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think 发表于 2009-4-14 20:32:51

[转帖]杨绛:《洗澡》

<table bordercolor="#cccccc"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3" width="100%" bgcolor="#ffffff" border="1"><tbody><tr><td><p><img height="540" src="http://bbs.21manager.com/UploadFile/2009-4/200941420282272542.jpg" width="372" border="0" style="WIDTH: 372px; HEIGHT: 540px;" alt=""/></p><p>右侧评论作者:施蛰存&nbsp;</p></td><td>&nbsp;<font face="宋体" size="2">  在两个35℃大热天,看完了杨绦的《洗澡》。有些随看随生的意见,想写下来,做个《读书笔记》,或曰《备忘录》,也不知该如何写法。生来不会写书评,我这些意见也不是评论这本书,只好一条一条的记下来,算是我看过这本书的记录。<br/>  我已有好几年没有看完一整本创作小说了。常常是,抓起一本小说,看不到二三十页,就碰到了「不辞而别」、「羞羞答答」、「尽力而为」这一类似通非通的成语或滥调,我就把书丢下了。这本《洗澡》,自始至终,没有迫使我丢下,作者毕竟是钱锺书夫人,自是语文高手。说来也可笑,语文纯洁,本来是读者对作者,或作者自己对他的作品的最低要求。但在近十年来,却已成为最高要求,在一群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作家的作品中,要找一本像《洗澡》那样语文流利纯洁的作品恐怕很不容易了。<br/>  《洗澡》给我的印象是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红楼梦》的精神表现在全书的对话中。一部小说中的对话部分,不是为故事展开服务,就是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一部《红楼梦》中的许多对话,绝大部分都是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的。没有这许多对话,就没有一部《红楼梦》了。《洗澡》的作者,运用对话,与曹雪芹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都在对话中表现出来,一段也不能删掉。我看当今青年作家的小说,一大段一大段的对话,既不补助故事的发展,又不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大多是喋喋不休的日常生活的流水帐。整段删去,也不会使故事有所缺损。由於欣赏《洗澡》中的对话,不禁想起我看过的青年作家作品中的那些不起作用的对话,我希望我们的青年作家要更多的注意作品中对话的作用和意义。<br/>  《儒林外史》的精神,不用解释,因为《洗澡》中的人物,也都是「儒林」中人。不过最好的一段,许彦成、杜丽琳和姚宓的三角故事,都是吴敬梓写不出来的。这个三角关系,写得非常高雅,对现代青年会有良好的教育作用。不过我又怀疑这是不是作者的理想主义?是不是可以说,还有「发乎情,止於礼义」的儒家伦理观念?<br/>  《洗澡》全书分三部分,第三部分是主体,第一、三部分是为第三部分作铺垫的。可是,我觉得第三部分写得太简了,特别是第一章,像一块压缩饼乾,水份都挤干了。连许彦成的检讨也只有三行文字表过,这使我大出意外。<br/>  此外,还有几个疑点:<br/>  一、我记得「思想改造」是在一九五二年,「三反」是在一九五三年,本书作者说「思想改造」是「三反」运动中的事,恐怕错了。<br/>  二、作者说:许彦成和杜丽琳同在上海一个教会大学读外文系。据我所知,上海的教会大学没有外文系。<br/>  三、第六十八页出现了一个「现当代组」。「现当代」这个名词,一九七八年以後才产生。<br/>  四、第一三七页说:装书的纸箱,可以「叠扁了放在角落里」。这种纸箱,一九五二年还没有。<br/>  五、第一九七页,许彦成的母亲得了「胃癌」。在一九五二年,还没有「胃癌」这个词,只有「胃溃疡」、「胃出血」。<br/>  六、第二七三页,出现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在一九五八年反右时才流行,一九五二年还没有。<br/>  一九八九年十月七日</font></td></tr><tr><td>&nbsp;文件格式:EXE</td><td>&nbsp;杨绛-洗澡.rar :down10_0226.asp?ID=124846</td></tr></tbody></table><br/><br/><strong>延伸閱讀:<br/><br/></strong>1. <a href="http://www.millionbook.net/xd/s/shizhecun/szcw/135.htm"><font color="#956839">讀楊絳《洗澡》(施蟄存)</font></a><br/>《洗澡》給我的印象是半部《紅樓夢》加上半部《儒林外史》。《紅樓夢》的精神表現在全書的對話中。一部小說中的對話部分,不是為故事展開服務,就是為塑造人物性格服務。一部《紅樓夢》中的許多對話,絕大部分都是為塑造人物性格服務的。沒有這許多對話,就沒有一部《紅樓夢》了。《洗澡》的作者,運用對話,與曹雪芹有異曲同工之妙。每一個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都在對話中表現出來,一段也不能刪掉。……<br/><br/>2. <a href="http://www.asiademo.org/b5/2002/04/20020430a.htm"><font color="#473624">知識份子的脊梁骨是怎樣被打斷的 (許志林)<br/></font></a>為了理解那批從舊社會過來的知識份子,如何拋棄獨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喪失自己的獨立人格,從而轉變成了唯唯諾諾的應聲蟲,我找來楊絳女士所寫的小說《洗澡》和于風政教授所寫的描寫當代中國知識<br/>份子歷史命運三部曲之一的《改造》。……<br/><br/>3. <a href="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forum.xinhuanet.com/elite-detail1.jsp?path=/&amp;eid=51392"><font color="#473624">愛情因為缺憾而美麗? ——讀楊絳的《洗澡》<br/></font></a>讀大師的作品,常會有一種誠恐誠謊的感覺。倒不是擔心大師無法企及的高度讓自己渺小到無地自容,而是怕那些人類智慧的大師,以明察秋毫的銳利洞察了那些無處不在的人性弱點,並且將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看不透,看透也不想說透的人性弱點殘忍的點透說穿。讀楊降的《洗澡》再次讓我們感受到這樣的惶恐。……<br/><br/>4. <a href="http://cgi.blog.yam.com/trackback/752911"><font color="#473624">圍城與洗澡,一加一會大於二哦<br/></font></a>大概只要看過楊絳寫的「洗澡」,難免要拿來和她丈夫錢鍾書的「圍城」略加比較。尤其夫妻一同生活了大半個世紀,一起經歷風霜雨雪,結識相同的友人,由他們二位共同的人生經驗中,擷取相同或類似的元素,各自寫成一部小說,兩本書相互對照,實是單單閱讀其中一部所不會有的額外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杨绛:《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