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Jian 发表于 2010-2-26 08:57:10

<font face="Verdana">  <strong>1时代在更新,企业也要更新<br/></strong>  <br/>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当中,技术、信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如果你没能跟上时代潮流,估计很快就会被消费者遗忘了!最新定位法,就是不断生产新的产品、新的型号,不断推出新的理念、新的广告,从而使企业品牌就像保存在恒温冰箱当中,始终保持“新鲜”。<br/>  <br/>  <strong>每一刻,都是“新鲜”的<br/></strong>  <br/>  产品可以创新,而且必须创新;消费可以时尚,而且必须追求时尚。否则,企业就缺乏发展的动力。北京前门外的大碗茶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注定要被淘汰。今天即便让已然由大姑娘变成了老太太的原班人马去卖,也不会有人买了。实践证明,90%以上企业的成功是因为新产品的成功。<br/>  <br/>  “变”是唯一的不变。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必须以新产品的方式在市场上发言。新产品营销是企业快速成长的动力,是维持企业活力的保障。并且如果新产品的定位做得很好,成为了整个社会的焦点,那你的产品就有了让人无法抗拒的诱惑力!<br/>  <br/>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不断培育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当原来的产品出现停滞甚至衰退迹象,不能再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更高利润的时候,企业往往会积极地把新产品送上生产线。<br/>  <br/>  推出新产品,往往能不断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这样就会始终确保自己的“领头羊”地位。中国移动曾经长期自满于自己的“全球通”业务,可当联通也开始进入市场“抢食”时,中国移动开始相继推出“神州行”、“动感地带”和更细分的“校园卡”业务来化险为夷。<br/>  <br/>  一个品牌,需要不断更新才能永葆青春。没有新产品,品牌就会趋于老化。宝洁是世界级的“新产品营销高手”,在“PG”这棵大树之下,结出了飘柔、潘婷、海飞丝、玉兰油、沙宣等一系列“果子”。<br/>  <br/>  推出新产品还是改变行业竞争格局,摆脱竞争对手的一个“秘方”。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往往凭借其对市场的“黄金分割”,独霸天下。“山寨版”企业要想占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就必须要造出货真价实的新东西来与“龙头”企业一较高下。<br/>  <br/>  当TCL进入手机行业后,它发现自己在摩托罗拉、诺基亚面前,只有低头聆听人家教诲的份儿。于是它创造了“宝石手机”这一独到的新产品来完成自己的“处女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br/>  <br/>  推出新产品,有时是因为企业要进行战略转移。国外企业在找到自己的“意中人”之后,一般都比较用情专一。中国企业也许是世界上“最多情”、最喜欢运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种战略的。<br/>  <br/>  除了企业自己想换个风格,推出新货,更多的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早已成为买方主导的中国市场,人们的各种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丰富,更加“喜新厌旧”。消费者变了,企业当然也要“随波逐流”了。<br/>  <br/>  中国海南的着名企业养生堂,不断推出“有点甜”的农夫山泉、“以内养外”的朵尔、“喝前摇一摇”的农夫果园、“想知道亲嘴的味道吗”的清嘴含片等新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这就是它为什么能在“战乱纷争”之中,仍旧毫发无伤的关键因素。<br/>  <br/>  即便是可口可乐这样上百年不曾更改自己主打产品的企业,也不敢对时代、对消费者的变化掉以轻心。它是通过更新包装、更新LOGO、更新精神内涵、启用更红的明星做代言人等方式来达到吸引新生代消费者目的的。<br/>  <br/>  那些在今天仍然希望“以不变应万变”,抱着自己发家产品一成不变的企业,已经像恐龙一样,都灭绝了。<br/>  <br/> <strong> 2与其被动更新,不如主动换代<br/></strong>  <br/>  对于一流企业来说,最好的防御,不是进攻打败对手,而是不断向自己开炮!在“自毁”式创新中前进的企业,就像一个不停移动的目标,动的目标总比静止的目标更难击中!<br/>  <br/>  <strong>通用(GE)标志<br/></strong>  <br/>  通用电气有一项鲜为人知的举措,公司拨出一笔专款,选出一批类似“黑客”的人才,让他们专门寻找通用电气的弱点并实施攻击,其绩效考核就在于击倒多少个通用产品。<br/>  <br/>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但自己打败自己,是对人性弱点的最大考验,它需要企业决策者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br/>  <br/>  自我淘汰的方法,从短期来看就像是一种“自杀”行为。然而,从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角度来看,自己打败自己恰恰能确保公司的长远利益--始终维持市场的主导权。<br/>  <br/>  中国市场已完全融入国际市场的大环境之中,各个行业世界级巨头的加入,使得竞争越来越趋于白热化。如果你不愿意自己淘汰自己,你的竞争对手倒是很乐意帮你的忙。<br/>  <br/>  <strong>3最新定位,以快致胜<br/></strong>  <br/>  推出新产品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那就是必须以快致胜:三个月初见声势,六个月决定成败,一年之内奠定胜局,这就是以快致胜的“胜律”。<br/>  <br/>  对于推广新产品的企业来说,速度决定一切。不能快人一步,就无法洞察市场的先机;不能快人一步,就无法建立自己的竞争防火墙;不能快人一步,就不能掘到那第一桶金。<br/>  <br/>  在竞争中,速度就是一切!假如TCL不快,就无法在短短五年内成为中国手机业的“大佬”;假如联想不快,就无法在国外电脑大举入侵之前成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一的PC王者。<br/>  <br/>  在新产品营销上,盲目地拼实力、拼资源、拼消耗,搞“阵地战”、“防御战”是最大忌讳,因为新产品需要现金流和较高利润率才能养活自己。<br/>  <br/>  <strong>“英特尔”处理器<br/></strong>  <br/>  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弟型企业往往希望以划时代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来挑战甚至打败领导品牌。而作为领导品牌,就必须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步伐,始终以领先对手半步的创新步伐,引领行业创新潮流。<br/>  <br/>  否则,一旦让对手的创新速度超过自己,领导品牌将面临很大的麻烦,甚至可能会丢掉行业的领导地位。<br/>  <br/>  英特尔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微处理器市场上永葆霸主地位,就得益于其几乎无人能企及的“火箭”般的产品创新速度。<br/>  <br/>  在产品创新上,英特尔总是挑战着自己的过去,挑战着自己的成就,挑战着自己的纪录。对英特尔而言,它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对手们正在加速挑战的力度。<br/>  <br/>  英特尔而言,它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对手们正在加速挑战的力度。<br/>  <br/>  AMD公司的486产品比英特尔晚了三年,但它却在奔腾面世仅两年后就向市场投放了自己的586级芯片;NexGen公司只比英特尔晚18个月就开始出售奔腾级芯片。<br/>  <br/>  对于英特尔公司而言,产品创新,奔腾不止,这是别无选择的生存之路。英特尔永远是领头羊,市场还没准备好,英特尔就去推动它--“让对手永远跟着我们好了”。<br/>  <br/>  英特尔成功的主要奥秘是以技术为先导,不断地赶超对手,在推动市场需求的同时,开发技术创新。英特尔公司一直都在开发最新的产品,以求产品达到最优的质量,从而占有大量的市场。</font>

wudexin2 发表于 2010-2-26 12:32:03

<p>所谓定位(Positioning),就是令你的企业和产品与众不同,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受众而言,即鲜明地建立品牌。 <br/>感觉这本书中很多观念与《概念传奇》上的差不多。品牌定位就是要找到自身品牌所要面对的消费人群,然后做强做大,使自己的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与众不同,具有品牌个性,进而成为该类产品的代言,使其消费群体一想到该类产品就想到这一品牌。</p>
<p>如宝马是豪华轿车的代表,人们一说到豪华轿车就会联想到宝马。宝马专注于豪华轿车始终如一,绝不会因为自己在高档车做大了就要向低档车市场进军,因为这样会稀释其豪华车的品牌效应,削弱其核心竞争力。</p>
<p>这里就有一个做“广”与做“精”的问题,仅仅是做“广”,其不会有品牌效应,买的不是品牌而是产品,其竞争力可能只能依靠价格优势,其利润空间相当有限!所谓一流企业卖品牌,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国家的衣服鞋子每年的生产量那可是相当的惊人,但是却没有几个知名的品牌,相当部分的工厂生存下来,靠的仅仅是劳动力的低廉,可以说除去价格低廉,毫无竞争力。而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品牌的诉求也就越来越强烈,现在的年轻人买衣服鞋子,就是要买品牌,那些没什么知名度的牌子,可能连看都没看。所以说对自己产品定位,打出自己的品牌,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趋势。</p>

马全东 发表于 2010-2-26 14:48:53

感觉不错,值得学习,我会时时关注的!

JaneJian 发表于 2010-3-1 08:56:52

<font face="Verdana">  <strong>市场领导定位法<br/></strong>  <br/>  哪一种胶卷最好?柯达,它是领导品牌;<br/>  <br/>  哪一种进口啤酒最好?喜力,它是领导品牌;<br/>  <br/>  在中国,哪一种国产电脑最好?联想,它也是领导者;<br/>  <br/>  果冻呢,当然首选喜之郎……<br/>  <br/>  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一个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领导者。领军企业在市场中的一言一行,对其他企业起着广泛的影响,它咳嗽一声,“大地”恐怕都要晃三下。其他的企业,很少有以“无知者无畏”的姿态向它提出挑战的,大多都是对它顶礼膜拜,心不甘、情不愿地跟在后面当“马仔”。<br/>  <br/> <strong> 1集中优势兵力,才能成为领导者<br/></strong>  <br/>  既然成为领导者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么通过什么有效的方法才可以达到这一目标呢?<br/>  <br/>  要想成为领导者,就必须找到你可以成为领导者的地方,然后奋力前进!这就是成为领导品牌的全部秘诀,说简单的确无比简单,要说容易那就大错特错了。<br/>  <br/> <strong> 联邦快递(Fedex)<br/></strong>  <br/>  联邦快递(Fedex)在刚进入货物空运市场时就没能做到这一点,它和领导品牌爱玛利(Emery)提供的服务完全一样:一夜送达、两夜送达、大包裹、小包裹等等各项服务一应俱全。<br/>  <br/>  但它没有一项服务能占居领导地位,这就难怪它亏得一塌糊涂了。<br/>  <br/>  好在联邦快递的总裁是个上过前线的军人,他明白战争中“集中优势兵力,才能克敌制胜”的重要性。终于,他找到了可以成为领导者的地方。于是他舍弃了公司的其他业务,而将全部精力集中于“隔夜送达的小包裹”业务上。<br/>  <br/>  短短几年,联邦快递就以高出两倍多的利润超过了爱玛利成为货物空运市场上的“老大”。<br/>  <br/> <strong> 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br/></strong>  <br/>  《战争论》的作者,19世纪德国着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在决定性地点,你必须把尽可能多的军队投入战斗。”此时就像飞机起飞一样,你必须用110%的动力,才能离地升空;但当它到达三万英尺高空时,你只需70%的动力就能保持每小时600英里的高速飞行。<br/>  <br/>  抢占领导地位,就是抢占战略制高点,这是决定性的战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当你和竞争对手势均力敌、胜负未决时,你务必要不惜一切代价投入120%的努力,去占领那座最高的山头。<br/>  <br/>  一旦让对手抢去该战略高地,其结果将是“长期的灾难”,你不得不活在对方的阴影之中,吃人家施舍的残羹冷炙。<br/>  <br/>  在美国,每一个小镇都有几家咖啡店,在大城市就更不用说了。走进咖啡店之后,你发现自己可以吃到的东西真是五花八门:除了正规的早餐、午餐、晚餐还有随时供应三明治、冰淇淋、热狗、薄煎饼、松饼、汉堡等,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咖啡。<br/>  <br/>  有一天,一个叫霍华德·舒尔茨的人坐在西雅图的一家咖啡厅里,忽发奇想:如果我开一家咖啡专卖店来和这样的咖啡店竞争,那一定可以在卖咖啡这个单项上拿到冠军。<br/>  <br/>  于是,他真的开了一家咖啡店。但不同于其他咖啡店,只卖几种咖啡,霍华德的星巴克咖啡店拥有30多个咖啡品种可供选择。并且还被《商业周刊》列入了全球100大品牌之一。<br/>  <br/>  集中优势兵力,成为咖啡这个专门领域的领导者,这就是星巴克成功的秘诀。<br/>  <br/>  成为领导者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如法炮制呢?<br/>  <br/>  星巴克的故事启发了一位叫佛瑞德·德路卡的人。佛瑞德想:既然星巴克可以通过专门卖咖啡而成为领导者,我为什么不能如此呢?于是佛瑞德开了一家三明治专卖店,只卖潜水艇(Submarine Sandwich)这一种三明治。<br/>  <br/>  佛瑞德通过专卖潜水艇三明治,逐渐成为三明治类别中的领导者,同样大赚了一笔。1994年他将自己通过潜水艇三明治所获得的利润公布于众:1990年赚进2700万美元,1991年3200万美元,1992年4200万美元,1993年5400万美元,1994年6000万美元……<br/>  <br/> <strong> 2开拓新品类,成为新的领导者<br/></strong>  <br/>  如果你一再地凝聚市场,最后实在找不到一个可以成为领导者的地方,那该怎么办呢?<br/>  <br/>  那我就要先恭喜你,这是所有情况中最好的一种--正因为没有了任何竞争者,所以你才是绝对的领导者!接下来只要找准细分市场,奋力开拓新品类就行了,你将借由品类的成长而壮大。<br/>  <br/>  在Prince未出现前,世界上是没有大拍面网球拍的,今天Prince成了网球拍市场的绝对领导者;<br/>  <br/>  克莱斯勒是第一个推出微型货车的企业,所以今天的克莱斯勒仍能在微型货车市场战胜强大的通用和福特,占居着高达50%的市场份额;<br/>  <br/>  喜力是第一个进入美国的高级进口啤酒,50年后的今天,它仍然是进口啤酒的第一品牌;<br/>  <br/>  商务酒店的开创者--七天连锁酒店,最初的定位叫天天睡好觉。现在当很多酒店跟随它的时候,它提出的定位是“我是中国星级型商务酒店的领导品牌”,卖的就是这“领导品牌”。<br/>  <br/>  有一种看法认为,做第一往往是后来者的铺路石,当你开拓了这个品类后,往往会被实力更大的企业后发制人抢去领导地位。这种情况在营销史上的确发生过,但研究表明,第一的成功机率还是最大的。<br/>  <br/>  德国心理学家劳伦兹发现的“印遗现象”或许能更清晰地解释其中原因。<br/>  <br/>  “印遗现象”--小鸭子与它的猫咪“妈妈”<br/>  <br/>  劳伦兹发现,无论你怎样把鸭群混组,幼鸭也能毫不费力地认出妈妈,原因是幼鸭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它妈妈,从此铭记不变。<br/>  <br/>  有趣的是,当幼鸭第一次睁眼时你换上一条狗或一只猫在它面前,幼鸭会毫不犹豫地把它认作妈妈,忠生不渝。<br/>  <br/>  劳伦兹还发现,这一动物现象在人类身上同样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总是强调第一印象很重要的原因。<br/>  <br/>  当你第一个进入消费者心智,你就具备了强大的“天然”优势。戴尔作为“直销电脑”第一个进入消费者心智时,戴尔本人还只是个学生,康柏、IBM、苹果虽然势力强大,却仍然阻挡不了戴尔的前进步伐,今天戴尔已后来居上成为了电脑的领导者。<br/>  <br/>  这样的故事在各行各业都有发生。因为人心厌恶改变,当你第一个进入消费者心智之后,便出现了心理学家所说的:人总是喜欢保留已有的东西。<br/>  <br/>  那么人为什么总是喜欢抓住过去的东西不放,喜欢沉溺于回忆呢?<br/>  <br/>  因为当下的刹那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它难免是琐碎与平庸的,而未来又是不可预知、难以把握的,只有记忆当中的一切,谁都不能偷去,并且我们可以按照任何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更改自己的记忆(这个过程一般只在潜意识当中发生,我们是无法感知到的)。这就是为什么记忆当中的一切,似乎总是那样完美的原因。<br/>  <br/>  记忆的这种特殊功用,会使领导者作为该品类的代名词而被消费者广泛接受。正如人们想吃快餐时,会说要去麦当劳一样。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这条最基本的市场法则--成为领导者是企业发展的最佳方案。<br/>  </font>

tanying830529 发表于 2010-3-1 13:49:43

随着定位理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市场走向了超级细分并趋向饱和,每个市场最终都会被行业内一两个超级巨头所垄断。<br/><br/>  在这种情况下,后进品牌还能依靠定位策略找到一个市场空隙,去占领它,然后形成自己独特、鲜明的品牌形象以区隔竞争对手吗?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市场的饱和、竞争的白热化,将会使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br/><br/>  那么,后进品牌如何才能打破市场上原有的竞争秩序,突破后来者面临的竞争困境?后进品牌如何才能快速超越竞争对手,改变竞争的格局?<br/><br/>  最有效的策略——反定位!<br/><br/>  市场的超级细分已经把企业带入一个微利时代,众多企业在任意一块小天地中都可争得头破血流。继续分割、继续细分,这势必会造成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生存更加困难——营销已经走入反定位的时代。<br/><br/>  反定位,是继“定位”之后最伟大的品牌营销新战略!<br/><br/>  反定位,是对定位理论的升华、改进与超越!<br/><br/>  反定位,助你将对手拉下神坛,打破竞争的格局,改变后来者的命运!

JaneJian 发表于 2010-3-2 10:48:57

<font face="Verdana"> <strong> 3用宣传巩固你的领导地位<br/></strong>  <br/>  营销界有一个有名的研究,美国一家研究机构跟踪25个行业领导品牌从1923年以来的变化,结果至今为止,只有三个品牌失去了领导地位,其余的22个品牌近八十年来一直稳居第一。<br/>  <br/> <strong> 无时不在的“圈地”<br/></strong>  <br/>  一旦取得领导地位后,你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个营销传播点上,整合这一强有力的讯息--我是该领域的领导品牌。<br/>  <br/>  这就像动物界当中的“圈地运动”一样,围着自己相中的地盘转一圈,撒几泡尿,这地方就归我了(前提是你要击退其他竞争者)。<br/>  <br/>  消费者通常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坚信品质最好的产品,最终将会胜出成为领导品牌。诉求领导品牌定位,是顺应消费者这一心智模式,因为在消费者心里,既然能够做到领导地位,那么其品质一定是最好的。<br/>  <br/>  宣传战略将有助于巩固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给竞争对手以最有力的打击。消费者相信只有作为行业“魁首”才能造出最好的产品。只要是某市场的领导者,那么它一定已经占据了消费者最主要的心智资源。<br/>  <br/>  尤其在中国新技术不断被引入,催生出太多的新品类、新行业,消费者很难具备专家般的辨别力,也没有更多的消费经验可供依循。所以,“领导品牌”将是他们的第一选择。<br/>  <br/>  可能有人会说:“中国的市场太大了,我只要在任何一个领域占有5%的市场都是很可观的,而有多个这样的领域,企业的规模不就做大了吗!”<br/>  <br/>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想法!美国的市场总量是中国的八倍,但美国500强的前十名,只有通用电器一家是多元化业务,其他都是各个领域的领导者。<br/>  <br/>  而通用电气之所以能继续留在前十名,也得益于其CEO杰克·韦尔奇的“数一数二”原则--通用公司的任何一个单项业务,都要做成那个行业内的领导者。<br/>  <br/> <strong> 贩卖传统定位法<br/></strong>  <br/>  行为学家说:“没有过去的线索,要相信将来是困难的。”革命导师列宁也说:“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由此可见,对于个人、国家、民族而言,传统是多么地重要。有人说:“人是历史的产物。”说得很对,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哪一个不是受着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影响?文字、文化、文明,哪一个不是浩瀚历史的遗产?<br/>  <br/>  当然这只是大方面的传统,还有小方面的传统。例如人对于自己的经历、经验的重视,对于记忆的执着、迷恋,都说明了传统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那种特殊魔力。人的成长、成熟的过程,莫不是传统的累积与重建的过程。<br/>  <br/>  我们为什么会与相处了很久的人产生深厚的感情?为什么会对用了很久的一支笔、读过很多遍的一本书产生依恋?在这个变化太快的时代,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回顾往昔,怀念那朴素、自然的原生态生活?<br/>  <br/>  经过时间的涤荡,那些与我们有关的点点滴滴,都已经成为颗颗珍珠,内化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拥有它们,我们就感觉在这个漂泊不定的世界上有了某种确定性--这就是传统的力量!<br/>  <br/> <strong> 用图画典藏记忆<br/></strong>  <br/>  记得多年前读过一首小诗,很好地写出了这种感觉。虽然语言很青涩,但感情却是很真的:<br/>  <br/>  一把伞,撑了许久,雨停了也想不起收;<br/>  <br/>  一朵花,摘了许久,枯萎了也舍不得丢;<br/>  <br/>  一条路,走了许久,天黑了也走不到头;<br/>  <br/>  一句话,想了许久,分手了也说不出口。<br/>  <br/>  依据人类的这种思维模式,我们就能够明白为什么消费者总是对老品牌情有独钟了。经过时间的洗礼,这些老品牌就像一个相识多年的老友,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当这些老顾客在光顾这些伴随他们多年的老品牌时,很大程度上都是感情在起作用。<br/>  <br/>  对于年轻的消费者来说,虽然对于这些老品牌并不存在什么感情上的依赖,但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打磨,他们也往往相信这些老品牌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质量上是绝对有保证的。<br/>  <br/>  凭着这些不同于“后来者”的独特优势,老品牌往往能做到“老少通吃”。所以,对于有一定传统的企业,自己的“传统”就是一块纯天然的金字招牌。如果说建立领导品牌的根本方法是第一个进入消费者心智的话,维护领导品牌最有力的方法,就是贩卖自己的传统。<br/>  <br/>  摩根银行称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拥有最多老钱的银行。什么叫老钱?就是这个银行以前留下的钱,而这种老钱恰恰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本钱多对于一个银行来说,是非常大的竞争力。摩根银行如此说就是在卖它的传统。<br/>  <br/>  每个国家,也都在贩卖自己的传统。美国的传统有什么?有电脑和飞机。如果让你买阿富汗的飞机,你肯定不愿意,因为阿富汗没有这方面的传统;<br/>  <br/>  英国的传统是皇室还有赛车;西班牙是欧洲的旅游胜地;日本是汽车和电子;意大利是设计和服装;俄国是鱼子酱;<br/>  <br/>  德国的传统是工程设备和啤酒;法国是葡萄酒和香水;瑞士是银行和钟表;中国是制造加工……这都是跟传统有关的。<br/>  <br/>  每个企业,也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上世纪三十年代德国最年轻、同时也是最大的汽车企业--大众汽车公司,生产出了使其扬名世界的产品--甲壳虫(Beetle)轿车。<br/>  <br/>  <strong>经典的“甲壳虫”轿车<br/></strong>  <br/>  作为第一个以“小”为定位的甲壳虫汽车进入美国后,在素来以“大”为尊的美国市场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其经典广告语“想想还是小的好(think small)”,几十年后还常为人所津津乐道。<br/>  <br/>  糟糕的是,大众汽车公司并未珍惜这一“原创”传统,转而推出了一系列大型车,致使市场份额迅速流失。倒是日本汽车企业发现了这一机会,接过了“小”的定位,成功打入美国市场,至今仍占据1/3以上的市场份额。<br/>  <br/>  大众汽车到九十年代似乎才大梦方醒,再次重新强化自己在汽车领域中“小”的原创地位。虽然“南柯一梦”几十年,仍不失为好的策略,其市场份额也上升得很快。这说明了传统在消费者心目中不容忽视的力量。<br/>  <br/>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而正是这三百年的底蕴和使人感动的企业文化,使得同仁堂能够历经风雨,长盛不衰,享誉海内外。<br/>  <br/>  传统之所以强而有力,是因为它向人们传达着:其他产品只不过是仿品。“正宗的东西”,总是能占据消费者心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br/>  <br/>  所以当奔驰汽车说“1885年,我们发明了汽车”,消费者会由衷地对之肃然起敬。“这是我们发明的”,也就成为人们青睐施乐复印机、ZIPPO打火机的强大理由。很长时间以来,通用电气都用这样的口吻来保持它在照明领域的领导地位:“是通用电气公司的创办者爱迪生,把灯泡带给了人类。”<br/>  <br/>  虽然“传统”的力量往往会被企业所忽略,但它仍然在默默地支持企业保持着其领导地位。可口可乐是这样,相当多的领域也是这样。你可以做这样的实验,假如你不知道谁是原创者,你用现在的第一品牌去反推,基本上你都会做对。<br/>  <br/>  美国最有名的大学是哈佛,而它也正是美国的第一所大学;<br/>  <br/>  激光打印机的领导者,而它也是第一台激光打印机的推出者;汰渍是美国销量最大的洗衣粉,它当然也是第一包洗衣粉的发明者……<br/>  <br/>  与贩卖自己的传统相反,合并的公司很容易失去原来的顾客。因为人们在使用某种产品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一种依赖感。比如说某位女士一直用某个品牌的化妆品,她用习惯了,可能就会持续用这个品牌。而通过合并、改编、重组成立的新公司往往会失去其传统,原来的顾客会感觉自己被抛弃了。<br/>  <br/>  对于这些“忠实”的顾客来说,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可能更像是一个“第三者”的形象,是“不忠”的象征。从这里,我们更可以看出传统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br/>  </font>

JaneJian 发表于 2010-3-3 08:57:42

<font face="Verdana">  <strong>广受欢迎定位法<br/></strong>  <br/>  为什么在一段时间内,会有某种产品的热销?为什么每年都会有新品时装发布会?为什么会有一本书、一首歌的流行?为什么通过选秀节目,原本默默无名的一个人,可以一夜间变得“天下谁人不识君”?<br/>  <br/>  人们通常认为,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情总是对的,尤其在自己缺乏判断力的时候。人往往通过了解别人认为对的东西,来判定事物的正确性,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社会公认原理”。<br/>  <br/>  就像当很多人忙着跑的时候,你很可能也下意识地跟着跑?因为当我们看到大家都在跑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有什么危险的东西要过来了。<br/>  <br/>  有这样一个笑话:<br/>  <br/>  路边,一个人仰着头,脸朝天。另一个人见了,想:天上一定有什么好看的东西,也抬头望天。过了一会儿,又来了几个人,也跟着昂首望天。<br/>  <br/>  又过了好一会儿,第一个人看见大家都眼朝天望,奇怪地问:“你们在看什么?天上什么也没有啊!”<br/>  <br/>  大家更奇怪:“啊,不是你先看天的吗?”<br/>  <br/>  第一个人莫名其妙地说:“我哪里是看天?我的鼻子流血了,我是在止血!”<br/>  <br/>  俗话说:“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为要自己弄清事情的是非曲直、来龙去脉是需要下很大力气的,而人都有很强的惰性,所以一般人总是习惯盲从--找现成的!<br/>  <br/>  成功的商人,都特别善于利用人的这种盲从心理。就像过去在农贸市场里卖东西的小商贩,总是要找几个“托儿”来为自己“壮声势”:“我要两个!”“我也要两个!”“给我来四个!”其实旁边总共有四个人,三个人是托儿。别看这个方法很老土,但确实很管用。<br/>  <br/>  其实这些小商贩用的就是一种定位法--广受欢迎定位法。“大家都说这东西好,肯定错不了!我也买两个试试吧!”这就是消费者购物时的心理模式。<br/>  <br/>  不过现在的消费者可没那么好“忽悠”了,现在是买方市场--不差货,大家都学会了理性判断。并且现在人们大都是去超市、商场里买东西,比较守秩序、讲文明,所以也很少见那种疯狂抢购、翻江倒海的大场面了。<br/>  <br/>  虽然购物的环境、气氛变了,但消费者的心理其实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人性是趋于恒定的),广受欢迎定位法还是很奏效的。不过现在用这个定位法,肯定不能像以前那么明显、那么“低级”了,要用得巧妙、隐蔽,让人毫无觉察才行--谁都不喜欢被人牵着鼻子走!<br/>  <br/>  从前有一个广东人,在北京开了一个很高级的粤菜餐厅,装修得很豪华。餐厅新开张,实行九折优惠,但第一天,一个人都没有。过了一个月,还是没有多少人光顾。<br/>  <br/>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的菜还不错啊,价格也公道。可……”老板想来想去,怎么也琢磨不透。<br/>  <br/>  有一天晚上,老板坐不住了,他来到大街上透过餐厅的落地玻璃窗,看着人家的店里都是爆满的,只有自己的店里是空空荡荡的,心里很不是滋味。<br/>  <br/>  突然,他想到,如果顾客看到哪家餐馆里边一个吃饭的都没有,肯定不愿意进去,如果我找来一群人,请他们坐在里面吃饭,走在街上的人一看,肯定……<br/>  <br/>  他又发现北京的高级轿车、公家车特别多,所以给当官的、当老板的开车的司机一定也特别多。于是他就找了一帮司机商量,他说:“每天你们把老板、领导送完了以后,开着你们的好车,停我这来,免费停车。凡是把车开这儿来的人,我免费供应晚餐。”司机们遇到这样好事自然都来了。<br/>  <br/>  一传十,十传百,结果每天晚上,他的餐厅门口都停了一排名牌车,里边一群人在热热闹闹地吃饭。别人当然不知道,其实里面坐着的全是司机,在吃“免费的晚餐”。<br/>  <br/>  就这样演戏演了十几天,最后带动了很大一批人进来捧场。这些人也慢慢习惯起来,感觉这儿的菜还不错,就会经常来这儿吃饭。这个广东老板的生意也就火了起来。<br/>  <br/>  这是非常经典的案例。我们也可以在企业的宣传册里边写上一些这样的东西:“湖南最好的连锁餐厅”、“中国最好的整容医院”、“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咖啡屋”、“最受中国人欢迎的茶叶”……<br/>  <br/>  这个东西工商局不查、税务局不查,只是宣传,只要你不像龙门客栈一样开黑店,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做企业,头脑必须要灵活。<br/>  <br/>  <strong>“香飘飘”LOGO<br/></strong>  <br/>  像现在香飘飘奶茶做的广告,用的就是广受欢迎定位法。“全球销量遥遥领先”、“一年销售3亿杯,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香飘飘这个广告用简洁、直观的数字告诉了消费者,自己在杯装奶茶行业是最受欢迎的,从而态度鲜明地宣布了自己奶茶业老大的地位。<br/>  <br/>  这几年来,风头正劲的香飘飘杯装奶茶市场销量很不错。“奶茶,就要香飘飘”,香飘飘最初的这个广告词,大家耳熟能详。但是,作为饮料行业,这一快速消费品领域,如果仅仅是靠原来的产品经营模式,即使宣传的力度再大,销路再好,也很难保证产品的五年保鲜期。<br/>  <br/>  好的产品固然可以保证一定的畅销期,但是当市场增长进入成熟期,竞争者纷至沓来,消费者行为趋于理性时,企业该做什么?<br/>  <br/>  <strong>“万人迷”陈好代言的香飘飘广告<br/></strong>  <br/>  实际上,现在很多大型食品企业已经对杯装奶茶这块肥肉垂涎三尺,众多同质化奶茶产品开始模仿香飘飘大举进攻奶茶市场,试图跟进并超越。立顿、优乐美等都是强有力的竞争者。<br/>  <br/>  随着竞争的加剧,奶茶行业必将走向厮杀惨烈的“肉搏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一新兴饮料领域会像饼干、绿茶、乳制品、方便面一样,陷入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当下,谁先确立自己“最受欢迎的奶茶”这一行业形象,无疑会给今后的大决战赢得巨大先机。<br/>  <br/>  这个时候,作为在快速增长的奶茶行业刚刚确立起领先优势的香飘飘,理应把这种量上的优势迅速转化为质的优势,从而蛹化成蝶,实现品牌和销量的比翼齐飞!<br/>  <br/>  香飘飘这个广受欢迎的定位战略,用得是恰逢其时、恰到好处!它用最直观、最简洁的数字在自己和对手之间划出了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不仅在众多奶茶产品中脱颖而出,并且对潜在的跟进者竖起了坚固的防护网。就像金钟罩一样,使对手难以伤其要害。<br/>  <br/> <strong> 市场专长定位法<br/></strong>  <br/>  人们对于关注于特定业务和产品的公司,一般都印象深刻。他们将这些公司理解为专家,认为它们有超出一般水平的专业技术,能在一个品类里成为“行家”或“最好”,能成为这一品类的通称。<br/>  <br/>  反过来,常识告诉人们,一个人或一个公司不可能成为各方面的专家。所以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什么都是就是什么都不是,通才是最没有说服力的!<br/>  <br/>  作为企业家,一定要了解消费者这种“贵专,不贵通”的心理,一定要将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为某一品类的专家!如果你的企业什么产品都做,你必将成为最后的输家!做专家,不做通家,这就是市场专长定位法。<br/>  <br/>  中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仅小包装食用油的市场容量就超过300亿,并以30%的年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在中国食用油行业,从市场份额来看,金龙鱼是行业老大,福临门是“二把手”。在2003年前,多力还只是一个在中国市场卖麦片的企业,可是就在这一年它从上海起家,开始杀入食用油行业。<br/>  <br/>  多力通过研究发现:长期以来,人们对食用油的选择存在很多误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花生油、葵花油这类健康油必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br/>  <br/>  于是它没有与在行业内呼风唤雨的金龙鱼和福临门硬碰硬,而是切入它们都瞧不起的葵花籽油这一细分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既发展了自己,而又不会因为引起两位老大的过分“关爱”而夭折于襁褓之中。<br/>  <br/>  <strong>“多力”葵花籽油<br/></strong>  <br/>  当多力进入葵花籽油市场时,上海市场做葵花籽油的品牌除了金龙鱼和福临门外,还有葵王、厨选等一系列品牌,可以说敌人还不止一个。当多力开始全面铺市,并大力度投入广告和促销时,在市场上混了多年的“老兵油子们”开始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新兵蛋子”。<br/>  <br/>  看着多力的动作越来越大,它们也开始增加了对葵花油这个新战场的资金、装备投入。对它们来说,目的就是一个:不让多力做大,不然就会威胁到它们的地位,抢占原本属于它们的领地。<br/>  <br/>  战争已经打响了,这对于多力来说是无法避免的,就像梅花鹿跟狼一样,狼天生就会吃梅花鹿。而在这场战争中,要想取胜就要“跑”得比对手快。<br/>  <br/>  在2002年,上海市场葵花籽油的市场容量只占全国总量的2%,如果市场容量不扩大,就算多力全拿下也只是赢得了2%的市场份额。在2003年,由于各品牌都加大了对葵花籽油的市场投入,上海的葵花籽油比2002年增长了一倍,占到了4%的市场容量,到2004年上升到了7%。<br/>  <br/>  由于市场容量的增加,各品牌葵花籽油的销量都在增加,可以说在这场战役中,实现了共赢--都赢得了消费者,但最大的赢家还是多力。<br/>  <br/>  对于金龙鱼和福临门来说,葵花籽油的市场容量有限,它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源都押在葵花籽油“身上”,这就像一个全能体操运动员和单项运动员角逐一样。如果全能运动员想在一个新的项目上与单项运动员比赛,他胜出的概率会很低,因为他所有的项目都要练;而单项运动员则可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投入到一个项目上。<br/>  <br/>  为了抢得其他食用油的市场空间,金龙鱼和福临门对葵花油这个分战场并没有全力出击,而只是采取了跟随策略。这给了本就弱小的多力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br/>  <br/>  另外,从消费者的心智模式来看,他们认为金龙鱼和福临门是食用油的大品牌,而不会在葵花油上首先想到它们,因为它们代表了太多的品种。在葵花籽油上,消费者首先想到的只会是多力--它是做葵花籽油的专家!这就是多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市场专长定位战术。<br/>  <br/>  我们不要小看这个市场专长定位战略,在定位理论创始人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合着的《22条商规》里就专门谈到了这条对市场挑战者取得成功最有效的方法:聚焦法则。<br/>  <br/>  只有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作用在一个点上,效果才会越明显。用物理学原理解释就是,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因此市场营销中,最强有力的观念就是--用一个词代表自己,然后把这个词“钉”入消费者心中,使他刻骨铭心。<br/>  <br/>  在这场多力挑起的葵花籽油大战中,它完成了既定的作战目标--成为葵花籽油品类的老大,成为这种油的代名词。并且它利用自己行业领导者的特殊身份,引来了众多的追随者,它们共同开发出了一个更大的潜在市场。无疑在这场战争中,多力通过“集中兵力”、“借力使力”两大战术成了最大的赢家。<br/>  <br/>  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多力葵花油在取得“上海大捷”后又确定了从区域品牌晋升为全国性强势品牌的目标,并制定了2008年成为中国葵花油第一品牌的宏伟战略。<br/>  <br/>  要提高知名度,成为一线品牌,就一定要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央视凭借其无可比拟的高收视率、高影响力及优良的广告环境,成为多力推销自己的首选。<br/>  <br/>  借助央视这一最具影响力的强势媒体平台,多力将顶级的葵花油产品健康、绿色的理念传遍了中国。它的宣传口号是“提升国人的健康用油意识,让13亿中国人都享用到健康的葵花油”。为什么它敢用这么“大”的一个口号?它有支撑这个口号的“金刚钻”吗?<br/>  <br/>  多力葵花油进入中国的时间虽然不长,却拥有世界级的先进设备,因为它的“娘家”是美国着名食品品牌--桂格。它采用了世界领先的“充氮保鲜”技术工艺,加上科学压榨,经过七道多重精炼,油质“精纯清透”,完全符合国家一级标准。<br/>  <br/>  并且在市面上多种植物油当中,其营养价值、保健作用也是最高的。多力葵花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8%,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占66%,居植物油之首。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多力葵花油先后通过了ISO、QS、HACCP认证,获得了绿色食品、营养金桥工程食品、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的称号。<br/>  <br/>  于是,多力葵花油从2006年12月1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A特段投放15秒广告。该广告片是由前奥运跳水冠军田亮作为多力葵花油新一轮的形象大使,他的健康形象、阳光气质和卓越成就,能够充分诠释多力葵花油健康高端的品牌内涵。由他所喊出的“健康才是真冠军”广告语,也充分契合了这一定位。<br/>  <br/> <strong> “多力”葵花油市场前景分析图<br/>  <br/></strong>  多力葵花油以精准的市场定位、恰当的活动和持之以恒的坚持,不仅在强势品牌的枪口下顽强地活了下来,还在葵花油这一细分品类建立了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地位的双重优势,成为葵花油品类的第一品牌。<br/>  </font>

JaneJian 发表于 2010-3-4 09:13:07

<font face="Verdana">  <strong>全线产品定位法<br/>  <br/></strong>  全线产品定位法是一种与市场专长定位法相反定位法,对于这个方法,一般的企业是很难“玩得转”的,因为它对资金链、管理层、客服人员等各方面的要求都相当高,但我们可以当作常识了解一下。<br/>  <br/>  <strong>“沃尔玛”标志<br/></strong>  <br/>  全线产品顾名思义就是它里面什么产品都有。如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其经营范围从婴幼儿用品到成人用品、从家庭用品到办公用品、从手电筒到家用电器……几乎无所不包。<br/>  <br/>  沃尔玛类似一个超大型的购物中心,目的是让消费者一次购齐所需的一切商品。凭借其领导层超凡的驾驭、经营能力,现在的沃尔玛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零售商。<br/>  <br/>  与沃尔玛相似的,还有成立于1959年的法国家乐福集团。作为大型超级市场(Hyper Market)概念的创始者,家乐福在1963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大型超市。如今家乐福已发展成为欧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零售商。其“开心购物家乐福”、“一站式购物”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br/>  <br/>  还有美国家庭仓库公司,这是一家以提供自己动手改善家居为特色的连锁店,其销售产品种类有35000多种,与家居改善有关的产品应有尽有。<br/>  <br/>  有了国外成功的例子,自然少不了中国的本土制造。当年的昆明商业巨头--西南大厦就以“购物何需满街走,西南大厦样样有”的着名广告词深入人心。还有现在的上海浦东玩具城,18岁以下儿童所有的玩具,它几乎应有尽有。<br/>  <br/>  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增强,现在的“一站式购物中心”已经集小吃、超市、快餐、发廊、电影、游戏等各种功能为一体。零售百货加上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可谓是一条龙服务!<br/>  <br/>  有人可能会问:杂七杂八,什么东西都有,这还是一种定位吗?<br/>  <br/>  当所有竞争对手都在强调个性和区隔的时候,你反而做全,逆向思维,走到它的反面,这也是一种定位。与前面九种条分缕析、精雕细琢的微观型定位不同,它是一种从大局着眼、提纲挈领式的宏观型定位。<br/>  <br/>  比如当每一种汽车都在强调自身的个性定位的时候,如沃尔沃强调的是安全;宝马强调的是驾驶的乐趣;奔驰强调的是豪华车,雷克萨斯非常聪明地说:我是完美的。也就是说我某一方面不是很强,可是我所有的方面都不错,它也是一种定位。<br/>  <br/>  虽然这也是一种定位,但是它的区隔性、差异性比较弱。“你什么方面都不错,你到底好在哪里呢?”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消费者需求的不断精细化、个性化,这样的一条龙式服务已经越来越少见了。<br/>  <br/>  所谓“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管理企业是很实际、很琐碎的,企业家必须把所有的细节都做好了,才有可能获得一个好的“结局”。<br/>  <br/>  在中国,想“把事做大”的人很多,但愿意“把事做细”的人却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br/>  <br/>  细节决定成败,当代企业的管理中,已经很少用到全线产品定位法了。<br/>  <br/> <font size="3"> </font><strong><font size="3">第四章定位辩证法<br/></font></strong>  <br/>  为什么有那么多企业在发迹之后又重归覆灭?<br/>  <br/>  为什么中国企业总是在“做大”之后却做不强?<br/>  <br/>  为什么企业越“发展”越容易掉入“自杀”式的陷阱?<br/>  <br/>  因为大多数企业总是不愿意局限于一项业务或者一个领域,它们总是像希特勒一样,雄心勃勃地走向“扩张”这条看似春光明媚的“绝路”。<br/>  <br/>  而成功的定位战略讲求专一性,绝不能让自己的企业随着业务的延伸而失去“专家”的地位。失去了自己的定位,就是失去了消费者颁发的“护身符”!定位之中的辩证法,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问题。<br/>  <br/>  如何进行必要的品牌延伸、产品延伸?<br/>  <br/>  如何在不失去定位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效益与规模?<br/>  <br/>  如何避免辉煌之后无情的陨落?<br/>  <br/>  我们将一一为你解答。<br/>  <br/>  <strong>定位要专一,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br/></strong>  <br/>  市场究竟有多大?消费群会不会太狭窄?在推出一个品牌之前,很多企业往往喜欢问这个问题。提出这种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数字上看到的所谓大市场肯定是成熟的、已经被开发大了的市场,市场看起来虽然大,但是竞争也更加剧烈。<br/>  <br/>  当前看不到或者看起来很小的市场,往往存在大机会。一方面因为竞争不激烈,未来成长的空间大;另一方面因为面对的市场越狭小越能集中火力,从而越容易被接受。<br/>  <br/>  传统智慧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几千年来我们奉为圭臬,其实在商业经营中,这是个谬论。安德鲁·卡内基早在1885年就说过“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紧它”这样的话,这位深谙经营之道的“钢铁大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来自古老中国的另一个智慧--“集中优势兵力”。<br/>  <br/>  佳能是“相机”的代名词,百度是“搜索”的代名词,汇源是“果汁”的代名词。任何一个品牌,它在顾客心智中所占据的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这就像一个企业在工商局注册了一个商标,它一定会有个业务范围限制。你不能注册了一个狗皮膏药的商标,然后去卖口香糖。<br/>  <br/>  企业要打造真正的品牌,必须要紧紧围绕自己的定位做文章。像白沙,它就是香烟;像二锅头,它就是白酒。如果白沙开始做袜子了,你会去买吗?如果二锅头成了一个手机品牌,它还是二锅头吗?<br/>  <br/>  市场经济时代,如果我们要想和强大的国外品牌竞争,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br/>  <br/>  科技时代,玩的是精确制导,一击致命。我们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企业定位无关的产品,要“专一”!把自己的定位弄清楚、落实下去,要根据自己的定位提供产品。<br/>  <br/>  中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干不过外国的“大鼻子”们?就是因为人家懂定位,人家把一个东西做好了,就等于把所有的都做好了。而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只要有点“成就”的,总是想方设法把什么产品都“鼓捣”一番,什么都想试试;但结果是什么都做不好。拿着三八大盖打导弹,这就像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滑稽可笑!<br/>  <br/>  最高明的营销哲学是:少就是多,多就是少。产品线越短,目的性越强,销售越多;产品越多,定位越模糊,死的越早。<br/>  <br/>  其实早在八十年代末美国企业纷纷陷入多元化陷阱的时候,定位理论创始人里斯就撰写了一本被称为“管理史上加农炮”的《聚焦》。书中说到:“太阳是一种强能源,它以每小时数亿千瓦的能量照耀地球。但借助一顶遮阳帽子,你就可以沐浴在阳光下数小时而不被晒伤。激光是一种弱能源,聚焦一束激光只有几瓦,但是凭借这束光,你可以在钻石上打洞或者切割肿瘤。这就是聚焦的力量。”<br/>  <br/>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我们要懂得聚焦,要把自己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花时间来研究这一个篮子,而不是所有的篮子。相比于一条龙式的企业,有专长的公司更赚钱。<br/>  <br/>  要成功地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要懂得舍弃的重要性。舍弃就是盯住一个“点”用力,而不是把力气分散地用在整个“面”上。<br/>  <br/>  如果万宝路不舍弃女性顾客,它就不会成就今天的万宝路;如果诺基亚不舍弃电脑、MP3等其他产品,它就不会成就今天的辉煌;如果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不舍弃货运舱、头等舱、国外航线等一块块的“肥肉”,专心做它的商业舱、经济舱、国内航线,它就不会存活到现在。<br/>  <br/>  <strong>品牌延伸需慎重<br/>  <br/></strong>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借助原有品牌已建立起来的质量或形象优势,将原有品牌名称用于产品线,推出新的产品类别,从而期望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以更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回报的营销策略。<br/>  <br/>  近年来,随着企业品牌意识的加强和对品牌权益的日益重视,品牌延伸已越来越成为企业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然而,品牌延伸涉及原有品牌市场定位的变化,消费者对不同种类新产品的接受能力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在实践中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br/>  </font>

wangqiming 发表于 2010-3-4 11:40:04

<p>定位只是企业经营的利器之一,它并不是万能的,只是经营体系中的必要条件,不要过于夸大。</p>

wangqiming 发表于 2010-3-4 11:42:19

这世上没有万能的东西,唯一不变化的就是变化,所以不要走进一枝独大的死胡同。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赠书名单已出】《定位定天下》,参与回帖有机会获得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