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moai 发表于 2009-7-3 21:10:23

[原创]曾培炎: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于2009年7月2日—4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大都会议厅举办“全球智库峰会”。7月3日上午9时开始,峰会举行主题为“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与世界经济展望”的主论坛。
<p>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就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对智库的发展发表了看法。 </p>
<p>  曾培炎指出,要促进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的深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的储蓄与消费关系。美国多年经常保持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居民大量借贷。这种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看来是难以为继。 </p>
<p>  曾培炎说,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高储蓄国家,外汇储备和外贸依存度往往较高,最容易受到金融风险的冲击。这种全球消费储蓄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各国经济的实力、文化的传统、人口结构的影响,要改变这种模式,绝非一年半载就可能实现。 </p>
<p>  曾培炎表示,当前,可以从发挥各自的优势,调整贸易结构入手,发达国家增加技术、服务和高端产品的出口,减少经常项目的赤字,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促进他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国家要注重改善民生,扩大内部需求,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同时也要改善投资环境,吸纳发达国家的基本和技术转移,努力实现双向互动、互补、互赢来逐步调整消费储蓄结构当前不平衡的状况。 </p>
<p>  <strong>危机以来反倾销增40% 全球化方向不可逆转</strong></p>
<p>  曾培炎表示,应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国际贸易和投资历来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个轮子,是重要因素。随着全球市场的萎缩,就业下降,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这种做法既损人也不利己,反而加剧贸易摩擦和投资摩擦。 </p>
<p>  曾培炎说,危机以来,全球反倾销的总数同比增长了40%。虽然危机中也出现了一些区域全球化的声音,但全球化的方向不可逆转。各经济体对市场的监管应当坚持开放、透明、非歧视的原则,并接受各个方面的监督,对外资的进入审查中应当避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少对企业并购等市场行为的干预,要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严格限制能源、资源类大众商品的垄断经营。 </p>
<p>  曾培炎指出,国际社会应当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维护多边谈判的授权,坚持已经取得的谈判结果和模式,灵活务实地解决好遗留问题,推动早日达成协议。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危机最大的受害者,国际社会在减少贫困、缩小南北差距方面取得的进步有可能在这场危机中烟消云散,甚至会出现逆转,对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条战。发达国家应当进一步改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恪守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和减灾承诺,避免因金融危机时期陷入更加深的困境。 </p>
<p> <strong> 国际社会应建合作机制 共享绿色技术 </strong></p>
<p>  曾培炎表示,当前应推进经济的绿色复苏。当今世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也有着新的突破。发达国家应该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使这些技术能够尽快的使用化和双用化,形成一些新的产业亮点。发展中国家当前要解决面临的困难,很有可能在复苏中重复过渡的资源消耗,破坏环境的发展模式。所以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复苏,世界经济的绿色复苏也不可能实现。 </p>
<p>  曾培炎指出,国际社会应当在共享先进的绿色技术方面建立一种相应的合作机制,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的支持,为增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应当按照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就加强工业和议定书的长期有效和持续实施达成强有力的制度安排。 </p>
<p>  曾培炎说,实现绿色复苏从根本上讲,要靠长期投资,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入,也包括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扶贫等领域的投入。为千年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连绵不断的注入活力,这种投资有利于短期的金融投资,是实现全球经济长期稳定和增长所必须的。 </p>
<p> <strong> 经济危机暴露深层矛盾 四问题值得智库研究 </strong></p>
<p>  这场危机暴露出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中的深层矛盾,随着形势变化,世界经济将会突破旧有的秩序和格局,传统的国际分工、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治理模式都会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既着眼当前,又要着眼解决后危机时代的更为复杂的中长期的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积极开展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提出富有远见卓识的标本兼治的政策,从根本上防止这样的灾难重演,推动形成和谐、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 </p>
<p>  我认为有以下问题值得我们智库同仁们一起研究和思考。 </p>
<p>  首先,稳步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今年G20峰会之后,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形成了一些共识,现在的关键是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落到实处。国际社会应当共同推动完善金融监管机构,制定普遍接受的监管标准和规范,加强信息披露,对可能出现的系统性的风险进行跟踪,监测和及时干预。国际货币体系应当向稳定的、可预期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框架难以在短期内有大的变动,你的货币容易成为我的问题。 </p>
<p>  第二,要促进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的深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的储蓄与消费关系。美国多年经常保持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居民大量借贷。这种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看来是难以为继。 </p>
<p>  第三,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国际贸易和投资历来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个轮子,是重要因素。随着全球市场的萎缩,就业下降,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这种做法既损人也不利己,反而加剧贸易摩擦和投资摩擦。 </p>
<p>  第四,推进经济的绿色复苏。当今世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也有着新的突破。发达国家应该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使这些技术能够尽快的使用化和双用化,形成一些新的产业亮点。发展中国家当前要解决面临的困难,很有可能在复苏中重复过渡的资源消耗,破坏环境的发展模式。所以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复苏,世界经济的绿色复苏也不可能实现。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曾培炎: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