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wz998
发表于 2009-12-17 22:59:23
<p>爱上会做的事,很难!</p>
Derry
发表于 2009-12-19 23:40:06
<p>个人意见:</p>
<p>老A好慎重考虑职业发展的路线问题:第一:今后的战场在哪里?第二: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在何处?</p>
<p>第一个问题分为两层:A原有企业/B外部市场 第二个问题分为两层:C销售管理-高级经营管理/D中级经营管理-高级经营管理</p>
<p>得出以下四种组合:AC型:在民营企业和私企较容易实现</p>
<p> AD型:在国有企业和集体制企业容易实现(站好队伍的话)</p>
<p> BA型:较容易实现</p>
<p> BD性:实现较困难</p>
<p>具体还是老A自己考虑吧,毕竟大家对于老A所处环境不会很清楚和了解:)</p>
pwzlr
发表于 2009-12-20 14:07:29
<P>看了一些书:</P>
<P>虽穷,不处亡国之位;虽贫,不食乱邦之禄。(飞猫推的黄石公三略)</P>
<P>学而优则仕,行有余力则学文(孔老板)</P>
<P>若富可求,虽热鞭之士,犹可为之。(孔老师)</P>
<P> </P>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9-12-20 20:19:52
<p><font size="3"> 《黄石公三略》确实是一本好书,这本书也是中国军方将领必读的一本书,推荐大家阅读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师的《历史的经验》(内含黄石公三略的注释)。<font face="Verdana">中国第一家民间军事智库及中国智库网(中国智库网前身是三略研究院)</font>,对《三略》亦情有独钟,并设立了三略研究院。<font face="Verdana">三略研究院王金岭院长的目标,就是要把三略研究院办成“中国的红德”。</font>“中国智库”<font face="Verdana">聘请了多达50余位军方的“退役”专家(仅将军级的就二十余名)</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p>
<p><font size="3"> 飞猫估计《三略》是有谋略之人拾遗补缺而著作之,与真正的原文还是有差距的(三略应该是黄石公传授给张良的书),飞猫反复阅读之百遍以上。可惜里面所提及《军势》、《军谶》二本书,飞猫寻觅多年,都未能找到之,甚为遗憾。观《黄石公三略》的开篇语和篇后语,皆具远见卓识的智慧,深具管理三味,实为不得多得的一本好书。</font></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0 20:47:08编辑过]
金徒
发表于 2009-12-21 11:40:10
<p><font size="4"><strong><font size="5">猫</font></strong>兄:</font></p>
<p><font size="4"> 《黄石公三略》的版本,有人说是《素问》,有人说是《神龙阴符经》,到底是哪个,金徒搞不明白,此问本应以私信问,但金徒估计有很多家人也不明白,故借<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b>pwzlr</b></font>的宝地,以问高明。</font></p>
<p><font size="4"> 金徒</font></p>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9-12-21 12:08:24
<p><font size="3"> 个人浅见:《黄石公三略》应该是黄石公传授给张良的《太公兵法》。《素书六章》与《阴符经》应该不是。人之本性,千古不变,推之四海而皆准。吕后咨询汉王刘邦百年归逝后,汉家王朝何去何从,刘邦指明<font face="Verdana">第一代接班人曹参、第二代接班人王陵、陈平和周勃</font>的历史典故,可以明证之。</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预测和了解对手——是最难实现和利用的。但那些伟大的军事将领大多有一个习惯,他们总是尽力了解对手的性格和习惯,以此来判断对手可能做出的选择和行动方向。在所有的竞争活动中,能够了解对手和竞争者也总是很有功效,因为这样你就可以预测对手的动向。主动、预期性的措施几乎总比被动反应有效,且更有力量,俗话说,预防胜于治疗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任正非、何享健先生一贯低调的原因之一。</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在有些时候,你竞争对手可能是你熟知的人,那你就要多利用这个优势。如果你了解他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或许你自己最好也要小心一点;如果你觉得他总是很冲动,或许这是在暗示你,要大刀阔斧,否则你就可能被他逼上绝路。 </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但是,你不必与对手熟识,才能了解他们,只要你能明察秋毫,在谈判桌上你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善于谈判的人应该要能观察一切。你甚至不必等到开始走出第一步,才开始了解对手。</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font> </p>
<p><font size="3"> …………</font> </p>
<p><font size="3"> </font></p>
<p><font size="3"> 不过,俺浅以为,现在的《黄石公三略》版本,估计出自有谋略之人拾遗补缺而著作之,使真正的原版著作逊色不少。</font></p>
<p><font size="3"> </font></p>
<p><font size="3"> 《太公兵法》孰是孰非的争论,自古已有之。在这方面,中国军方应该最有发言权。三略研究院既然起名为“三略”,可见《黄石公三略》一书是《太公兵法》的机率更大。观三略的开篇语和篇后语,皆具远见卓识的智慧,深具管理三味,亦可以辅证之。</font></p>
<p><font size="3"> </font></p>
<p><font size="3"> 结论:《黄石公三略》为《太公兵法》的机率更大。一管之见,不足为凭。</font></p>
<p><font size="3">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1 12:56:19编辑过]
XUANQI
发表于 2009-12-21 15:20:57
想想当时为啥离开!
金徒
发表于 2009-12-21 16:26:21
<div class="title" id="titlediv" align="left"><font size="4"> <font color="#000000">很不错的参考文章,发给大家瞧瞧。</font></font></div>
<div class="title" align="center"><strong><font color="#000000" size="5">给营销人员的三个忠告</font></strong></div>
<div class="NewsFrom" align="center">www.sino-manager.com <span id="Label1110"></span> <span id="Inputter">作者: 袁非武</span> <span id="Label1010"></span><span id="PubTime">2009-12-18</span></div>
<p>忠告之一:早定自身发展的根据地 </p>
<p> 中国人讲“根”,先要有“根”才能有发展前景。“安居乐业”也是将“安居”放在首要位置。这里所谈的“早定自身发展的根据地”,就是我们营销From EMKT.com.cn人必须尽早确定,自己长期发展的根据地在哪个城市,在哪个地方?或许可以简单的说,我们打算在哪个城市定居,在哪个城市发展?</p>
<p>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商场如战场,<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tab_360.html" target="_blank"><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tab_360.html" target="_blank">营销人</a></a>天生就是全世界飘荡的”。看上去很是豪迈,事实上我们都被这些话语给误导了,或者说我们都对这些话的理解产生了严重的偏差。</p>
<p> 营销人必须早定自身发展的根据地,否则代价极其昂贵,后果极其严重;一个“居无定所”、四处飘荡的营销人,他首先就会面临家庭不和这个非常现实的、严峻的问题:</p>
<p> 四处飘荡的营销人几乎没有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温暖的港湾!笔者这些年来,已经看见太多的恋人因为一方或两方从事营销工作、长期分居两地而黯然分手;也见识了太多的因为男人在外做<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tabs_361.html" target="_blank"><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tabs_361.html" target="_blank">销售</a></a>、一年到头不在老婆孩子身边,造成夫妻感情破裂,一方或两方出轨分离的事情,比比皆是;好不容易维系下来这份感情的夫妻或者恋人,也在天各一方的残酷现实面前,感情摇摇欲坠。</p>
<p> 笔者一位朋友,大学毕业8年,一直从事营销工作,足迹已经踏遍了祖国20多个省市区,至今未婚;女朋友换了一大茬,好几任女朋友都是在即将结婚的时候,因为工作调动而黯然分手;现在的女朋友跟随了他快3年,却也快受不了,因为他的工作性质就是隔一段时间就要调动一个地方,他女朋友也要因此而放弃辛苦得来的工作,跟随他到一个新的地方再重新找工作,女朋友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快到极限了。前不久,朋友打来电话,下了决心:让女朋友在杭州定下来,不再更换工作了;公司如果再调整他去其他地方工作,他就打辞职报告了!</p>
<p> “家和万事幸”,家庭都没有了,还谈何工作和幸福?而且,说真的,营销本来是一个非常简单、也非常让人充满激情和斗志、能带给人很多幸福的行业,怎么现在就变成了这么一个什么都不是的行业呢?</p>
<p> 笔者认为:这是我们的理解出现了严重偏差,也是很多公司<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tabs_352.html" target="_blank"><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tabs_352.html" target="_blank">领导</a></a>者忘却了营销的本质!这都是不对的。 </p>
<p> 而从个人自身发展来说,营销人三天两头更换工作地点,也是对自己人生规划的一种极度不负责任。我们都知道,新接手一个陌生的<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yxsc/" target="_blank"><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yxsc/" target="_blank">市场</a></a>,总需要3-6个月的适应期和熟悉期,而要等到将这个陌生的市场做大做强,总要1-2年时间。也就是说,营销人在一个地方,最起码也要工作2-3年左右时间,才能真正收获一些营销的果实。问题是:我们现在有太多的企业,都喜欢折腾,随时调整营销人员的工作地点,不但让营销人员没有丝毫安全感,而且也让营销人员无法真正发挥出自身优势,得到相应回报,即:营销人员的“钱景”、“前景”双双得不到提升! </p>
<p> 而从企业发展来说,营销人员频繁调整工作地点,对于企业营销<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tabs_361.html" target="_blank"><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tabs_361.html" target="_blank">业绩</a></a>的提升、企业口碑的塑造和企业经营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但是,由于企业<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 target="_blank"><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 target="_blank">管理</a></a>者决策失误,以及不愿意、不敢于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很多企业<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tabs_352.html" target="_blank"><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tabs_352.html" target="_blank">管理者</a></a>都喜欢找销售的毛病,并习惯于频繁调整营销人员工作岗位,以“折腾”形式来“幻想”业绩的一夜爆涨!当然这永远是一种幻想!</p>
<p> 笔者是决不赞同这种为了“折腾”而“折腾”的行为! </p>
<p>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每个营销人,必须尽早确定自身发展的根据地!这样我们的工作、生活才能有规律、有目标,营销才能真正变成一件“幸福”的事业! </p>
<p><strong> 忠告之二: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strong> </p>
<p> 古语说:“360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的行业连36000行都不止了,随便在哪个领域,我们变成了专家,那么就代表着我们进入了主流社会,有了一技之长,在这个社会上面可以滋润的生活了!</p>
<p> 营销人,同样需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力争早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p>
<p> 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有两种方式可以达到:</p>
<p> 其一,扬长避短,淋漓尽致的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尽快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比如:某人擅长策划,那么他就可以选择创意很强的企业工作,挑战前人,通过几次成功的策划案例,打开自己的成功之道;某人擅长<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tabs_369.html" target="_blank"><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tabs_369.html" target="_blank">客户</a></a>沟通,那么他就可以选择从事<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tabs_369.html" target="_blank"><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tabs_369.html" target="_blank">大客户</a></a>营销,从容自如应对大客户,打造厂商共赢同盟,为企业、也为个人创造效益,同时打造自己的名声和口碑……</p>
<p> 其二,在某个企业工作5年以上、或者是在某个领域工作8年以上,坚持做下来,并且学会总结和反省,那么这个人不是专家也会变成专家,至少肯定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了!</p>
<p> 营销人最忌讳的是两种情况:一是好高务远,碰见困难就逃避,三天两头换工作,换行业,最终什么东西都没有学精通,永远只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低能儿;二是小庙里的和尚,天天撞钟,坐井观天,不知道外面有广阔的天地,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得过且过,学习能力差,从不主动学习,永远做一些最底层的打杂的工作。</p>
<p> 营销人,惟有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才能具备较大的价值,不容易被其他人轻易替代;同时,营销人也只有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才能“触类旁通”,快速成长为一个综合性人才! </p>
<p><strong> 忠告之三:看准一个目标,前进! </strong></p>
<p> 如同一位哲人所说:“这个社会,我们面临的机遇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多得让我们无从选择”。</p>
<p> 营销人在一定时期,会遇到这么三个好机遇:</p>
<p> 创业——一大堆亲朋好友会怂恿你去创业,而且是别人投资出钱,你只要出人力成本,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占干股,这个机遇对每个人来说,诱惑力度都是相当大的!</p>
<p> 跳槽——很多猎头公司、朋友都会推荐你去应聘某个更好的职位,当然这个职位的<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NewsShow.aspx?PostID=7729" target="_blank"><a href="http://www.sino-manager.com/NewsShow.aspx?PostID=7729" target="_blank">薪水</a></a>肯定要远远高出你现在的薪水,而且应聘去的企业往往也是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企业,让你不心动才怪。</p>
<p> 追随老领导(企业)继续干营销——在原有企业继续从事营销工作,一步步往上爬;或者是追随老领导,如果老领导辞职去担任某个企业的老总级别的高层,那么选择继续跟随老领导,其待遇、地位都会比以前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算一种很不错的选择。</p>
<p> 三种机遇都是很好的“良机”,但是,作为我们营销人来说,我们必须、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p>
<p> 所以,在这三种机遇同时来临时,我们一定要综合考虑,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然后看准这个目标,前进!</p>
<p> 目标一旦确定,那么我们就只剩下一条路:坚持走下去,要么风光的成功;要么从头再来!</p>
<p> 选择的时候很痛苦,但是必须下定决心,快速抉择!一旦确定,没有后路! </p>
<p> 以上是笔者近年来的营销心灵感悟,也是笔者对营销同仁们的三个忠告,如有不足,敬请斧正!</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1 16:27:09编辑过]
金徒
发表于 2009-12-21 16:29:20
<P>谢谢猫兄的指点。</P>
<P> </P>
金徒
发表于 2009-12-21 16:36:14
<P> <A href="http://bbs.21manager.com/dispuser.asp?name=pwzlr" target=_blank><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B>pwzlr</B></FONT></A>兄称金徒为“金老师”?</P>
<P> 若所猜不错,金徒直要面红耳赤,心虚汗下了,俺是搞银行的,所谓“金徒”,是为金融业之学徒,岂敢遽为人师?</P>
<P> 夫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金徒还是当徒弟,心里坦然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