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读书无用论
<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重庆一万多大学生退出高考,“读书无用论”似乎有抬头之势。讨论读书是否无用是无价值的。读书给人带不带来改变,完全事在人为。我倒是发现,这个年代,高等教育本身,似乎也站在巨大变革的门槛前。这里举一个例子:开放课件运动。</strong></font></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在遥远的互联网的过去,当麻省理工将其课程免费开放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吃了一惊。当时人们对这个模式的持久性将信将疑。不知大家最近是否已经注意到,“开放课件”运动非但没有死去,反而是越活越好了。虽然看不出来对一个学校、一个老师,在经济上有什么直接的好处,但是各高校乐此不疲。Youtube目前专门推出了教学频道,刊载各个学校的教学录像。苹果公司也早就在通过ItuneU, 鼓励各学校分享自己的课件。有一个教学录像网站,叫Academic Earth,将各高校教学的完整录像上传。最近我又看到,有一个高校门户网站“美国高校”,将各高校免费开放的课程(包括声频、录像)一网打尽。按过去的认识,似乎只有那些社区大学、野鸡大学,才热衷于这些远程的玩意,但是现在你去网上找找,公开自己课程资源的都是哪些学校?麻省理工、斯坦福、纽约大学、加大伯克利分校、诺丁汉、塔夫脱、耶鲁…还全是名校。</strong></font></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也就是说,如果你真正想求知,坐在家里大门不出,可以去上所有名校的课程,有很多直接就是全程录像,比在课堂上效果也不差,甚至可以来回听上多遍。我早说过,这个时代什么都缺(判断、思辨、创造...), 就是不缺信息资源。面对丰盛到了过剩地步的时代,居然还有人东摘一句西摘一句倒卖知识(例如英语培训和教育),我为学生感到可悲。学生离知识的仓库多远?一根网线而已。可惜教育商人蒙住了学生的眼睛,不叫他们看见身后的大江大河,而是高价一杯一杯卖水给他们喝。</strong></font></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大学为何变成活雷锋,纷纷要将过去看家的本领与公众共享?没有任何人逼他们,也没有法律这么去要求,这完全是自愿。这些大学已经意识到,这个年代的学生,信息来源广泛,渠道多元,你敝帚自珍,自以为你的教育多好,但是学生出去自己一比,就知道好歹了,所以关起门来搞教育已经不行了。</strong></font></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的学校,将课程共享出去,会提高教师、学校的知名度,对学校、对个人只是好事不是坏事。一个学校老师再好,他能影响到的,只是本校的一些学生,他将课程放到网络上,或许可以影响到校外无数学子。而一个人可以影响到多少人,也是衡量人生得失的一个重要标准。基于以上以及其它诸多原因,我相信教育的开放运动只会越来越深入,而不会走回头路。不用多久,北大、清华、南大、科大的老师,大概也会把自己的课程拿出来,和全国的学生分享。敢于分享,这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自信。</strong></font></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开放的一个最为关键的一个原因,是教育理念在改变。中世纪人们认为知识是神圣的,是少数人的特权。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请系好安全带,欢迎来到21世纪。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年,高等教育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转变。</strong></font></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在变。最近《纽约时报》上登出了哥伦比亚大学宗教系教授Mark Taylor的一则评论,在美国引起了极大反响。这篇《终结我们所熟悉的大学》(</strong></font></span><a href="http://www.nytimes.com/2009/04/27/opinion/27taylor.html" target="_blank" jquery1241496860578="3" jquery1241413417603="3"><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End the Unviersity as We Know It</strong></font></span></a><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的文章所说的观点并不新鲜。受Nick Smith老师影响,我自己都不止一次提出其中一些观点。Nick就和Taylor一样,一再指出,美国的大学是工业化生产的模式,一批学生进来,老师灌输他们认为学生必须的知识,然后学生学完了,成了教育的成品,送出去,投放市场。不幸的是,这个批量生产的模式引起了条块分割,和过度专业化(Unfortunately this mass-production university model has led to separation where there ought to be collaboration and to ever-increasing specialization)的毛病,不能解决日趋复杂,需要多个文化、多个专业相互协作才能解决的具体社会问题。</strong></font></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Taylor指出的问题在中国也一样突出,甚至更为严重。中国的教育改革,近年基本上是跟着美国在走。和“我们好不容易吃肉了,城里却喊着吃粗粮”了的现象一样,我们开始呼吁学科专业化的时候,美国人发现了专业化的弊病了。Taylor抨击高校学问越做越窄,博士越读越专的现象,呼吁以后逐渐打破学科的壁垒,而是按照社会问题去重组高校的课程。比如水利,真正要解决问题,或是实施开发,水利项目得“将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得人都叫过来,得有 医学、法学、商业、工程、社工、神学、建筑等学科的专家的参与 。”</strong></font></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回到我们刚开始的话题,为什么要搞课程的开放?因为课程要解决的,只是学科知识的具体建构。所以课程开放出来,让其他学生接触到,或许只是在知识的预备上拉平差距,但是仅有这些还不够。如同我在早先“知识不是力量”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这只是最起码的一种准备。学生面临的问题不是简化了,而是说更为复杂了。</strong></font></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斯蒂芬·茨威格在自己的自传里,非常缅怀一战前的那个“有序”的世界,对新世界的不确定性充满不解。如果他活在今日,一定会加倍感叹今日变化之迅速与无常。活在这个无常的世界里,知识也从北京烤鸭,变成了活蹦乱跳的活鸭子。同学,为什么你还坐在哪里,等着人来一口口喂,甚至咀嚼过了一口口喂呢?要打活动靶了。</strong></font></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strong></font></span> </p>
<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strong></font></span> </p>
<p><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font size="3"><strong>感谢支持,请点有用,加倍分享!O(∩_∩)O~</strong></font></span></p> <P>读书还有点用的!</P>
<P>要不然,世界那么多图书馆,那么多书店!</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