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dake 发表于 2009-9-26 09:39:09

[原创]“万能”的中国式管理有效吗?

<p>&nbsp;&nbsp; 我们从婴儿哇哇落地开始就活在经验里。经验教我们如何谋生,经验教我们如何交友,还有攻略式泡妞,经验甚至教会我们如何投资和管理。可我们也发现经验并不稳定,成功往往难以复制。<br/>&nbsp;&nbsp; 1,霍桑效应&nbsp;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比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了以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课题的一系列试验研究,这一研究课题的中心是“谈话试验”,专家们用两年多的时间,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并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们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之为“霍桑效应”。<br/>&nbsp;&nbsp; 2,安慰剂效应&nbsp;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于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或崇拜的病人,能在心理上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医务人员可以利用安慰剂,以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当对某种药坚信不移时,就可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当某种新药问世,评价其疗效价值时,要把药物的安慰剂效应估计进去。如果某种新药的疗效与安慰剂的疗效经双盲法试用后,相差不大,没有显著的差异时,这种新药的临床使用价值就不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新药刚刚问世时,人们往往把它们当作灵丹妙药,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热潮消失、身价下降的原因。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比比皆是。甚至如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使用安慰剂也有1/3以上的患者获得症状的改善,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还有一些病人,在使用安慰剂时,也可出现恶心、头痛、头晕及嗜睡的药物副反应,这也属于安慰剂效应。<br/>&nbsp;&nbsp; 3,反安慰剂效应&nbsp; 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好与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安慰剂效应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可以随疾病的性质、病后的心理状态、不适或病感的程度和自我评价,以及医务人员的言行和环境医疗气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就出现了安慰剂效应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或根本没有的现象。我们应当记住,在病人中安慰剂效应是较易出现的,大约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效应。也正由于病人有此心理特点,才使江湖医生和巫医术士得以有活动市场,施展其术。 <br/>&nbsp;&nbsp; 4,亨利效应&nbsp;&nbsp;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重的乡土口音,所以一直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特征,与你毫不相差!”“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凶狠也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高贵和威严。就这样,凭着他是拿破仑的孙子这一“美丽的谎言”,30年后,他竟然成了议价大公司的总裁。后来,他请人查证了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被事接受虚假的信息或其他刺激产生了盲目的自信或积极的态度,从而在反应上表现出异乎平常的正面效果。</p>
<p>&nbsp;&nbsp; 巫医、神棍、各种宗教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一般源于传播者坚信经验的意义和效果(比如,跳个神把病治好。事实上,这些错误经验也验证了它们的信仰)。要是鲁迅还活着,有意无意的骗子绝不止中医一家。所谓的专家,总会告诉你该这么做,那么做,书店总有成排成排的成功学、大师的教材,可实用效果总差强人意。不能说经验是错误的,就像反中医一样指定挨拍,毕竟偶偶神奇疗效有目共睹,但中医只能用来医死马,救命一般靠不上。恰恰经验里这些波动因素,导致了我们经验中不可靠。同样的事情可以发生在生活和工作的任一环节,上次有效的经验,莫名其妙失效。从别的公司偷学回来的宝贵经验,让我们栽大跟头。</p>
<p>&nbsp; 难道哪里出问题了?<br/>&nbsp;&nbsp; 人体是一个生命体,在大多数情况,通过机能调节和代偿措施,疾病能够自愈。自愈是指疾病未采取治疗措施,自动消失。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级生物,自愈系统包含免疫系统、应激系统、修复系统(愈合和再生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若干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能够替我们解决绝大部分疾病,包含了断裂骨骼的接续、粘膜的自行修复或再生、皮肤和肌肉以及软组织愈合、通过免疫系统杀灭肿瘤和侵入人体的微生物、通过减食和停止进食的方式恢复消化道机能、通过发热的物理方式辅助杀灭致病微生物等等诸多的与生俱来的能力,呕吐、腹泻和咳嗽等也是自愈力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br/>&nbsp;&nbsp;&nbsp; 各种疾病的自愈率水平不一,我们假设疾病平均自愈率是50%,换而言之叠加安慰剂效应之后有效率远远超过无效率。(注,企业也是如此,投入足够的资金,人力,加上稳定的制度环境,即使中间有很多貌似正确的错误决策,它可能按照一定规律“成功”。)随便地上抓一把黑土,再配上一点狗尾巴草,磨成粉,最后取个好听的药名“万灵丹”。我们会发现,它能很神奇的“治愈”大多数疾病。千万别以为这是虚构,《本草纲目》中记载有更多离谱的咚咚,如 “坟上土”、“粪坑底泥”、“立春雨水”。如《本草纲目》中“立春雨水”记载,主治夫妻各饮一杯,还房,当获有子,神效。<br/>&nbsp;&nbsp;&nbsp; 等等,经验不是这么告诉我们的。当经验是“有一定效果”的,我们就应该大胆的尝试。为什么我们还要反对它?假设我们生活中有以下几条经验:<br/>&nbsp;&nbsp; 1,cisco公司通过兼并迅速获得成功。<br/>&nbsp;&nbsp; 2,通用采用六西格玛之后绩效大大提高。<br/>&nbsp;&nbsp; 3,小王的冠心病吃“万灵丹”后明显好转。<br/>&nbsp;&nbsp; 4,小王在家面前种一颗发财树不久,真就发财了。<br/>&nbsp;&nbsp; 5,小王送给大伯吃的“黄金搭档”,让大伯显得“精神好、精力足、吃嘛嘛香”。<br/>&nbsp;&nbsp; 6,小明觉得义务鲜血后,身心舒畅。<br/>&nbsp;&nbsp; 这些表面上全是有效经验,所以大家忍不住借鉴一下。“兼并”成了中国企业最热门的话题,“六西格玛”成为一个企业是否合格的标志,“万灵丹”大获成功, “发财树”供不应求,“黄金搭档”赚的数钱数不过来,参加“义务鲜血”的人越来越多。当然,事实和预期总是有差距的,效果总不那么理想。一个又一个企业在兼并中倒下,小王有一天忘记吃“万灵丹”好像也没什么差别,小张鲜血后感觉不适。<br/>&nbsp;&nbsp;&nbsp; 一部分人以为经验水土不服或个体差异,更多的甚至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自责一下,模仿的不好O(∩_∩)O~)。不管如何,毕竟有可能有效,尝试一下无妨,反对它似乎就显得不合情理。所以鲁迅说: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并非虚构。但在中国反对中医只有一个目的,找抽。因为所有经验告诉中国人,中医是有效的。<br/>&nbsp;&nbsp;&nbsp; 我们暂且假设“经验”是错误的,看一下这个错误但貌似有效的经验带来什么问题:<br/>&nbsp;&nbsp; 1,错误的经验带来不必要投入。错误的经验本身没有创造价值,却需要投入(尽管有时很轻微)。<br/>&nbsp;&nbsp; 2,错误的经验耽误了最佳时机,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原则,问题和疾病越早处理,成本及危害越低。<br/>&nbsp;&nbsp; 3,错误的经验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甚至是反作用。<br/>&nbsp;&nbsp; 4,错误的经验对其它经验造成影响。我们很早就发现经验和经验之间相互影响。<br/>&nbsp;&nbsp; 再分析一下我们刚刚创造出来的新药“万灵丹”的药效。可以得出关于“万灵丹”效果的一个简单的公式(最差效果条件下,各效果不重合):<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表面效果 = 自愈率 + 伪效应+ 实际效应<br/>&nbsp;&nbsp; 相对于其它领域,自愈率可以替换成原始效应(如按照一定规律,经济本身所能产生的价值等等)。这个公式可以写成:<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表面效果 = 原始效应 + 伪效应 + 实际效应<br/>&nbsp;&nbsp;&nbsp; 从这个公式可看出,“万灵丹”这个东西,即使效果为零,甚至是反作用,其表面疗效很可能也会达到50%以上,甚至90%以上,称之为“万灵丹”并不为过。但是,错误上述中错误经验的反作用,它全占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
<p>&nbsp;</p>
<p>&nbsp;&nbsp;&nbsp;&nbsp; ps:很早之前写的两篇文章,希望能够说明中国式管理为什么有“神效”。</p>

liujijun 发表于 2009-9-27 15:11:40

中国式管理只能说让人们对意识上对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上的认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如果将其作为灵丹妙药,到头来只能是大失所望,败兴而归而已。

山野毛虫 发表于 2009-9-28 19:29:00

万物皆然耳, 成也XX,败也XX.

wujinyuan2 发表于 2009-9-30 09:15:33

中国式营销?

xjzhou 发表于 2009-10-1 00:38:59

<p>凭心而论,中国式管理是曾仕强先生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传播到现在,其实是比较成功的。曾先生是比较日本,欧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在说明在做管理科学化过程中,比如你做crm系统和erp系统或者财务系统的科学化管理时,你不能不考虑中国人的习惯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当然曾老先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表演家,很多东西是比较夸张和戏剧化,不过不代表这个没有价值,是吧?</p>

hayten 发表于 2009-10-1 08:27:51

<p>没有什么管理是长期有效的,不然还要管理者干嘛。管理者的任务就是不断吸收,思考,创新。用最适合的,最新的管理方法去不断突破。管理者的一个效突破,可能就是一个企业,甚至一个社会飞跃的开始。</p>

maxroi 发表于 2009-10-5 19:38:59

<p>如果以有效为评价标准,任何管理理念和方式都不是灵丹妙药,不能包治百病。我们要抱着审视的目光和实践的心态去看待,选择出适合自己的,但要注意不能先入为主,每种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背后,都是有其背景和底蕴的,不能看了一眼后,就不屑一顾,一棒子打死。</p>
<p>中国式管理提到的是一种管理哲学,而不是马上就可以行动起来的管理科学或方法论。曾仕强先生总结出了中华民族思考行事的底蕴,告诉大家可以在行事前当做参考,这个动机本质上是正向的,对于了解传统文化思想、在实际环境中锻炼和结合西方管理科学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p>

绿满家 发表于 2009-10-5 21:17:53

我觉得,存在即是合理,每一样东西,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吸收和创新

sz2080 发表于 2009-10-8 22:42:47

<p>有两个结论</p>
<p>1、以上回贴者都没有读懂楼主的文章</p>
<p>2、有人读懂了,故意装不懂,顾左右而言他为“中国式管理”辩护</p>
<p>&nbsp;</p>
<p>前言很好,请楼主贴出正文</p>

昙花 发表于 2009-10-9 08:33:21

<p>1,霍桑效应&nbsp;&nbsp;&nbsp; 发泄的渠道?</p>
<p>2,安慰剂效应&nbsp; 阿Q精神?</p>
<p>4,亨利效应 精神满足?</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万能”的中国式管理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