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人 发表于 2009-9-29 08:12:40

[原创]解读"活出自己"

 
<p>解读《活出自己》</p>
<p>活出自己,是自己最近重点读的一本书,已读过三遍了,我发现这本书很适合自己,读起来没有那么累,但字里行间蕴含的意义却可直指你的心扉,现摘录文中的只言片语,感悟多的地方重点谈一下自己的理解。</p>
<p>&nbsp;<b>生命潜能</b></p>
<p>1.1 在仅有的一次生命里,活出自己最大的可能</p>
<p>1.2 小象和大象 被当做鸡养的鹰</p>
<p>文中谈到小象和大象,马戏团的小象从小被铁链拴着,因为疼痛而习惯了挣脱,等长大了,力量大了,也还是被拴着,因为它只有痛苦的经验而不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而那只鹰呢,跟鸡一块长大,一直以为自己是只鸡,不敢去飞,直到被扔到悬崖下才振翅高飞,发现自己原来可以翱翔天空。有时候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就看你能不能发觉自己这种潜力。</p>
<p>1.3 潜能要被激发</p>
<p>1.4 敏感递减法</p>
<p>敏感递减法指的是我们的感觉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麻木,直到失去敏感。</p>
<p>1.5 克服敏感递减法:佛陀能够在第一次看到鲜花和第500次看到鲜花保持同样的惊喜,这种能力就叫做"活在当下",它是能够抛开过去经验的一种能力</p>
<p>我们有这种能力吗?每每被过去的痛苦也好,快乐也好所禁梏,以为自己还是昨天的自己,其实我们每天都是一个全新的自己,连组成身体的每个细胞,寿命都超不过一年,每天都在新陈代谢,何况我们的思想呢?</p>
<p>1.6 生命中的痛苦会埋在潜意识里</p>
<p>痛苦要找到自然发泄的渠道,该哭的时候就哭,人的喜怒哀乐都是有其存在道理的的,不必禁止,让时间去疗伤解决不了根本问题。</p>
<p>1.7 精子三亿,来到世界上都是最棒的</p>
<p>文中说的好,我们是三亿分精子里挑选出来的,能来到这个世界上,说明我们是最优秀的,经过优胜劣汰的,没有理由自卑。</p>
<p>1.8 华盛顿砍树后受到的表扬</p>
<p>说的是华盛顿小时侯把家里一棵树砍了,他父亲回来后很生气,问是谁砍的,他说是他砍的,父亲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他诚实,敢于承认错误,造成伟大人物华盛顿的有他父亲一份功劳。试想自己如遇到此事,早暴跳如雷了,不同的教育方法酝酿不同的孩子。</p>
<p><b>2 </b><b>我是一切的根源</b></p>
<p>2.1 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切现状都源于自己</p>
<p>2.2 因缘果</p>
<p>内因和外缘以及造成的结果,内因是主要的,外缘只是提供一个刺激的事由。</p>
<p>2.3 凡人怕果,菩萨怕因</p>
<p>凡人和菩萨的境界就是有不同,我们只关注于结果,赚多少钱,买多少房子等物质条件,而不关注自己内心的修炼。</p>
<p>2.4 过程和结果的关系</p>
<p>2.5 家庭对人性格的影响</p>
<p>不同的家庭对人的性格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关系,我们家的两位成员就是一个例子,当老婆原来强调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总是很反感,现在看来,她是对的。</p>
<p>2.6 孩子偷钱后面的行为和原因</p>
<p>我们批评孩子时总不问清红皂白,总关注于表面,而不问深层次的原因。他为什么偷钱,因为他的某些需求未满足;为什么没满足,因为我们没有给他机会或忽视了他的存在;深挖原因,很多问题在于家长。</p>
<p>2.7 潜能开发的误解</p>
<p>和一般的潜能开发不同,强迫让自己自信,不断地去事例 愿景等去强化,并不符合人的自然习性,而只有发自内心的改变才是根本。</p>
<p><b>3 </b><b>觉察和觉醒</b></p>
<p>3.1 济公和释加</p>
<p>两个人物,不同的方式,一个是跳出自身外,冷静地观察自己;一个是完全和自己的感觉合拍,做真正的自己,都是心灵修炼的一种方式。</p>
<p>3.2 洞察和觉醒</p>
<p>3.3 自己本身不存在,跳开来看是洞察的一个特征</p>
<p>3.4 重点是做到"全然",全然地洞察或觉醒</p>
<p>全然就是指专注,干任何事情都需要这样。</p>
<p>3.5 一个人觉醒后便是佛</p>
<p>我们每个人天生都具有佛性,觉醒后就成佛了。</p>
<p>3.6 觉察的三度空间:广度 深度 时间</p>
<p>我们要去觉察原先没接触过的事或刻意避免的事;我们觉察时要向深层次觉察;对于我们生活 工作中的任何事情,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与自己的内心发生在一起,就是后面说的无间的觉察。</p>
<p>3.7 学会倾听,和自己的感觉说话,体验自己的情绪变化</p>
<p>这一点跟克里希穆那提的那种说法完全一致,跟张亚的催眠心经的方法也一样,我们只有体验到痛苦才能使痛苦过去。</p>
<p>3.8 无间的觉察</p>
<p><b>4 </b><b>真爱</b></p>
<p>4.1 爱他,如他所是,并非如自己所想</p>
<p>爱一个人,就要让她做她自己喜欢的事情,给她自由,而不是给她你认为她会快乐的东西。</p>
<p>4.2 想一想平时自己是否做的对</p>
<p>4.3 为什么总想成为别人,而不成为自己呢</p>
<p>4.4 无条件的爱太少了</p>
<p>爱都充满了功利,想得到回报,这种爱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爱。</p>
<p>4.5 做什么 拥有什么 成为什么</p>
<p>4.6 真爱中没有牺牲 没有操纵 没有控制</p>
<p><b>5 </b><b>智慧的殿堂</b></p>
<p>5.1 用勇气去接触生命中每一个真实</p>
<p>5.2 知识是对立冲突的,智慧是和谐的</p>
<p>5.3 大智慧要有大勇气</p>
<p>古人说的大智大勇有了更深地理解,这种勇气不是那种匹夫之勇,打架斗殴之勇,而是发觉自己内心之勇。</p>
<p>5.4 一种重新回到本身存在的经验</p>
<p>5.5 智慧是跟着觉察而来的</p>
<p>5.6 做到平常心是何等困难</p>
<p>当我们在劝一个人的时候,常说:只要保持平常心就好了,是自己没遇到那样的事,如果遇到,自己也不会做到;被劝的人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平常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是要靠不断地修炼得来的。</p>
<p><b>6 </b><b>烦恼即菩提</b></p>
<p>6.1 生命中所经历的每一次痛苦,都将引领你达到智慧的殿堂</p>
<p>6.2 时间会解决一切吗</p>
<p>答案是时间不会解决一切,解决的也许是表面现象,对你潜意识的影响是挥抹不去的。</p>
<p>6.3 未曾经历过大悲伤,便不具有慈悲心</p>
<p>6.4 正视烦恼,和烦恼在一起,体验烦恼</p>
<p>6.5 世上所有善恶是非都是一体两面,相对却又同时存在</p>
<p>想起来前几天讨论生与死,没有生就不会有死,相反也一样,他们是一张纸的两面,有可能一张面比较光,一张面比较暗,但没有彼此的依靠,都不会存在。</p>
<p>6.6 烦恼和伤害如同黑夜,真善美犹如星星</p>
<p>6.7 感谢曾经伤害过我的人</p>
<p>6.8 分别心 差异心 我执</p>
<p>不要固守在自己的思想中。</p>
<p><b>7 </b><b>原罪(</b><b>意识 </b><b>存在和我)</b></p>
<p>7.1 执著于自己世界里的是非对错,你将沉沦于人生的苦海</p>
<p><b>8 </b><b>成长与转变</b></p>
<p>8.1 自己变了,你的世界也变了</p>
<p>不是世界变了,而是你看世界的视角变了,你眼中的世界变了,世界还是那个世界。</p>
<p>8.2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p>
<p>小时候肤浅,以为那个“色”是重色情的色,现在明白了,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色是指物质,空是指宇宙中存在的根本,色是指有,空是指无。</p>
<p>8.3 生命的各个层次统合</p>
<p>情感、思想、身体、心灵能和谐统一,要事第一中说的何尝不是这样?</p>
<p>8.4 所需的能量:思想 感觉 情绪 身体 心灵</p>
<p>8.5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p>
<p>一开始弄不明白这几句话的意思,因为家园里是按此分级的,现在总算有所悟了。我处在哪个等级呢?</p>
<p>8.6 成长与转变三种主要动力:痛苦 无聊 启示</p>
<p>8.7 真正的转变来自接纳</p>
<p>8.8 成长与转变的轨迹呈螺旋状,回到原点并不表示你退回去,而是积蓄更大的能量</p>
<p>成长与转变的过程是痛苦的,曲折的,有时候就象是爬山道。</p>
<p>8.9 成长与转变是过程,而不是结果</p>
<p><b>9 </b><b>拥舞自然</b></p>
<p>9.1 我们无法比自然做的更好</p>
<p>看看现在的世界吧,把自己破坏的不成样子,又想办法恢复自然的原貌,谈何容易?</p>
<p>9.2 悲伤和痛苦让它自然地来去</p>
<p>9.3 老子倒骑青牛</p>
<p>倒骑青牛,让风景自然地收之眼底,何等的境界。</p>
<p>9.4 对幼儿教师的解答</p>
<p>作者是有大勇气的,用他十几年的经验不耐烦地说给幼儿园校长听,事后反悔,自己经常做这样的事,该改正了。</p>
<p>9.5 海鸟应当做海鸟来看待 孩子应当做孩子来看待</p>
<p>9.6 净化心灵最纯净的能量:大自然 音乐 孩子</p>
<p>9.7 喜悦 愤怒 悲伤 恐惧</p>
<p>四种情绪各有存在的道理,没有必要只保留喜悦,让一切自然的发生就好。</p>
<p><b>10 </b><b>如来</b></p>
<p>10.1 我健康,是因为我可以饿了吃,困了睡</p>
<p>10.2 天性和性格是不同的</p>
<p>10.3 性格的形成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自己的界限被侵害所累积的一些伤害</p>
<p>10.4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p>
<p>这种境界是需要经过“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过程的。</p>
<p>正在读作者相关的几本书,也看了一下他的视频,感觉书更精辟,更能引人深思,而视频讲座太啰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解读"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