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9-7-23 03:10:34

[原创]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飞猫浅论“三十挂总,四十冠董”

<p align="center"><font face="Verdana"><strong><font size="5">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font></strong><br/><font size="3">      ——飞猫浅论“三十挂总,四十冠董”</font></font></p><font face="Verdana">
<p><br/><font size="3"> </p><font face="Verdana"><font face="Verdana">
<p><font face="Verdana">  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子有云:<font color="#000000"><strong>“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strong><br/></font>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无论人们干什么,无论是当领导、老板还是当人民、员工,无论对内的管理,还是对外的扩张,都是在从事一个行业,那就是跟人打交道的行业。与我们开战的不是那一桩桩生意,而是人!这才是最根本的重要问题!所以,在人生的征途中,一般人要想取得胜利,最重要的一招就是“知己知彼”!<br/>  “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各国的宏观经济、国家领导人,这些属于天地的范畴,这是圣贤、大人物的领域,不是一般人短期深入探究可以悟透的。量的积累,才能导致质的变化。<br/>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是一般人、愚人的领域,但为何一胜一负、每战必殆人们还乐此不疲呢?源于人们缺乏优秀领导者必备的二大首要品质,时有时无或两者俱无:1、朝着既定目标不屈不挠、百穷千变、永不言满的坚强意志力;2、在思想上坚信不疑、在行动上坚定不移的对人对事的渊博知识。古书《菜根谭》有云:“力是一把斩魔的宝剑,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两不可少也。”<br/></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历史,往往会惊人的不断重复着。我们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必须要拥有“士具百折不挠之真心、自生百穷千变之妙术”永不言满的坚强意志力;必须理性客观、公平公正、循环往复的,深入分析总结“自己、他人、先贤、历史人物”历年来的成败得失和发展规律的必然性、可能性;必须使自己能看别人看不到地方、能算别人算不清的帐、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这是保证我们在决胜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知己知彼的程度有多深,必然性、可能性(即不确定性)有多大,决定着我们在人事发展进程中拥有多大的主动权、自由度,反之亦反矣。正如唐太宗的经典名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军工火力控制系统有一专用术语叫“闭环校射”,一般有四个步骤:一是子弹必须先打出去(不一定非常准确),二是测量弹着点与目标之间的偏差(检查目标与效果) ,三是在下一个子弹打出去时修正偏差(在执行中修正),四是反复进行前三项(闭环边校边射) ,直到逼近目标。</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故而,当我们要判断某件事、某个人,重点在于它的优点大于缺点,还是缺点大于优点,重点在于自己所判断的与最后的结果差距有多大。所以,我们必须实操演练,把“思想+行动”矛盾统一的双向行为模式的两颗子弹,朝着既定的目标先打出去,从而闭环校射、循序渐进的由0环到10环命中率,确保击中目标靶心。人生是一场伟大的战役,如果我们不能朝着既定目标做到“闭环校射”,等待我们的必然是驼鸟心态,举白旗投降,用种种借口自欺欺人。</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中华文明智慧古书《易经》有云:“一阴一阳谓之道”。“思想+行动”一阴一阳的两颗子弹,一颗子弹象征着勇于承认修正自己无知、不足、不能的知止之道,一颗子弹象征着不屈不挠、百穷千变、永不言满的进取之道。而矛盾统一的阴阳两方,常会因人因势因时因地因事而变化。就常规而言,不是阴方压倒阳方,就是阳方压倒阴方。偏执一方,都是值得我们反思警惕的。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战争史忠告人们:这个世界的人与事,没有长期维持现状、一成不变这回事,不进则退、愚昧落后就要挨打,历史、现实就是这样简单。总体来说,它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量的积累导致质的变化的历史大趋势。人类发展史、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当今商业生活中的大量事例,就是活生生的见证。古人说得好:“为道而不能屡迁者亡”。</font></p>
<p><font face="Verdana">  …………</font></p>
<p><font face="Verdana">  美国兰德智库创始人弗兰克·科尔伯母(Frank Collbohm)对智库的定义:<strong><font color="#000000">它是一个“思想工厂”,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坚定追求、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头脑风暴中心”,一个敢于挑战、蔑视和超越一切现有智慧、权威的“战略思想中心”。</font></strong></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故而,在“三十挂总、四十冠董”这个具有代表性的焦点话题中,希望家人们能够充分发挥“<strong>借一句话头,发起疑情,专精参究,逼得无路可走、无理可究,到山穷水尽,忽然妄念脱落,亲见本性</strong>”的佛家禅宗精神,让小诸葛兄、飞猫……在大家以笔为枪的炮火中成为炮灰。高射机枪轰击会飞的猫,炸雕堡的“董存瑞”式英雄就会前扑后继(例如阿懒兄、放火专家少天兄……),让栖息谷更多的专家、砖家一起沐浴在思想自由博奕的全面战火中,众人拾柴火焰高。^O^</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其实,在有情有理有据的思想博奕、举例论证中,谁输谁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1、使我们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开阔视野、加宽思路、增长智慧,不断修正完善自我思想心态上的无知、浮躁、盲点和误区,突破一些瓶颈与障碍;2、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行动前的模拟演练,降低了我们必须付出大代价才知后悔、悲哀的不断重复着前人们走过的失败错误之路;3、使我们在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进程中,领悟到该怎样做才能趋吉避凶的科学发展规律,而不是无知迷茫、懒惰畏惧、驼鸟心态安于现状。</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为使该话题在深入探讨中取得较好效果,请家人们集中火力、闭环校射几个重点方面,不要越扯越宽。水井纵向挖掘才能出水,横向挖掘多是做无用功。在我们取得一个阶段性较满意的精彩回复、总结成文后,由相关家人共同决定,再进入下一个火力攻坚点。贪多,只会是囫囵吞枣、知常而不知变,无益于人。集中优势兵力,永远是战争胜利的不二法门。</font></p>
<p><font face="Verdana">  ……</font></p>
<p><font face="Verdana">  飞猫希望此次公开辩论,让更多的专家、砖家在家人们思想自由博奕的氛围中倒下,因为大家失去的仅仅是在网络论坛上,有限的口水、时间、精力和一叶障目的虚荣心,彼此收获的却是更多。正如孙子有云:“……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  注:驼鸟心态——遇到危险时,鸵鸟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种消极的心态称之为“鸵鸟心态”。事实上鸵鸟的两条腿很长,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险的时候,其奔跑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如果不是把头埋藏在草堆里坐以待毙的话,是足可以躲避猛兽攻击的。“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font></p>
<p></font></font></font><font size="3"></font>&nbsp;</font></p>
<p>&nbsp;</p>
<p>&nbsp;</p>
<p>该贴来自群组:<a href="http://bbs.21manager.com/GroupIndex-866-1.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red"><b>栖息谷公益智库</b></font></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6 8:10:54编辑过]

brainman 发表于 2009-7-23 11:42:22

<p><font size="3">我认为“三十挂总、四十冠董”不是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大众焦点话题,因为有这样理想的人不多,栖息谷中也没多少感兴趣的。</font></p>
<p><font size="3">这个帖子的终点落到哪里?我最早下笔时的想法是“做个幸福的好人”,在同留德学生的交流中,我漏了一些这个意思。在回帖中,我始终回避了“幸福”两个字,是希望家人回帖中论述,到现在没有。</font></p>
<p><font size="3">这件事发生于一年前,在记述这个经历时,我予留了几个讨论点:</font></p>
<p><font size="3">1、理想的现实性;</font></p>
<p><font size="3">2、尊重与孝道;</font></p>
<p><font size="3">3、媒体的道德;</font></p>
<p><font size="3">4、奔三、奔四人的生活规划;</font></p>
<p><font size="3">5、社会文化问题;</font></p>
<p><font size="3">6、人的成功标准是什么。</font></p>
<p><font size="3">我希望能就每一个问题循序渐进的展开,飞猫的文章着力点和1、2靠上,但论述上偏复杂了。我不喜欢写长文,首先是缘于我字写得难看;二是觉得长文“杀人”(一个人多读10分钟,一万个读者就是10万分钟,两个月的生命时光呀);</font></p>
<p><font size="3">建议飞猫将文章压缩一下。</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3 11:43:49编辑过]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9-7-23 11:56:12

<p>  由简入繁,由繁归简,由简入繁……这一个科学发展规律模式,是正确无误的。不能化简为繁,凭什么化繁为简?同理,不能化繁为简,何以科学标准化、标准傻瓜化的发展壮大?自欺欺人乎?</p>
<p>  《易经系辞》有云:“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br/>  《易经》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容易,才好让人理解之、信奉之,才令人可亲可信、深入人心。简单,才好让人遵循之、行动之,才好更广泛的推广普及。也正因为它能够容易让人理解之、信奉之、遵循之、行动之,所以人们能够对这种正确的发展模式(或称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坚信不疑、在行动上坚持到底,从而自然的产生良好的功效成果。也正因为它产生了良好的功效成果,从而能吸引更多的人一起来参与、一起为它而奋斗、推广普及,从而将它发扬光大,创造出一个伟大的事业!这个道理运用到国家、企业层面上,难道不是一样的科学吗?</p>
<p>&nbsp;</p>
<p>  当然,因为辩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飞猫已经事先说明告诉家人,集中力量探究几个重点方面,而不能越扯越宽。</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3 12:25:06编辑过]

brainman 发表于 2009-7-23 12:34:03

<P>有人说,现在网上大于200字的帖子都算长贴,虽然极端了点,我们也要注意。技术的进步会改变人们的习惯,3G时代一定会催生一个短文复兴时代。飞猫这篇文章,可以分解为多篇来发,我们要研究读者心理。</P>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9-7-23 12:40:04

<p>网上大于2500字左右的贴子,才算长贴。如果200字都算长贴,那就说明因为他们根本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心太浮躁了。这种人可以自动忽略了,勿须纳入考虑范畴。</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3 12:40:31编辑过]

brainman 发表于 2009-7-23 13:12:51

<P>我看过一个统计,网上1000字以上的帖子如果结构不一目了然,读的人都不多。</P>
<P>另,3G时代,终端的可视面积不大,3、5年后,标题式短文必成风气。</P>
<P>写大段文章并非不好,但要分场合,我们做项目都要以万字计,少了客户感觉不好,说你不认真,可是客户看时,还是主要看摘要,区区千字内。</P>
<P>讨论性文章,最好先简,有了骨架再丰富。</P>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9-7-23 13:30:41

<p>估计那个统计没有多大用,针对的人群不同。</p>
<p>管理类爱好者,他们喜欢的不是短文小说,他们喜欢的是如何使之具有“演绎、归纳、推理、论证”理性思想特征,使之具有“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科学标准特征,以“贴近读者群众、贴近商业现实、贴近人民生活”为编辑原则,说人们想说的话,讲人们能懂的话,编人们想看的文章,联系人们身边的事例,反映人们的切身感受,运用人们熟悉的语言,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优秀的科学化、人性化管理思想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3 13:31:18编辑过]

brainman 发表于 2009-7-23 13:44:50

<P>文风这个问题就讨论到这里,以前讲过,我很佩服你的长文功底,各具类型吧。</P>
<P>“知彼知己”这个论点我赞同。但文章还是要列出分标题的好,或者你成文后我来改一稿,不知可否。</P>

金徒 发表于 2009-7-23 13:48:50

<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size="4"><font size="5"><strong>长</strong></font>文有长文价值,短文有短文优点,能为长文者由之,善作短篇者亦由之。</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 作文的环境,一如自然,乔木森森,灌木丛丛,芳草漫漫,各得其所,岂不美哉?</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 看客自有他所关注的,写手也自有其欲宣扬的,虽然写出的帖子,目的主要是给人看,但其核心,却是以文为旗,或聚我同好互为唱和,或指斥谬论以明是非,或开启智慧以发人明知,因此说,好文章的指向性是明确的,覆盖面也是有限度,不关照所有人,只关照有心人。</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 话说回来,金徒想写长文还写不出,写个短篇都要憋许久,用张良的话讲,叫“公等碌碌,因人成事”,自己水平不够,但是跟帖还是积极的,呵呵。</font></p>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9-7-23 14:22:14

<P>金徒兄所言有理。长文有长文价值,短文有短文优点。</P>
<P>但我们今天,<FONT face=Verdana>中国社会当前存在许多现象:哲学化的东西多,操作性的标准少;社会科学的成分多,自然科学的要素少;口号大话多,行动成果少;论文专利多,货架商品少;特殊性考虑多,普遍性考虑少;做人的学问多,做事的规范少……。因为无法统一计量,所以缺乏规则;因为缺乏规则,所以无法平衡;因为无法平衡,所以我们难以跳出中国传统文化“人亡政息”历史大数定律的魔力圈。这样的循环,最大的悲哀在于后人无法继承前人的东西,后人还得再次从头复习前人所经历的艰难、不幸、失败和挫折,否则无法进入“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化简为繁”自我纠偏纠错、自我优化、不断发展壮大的科学发展模式中。如果我们永远缺少计量规范、操作标准、科学要素、普遍规则,我们将永远停留在“知”的层面说教,而无法在“行”的层面超越。子率之以不正,孰能正乎?</FONT></P>
<P>&nbsp;</P>
<P>&nbsp;</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飞猫浅论“三十挂总,四十冠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