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ye2009 发表于 2009-2-28 17:24:50

[转帖]招聘和相亲的比较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企业和家庭是人类群体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白天上班到企业,晚上下班回家庭;靠企业获得生活资本,以家庭进行生活消费。笔者曾经也正在企业上班,也听不少朋友说一些企业内生活的经历;笔者曾经活在家庭的羽翅下,也正在准备再组建另一个新的家庭中,同时也眼看很多亲朋好友组建家庭。经多年的观察,敝人发现在企业或家庭组成、发展、成熟到衰退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由于笔者的职业关系,对于组织纳新的方面有着更深的感触,现就企业的招聘和家庭的相亲作简要的比较分析。<br/><br/>二、理论综述<br/>&nbsp;&nbsp;&nbsp;&nbsp;<font color="#c60a00" style="LINE-HEIGHT: 1.8em;">由于往圣前贤和今世英豪对此有了非常丰富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推理</font><wbr style="LINE-HEIGHT: 1.8em;"></wbr>,其理论体系已非常完备,本文此处暂略。<br/>三、戏说招聘和相亲<br/>(一)概念界定<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招聘,本文所涉招聘是指企业组织形式在发展过程中,根据组织的发展需要,通过对组织的分析进而依据需要有选择性地吸纳新组织成员的过程。此过程一般分为确定组织需求、确定需求胜任素质、发布需求信息、候选人员的甄选、候选人员的确认及入职、新入职人员的试用考核、候选人转正几个步骤。<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相亲,本文所涉相亲是广义上的相亲,指在新组建家庭或者家庭组织破裂重建过程中,由于出现空缺弥补需要,依据胜任资格进行有选择性地吸纳组织新成员的过程。此过程一般分为家庭组织出现需求、确定候补人员的胜任资格、搜索并甄选候选人、确定候选人、结婚几个阶段。在当今社会阶段,确定候选人前后一般会有试婚期,在结婚之后有部分会发生离婚现象。<br/>(二)比较分析<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内涵比较<br/>&nbsp;从招聘和相亲概念上看,无论是从其内涵上看抑或是外延上看,都能轻易地、毫无疑义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组织的招聘和家庭组织的相亲,无论是从发生的前提条件、发生时间、发生的过程、产生的结果都是非常相似的。发生的前提条件都是组织有空缺、存在弥补需求;发生的时间都是组织之进行需求补充之时;发生过程都需要在获得应聘或应征候选人信息后依据胜任资格进行细致挑选;发生的结果都是组织的空缺需求获得满足胜任条件人员的补充。<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流程比较<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招聘和相亲的流程来看,都是产生需求、确定条件、获得候选人信息、进行候选人筛选、确定候选人并办理入职(或称结婚)、获得组织正式成员资格。<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操作比较<br/>(1)确定需求。进行招聘决策时,必需进行企业内外情况的扫描审视,确定不能通过内部岗位职责调整、雇用临时工、外包等调整措施满足时才进行招聘。而进行相亲决策前,肯定是不能通过以上方式获得满足的,也就是说都是组织口空缺需求不得不依靠组织外部人员进行吸纳来满足。<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胜任资格确认。招聘前需从岗位知识、技能、企业文化、人格特质等方面明确什么条件才能符合企业空缺岗位的需要,相亲前也需要从家庭文化、人格特质、甚至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方面明确胜任资格。所以胜任资格的确定在时,招聘和相亲所涉指标是存在一致性。<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获得候选人信息。招聘时需从分利用广告媒体、网络平台、招聘会、熟人推荐、人才中介、猎头等多种方式获得候选人信息;相亲时也需要利用各种party、网络平台、熟人推荐(各四姑八姨同学朋友竞相推荐)、婚姻介绍所、媒人(等于猎头)等多种方式获得候选人信息。因此,在获取候选人信息方面,招聘和相亲的渠道存在一致性。<br/>(4)候选人筛选。招聘时需要利用背景调查、结构化面试、各种人才测评(评价中心、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测试、人格特质测试、行为风格测试等等)、试用等多种方式结合进行,以降低招聘风险。相亲时也需要利用背景调查(可能不仅包括候选人本人,甚至包括候选人的家庭成员、背景经历等)、面试、评价中心(各亲朋好友竞相参谋)、念爱/试婚(念爱/试婚相当于试用期咯)以降低结婚的风险。在候选人筛选过程中,所利用的工具也是存在一致性。<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5)办理入职。招聘需要各类证书复印件、体检、填写各类表格、办理各类手续方能顺利成为企业的(包括享受企业内的各项设施、福利、服务。包括宿舍、工作服、工作证、班车之类的)。相亲也需要交身份证复印件、体检、办理结婚证、办结婚酒席等各类手续方能名正言顺地成为家庭内的新成员。在入职方面,招聘和相亲存在一致性。<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6)获得组织正式成员资格。招聘新入企业的职员需要通过使用期,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时也需要以各种方式获得企业上司、老员工的承认、接纳、认可,融入企业。相亲新入家庭的人员也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养家糊口或传宗接代)、同时需要以各种方式获得家庭长辈、家庭成员、家庭的给类亲朋好友、远亲近邻的接纳、认可,融入家庭。新员工和婚后新人在获得组织认可方面存在一致性。<br/>4、最终结果比较<br/>招聘为企业获得新职员加入,为企业带来或利润增长或管理提升或思想提升,当新员工经过不断体力或脑力的劳动、付出后,为企业带来各项收益,同时也不断成长,最终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未来领导者。相亲为家庭获得新成员,为企业带来或收入增加或繁衍后代或送终养老,当“媳妇熬成婆”时,也可能成为一家之长。招聘和相亲在最终产生的结果存在一致性。<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5、意外后果比较<br/>招聘也许不成功,为企业引进了不合适的人员,或者给企业带来利润、士气等的损失,最后一般都是以离职告终,进入下一个招聘岔口。相亲也可能不成功,为家庭引进了不合适的人员,或者给家庭带来经济上或精神上的损失,最后一般以离婚告终,进入下一个相亲岔口。当招聘和相亲工作失败时,所产生的结果存在一致性。<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四、结论<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尽管招聘和相亲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招聘和相亲是相通相容的。当然本文只存留在理论研究论证,缺乏实证研究,必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许多问题疑点尚未能一一论证,尚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z_909 发表于 2009-2-28 21:45:43

<p>思考深入,有趣有趣……</p><p></p>

林帆 发表于 2009-3-2 09:05:32

<p>&nbsp;&nbsp;&nbsp; 楼主的文章有一些启发,确实有些相同的地方。</p><p>&nbsp;&nbsp;&nbsp; 但我觉得有三点不同:</p><p>&nbsp;&nbsp;&nbsp; 首先是目的不同,相亲虽然要寻找自己的另外一半度过一生,而招聘是为了弥补岗位空缺,招聘新的员工为公司创造价值。因而,引出第二点不同,地位之间的不一致,相亲的双方是平等的关系,相亲过程中和产生结果之后都是一样的,但在企业中,虽然都说是双向选择,但往往是企业选择员工,而员工的选择是有限度的。第三点,就是关系的基础不同,一个是爱情和责任,双方互相体谅,所以能持久,而企业于员工之间是一种合约关系。</p>

xiexi00 发表于 2009-3-3 16:41:29

其实我也喜欢把招聘和相亲做类比分析,不过,楼主的阐述还应该再通俗一点。也不需要把所有环节都做类比,只要在需求分析、信息交换、最终决策方面将招聘那些枯涩的、理论的东西表达得更加通俗易懂,这才是类比的真正意义吧。

一千七百年 发表于 2009-3-3 19:00:32

曾经看到篇文章,说HR就像个媒人,不过也确实有道理。

cat_maomi 发表于 2009-3-5 20:09:48

<p>呵呵。。。都是郎有情妹有意的事情</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招聘和相亲的比较分析