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3+5)÷2会议管理法则
<p><font face="Verdana"> “(3+5)÷2”法则有效破解文山会海</font></p><p><font face="Verdana"> 在企业管理中,发现很多企业什么不多,就是会多,从高层到基层、从前工序到后工序的各个环节都在不停地开会,大事、小事都要研究,如果开会真得解决问题那也还是不错,关键很多地方开会根本没有解决问题,只是把问题告诉大家啦,把责任推给上级而已,今后在这方面问题再也和自己无关,把责任的皮球提给上级领导和其它部门啦!</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天天下通知,通知内容不完善,不断的刷新,都不知道哪一份是最新的通知?长期下去,文件和通知也不会执行,因为大家习惯性等待更新的通知出现。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文山会海”了。过去,我们说“文山会海”一般指大型或国营企业的顽疾与低效率运作,可现实中,珠三角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也出现大量类似的、可怕的同类问题。</font></p>
<p><font face="Verdana"> 经常和中小企业的老板沟通,他们一般不在开会,就在去开下一个会议的路上;和他们的中高层沟通,一般不在开会,就在挨骂或骂人,要么就在写文件和通知。其实这些工作都在浪费,浪费企业的时间,浪费自己的生命,因为都没有为企业创造实在的经济效益呀。</font></p>
<p><font face="Verdana"> 通过会议多,发现这类公司职责与流程不明确、不清晰;不断刷新文件和通知,发现该类公司管理体系未建立起来。那我们如何彻底解决问题了,打破这种“以会代管”“以纸代管”的形式了。这就结合到我一直强调“现场有灵魂”的管理法则,可大家都感觉太拗口,我对灵魂的理解是保佑企业的地方是在现场,因为它才是效益的产出地呀。所有问题的有效、真实的解决全部都得到一线现场,而不是停留在纸上讨论、办公室研究。</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所以根据本土特殊,开发了“(3+5)÷2法则”,本题目的答案是“4”,代表了“是”“死”的两个解读,该法则彻底通俗化了现场有灵魂的本质,具体的说法就是“三分钟赶到现场,不超过五个人在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方案,一次彻底解决两件事情”,如果解决了,确实证明了答案就是“是”,代表你确实是个人物;如果搞不定,说明了答案就是“死”,你离走人已经不远了。这个法则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屡试不爽。</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希望大家记住,“(3+5)÷2法则”,也许对你的企业有用,它是打破“文山会海”的有效利器,也是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与效益的根本方法。</font></p> 不是很懂 即是符合该法则的,说明会议效率高,不符合的,会议效率就不够高,对吧 话是这么说,关键是一直开会从未被超越;也没见着开除谁呀;大环境就是这样 五个参会者?如果部门分类已经涉及到多个部门,或者部门内部级别已经超出五个了,可以遵循?是不是会出现重复3+5研究同样的问题? 实际运行很困难,不适用 文章中的3、5、2是如何得出来的? 标题很新颖! 我们的会也很多,而且很长,但是会而不议议而不决的情况好多。 :lol:lol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