评议主要依靠“论文”和“专利”指标,没有可参考的标准尺度,总体上较为模糊。前几年普遍采用了“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等术语,近年来又提出采用“论文、标准、专利、奖励”等获奖情况作为指标,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项目本身做得如何,在学术上、技术上和产业发展上有何重要意义,项目成果(产品)的状态如何等都无从考评。因此,科研成果评价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可供参考的指标。<br/> 从目前国家科技成果管理改革的形势看,面向应用和市场的科研成果由市场来检验,即检验成果能否解决技术问题或产生经济效益;国家财政投入产生的科技成果也不再由有关部门主持进行科技成果的鉴定或评价,而只根据科研合同进行成果的验收。不管国家是否进行成果评价或鉴定,对科研工作特别是取得的技术成果进行评价还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项目立项时如何评价其工作基础和已有成果的情况,在项目验收时如何评价已取得成果的状态等。<br/> 巨建国同志对美国的科研和成果管理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认为科研成果管理也有标准化,任何一个科研成果(或产品)都可以通过WBS(工作分解结构)和TRL(技术就绪水平)进行严格的界定。即认为任何一个成果(产品)都可以分解为可以独立表达的一组WBS,任何一个WBS都可以按照“九级TRL”进行定义。通过WBS和TRL两个指标,可以准确度量科研成果(产品)的技术状态、技术成熟度。据介绍,目前美国国防部规定,所有的招标、投标书都必须使用WBS和TRL两个指标进行描述,同时这些指标已成为美国和欧盟国家政府采购合同与产业部门、研究单位沟通的重要度量工具,也已成为资源分配、项目管理、绩效管理和成果评价的基本标准。<br/> 我们认为,对科技成果(或产品)进行量化评价,并制定统一的标准,对促进科研管理科学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把过去完全靠专家定性评价的描述性语言定量化,并且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供大家参照执行,是科研管理的重大进步,拓宽了以往主要依靠“论文”和“专利”等指标衡量成果的做法和思路。同时,必须看到WBS和TRL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各界对其适用范围、使用条件等还不甚了解,我们的科研管理水平也没有同步跟进。既使在美国也是1995年提出,2001年才在军方正式采用,而且主要用于军品的研发和生产采购,也就是说主要用于技术和产品的评价,对政府投入的基础研究成果评价是否适用还有待商榷。因此,对应用WBS和TRL两个指标尚不能操之过急。<br/> 根据巨建国同志提供的背景材料,我们认为现阶段其技术成果评价方案可在一定范围内,针对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立项(即资源分配)、项目合同、项目验收和项目成果评价等环节进行研究和应用。而且,WBS指标已作为国家标准(GJB2116-94)发布,具备了进行研究和应用的基础。首先,可以对WBS和TRL指标进行跟踪了解和专题研究,并针对我国科研的管理和成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试点;最后,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全面推广使用。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科技界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否理解、接受并熟练应用这些概念。<br/> 目前,科技部正在加紧制定“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办法,我们已将巨建国同志的材料转发各计划管理部门,供他们参考。同时,我们还将邀请巨建国同志就WBS和TRL的有关情况,召开专家座谈会,一方面让专家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两个指标,另一方面也可就如何改进科技成果评价进行更广泛的讨论。根据工作需要,我们将邀请程津培副部长组织召开院士座谈会,继续深化科技成果评价的有关问题。<br/> 最后,十分感谢您对科技评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科技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font></p>
<p><font size="3"></font> </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联系人:泰浩源<br/> 电话:010-5888XXXX</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font> </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盖章)<br/> 2006年7月10日</font></p> <p>呵呵,我的书找一个MM帮我订了,她有支付宝,希望尽快看到该书了。</p> 俺提供的那个网购地址没有问题的。当然,小心一些,也好一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