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关于员工激励的4个管理学理论
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r/>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戴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br/><br/>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br/><br/> <b>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b><br/><br/>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br/><br/>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br/><br/>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br/><br/>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br/><br/> <b>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b><br/><br/>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br/><br/> 1. 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b>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b><br/> 2.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br/> 3. 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br/><br/>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如图所示)。 <br/><br/><img src="http://wiki.mbalib.com/w/images/7/73/%E9%A9%AC%E6%96%AF%E6%B4%9B%E4%BA%BA%E7%B1%BB%E9%9C%80%E6%B1%82%E4%BA%94%E5%B1%82%E6%AC%A1%E7%90%86%E8%AE%BA1.jpg"border="0"/><br/><br/>----------------------<br/><b><font color="red">霍桑效应 (Hawthorne Effect)</font></b>或称霍索恩效应,起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其后,从1927年到1932年,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教授持续多年对霍桑实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霍桑一词源于用于实验的工厂,它是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坐落在芝加哥的一间工厂的名称。 实验最开始研究的是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包括外部环境影响条件(如照明强度、湿度)以及心理影响因素(如休息间隔、团队压力、工作时间、管理者的领导力)。 <br/><br/>霍桑实验结果分析<br/> 研究者认为,这种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组织(群体),它的职能,对内在于控制其成员的行为,对外则为了保护其成员,使之不受来自管理阶层的干预。这种非正式的组织一般都存在着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至于它形成的原因,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与更大的社会组织相联系。<br/><br/> 霍桑实验最初的研究是探讨一系列控制条件(薪水、车间照明度、湿度、休息间隔,等)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研究中意外发现,各种试验处理对生产效率都有促进作用,甚至当控制条件回归初始状态时,促进作用仍然存在。这一现象发生在每一名受试验者身上,对于受试验者整体而言,促进作用的结论亦为真。<br/><br/> 很显然,实验假设的各项条件并非是唯一的或决定性的生产效率影响因素。 对此,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以及他的助手们所做的解释是,<b>受试者对于新的实验处理会产生正向反应,即由于环境改变(试验者的出现)而改变行为。所以绩效的提高,并非由实验操控造成。这种效果就是我们所称的“霍桑效应”或“霍索恩效应”(Hawthorne Effect)。</b><br/><br/>霍桑效应的理解<br/> 为了更好地理解霍桑效应,有必要掌握两个概念: Yerkes-Dodson法则与边际效用递减法则(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尽管刺激因素确实能够将生产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但是任何刺激因素(如薪水)都不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总有效用饱和的那一刻。所以,不能够完全指望霍桑效应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应该辅以其他技术性办法,如工作再设计、工作扩大,以及培育学习型组织,等等。 <br/><br/>霍桑效应的流程<br/> 1. 辨认影响生产效率的工作环境属性。 例如 x1,x2 ...xn,etc。<br/> 2. 根据柏拉图分析(Pareto Analysis),对环境属性进行排列,选择关键性影响属性。 例如: x1, x2, x3 (比方3是最重要的属性)。<br/> 3. 为各属性配置权重(比方w1,w2,w3)。 定义模型, y = - ax2 + bx + c(y = 生产力, x = 加权后的最终输入值)。<br/> 4. 对加权最终输入值建模 x = w1*x1 + w2*x2 + w3*x3<br/> 5. 输入公式: y = - ax2 + bx + c<br/><br/>霍桑效应的优点<br/> * 能够清楚地发现员工关心的事项。<br/> * 如果模型建设适当、准确地话,它所给出的解决生产力的办法具有长期的、可持续的特点。<br/> * 对员工工作条件进行持续性衡量评估,有助于管理者指定长期的战略决策。 <br/><br/>霍桑效应的缺点<br/> * 一些内在的工作环境属性难以辨识,如组织动力。<br/> * 生产力模型的参数选择a、b、c比较主观,取决于管理人员的个人认识。<br/> * 关键性的工作环境属性是动态的,模型需要不断调整反映现实情况。<br/> * 从总体上来看,生产力模型的准确度与管理人员的个人判断力、敏锐性紧密相关。 <br/><br/>霍桑效应的条件<br/> * </b>重要的工作环境属性能够被大量捕获。</b><br/> * 没有暗藏的或隐晦的信息。 <br/><br/>-----------------------------<br/><b><font color="red">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font></b>,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br/><br/> 激励(motivation)取决于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即“效价”valence)和其对应的期望值(expectancy)的乘积:<br/><br/> M = V * E <br/><br/>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弗鲁姆的期望公式和期望模式。<br/><br/>期望公式:弗鲁姆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就是:<br/><br/> M=\sum{V*E} <br/><br/> * M 表示激发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br/> * V 表示目标价值(效价),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他个人需要的价值。<b>同一目标,由于各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需求不同,其需要的目标价值也就不同。同一个目标对每一个人可能有三种效价:正、零、负。效价越高,激励力量就越大。</b><br/> * E 是期望值,是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b>即能够达到目标的概率。</b>目标价值大小直接反映人的需要动机强弱,期望概率反映人实现需要和动机的信心强弱。 <br/><br/> 这个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某种目标的价值看得很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也很高,那么这个目标激发动机的力量越强烈。<br/><br/>期望模式:怎样使激发力量达到最好值,弗鲁姆提出了人的期望模式:<br/><br/> 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绩效)—→组织奖励(报酬)—→个人需要<br/><br/> 在这个期望模式中的四个因素,需要兼顾三个方面的关系。<br/><br/><br/><br/><br/> ①努力和绩效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取决于个体对目标的期望值。期望值又取决于目标是否合适个人的认识、态度、信仰等个性倾向,及个人的社会地位,别人对他的期望等社会因素。即由目标本身和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决定。<br/><br/> ②绩效与奖励关系。<b>人们总是期望在达到预期成绩后,能够得到适当的合理奖励</b>,如奖金、晋升、提级、表扬等。组织的目标,如果没有相应的有效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来强化,时间一长,积极性就会消失。<br/><br/> ③奖励和个人需要关系。<b>奖励什么要适合各种人的不同需要,要考虑效价。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奖励,满足各种需要,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力,最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b><br/><br/>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和需要层次理论<br/><br/> 研究激励过程中,一条途径是研究人们需要的缺乏,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找出人们所感觉到的某种缺乏的需要,并以满足这些需求为动力,来激励他们从事组织所要求的动机和行为;另一条途径是从个人追求目标的观点来研究个人对目标的期望,这就是期望理论。依照这一条途径,则所谓的激励,乃是推动个人向其期望目标而前进的一种动力。<b>期望理论侧重于“外在目标”。需要理论着眼于“内在缺乏”。本质上这两种途径是互相关联和一致的,都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在于:实现外在目标的同时又满足内在需要。</b><br/><br/> 不过,<b>期望理论的核心是研究需要和目标之间规律的。期望理论认为,一个人最佳动机的条件是:他认为他的努力极可能导致很好的表现;很好的表现极可能导致一定的成果;这个成果对他有积极的吸引力。这就是说,一个人已受他心目中的期望激励。</b><br/><br/> 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内心已经建立了有关现在的行为与将来的成绩和报偿之间的某种联系。<b>因此,要获得所希望的行为,就必须在他表现出这种行为时,及时地给予肯定、奖励和表扬,使之再度出现。同样,想消除某一行为,就必须在表现出这种行为时给予负强化,如批评惩处。</b><br/><br/> 这和条件反射理论的斯金纳的研究成果有一定关系。 <br/><br/>-------------------<br/><b><font color="red">X理论和Y理论(Theory X and Theory Y)</font></b>,管理学中关于人们工作源动力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1960年在其所著《企业中人的方面》一书中提出来的。这是一对完全基于两种完全相反假设的理论,<b>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即: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理论。</b><br/><br/>X理论是麦格雷戈对把人的工作动机视为获得经济报酬的“实利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命名。主要观点是:<br/><br/> * 人类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尽可能逃避;绝大多数人没有雄心壮志,怕负责任,宁可被领导骂;<br/> * 多数人必须用强制办法乃至惩罚、威胁,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br/> * 激励只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层次上起作用;<br/> * 绝大多数人只有极少的创造力。 <br/><br/><b>因此企业管理的唯一激励办法,就是以经济报酬来激励生产,只要增加金钱奖励,便能取得更高的产量。所以这种理论特别重视满足职工生理及安全的需要,同时也很重视惩罚,认为惩罚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b> 麦格雷戈是以批评的态度对待X理论的,指出:传统的管理理论脱离现代化的政治、社会与经济来看人,是极为片面的。这种软硬兼施的管理办法,其后果是导致职工的敌视与反抗。他针对X理论的错误假设,提出了相反的Y理论。Y理论指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的观点,与X理论相对立。Y理论的主要观点是:<br/><br/> * 一般人本性不是厌恶工作,如果给予适当机会,人们喜欢工作,并渴望发挥其才能;<br/> * 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寻求发挥能力的机会;<br/> * 能力的限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去为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办法;<br/> * 激励在需要的各个层次上都起作用;<br/> *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广泛具有的。 <br/><br/>因此,<b>人是“自动人”。激励的办法是:扩大工作范围;尽可能把职工工作安排得富有意义,并具挑战性;工作之后引起自豪,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职工达到自己激励。只要启发内因,实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统一起来的最理想状态。 </b><br/><br/><b><font color="red">关于Z理论</font></b><br/> 日本学者威廉·大内在比较了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不同的管理特点之后,参照X理论和Y理论,提出了所谓Z理论,将日本的企业文化管理加以归纳。<b>Z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所组成。</b>根据这种理论,管理者要对员工表示信任,而信任可以激励员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企业、对待同事,为企业而忠心耿耿地工作。<b>微妙性是指企业对员工的不同个性的了解,以便根据各自的个性和特长组成最佳搭档或团队,增强劳动率。而亲密性强调个人感情的作用,提倡在员工之间应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伙伴关系,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b><br/><br/> X理论和Y理论基本回答了员工管理的基本原则问题,Z理论将东方国度中的人文感情揉进了管理理论。我们可以将Z理论看作是对X理论和Y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在员工管理中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灵活掌握制度与人性、管制与自觉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实施最符合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管理方法。<br/><br/><b><font color="red">关于超Y理论</font></b><br/> 超Y理论是1970年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约翰·莫尔斯(J.J.Morse)和杰伊·洛希(J.W.Lorscn)根据"复杂人"的假定,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主要见于1970年《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发表的《超Y理论》一文和1974年出版的《组织及其他成员:权变法》一书中。该理论认为,<b>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方式,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等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要适合于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b>超Y理论在对X理论和Y理论进行实验分析比较后,提出一种既结合X理论和Y理论,又不同于是X理论和Y理论,是一种主张权宜应变的经营管理理论。实质上是要求将工作、组织、个人、环境等因素作最佳的配合。<br/> 学习中,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