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阳 发表于 2009-8-30 20:44:01

[原创] 学习“领导聪明人”之感 (2007年所写)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聪明人?
比尔•盖茨的定义,是从敏锐的观察能力,迅速的适应能力,博闻的专业技能,条理的归纳能力,拼搏、创新、合作,几乎把好词都用了。其实,一个人的智商高出普通人的正常值,利用某个平台(凭借企业提供的资源),运用自己的创意、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聪明人,也就是“明星员工”!
能力与众不同,性格当然也会与众不同,他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想被领导。
“领导”与“不想被领导”之间形成矛盾,如何协调两者关系,在其中找到平衡点呢?
除了个别极有才华之人,多数情况下,聪明人对组织的需求不亚于组织对他们的需求。没有组织提供的资源,他们难以施展才能;但不幸的是,资源和系统再好,如果没有聪明人来用的话,也是白搭;
就像电脑的软、硬件,没有软件的激活、驱动,你的硬件再好,也只不过是一些破铜烂铁与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如果没有硬件这个载体,你的软件也只不过是一张“光盘”;所以有个“双赢”的概念,有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我们知道社会上有某些限制性规定和潜规则,如“娱乐圈”,如某些旅游区票价的地域性差值。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小缩影,也有这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和潜规则,也就是常说的企业“雨水”。有一个随时准备保护其聪明员工不受企业“雨水”之害的领导是必要的,但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建立简单易行、被普遍接受的规则,从而将企业的“雨水”减到最少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知道物质有阴、阳两面,事情,有利就有弊,就像刀,磨快了,是锋利了,但容易折断,最强的一点,也是最弱的一点。而聪明人,多数属于特别自傲的一种(当然,他有自傲的资本),他们的目标,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从每一天起,争取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幸福,对于聪明人而言,物质上的享受远远不如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对事物特别的敏感,而这种敏感的杀伤力足以让聪明人万念俱灰,甚至万劫不复。
霍去病是一位军事天才,他凭借战场上的直觉指挥战斗,随机应变,闪电式行动使他百战不殆。公元前119,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 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在这里,霍去病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封狼居胥”。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而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22岁。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公元前117,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就去世了。为什么?
由于职业发展太“一帆风顺”而经受不起任何挫折,受不了委屈和不公。他因愤恨三代功臣李广的儿子李敢因其父亲的死而折辱其舅卫青,怒而擅杀之。并因此事受到汉武帝斥责后,郁郁寡欢而加剧病情,最后呕血而死。
虽然,我们知道“术业有专攻”,但知易行难,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领导凭借自己增补性的专业知识却未必能赢得聪明员工的认可,道理可能就在这里。
你迁就他,他说你无能、懦弱;你强憾,他说你高傲、不易接触。人心如水,管理如器。你是要断江截江,还是要开江引流呢?
如果你不能完全掌控这些聪明人时,你不妨多找几个盛“蛋”的篮子!“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蓝子里”。因为,建设能力越强,破坏力也越强。
诸葛亮帮刘备成就了蜀国,同时也毁了蜀国。从今天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是一个对企业和老板忠诚,精力旺盛,个人能力非凡而且很有人格魅力的管理者,他帮助企业开疆拓土并使企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最后让企业取得了非凡的业绩。但他的凡事亲力亲为:从制定企业战略、预算、流程,到分解目标、资源,然后制定战术,调兵遣将,最后连物流配送都要亲自抓。其结果是“出师未杰身先死”,在他死后,蜀国逐渐衰落,并最后被魏国灭掉。
小结:
想要管理好这些聪明人,你必须做一个仁爱的保护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当然,如果想把资源转化成资金的话!
如果你不能完全掌控这些聪明人时,你不妨多找几个盛“蛋”的篮子!因为,建设能力越强,破坏力也越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 学习“领导聪明人”之感 (2007年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